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虚词整理(按音序排列)安 怎么,哪里。 例: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敢毒邪? 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安逸。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而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而伯乐不常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修饰关系,相当于“着”、“地”等,例: 笑而应曰。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久而乃和。再而衰,三而竭。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中峨冠而多髯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示递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或不译。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尔 同“耳”,罢了。例:非死则徒尔。 那。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从那时以来。) 如此,这样。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夫 丈夫。例:其夫呓语。 成年男子。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例:夫战,勇气也。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夫天者,人之始也。 这,那。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悲夫!有如此之势。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盖 遮日挡雨的用具。例:日初出大如车盖,今已亭亭如盖矣。 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例: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盖大苏泛赤壁云。盖追先帝这殊遇。盖竹柏影也。盖地有高低。遮盖,掩盖。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大概,大约。例: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故 原因,缘故。例:既克,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本来,原来。例:两狼并驱如故。旧的。例:温故而知新。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故意。例:广故数言欲亡。所以,因此。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故木受绳则直。故不为苟得也。 何 什么。例:子何恃而往?(何:什么。)问今是何世。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 哪里。例:豫州今欲何至? 多么。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为什么。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安陵群不听寡人,何也? 怎么。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由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33333333333333333333335555555555555555555555乎 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天下事有难易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若毒之乎?君将哀而生之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孰为汝多知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同“于”。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吾尝疑乎是。(乎: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或 有的人,有人。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时。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而或长烟一空。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或许,也许。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乃 于是,就。例:乃重修岳阳楼。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才,这才。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久而乃和。是,就是,原来是。例:诸葛亮真乃神人。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竟然。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其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夫呓语。(其:她的。)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其:它的)其中,其中的。例:不能名其一处也。其一犬坐于前。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常蹲其身。退而甘食其土之有。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真无马邪?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视其缶,而吾蛇尚存欲穷其林恐怕(表推测)例:其真不知马也? 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助词,不翻译例: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且 况且。例:且焉置土石?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将,将要。例:以为且噬己也。今且九十。而且,并且。例:余悲之,且曰。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然 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杂然相许,其妻疑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然而,但是。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是的,对的。例: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如此,这样。例: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若 如果,假如。例: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像,好像。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细若蚊足。仿佛若有光。貌若甚戚者。你(的),你们(的)。例:若毒之乎?更若役。若为佣耕,何富贵。虽 即使。例: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鸡狗不得宁焉。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小大这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为 成为,变成。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做(使用、发明)。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作为,当作。例:子墨子解带为城。是。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以为,认为。例:孰为汝多知乎!(同“谓”认为) 被。例: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为了。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9)给,替。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0)对,向。例:不足为外人道也。(11)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焉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于之,在这里)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惧有伏焉。 (焉:在那里)哪里,怎么。例:且焉置土石?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今其室十无一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相当于“之”。例: 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永之人争奔走焉。(焉:代捕蛇这件事)以 因为,由于:例: 臣是以无请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心中有足乐者。而例: 有好事者船以入。 卷石底以出。 把,拿,用。例: 贫者自南海还,以(之)告富者。以钱覆其口。 屠惧,投以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为,认为。例: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皆以美于徐公。 凭,靠。例: 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按照,依照。例: 策之不以其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通“已”,已经。例: 固以怪之矣。 日以尽矣。 如果。例以啮人,无御之者。 来,用来例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致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以为】把当作或作为。例: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认为。例: 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以为妙绝。 人人自以为必死。 把.制成。例: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铸以为金人十二。 已 停止。例:累寸不已,遂成丈匹。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亦不可以已乎?(已: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已经。例:狼已半入,止露尻尾。今南方已定。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同“以”。例:已后典籍皆以板本。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治愈。例:可以已大风,挛 、痿、疠。 因 于是,就。例:因跳踉大口阚因取刃杀之。依照,根据。例:罔不因势象形。变法者因时而化。于 对,对于。例:贫者语于富者曰。泥于掌故。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在。例:此之谓战胜于朝廷。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积于今六十岁矣。皆朝于齐。从。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管夷吾举于士比。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于是】 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则 却,可是。例: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那么,就。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及日中则如盘盂。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就是。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果。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之 他,她,它(们)。例: 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的。例: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到.去。例: 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诸将请所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这,此。例: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句读之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DT工程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方案
- 人才发展人才发展体系搭建方案
- 英国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拖车出售代售合同范本
- 柴油租赁合同范本
-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传染病防控方案
- 临床护士长成本控制方案
- 全款买新房合同范本
- AI测评面试实战经验分享
- 化肥操作工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 医院甲乳外科专科介绍
- 医院院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 医院合作实施方案
- DB∕T 29-6-2018 天津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标准
- 2025年延安志丹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中国矫正器行业调查报告
- 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铁道职业生涯规划书课件
- 医美培训课件分享
- 扫黄打非七进活动方案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