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艺术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景观艺术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景观艺术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景观艺术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景观艺术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景观物质要素1.多样风格的园林又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富商等统治阶级,主要类型有帝王苑囿、城市私家宅园及郊外别墅园,以及相对少量的寺庙园林、官署园林等;布局呈现封闭、内向型,体现了“领地意识、好农人意识、炫耀意识”;以追求视觉景观美和精神陶冶为主要目的,并非自觉地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环境效益; 创造者是园主、工匠、文人和艺术家,并非专业的园林设计师。2.因自然、社会条件的不同,世界传统园林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西亚、西方和东方三大体系:西亚体系:主要包括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园林;西方体系:主要指欧洲体系,其发展与演变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东方体系:主要包括中国和日本的传统园林,中国园林是其代表。3.园林:一个动态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区域。4.生态园林: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如互惠互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5.地形:(图) 平坦地形:指在视觉上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土地基面,如景观中的平坦草地、集散与交通广场、理想的建筑基地等; 平坦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最简明、最稳定的地形,具有静态、稳定、中性的特征,给人一种舒适和踏实的感觉。 平坦地形视野开阔,平地上的各种设计要素能很容易地被观看到,有助于构成统一协调感。 平坦地形本身具有一种对水平面的协调性,它能使水平线与水平造型成为协调要素,使它们很自然地符合外部环境。 凸地形:表现形式有丘陵及山峦等; 凸状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高,视野开阔,具有360全方位景观,具有外向延伸性,空间呈发散状既是观景之地,又是造景之地。 凸地形是一种正向实体,同时也是一负空间。凸地形的顶部具有控制性,适宜设置标志物。凸地形可提供外向性的视野,监控区域的安全,俯瞰美景。凸地形视野开阔,易于组织排水。两个凸地形可创造一个凹地形。东西向的凹地可防御冬季寒风的侵袭。 凹地形:低地、洞穴、凹地等。 凹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势低,不是空间实体,而是一种呈现碗状洼地的空间虚体,360全封闭,有内向性和保护感、隔离感,属于静态、隐蔽的空间。视线较封闭。空间呈积聚性,既可观景,又可布景。易形成孤立感和私密感,凹地形的空间具有“低调幽曲”之美。6.山石:2.1常用石包括:湖石、黄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千层石人造石包括:塑石,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假山2.2山石的造景形式: 假山:土山、土石山、全石山; 景石:孤赏石、散点石、峭壁石。7.水体的造景形式(图)水景的四种基本形式:平静的:湖泊、水池、水塘流动的:溪流、水坡、水道、水涧跌落的:瀑布、水帘、壁泉、水梯、水墙喷涌的:各种类型的喷泉8. 景观建筑的结构形式台基层建筑的起点屋身层建筑的主体屋顶层建筑的终点或顶点景观建筑的屋顶形式:平顶式和坡顶式9. 景观建筑类型及其特征宫、殿、厅、堂、轩、馆、楼、阁、台、榭、舟、舫、亭、廊、桥、塔10. 园路与场地 10.1园路的作用:组织交通和引导游览分隔空间构成园景为水电工程打好基础10.2园路的分类 主要园路:一般为46m宽,联系主要出入口与各景观区的中心、各主要广场、主要建筑、主要景点。园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浓郁的林荫,乔木间的间隙可构成欣赏两侧风景的景窗。可供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通行。 次要道路:一般为24m宽,散布于各景观区内之内,连接景观区中的各个景点与建筑。两侧绿化以绿篱、花坛为主。可供小型服务车辆单行通过。 游憩小径:是小于2m宽的园路,供游人散步游憩之用。2、 景观艺术要素1. 点线面体(举例) 1.1点 景观中的点状要素有孤植树、孤赏石、亭、塔、楼、阁、台凳、汀步、石矶等 作为主景的点状要素(举例) 作为主景的点通常有以下几种运用方式: 在轴线的节点或终点设置点状的景观要素可形成景观的重点,突出景观的中心和主题。 作为配景的点状要素 1.2线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弧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类。 景观中的线状要素包括:园路、溪流、驳岸线、林冠线、林缘线、围墙、长廊、碑塔、栏杆、曲桥等。 景观中的直线要素(举例) 景观中的曲线要素 景观中的线状要素贯穿全局、统筹全局、联系全局,而且“曲中有直,刚柔相济”。.1.3面景观中的几何形平面:几何曲线形平面体现了数学性、严谨性和理性,是人工的产物,在园林中主要用于规划式园林。例如:纪念性广场、公园出入口广场、整形水池、建筑群、整形花坛、网格状树阵、规划式草坪。园路及场地的铺装,利用线条的组合能形成各种各样的平面图案。1.4体建筑中的几何实体:建筑、地形、树木和森林都是景观中的实体,是空间中的质体。.水立方.2.色彩(举例)2.1色彩的情感语言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象征(举例)色彩的感觉2.2景观中的植物色彩植物的红色植物的红色通过花、叶、果来表现(举例)植物中的橙色植物中的黄色植物中的蓝色植物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紫色植物中的白色3. 质感分类3.1人们对景观材料的需求广义而言,所有自然的或人文的资源,只要能运用于造景者皆可算作景观材料。景观材料分类:植物材料、景观照明材料、饰面材料、其他材料。3、 景观要素组合 意大利台地园:通常由多个台地组成,通过扶梯相连接,扶壁、喷水池、水扶梯、壁龛等要素采用明确的几何式布置;法国古典园林:多由地毯式的花坛、林荫大道、整形的树丛喷泉、雕像等组成,采用对称式的轴线布置;英国的自然风景园:表现为起伏的草地、曲线形的道路、曲折的溪流、成组散布的树丛、单植的大树,采用顺乎自然的布置方式;中国庭园:则是园中有园、园中有院,亭廊、曲桥、水榭、假山叠石,采用追求意境的自然式布置方式。1.景观要素的组合原则:多样与统一(看概念)P135对比与调和(看概念)P138平衡与紧张 节奏与韵律 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同一要素有规律地重复再现。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形成的既富于情调有规律的属性。(1)静态韵律(2)动态韵律a.渐变韵律b.交错韵律c.拟态韵律d.起伏曲折韵律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比率、平方根比、等差数列比、等比数列比、费波纳齐数列比、调和数列比尺度是指与人有关的物体的实际大小与人印象中的大小之间的关系。(3、4、5相互关联)主从与重点:景观中的主从关系a. 主景升高或降低法b.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处安排主景c.在动势向心处安排主景d.在构图中心安排主景风格与风俗。2.植物配置方式四、景观空间与组织1.空间界定:1.1空间界定三要素:底面、顶面、垂直面。1.2空间界定的方式:1.围垂直面的界定,2.覆盖顶平面的界定,3.凸出 4.凹入 5.架起 6.设立7.肌理的变化底平面的界定1.3景观空间的界定物: 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间; 利用植物分隔空间; 以水体分隔空间; 以建筑和构筑物分隔空间; 以道路分隔空间。2. 空间的形式与特性: 2.1空间的虚实:空间的虚实与“知、情、意”三种审美层次都有关。 2.2空间的开闭: 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有旷达感,令人心旷神怡。面对开场空间时,若视线很低,与地面透视成角很小,则远景模糊,易取得平静的意境;若视线很高,与地面透视成角很大,远景鉴别率就会逐步提高,空间范围扩展,视野愈加开阔;闭合空间:人的视线被周围景物屏障的空间为闭合空间。 2.3空间的尺度 2.4空间的抽象属性:a.崇高性空间b.寄情性空间c.畅情性空间 2.5空间的层次、序列及轴向: 2.5.1空间序列: 不同的景观界面构成多样的空间类型,而不同的空间类型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给游人展现丰富的连续景观,这就是景观的动态序列。 空间序列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部性问题。 2.5.2空间轴向: 空间限定物的特征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空间轴向感。 空间轴向是由轴线控制的,轴线是连接两点或者是更多点的线性规划要素。 轴线是一条动态的规划线,轴线的终点和起点可以互相转化。 邻近轴线的景观要素必然要和轴线发生联系。3.景观空间组织:(从单个空间本身和多个空间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考虑) 景观依空间层次分类 近景:视域范围较小的单独景物 中景:目视所及范围的景致 远景:辽阔空间伸向远处的景致 全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景色3.1东西方的空间组织观念: 东方人的空间组织观念: 流动灵活、自由多变的景观空间是中国传统园林。 西方人的空间组织观念: 认识直接来源于数学和几何学,并将空间看作同实体一样的具体存在3.2景观空间的对比:(填空)(举例说明) 大小的对比: 1)以有限的面积营造无限的空间; 2)景观中的小空间都是人们乐于停留的地方; 3)景观中的小空间一般处于大空间的边界地带,以敞口对着大空间,从而取得空间的连通的较大的进深; 4)小空间能够衬托和突出大空间,适合于人们在游赏中心理上的需要,使人们在游园过程中产生归属感。 虚实的对比: 1)在园林中,不论是高大的阁楼还是小巧的亭榭,全然袒露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意远、境深; 2)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开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而是在空间处理上有“围”有“透”、围透结合,使得景物忽隐忽现; 3)虚实处理所达到的情趣有三:一在含蓄,二是暧昧,三是渗透 主从的对比 形体的对比 旷奥的对比 人工与自然的对比3.3景观空间的分隔与渗透 在有限的空间内想要达到扩大空间、丰富层次的艺术效果,可采用借景和划分空间的手段; 借景可将园外的景观引到园内,不仅扩大了空间,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常见的空间的分隔与渗透分为:分景、框景、漏景、添景、借景、对景、夹景。 分景 a.障景:又称抑景,在景观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转变方向的屏障均为障景。 b.隔景 框景 框景是指有限定的视景,即利用门框、窗框、树干树枝所形成的框或山洞的洞口等有选择的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恰似一幅嵌于镜框中的图画。三要素:一个观赏点,一个或多个观察事物以及一个过渡地段3.4景观空间序列的建立:(问答题) 游览路线与动态空间序列分为三种: a.闭合的、环形的空间序列; b.贯穿(串联)式的空间序列; c.辐射(并联)式的空间序列。 景观视线与动态空间序列: a.开门见山、众景先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