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研真题2000-2011.doc_第1页
考古学考研真题2000-2011.doc_第2页
考古学考研真题2000-2011.doc_第3页
考古学考研真题2000-2011.doc_第4页
考古学考研真题2000-20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名词解释(10)北京猿人 司母戊鼎 开元通宝 虎子 安伽墓简答(20)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什么是文物,价值我国的博物馆分类,举例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 问答(50)安阳殷墟发掘的意义论汉代黄肠题凑墓唐武士俑演变分期2010名词解释元谋人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燕下都 永固陵 开元通宝简答.对比和例举题(大概,部分)殷墟的发掘及意义马王堆汉墓帛书发现及意义例举三篇考古发掘文章并作简评例举近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发现及简评汉长安城与曹魏邺城的比较唐代前期铜镜与中后期铜镜的比较居延汉简的发现及意义论述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方法及分期特征西安唐墓分期居延汉简的发现及意义2009(10)名词解释汉源富林遗址马家窑文化二里头文化蚁鼻钱安伽墓元大都简答题(20)什么是“二次葬”并举例说明龙山文化发现的意义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的意义比较题(20)比较汉代铜镜和唐代铜镜形制和花纹上的不同特点比较隋唐两都(长安和洛阳)的形制布局特点不同之处比较四川和山东画像石的不同艺术题材和制作风格上的不同特点论述题(40)安阳殷墟的意义试论“黄肠题凑”的起源及其演变近年来北周隋唐对外交流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2008 名词解释(每个名词各10分)北京猿人及其文化文化层仰韶文化中山王墓虎子居延汉简云冈石窟前蜀王建墓简答题(每小题20分)简答秦兵马俑坑的发现及其意义简答汉代的“黄肠题凑”墓简答曹魏邺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意义简答传统的金石学与现代考古学之间的关系列举题(每小题10分)试列举三种现代自然科技术运用于考古学研究的方法试列举三项近十年来新的考古发现并简要说明其意义试列举三部有关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研究方面的专著,并简介其 试列举三种汉代铜镜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论述题(共计100分)论述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及其意义(30分)论述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及其意义(30分)比较汉代铜镜与唐代铜镜的不同特点(40分)2007名词解释:文化层 细石器 卡若文化 甲骨文字 墓志 虎子 安伽墓 白沙宋墓简答题:什么是新石器时代“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有何重大意义考古学上的“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有何意义旧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列举题:试列举你所知道的三件商周青铜器的名称与时代,并作简要说明。试列举三种不同形制的汉代铜镜,并对其特征加以简要说明。试列举三种隋唐时期的墓葬,并对其形制加以简要说明。试列举你所读过的三本与考古学有关的著作(或三篇与考古学有关的文章),并写出作者、出版年代与主要内容提要。论述题:试论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发现的意义与价值。试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晋南朝墓葬的形制与分期。试论唐代铜镜的形制特点及其演变。2006名词解释(每题5分)考古学文化 细石器 半坡遗址 妇好墓 侯马晋城 模印拼砌画像砖墓 影青瓷 永乐宫简答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断代研究的主要方法并比较其异同(20)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20)论述(任选两题,每题35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近十年来的新发现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以及蜀文化发现与研究的新进展西汉长安城的布局和近十年来的考古新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2005 古代汉语2004 (中国考古学)名词解释(每题8分)黄肠题凑墓 虎子 遣策 唐三彩 开元通宝简答(每题25分)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意义曹魏邺城在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意义论述(每题30)试述秦始皇陵园的主要布局特点试述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的形制变化2003 中国考古学 150分名词解释(每题6分)盘龙城 巴蜀文化 空心砖墓 鸡首壶(好像是) 对钱简答(每题20分)汉代画像石墓的主要分布与年代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镇墓俑的分期与特征论述(每题40分,任选两题)从洛阳烧沟汉墓的变化看汉代葬制葬俗的演变试述汉长安城与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特点唐代铜镜的主要类型与艺术特征2002名词解释1 大汶口2郑州商城3 人祭4 对钱5 鸡冠壶简答1 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及年代2 滇文化的主要特点3 龙门石窟唐代列像窟的分期论述1 二里头文化的特点与性质2 汉代铜镜的主要类型与艺术特征3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镇墓俑的分期、特征与变化原因2001 中国考古学名词解释(每题5分) 郑州商城 巴蜀文化 卜千秋墓 简牍 虎子 白沙宋墓简答(每题10分)我国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的主要特点简述汉代的玉衣体制论述(每题25分)试述汉代画像石的分布与特点比较唐代长安,洛阳两都城平面布局特点2000 中国考古学名词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