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垄茶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大型机械设备上海应急预案 编 制:刘媛媛审 核:陈方庆批 准 人:罗录云 编制时间:2010.4.1大型机械设备伤害应急预案组织机构成立大型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其组成如下:总 指 挥:罗录云副总指挥:刘雨根 朱胜才 戴克任 成 员:陈方庆、贺国林、龚星、罗干飞、范丽、李道旗、粟稳、 汤正良、郭庆祥、刘清华、曾庆辉 及各作业队队长。指挥部下设七了组:专业救护组:组长由各施工作业队负责人担任,成员为各施工作业队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救援工作。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罗录云同志担任,成员为安全管理部其他人员。负责事故调查工作。善后处理组:组长由刘雨根同志担任,成员为综合办公室其他人员。负责做好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思想稳定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预备机动组:组长由贺国林同志担任,成员为工程管理部测量人员。由指挥长临时调动、使用。现场协调组:组长由陈方庆同志担任,成员为质量安全管理部其他人员。负责抢救现场各方面协调工作。联络组:组长由戴克任同志担任,成员为工程管理部其他人员。负责对内、对外联络。物资供应组:组长由郭庆祥同志担任,成员为机电物资部其他人员。负责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交通工具、器材、通讯、药品等急救措施。应急准备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救援设备。项目部建立相应的大型机械伤害事故领导班子和职能班组,并进行相应的培训。项目部每半年检查一次,确保救援设备的有效性,并进行合适的补充。项目部每年举行一次大型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护演习,通过演习检验并改进大型机械伤害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响应大型机械事故发生时,应确定事故的类型,并立即报告大型机械事故伤害救护领导小组。救护领导小组启动大型机械事故伤害应急预案。救护组负责负伤人员处置,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是现场施救还是送医院救治或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如需送医院救治(急救电话120)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对外联络组负责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知茶陵县人民医院,报120要讲明地点、伤情严重程度、伤害的类型和项目部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车指示通道。领导小组要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工作。事故后处理工作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以书面形式向业主及本标监理部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进行事故教育。 向项目部全体员工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应急救援指挥部联系电话及值班车辆罗录刘雨胜戴克方贺国 罗干 李道 稳187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零售售后退换货措施
- 《写作:学习抒情》课件
- 养老院建筑无障碍设计方案
-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案
- 工程现场污水排放管理方案
- 住宅用地规划与优化方案
- 2025河北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选聘128名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2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芜湖宜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定向遴选芜湖市看护辅警1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混凝土结构防水处理方案
- 住宅临时设施建设方案
- GB/T 45760-2025精细陶瓷粉体堆积密度测定松装密度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备案表(空表)
- 补肾养血膏方联合PRP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
- 专项复习:相似三角形折叠问题(分层练习)(综合练)
- 角色设计课程说课模板
- 武汉工业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30
- DB13T 5098-2019 无人值守起重机控制系统检验规则
- 被动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探索未来学习中心的构建:理论、关键要素与体系架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