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译文_第1页
《原毁》译文_第2页
《原毁》译文_第3页
《原毁》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毁韩愈【题解】本文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文章先从正面开导,说明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才符合君子之德、君子之风,然后将不合这个准则的行为拿来对照,最后指出其根源及危害性。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有“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有同一个人“责己”和“待人”不同态度的比较,还有“应者”与“不应者”的比较,等等。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语言生动而形象,刻划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原文及译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要求别人宽而少。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怠慢;宽而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象周公的地方。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取他的一点,不要求他再有第二点;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宽而少吗?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自己没有做好事,(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才能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举出他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懒惰的人不能求进步,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我曾经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毫不客气地说出反对的说,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反对的颜色。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又曾经对众人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那些不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人的朋友;要不,就是他不接近的人,不和他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表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从脸上表露出高兴的颜色。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声望提高了,诬蔑也随着来了。呜呼!士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