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长度和时间测量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长度和时间测量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长度和时间测量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长度和时间测量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长度和时间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 9月 第 1周 学科 物理 八年级 12 班课型新授授课人朱慧课题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手段讲授课课后小结懂得测量长度的方法和用具,会进行相关测量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有的时候我们想知道他们的大小那我们现在看看图片比较一下。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二)讲授新课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kmmdmcmmm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会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2)会选: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3)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4)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5)会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测量结果=数字+单位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教学方法运用2015年 9月 第 2周 学科 物理 八年级 12 班课型新授授课人朱慧课题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手段讲授课课后小结懂得测量时间方法和用具教学过程(2) 引入,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有的时候我们想知道他们的大小那我们现在看看图片比较一下。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二)讲授新课1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认识秒表,认识大表盘,和小表盘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2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教学方法运用2015年 9月 第 2周 学科 物理 八年级 12 班课型新授授课人朱慧课题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重点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教学手段讲授课课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知道运动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在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要选取参照物,即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照片,提出问题:这几张照片是在同一个路口相隔了很短的时间先后拍到的,通过观察这几张照片,你能告诉大家:哪辆汽车是运动的,哪辆汽车是静止的吗?(学生思考,并回答:1某某颜色的车是运动的、某某颜色的车是静止的。2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的位置是否改变。3不是,因为整个地球都是转动的。)根据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认为静止的物体就真的静止吗?展示照片,提出问题:这几张照片上的物体运动了吗?又是根据什么?讲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有非常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我们的很多观点也都与物理规律相一致,当然也有不同。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到底以什么样的规律运行着呢?今天我们就从机械运动开始研究?物体运动,他们的位置随时间改变。(二)讲授新课1机械运动首先,就像刚才大家总结的那样: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板书提出问题大家还能举出其他一些物体运动的实例吗?(学生思考,并举例。)讲授大家说的都很好,机械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有些甚至我们觉察不到:比如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运动高度在变化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其实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所以说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提出问题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真的很容易吗?举实例事例一:坐在行使的汽车中,感觉路边的树木高速后退,感觉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觉得树不动,车运动的很快。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对方车辆慢慢后退。错车时却感觉对方车辆速度很快的冲过来。可见:要想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选取一个标准才成,物理学中把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感觉不同是因为观察的人用了不同的标准(或相对于不同物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那么怎样才是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了呢?或者说我们要观察那几个方面,才能确定物体位置是否变化了?(学生思考、讨论、归纳:观察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总结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呢?平时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都不说参照物,为什么?(聆听思考: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照物。平时多数情况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总结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提出问题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动手操作,观察以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情况。)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的情况可能不同,这称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出问题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提出问题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同一物体相对不同参照物,运动状态不同的情况呢?总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 作业布置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1、2题。按要求完成。知识巩固。教学方法运用2015年 9月 第 2周 学科 物理 八年级 12 班课型新授授课人朱慧课题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理解掌握计算速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重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教学手段讲授课课后小结学生知道了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进行简单计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讲授新课1速度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1、 速度1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