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BS结构分析软件有关分析的常见问题解答_第1页
ETABS结构分析软件有关分析的常见问题解答_第2页
ETABS结构分析软件有关分析的常见问题解答_第3页
ETABS结构分析软件有关分析的常见问题解答_第4页
ETABS结构分析软件有关分析的常见问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TABS 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序号问题名称发布日期 1 问 ETABS 中对楼板的处理方法 2006 1 1 1 15 02 07 答 在 ETABS 中共有四种 area shell 单元 deck plank slab 和 wall 前三种均可用于模拟楼板 其中 deck 用于模拟压型钢板 砼面层 plank 用于模拟单向板 仅含 membrane 性质的 slab 可用于模拟双向板 下面分别就这三种单元详细解释 1 deck 可以用于模拟压型钢板 后浇混凝土面层楼板 此单元仅有 membrane 性质且单向传力 在建 模时的箭头方向即板的传力方向 如果要改变楼板传力方向的话可以采用改变单元局部坐标轴的方法 其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的 1 轴方向就是楼板传力方向 也即屏幕显示的箭头方向 由于 ETABS 隐含对 仅有 membrane 性质的板自动进行单元细分 此种板不必进行人工细分即可得到正确的传力 2 plank 用于模拟单向板 此单元仅有 membrane 性质且单向传力 与 deck 类似在建模时的箭头方向 即板的传力方向 修改其传力方向的方法也与 deck 类似 同样由于 ETABS 隐含对仅有 membrane 性质的板 自动进行单元细分 此种板也不必进行人工细分 3 slab 的用途比较广泛 但用于模拟楼板时可以设定仅有 membrane 性质的 section 这种单元双向 传力 其荷载传递是按照板的塑性铰线进行划分的 最适宜于模拟双向板 ETABS 对于这种楼板可以自动 细分单元 因此不必进行人工细分 4 plate 或 shell 类型的 slab ETABS 对于这类板不能进行自动细分 为获得正确的楼板荷载传递 可选定要细分的板 选择命令 Assign shell area Area object mesh options 在 Area object Auto Mesh Options 窗口中选择 Auto Mesh Object into Structural Elements Further Subdivide Auto Mesh with Maximum Element Size of 填入单元最大尺寸 一般可接受默认值 这类单元一般包括板柱 墙 结构中的楼板 剪力墙 wall 和车道板 ramp 需要说明的是 1 无论 slab wall ramp 是否需要进行手工细分 与其相连接的 frame 单元都不必进行手工细分 ETABS 会自动做这件事 2 对于以上 1 3 类板 其荷载传递不是真正通过有限元分析实现 而是根据理论结果直接将板上荷载 导到周边梁或柱上去的 这一点可以在查看周边梁弯矩时右击梁查看其上的分布荷载来确认 其分布荷载是 均布的 而第 4 类板 墙是真正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荷载传递的 查看其梁上荷载应该是多个集中荷载 3 对于 1 3 类板最好不要对其进行手工细分 否则有可能造成荷载丢失 4 对于第 3 类板 ETABS 会自动根据其周边和四角的支承情况判断其塑性铰线 可以处理三边支承一 边自由 两边和对角点支承等等比较复杂的情况 5 为何 ETABS 仅针对仅含 membrane 性质的板进行自动处理 当抗侧力结构之间有梁连接时 在结构 竖向荷载分析中一般不考虑楼板的平面外刚度 而在水平荷载分析时一般仅将楼板简化为刚性楼板或作为 水平深梁考虑 估计就是 PKPM 中所提到的弹性楼板 仅用到其面内刚度来进行水平荷载分配 这种性质的 板最适宜用仅含 membrane 性质的板来模拟 在 ETABS 中 如果要考虑刚性楼板 则可指定 rigid disphragm 给相应板 此时风 地震之类的自动水平荷载可以直接指定到刚心而不必进行特殊处理 如不 考虑刚性楼板 则风荷载可以通过指定剪力墙和虚墙的 wind pressure coefficient 来进行计算 高度则根 据单元的 Z 坐标自动计算 而地震荷载可以通过反应谱分析求得 6 如果在整体分析中必须考虑楼板的平面外 竖向 刚度 如板柱或板墙结构中的楼板 可采用 shell 类型 同时具备 membrane 和 plate 性质 的板 根据以上第 4 类单元的要求进行计算 2 问 使用膜楼板和壳楼板 在导荷载和内力传递方面有什么区别 2006 1 1 1 15 06 59 答 在 ETABS 中 膜楼板可以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 将楼面荷载传递到与之相连的梁上 壳楼 板是以点荷载的方式 将楼面荷载通过与梁相连的剖分点传递到梁上 下图是相同的模型 采 用不同楼板类型时 梁的内力结果图 左图是膜楼板的情况 右图是壳楼板的情况 通过图中 梁上的等效荷载和梁的内力分布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 3 问 为什么反应谱工况下显示的构件内力均是正值 2006 1 1 1 15 09 35 答 在 ETABS 中 反映谱工况下显示的杆件内力为包络值 在荷载组合时 对于有反应谱工况参与的每种 组合 程序会自动考虑反应谱分析结果的正 负两种情况来参与组合 4 问 定义时程工况时 比例系数一项是否考虑单位的换算 2006 1 1 1 15 10 19 答 要考虑 从文件中调用的时程波数据是没有单位的 但在定义时程工况时 时程波数据的单位是按 ETABS 的当前单位给定的 可以利用比例系数来实现对时程波的调幅 同时要注意调幅后的单位 比如规 范上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最大值单位为 cm s2 要与 ETABS 的当前单位一致 5 问 反应谱分析中要考虑偏心时 需要按正 负偏心情况设两个工况吗 2006 1 1 1 15 10 47 答 不需要 给定偏心率后 ETABS 会自动考虑正负两种情况 6 问 ETABS 是如何考虑质量参与系数及扭转因子问题的 2006 1 1 1 15 11 16 答 ETABS 给出了结构全面的模态信息 并给出了模态质量参与系数 静力和动力荷载参与系数 通过模 态质量参与系数可以了解平动与扭转振型的基本状态 并控制振型截取数量以获得足够的质量参与系数 静力荷载参与系数描述了静力响应计算的效率 动力荷载参与系数是质量参与系数的延伸 它反映了模态 分析对于高阶振型捕捉情况 7 问 ETABS 的如何设置质量来源的 2006 1 1 1 15 12 45 答 ETABS 中通过设置质量源以获得结构计算地震响应的基本质量信息 质量源的选项中给出了实际工程 中质量定义足够多的灵活选择 给出了质量源的三种定义方式 1 来自自重及指定的质量 这是默认的质量源选项 采用这种方法时 所有外加的荷载不会转换为结构质量 此时 结构的质量由结 构的构件体积乘以构件材料的密度 材料属性数据对话框中的密度一项 利用这一选项 不能直接满足 中国规范要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要求 2 来自荷载 此方法定义的质量来源于荷载 可以在此处抗震规范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方式 然后将其按比例转化为 质量信息 按抗震规范第 5 1 3 条的规定 自重 附加恒荷载的系数为 1 0 活荷载的系数是 0 5 结构的 质量等于组合后求得的荷载除以重力加速度 g 注意 此方法的概念是将荷载转化为质量 所以它的准确 度是基于参与荷载的准确度 如果施加的荷载有误 则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结构质量也是错误的 3 来自自重及指定的质量和荷载 此方法计算的质量是按第一 二种方法求得的质量之和 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此方法时 为了构建中国规范 要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在定义荷载的质量乘数一栏中的一般只需要定义可变荷载的质量乘数 质量乘数 值为抗震规范表 5 1 3 中的组合系数 而不应包括恒荷载 如果用户使用此方法时在定义荷载的质量乘数 一栏指定了恒荷载 结构自身的质量将被计算两遍而出现错误 8 问 怎样求解振形 用什么方法 2006 1 1 1 15 13 14 答 ETABS 模态分析中同时给出了特征向量法和瑞兹向量法两种求解方法 工程师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 合适的方法 总体上瑞兹向量法在模态分析中考虑了荷载的空间分布状态 因此是更为准确的方法 当需 要在模态分析中使用较少的振型数目而获得足够的质量参与系数时 建议使用瑞兹向量法进行模态分析 9 问 ETABS 怎样考虑竖向地震及设计组合的 2006 1 1 1 15 13 39 答 新规范对于结构设计考虑竖向荷载给出了明确的说明 在 ETABS 我们可以使用等效静荷载法 直接使 用地震竖向静荷载法 以及振型叠加法等多种方法来实现竖向地震的计算 在构件设计阶段 工程师可以 根据结构整体属性或构件属性选择竖向地震的设计组合是否参与其设计 10 问 竖向地震荷载怎么加不上 2006 1 1 1 15 14 26 答 请注意在质量源的定义中有一个复选项 仅包括侧向质量 默认情况下 该项是勾选的 若定义了 竖向地震荷载 要去掉这个勾 另外 设计时需要添加自定义组合来考虑有竖向荷载参与的组合 11 问 ETABS 能否引入任意的地震波数据 能进行多水准动力分析的控制吗 2006 1 1 1 15 16 11 答 ETABS 允许将任意的地震波数据引入时程分析验算 这些地震波可以是 实际采集地震波 人工构建 地震波 通过修改或其它形式得到的人工波 根据新规范的要求 结构不同水准的抗震设计需要不同的地震波峰值选取 ETABS 可以自由的设置地震波 峰值来满足规范的要求 12 问 ETABS 是如何进行单元剖分的 2006 1 1 1 15 16 40 答 在 ETABS 中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分析结果 各类单元需要进行剖分 对此工程师所需要的工作量是很 小的 程序中 剪力墙和壳元楼板只需要工程师指定相关的剖分网格属性和大小 膜元楼板和梁柱框架单 元不需要指定 程序自动处理 13 问 在实际工程中 ETABS 是如何解决面剖分引起的节点不匹配问题 2006 1 1 1 15 17 42 答 面单元的剖分在实际工程中很容易产生不匹配节点 这是通用有限元程序用于实际工程很大的困难 ETABS 中自动线束缚功能可以在不匹配单元的位置处自动生成线束缚 高效而准确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默认情况下 ETABS 对所有面对象之间施加了自动线约束 因此 在进行面对象的剖分时 不需要考虑剖 分后单元需要匹配的问题 使用十分方便 14 问 ETABS 能给出框架梁的轴力吗 能否进行考虑轴力的设计 2006 1 1 1 15 18 08 答 ETABS 可以给出框架梁的轴力 这对于一些实际工程设计是很有帮助 ETABS 对于钢框架梁采用更为合 理的压弯构件设计 如果梁中轴力为零 设计公式将自动退化为纯弯构件设计 在钢框架梁设计中可根据 需要选择构造条件的属性 15 问 工业建筑中设备波动荷载是如何输入的 2006 1 1 1 15 18 32 答 在工业建筑和一些构筑物的分析和设计中 往往需要考虑设备波动荷载或其它形式的冲击荷载形式 这些荷载形式都需要一个特定数据进行描述 并作用于结构进行动力分析 ETABS 允许使用自由的时程数 据准确的描述这些荷载 并可以将其以需要的形式作用于结构相关部位进行动力分析 16 问 用表格的形式输出构件的内力时 对于有反应谱参与的组合 比如 DCON5 出现 DCON5 1 DCON5 2 DCON5 3 为什么一种组合会出现几组内力结果 2006 1 1 1 15 19 04 答 对于有反应谱参与的组合 程序会对反应谱分析的正负两种情况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计算 比如 反应谱分析得到的构件内力有 P Mx My 程序自动考虑以下八种方式组合方式 P Mx My P Mx My P Mx My P Mx My P Mx My P Mx My P Mx My P Mx My 所以一种组合 就出现八组结果 程序会选取其中的包络值来进行设计 17 问 ETABS 是否可以做 PUSHOVER 的剪力墙计算 2006 1 1 1 15 19 50 答 可以做 目前的情况是 只能用框架单元模拟 将 rigid offsets 设的大一些 剪力墙的 pier 和 spandrel 无法做 用框架单元才行 而且 pushover 分析的主要应用也是针对梁柱节点的 对 pushover 的 介绍可以看这个概念的提出者之一 CSI 主要顾问 Wilson 教授的文章 18 问 出现丢失精度的警告信息 如 lost 6 4 digits of accuracy 意味着什么 2006 11 23 12 56 30 答 ETABS 采用双倍精度运算 允许 15 个有效数字 如果存在整体的或局部的不稳定 比如某个节点没有 被约束 求解过程将出现精度丢失 当精度丢失超过 6 位时 程序会提示警告 比如某次分析出现精度 丢失 用户可检查出现错误的位置 借助 OUT 文件确认施加的荷载与反力的平衡误差在 1 范围内 精度 丢失通常是由于同时含有十分刚的单元与十分柔的单元 若警告仅是局部的精度丢失 对于工程分析 一 般可以接受 19 问 绘图菜单下 绘制截面切割命令不可用 怎么办 2006 11 23 12 56 55 答 绘制截面切割命令只有在分析结束以后才可用 分析结束后 在视窗中显示变形或内力 然后即可绘 制截面切割 20 问 按面对象施加风荷载时 体型系数的正负号怎么确定 X 与 X 方向会自动考虑吗 2006 11 23 17 00 09 答 体型系数的正负号主要与面对象的局部坐标有关 当风荷载作用方向与面的局部 3 轴正向一致 取正 号 反之取负号 按面对象施加风荷载时 X 方向需要定义两个风荷载工况 分别对应各自的体型系数 21 问 如何查看时程分析工况下的基底剪力 2008 5 1 3 11 18 55 答 绘制时程轨迹添加基底剪力函数 在运行完一个时程分析后 单击显示菜单 显示时程轨迹命令打开时程显示定义对话框 使用此对话框可 指定适用的数据来绘制不同的时程曲线 22 问 以前能正常分析的模型 现在运行时出现 内存溢出 不能继续分析 2008 5 1 3 11 19 23 答 请导出 e2k 文件 再导入 重新生成模型 再计算 23 问 结构总信息中输出的楼层力是标准值还是设计值 2008 5 1 3 11 19 46 答 是标准值 24 问 同样的截面 单独赋给杆件和按自动选择截面列表的方式赋给杆件 算出的应力比不同 为什么 2008 5 1 3 11 20 10 答 自动优选截面时 分析截面和设计截面有可能不同 注意两者要匹配 25 问 ETABS 中如何查看周期值 2008 5 1 3 11 20 31 答 可以通过显示振形 表格输出 结构总信息文本这三种方式查看周期值 26 问 分析得到的结构周期非常大 远远超出常规范围 是什么原因 2008 5 1 3 11 20 52 答 通常是模型建立有误 部分杆件没有可靠连接 请检查模型 27 问 为什么表格输出框架内力 和图形显示构件内力 数值对不上 2008 5 1 3 11 21 14 答 可以对上 注意是否将构件进行了端部偏移 表格输出的内力结果是端部偏移后 偏移点之间的结果 而单击右键给出的内力图是杆件完整的内力图 即轴线到轴线 因此比较时应该比较偏移位置的内力 28 问 总信息输出中转角的单位是什么 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2009 11 19 18 20 16 问 总信息中输出的转角的单位是弧度 质量的单位是与输出总信息时的单位制是对应的 如果单位是 kN m 那么对应质量的单位是 t 吨 如果单位是 N m 那么对应的质量单位是 kg 千克 29 问 玻璃幕墙计算风荷载面的变形与龙骨不耦合 2009 11 19 18 20 33 答 不能使用整张大面的 none 单元布置在龙骨上 由于 none 是节点传力 同壳单元 所以应按龙骨的位 置布置成小块的 none 那么才能保证正确的将风荷载传递到龙骨上 30 问 壳单元模拟楼板时 对梁是否还需要进行刚度放大 2009 11 19 18 20 55 答 如果用膜属性单元模拟楼板时 楼板本身不参与计算 只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 而 shell 属性楼板通 过单元划分参与到结构的结算中 能够真实考虑其中的变形协调和内力协调 同时 根据以往的用户反馈的信息 就是如果在一个结构中分别使用壳单元和膜单元分别模拟楼板 膜单 元中的梁对象进行刚度放大 壳单元中的梁对象不进行任何调整 经过对梁的设计发现 两者的配筋结果 接近 31 问 用静力非线性工况做稳定分析的话 大位移要不要考虑 只考虑 Pdelta 就可以了吗 2009 11 19 18 21 16 答 做非线性稳定分析一般是要考虑大位移的 失稳的状态通常伴随着大变形 仅考虑 Pdelta 是不够的 32 问 隔板质量和集中楼层质量差距较远原因 模型的隔板质量和楼层集中如下 隔板质量和楼层集中 质量差异较大 请问什么原因 2009 11 19 18 22 30 答 刚性隔板质量只计算刚性隔板平面内的杆件自重及该平面上的荷载转化成的质量 而集中楼层质量包 括层间的柱子 墙等杆件的自重和荷载转化成的质量 模型中的楼层质量主要是墙及上面荷载 所以集中楼层质量会比隔板质量大很多 33 问 模态分析时出现如图示警告 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该如何处理 2009 11 19 18 23 30 答 警告信息显示模态中的初始向量有问题 使用 RITZ 向量计算模态时初始向量请添加动荷载的初始向量 如 ACCELX ACCELY 34 问 模型中转换梁是用壳单元模拟的 我如何查看某一截面处的弯矩 2009 11 19 18 23 59 答 用壳单元模拟梁只能直接地查看到其应力和内力分布 如果具体到某一横截面位置处的弯矩 请使用 截面切割命令 35 问 使用膜单元来定义楼板时 楼板在自重作用下不变形 2009 11 19 18 24 16 答 任何面单元的应力和位移都是由剖分点和节点计算出来的 楼板使用膜单元默认情况下程序在梁墙处 剖分 中间位置处无节点和剖分点 所以查看不到变形 如果需要研究楼板本身 请使用壳单元并对其进 行剖分 36 问 ETABS 中杆件计算内力地震工况下 是输出两组数据 一个 max 一个 min 设计时会出现 8 组数 据 max 和 min 各四组 是怎么原则处理的 会出现 8 组数据 2009 11 19 18 24 35 答 反应谱工况输出的内力是包络值 在进行荷载组合时 程序会自动考虑所有可能的组合情况 包括 P M22 M33 相应地就有 8 种组合 所以包含反映谱工况的一个组合对应的设计内力会有 8 组数据 max min 分别是正负两个方向的最值 37 问 连梁折减是默认的吗 2009 11 19 18 24 57 答 不是默认的 需要在程序中进行指定 根据 高规 规定 在抗震设计时可以对连梁的刚度予以折减 设防烈度为 6 7 度时折减系数可取 0 7 8 9 度时可取 0 5 在 ETABS 中 建模时可通过选择连梁并点击 指定 壳 Ux Uy 时 判定为扭转振型 否则为平动振型 如果确定为平动振型 在通过比较 Ux 和 Uy 的系数对比关系确定以哪个方向的平动为主 48 问 当设置了插入点之后 节点的弯矩不平衡了 为何 2009 11 20 13 48 52 答 指定了插入点后节点弯矩还是平衡的 您看到的不平衡现象 是程序自动考虑了节点区的长度 是去 除节点区后边缘处的弯矩 看上去不平衡 数值稍微有点差异 如果要观察节点弯矩平衡 可以将节点自 动偏移去掉 那么可以显示到节点处的弯矩 那么显示就是平衡的了 49 问 ETABS 中不共面的四个点也可以绘制出面 这种情况下面的导荷是否正确 面采用壳并剖分 2009 11 20 13 49 09 答 SAP2000 中文使用指南上的 95 页明确说明 4 节点单元不必是平面的 但是剖分的时候需要注意人为干 预使所有剖分点全部在单元内 50 问 计算竖向地震为何位移向上 如何通过系数更改方向 2009 11 20 13 49 24 答 在 ETABS 中 反映谱工况下显示的杆件内力 位移均为包络值 对于竖向地震也是一样 定义的 z 向 反应谱函数 不需要通过系数来更改方向 输出的数据本身就是包络值 51 问 模型分析日志中提示很多精度丢失 是什么原因呢 需要修改么 2009 11 20 13 49 38 答 常见原因有 面剖分的方式 某些节点在某个方向具有自由度而刚度极小 或者局部存在极大刚度 结构局部屈曲等 造成这种原因经常是由于面对象剖分造成的局部精度丢失 如果避免了面剖分的方法错 误 对于工程分析 这类警告仅是局部的精度丢失 一般可以接受 不影响分析结果 52 问 在输出结果表中 可以看到柱 梁和楼层的弯矩 请问这里的楼层弯矩是如何算出来的 2009 11 20 13 49 55 答 在计算后的分析结果表格显示中是没有楼层弯矩输出的 有层剪力的输出 在结构总信息中才有倾覆 弯矩的输出 这里指的是层剪力乘以层高 53 问 用 ETABS 进行 Pushover 分析时出现 塑性铰 PMM 相关面不是凸的 这样的警告 不知是什么原因 2009 11 20 13 50 32 答 pmm 铰出现内凹的情况 1 柱的宽厚比过大 2 没有对称配筋 3 计算的曲线太少 对于这类情况程序会自动进行修正 一般不影响分析 54 问 为什么相同的结构 分别采用工字钢和圆钢管算得的内力图差异很大 2009 11 20 13 50 52 答 内力的大小同截面的惯性矩有关 两种截面的惯性矩不一样 当然内力也就不一样 同时两种截面的 扭转常数相差两个数量级 钢管截面扭转常数大 这使得用钢管截面计算得到较大的扭矩 而工字钢几乎 没有扭矩 因而两种截面算得的内力不一样 55 问 在应用 ETABS 输出点的位移和位移角的时候发现 层间位移角并不是 上层节点位移 下层节点位 移 层高算出来的结果 2009 11 20 13 51 07 答 给的应该是反应谱工况下的信息 反应谱工况给出的点的位移为最大值 两值对应的并不是同一种状 态 56 问 分析不能得到振形 2009 11 20 13 51 27 答 局部振动 检查构件连接 57 问 使用 ETABSV9 和 V8 分别计算某超过 350m 的高层 其风荷载大小有差异 2009 11 20 13 51 44 答 如果模型完全相同 则可能是程序内部计算带来的差异 V8 没有考虑荷载规范表 7 4 4 2 的内容 这 对风荷载脉动系数的计算有影响 V9 中更新了这部分内容 结果以 V9 的为准 58 问 转换梁能否得到应力结果 2009 11 20 13 54 33 答 转换梁用壳元来模拟 可以得到应力分布结果 见附图 可使用绘制连梁的方法绘制 或在立面视图 上直接绘制面对象 59 问 分析过后是否可以直接将标签指定给剪力墙 另作为剪力墙的端柱是否可以指定围墙肢标签而查 看其与剪力墙的共同作用 2009 11 20 13 55 34 答 在已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直接给剪力墙指定标签而无须重新进行分析 即可查看该墙肢的受力 剪力墙 的端柱可以指定为和其相接的剪力墙相同的墙肢标签来查看其与剪力墙的共同作用 60 问 与柱连接的梁都是铰接时 为何在竖向荷载下柱端还有弯矩 2009 11 20 13 58 11 答 是端部偏移带来的 偏移处梁端弯矩为零 但实际在节点位置仍存在弯矩值 相应的剪力产生 故 柱端有弯矩 若把端部偏移设为零 则柱端弯矩为零 61 问 剪力墙或者连梁的内力在分析完成后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到 1 通过 框架 墙肢 连梁受力 显 示内力 2a 通过 壳应力 受力 显示内力 分量类型 内力 2b 通过 壳应力 受力 显示应力 分 量类型 应力 这几种方式有什么区别 方向怎么定 2009 11 20 14 00 09 答 1 使用 框架 墙肢 连梁受力 显示内力 是在壳面应力的基础上进行求和输出的内力 求和范围由 墙肢标签来识别 这时内力的方向是按墙肢轴 连梁轴来输出的 通过 设置建筑视图选项 命令可以打开 墙肢轴 连梁轴的显示 默认情况下墙肢轴 连梁轴的方向和常规柱 梁的方向一致 面内弯矩 面内剪力不 是针对墙肢连梁的 不用考虑它 2a 通过 壳应力 受力 显示内力 其方向是按面对象的局部坐标来输出 通过 设置建筑视图选项 命 令可以面对象局部坐标轴的显示 关于内力方向的定义与材料力学的常规定义一样 具体的请详联机帮助 输出 壳单元内力输出约定 或者查看分析参考手册 2b 通过 壳应力 受力 显示的应力就是按照程序应力的输出约定输出的应力 在联机帮助和分析参考手 册都有详细讲解 通常设计所关心的是 1 是用于配筋的内力结果 2 是计算 1 的基础 62 问 ETABS 中槽型剪力墙受主轴水平力时 翼墙是如何计算的 它与规范中考虑有效宽度有什么区别 槽型剪力墙的刚度是怎么计算的 2009 11 20 14 01 11 答 内力计算都是按有限元模型来处理 但在设计阶段 ETABS 目前无法自动识别各种边缘构件形式 都 是按单片墙来处理 已列入改进计划中 63 问 ETABS 如何实现中震 大震弹性计算 2009 11 20 14 01 46 答 1 max 按中震或大震取值 通常 中震取 2 8 倍小震 大震取 4 5 6 倍小震 2 取消内力调整 即将框架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设为 4 级 64 问 ETABS 中分析计算梁弯矩时是否已经考虑支座宽度对梁裂缝的影响 2009 11 20 14 02 02 答 ETABS 目前没有分析裂缝这项 PKPM 中考虑支座宽度对梁裂缝的影响 其实就是考虑影响混凝土规范 计算裂缝挠度的那个短期刚度 也就是支座宽度对梁的线刚度的影响 65 问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承担的力矩计算方法 结构总信息输出结果为什么和截面切割的结果不同 2009 11 20 14 02 17 答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承担的力矩为剪力和层高的乘积 截面切割算得的框架承担的弯矩为各个杆件 对合力点求矩两者的算法存在差异 所以两者给定的结果不同 66 问 程序所给刚重比中的重力是指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还是设计值 2009 11 20 14 02 32 答 程序是用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高规提到 刚重比 是结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 这里的重力荷载是指 重力荷载设计值 程序在以后的版本中会加以改进 67 问 打开一个 ETABS 模型 总是提示 该模型太大或包含不可用的功能 PlusC 版本太高 如何解决 2009 11 20 14 02 48 答 是由于版本的问题 注意 ETABS nonlinear 版本是最高版本 可以打开诸如 Plus 版的 ETABS 但是 ETABS Plus 版是不能打开 nonlinear 版的 68 问 ETABS V9 比 V8 的改进在什么地方 2009 11 20 14 03 22 答 1 模型信息 分析及设计结果的树形菜单综合输出功能 2 结构总信息输出的更新和完善 3 增加水平作用下楼层响应总体信息的图形输出 4 增加梁柱综合设计信息平面输出功能 5 新增直接输出设计结果 DXF 图形文件的功能 6 新增平法施工图后处理模块 69 问 pushover 曲线中 黄色线指的是单个需求谱 而 显示单个需求谱 下的 可变阻尼 是什么意 思 是不是说 黄线和能力谱的交点就是我们指的 性能点 即 ATC 40 中的 ap dp 点 2009 11 20 14 09 01 答 那条需求谱的根据可变阻尼计算出来的 不是按恒定阻尼作出来 程序计算的性能点就是该交点 这 个从 pushover 曲线中就可以看出来 70 问 在 etabs 中施加节点位移荷载 却得不到任何的计算结果 就是说 分析后结构没有内力响应 而施加力荷载 则有 不知是怎么回事 2009 11 20 14 09 26 答 ETABS 中只能对点对象施加位移荷载 该点对象必须与结构直接相连 并且以约束 弹簧或者指定给 点对象的连接单元这三种方式之一与地面相连 如果把一个位移荷载指定到一个没有通过约束 弹簧或连 接单元与地面连接的点对象上 那么在运行分析时 ETABS 将忽略该位移荷载 简单地讲 就是只能施加支 座位移 71 问 在 SAP2000 使用指南上 379 页 面单元的 M11 是绕 1 轴方向的内力 我们觉得输出的内力 M11 和 M22 反着的 面单元的内力是什么方向 2010 4 7 16 23 05 答 M11 是 1 轴方向的正应力在厚度方向上的积分 M11 是指向 2 轴方向的 72 问 时程分析中可以查看粘滞阻尼器各个时间步的位移和力的数值吗 2010 4 7 16 23 23 答 选择要输出的连接单元力 在显示时程位移或力的图形界面 点击文件 打印到表格文件命令 保存为 文本文件 直接打开文本文件 就可以看到各步的数据 73 问 模型中为什么会出现面荷载 线荷载丢失 2010 4 7 17 04 23 答 模型中 四边形楼板单元 例如 F8 单元 左侧边中间连接阳台的节点 实际上是五节点单元 在该模 型中 类似的单元有 F11 F9 F177 等等 建立模型时用户应该明确力的传递路径 然后再建模 这里 将 F8 单元剖分为通过阳台节点的两个单元后 相应的错误警示就没有了 74 问 楼顶广告牌支撑结构想用 ETABS 来分析 单独建模发现风荷载的计算参数程序取得不正确 2010 4 7 17 09 34 答 首先明确广告牌所处的位置 也就是说广告牌位于楼顶 在建模的时候的一定要将其建立在实际的位 置 这样程序能够正确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 这样计算的风荷载就没有问题了 75 问 层间位移角不输出 层刚度输出为零 2010 4 7 17 09 53 答 目前 ETABS 仅统计竖向构件的刚度 包括墙和柱子 对于斜向构件 比如 斜柱和斜墙如果其斜度超 出程序所限定的许可范围 程序是不会统计其侧向刚度 因此层刚度会显示输出为零 因而也不会输出相 应的层间位移角 对于斜度的限值程序中规定 单元的斜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正弦值小于 0 001 如果 超出该限值 目前程序不会自动统计其侧向刚度 76 问 对一个超限高层进行推覆分析时 是否有必要采用两种以上的侧向力加载模式 2010 4 7 17 10 11 答 侧向荷载的分布方式 应反映出地震作用下各结构层惯性力的分布特征 又应使所求得位移能大体真 实地反映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状况 事实上 由于任何一种荷载分布方式都不可能反映结构全部的变形 及受力要求 因为不论用何种分布方式 都将使得和该加载方式相似的振型作用得到加强 而其他振型的作 用则被削弱 而且 在强地震作用下 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 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惯性力大小及分布方式也 因之变化 楼层惯性力的分布不可能用一种分布方式来反映 因此 建议用两种荷载分布方式进行 Pushover 分析 通过不同的侧向力加载模式 获取结构更加全面的延性性能 77 问 对结构施加已经计算好的风荷载采用 live 工况还是 wind 工况 用 wind 工况如何实现 2010 4 7 17 10 29 答 在定义静荷载工况中定义 wind 工况 在 自动侧向荷载 一览中选择 none 然后把风荷载值通过 wind 工况指定给结构 注意一定不能用 live 工况 因为那样会使得在设计中荷载组合系数出现问题 毕 竟风荷载和活荷载在荷载组合中的组合系数是不一样的 78 问 ETABS 中能否模拟楼板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张力特性 2010 4 7 17 10 45 答 可以 ETABS 中对面对象指定的温度荷载指的是沿着面内的温度荷载 即该温度作用下会引起面对象 的面内的收缩和扩张行为而不会产生面外的弯曲行为 79 问 动荷载作用下构件的疲劳分析如何用程序来考虑 2010 4 7 17 11 00 答 程序目前无法考虑疲劳分析 结构程序一般分析的都是强度 刚度 稳定性 对于个别需要进行疲劳 验算的结构或构件 按照规范提供的方法 自行校核即可 80 问 风荷载计算中采用的振型系数如果采用荷载规范中的简化公式如何来实现 2010 4 7 17 11 15 答 程序默认计算的振型系数是源于模态 可以选择为 Z H 即实现了荷载规范中提到的简化计算方法 81 问 时程分析时如何考虑重力荷载 2010 4 8 11 09 29 答 ETABS 做弹性时程分析时 不会自动考虑重力作用 可定义一荷载为重力 函数为脉冲波的时程函数 然后再定义地震波时从该重力时程工况开始 82 问 结构总信息里面的楼层最大位移及其比值是层位移还是总位移 2010 4 8 11 09 46 答 结构总信息里面的楼层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及其比值指的是总位移 如果需要计算层最大位移 可以 将节点位移提取出来手动计算 83 问 如何查看模态下面的节点位移 2010 4 8 11 10 00 答 在 ETABS 中仅能通过在振型图中鼠标右键点击具体点查看模态位移向量 如果需要使用表格显示模态 下的节点位移 建议将模型导入到 SAP2000 中 84 问 结构总体信息中的嵌固层层号的作用 2010 4 8 11 10 15 答 该处设置的目的是程序自动根据中国规范的内容自动判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刚重比的计算范围 对分析没有影响 85 问 内力及位移结果的输出 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是否可以控制 2010 4 8 11 10 32 答 可通过选项菜单 首选项 输出小数位数进行控制 该条款对以表格输出的结果有效 内力图中在图表上显示值不起作用 86 问 在定义截面切割的时候因为只能选择点 线 面 而剖分点是无法选中的 请问求合力时是否包 含面单元的剖分点 2010 4 8 11 10 55 答 截面切割中如果定义的组中包含了面单元边的两个交点 程序自动计算了两个及交点之间的剖分点的 合力 87 问 模型其他结果和其他软件基本相同 但刚重比差异比较大 2010 4 8 11 11 12 答 在 ETABS 中刚重比是与嵌固层相关的 模型结构总信息中的嵌固层填写错误导致此处的刚重比求解错 误 另程序中的刚重比的重力用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其他程序用的重力荷载设计值 也导致了结果的差异 可 以人为在结果上除以分项系数后比较 88 问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楼板应力时 局部楼板的结果很异常 应力很大 2010 4 8 11 11 28 答 楼板时用膜单元 无面外刚度 查看其应力分布无意义 建议使用壳单元并对其进行剖分 89 问 连梁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 如图 1 所示 其连梁弯矩图如图 2 所示 明显错误 请问是什么原 因 2010 4 8 11 11 50 答 这是由于连梁统计内力规则导致的 连梁的内力统计是准确统计两个端部 然后将同一连梁标签两个 端部之间的内力用直线连接起来 此梁可沿其长度方向分割为若干对象 将其赋予不同名称的连梁标签如图 3 所示 其内力即可显示正确 如图 4 所示 90 问 请问楼层平面指定准刚性隔板时风荷载的作用位置 2010 4 8 11 13 58 答 指定准刚性隔板时 风荷载作用于迎风面上 91 问 风荷载振型系数按照模态取值时 是如何计算的 2010 4 8 11 14 11 答 振型系数为该方向的主振型的各个节点的归一化后的位移值 92 问 模型中的斜面需要按照墙肢输出内力 将墙肢标签指定给此类斜墙后还是不能显示内力 请问是 什么原因 2010 4 8 11 14 28 答 程序是无法将墙肢标签指定给斜面的 所以也无法通过指定标签的形式查看其内力 对于斜墙只能是 通过截面切割获得内力 93 问 程序的扭转质量矩 RZ 是如何计算的 2010 4 8 11 19 32 答 94 问 用 ETABS 软件计算一个三跑楼梯 计算结果显示休息平台板边缘无竖向位移 2010 4 8 14 01 31 答 模型中的板单元均用膜单元来定义 膜单元只有平面内的刚度 在 ETABS 中 如果是只用于导荷的楼 板 可以使用膜单元来进行定义 如果要对楼板进行分析 需要用壳单元来进行定义 才能得到分析结果 95 问 指定插入点后 构件受力没有变化 2010 4 8 14 01 47 答 在指定插入点时 勾选了不对框架刚度产生距质心的偏移复选框 勾选该项 框架刚度转换不会考虑 节点偏移的影响 此时 节点偏移只用于绘图显示 96 问 网壳结构的屋面结构 由 CAD 进行数据的导入 进行分析计算 提示节点错误 2010 4 8 14 02 07 答 对于导入的模型 需要有几点注意 1 注意导入时的单位和容差设置 2 导入后可以进行节点的合并 以消除节点可能带来的影响 3 对构件进行重新标签 97 问 Pushover 分析在 ETABS 里实现的具体步骤 2010 4 8 14 05 17 答 下面列出了 Pushover 分析的一般步骤 注意 其中某些步骤是由 ETABS 自动完成的 1 建立结构和构件的计算模型 2 确定侧向荷载分布形式 沿结构高度分布的荷载分布形式 应能近似的包络住地震过程的惯性力沿结构 高度的实际分布 3 侧向荷载增加到最薄弱的构件达到刚度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般达到结构屈服荷载或构件达到屈服 或抗 剪 承载力 结构的计算模型中 屈服 后的构件刚度应予以修正 对修正后的结构计算模型 继续加 大各荷载 荷载控制 或位移 位移控制 此时可以采用同一个侧向分布形式 或采用规定容许的新的 分布形式 4 所有加载阶段构件内力和变形都应记载下来 以期获得各个阶段所有构件的总内力和变形 弹性和塑性 5 加载过程继续到结构性能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或者顶点位移超过设计地震下控制点处的最大位移 6 做出控制点的位移与底部剪力在不同加载阶段关系曲线 作为代表结构的非线性反应图 曲线坡度的改 变 表明不同构件屈服 或失效 程度 98 问 在结构总信息的文档中查看时程分析结果 与地震输入相同方向 层间位移角数据每层都有 但 与地震输入方向垂直的方向 层间位移角只是部分楼层有 且规律性不强 2010 4 8 14 05 36 答 时程分析的结果查看应该是在显示中进行查看 结构总信息输出的时程结果是包络值 一般只看对应 地震输入方向的结果 即 x 地震看 x 方向的位移结果 此时看 y 方向意义不大 99 问 一个无梁楼盖结构 只有周围一圈有梁柱 对梁和板施加同样的升温和降温作用 按常规理解 梁和板一起变形 梁不会产生非常大的轴力 但从计算结果来看 梁内产生了非常大的拉力 是什么原因 2010 4 8 14 05 54 答 在 ETABS 中 线性构件 可以添加沿轴线方向的温度荷载 对面对象 施加的是面内的温度荷载 对 象和对象之间通过节点进行连接 因此 对于无梁楼盖的结构 梁由于温度荷载的作用会产生轴力 而在 节点处 由于板单元的作用 对梁单元也会产生影响 10 0 问 考虑偶然偏心与不考虑偶然偏心 查看结构总信息中的输出结果 发现层刚度有变化 是什么原 因 2010 4 1 6 13 30 50 答 考虑偶然偏心后 程序会考虑结构的扭转效应 层剪力和位移都会发生变化 层刚度自然也会变化 10 1 问 ETABS 计算出的模型周期和位移与 SATWE 有较大差异 什么原因 2010 4 1 6 13 31 04 答 经检查 模型中剪力墙很多 没有进行剖分 因此周期和位移相差较多 用 2m 的单元剖分再进行分析 结果基本一致 10 2 问 某一层没有板 如何输出层间位移角 2010 4 1 6 13 31 19 答 输出层间位移角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刚性隔板假定 在没有板的情况下 选中这一层的节点 给节点 指定刚性隔板即可 10 3 问 查看模型分析结果 表格中的点最大位移和输出文本里的最大位移对不上 什么原因 2010 4 1 6 13 31 35 答 经检查 模型中的斜构件较多 文本输出的结果不包括对斜构件的统计 表格输出结果是完整的 这 里应以表格输出的结果为准 10 4 问 总信息里面 第三层的框架剪力 0 2Q0 调整异常 调整系数达十几倍 请看一下是什么问题 2010 4 1 6 13 32 47 答 对于竖直角度正弦值大于 1 1000 的柱子 ETABS 会将其视为支撑 不计入抗侧力构件的统计 第三层 与其余层相比 斜柱数量较多 竖直柱数量较少 因此统计下来 第三层的层剪力就会比其余层小很多 另外第四层在结构总信息中层刚度输出为 0 不输出层间位移角 也是由于斜柱过多的原因 目前 ETABS 对于斜柱的分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就不以结构总信息中输出的数据为依据 而 需要人为干预分析结果 修正荷载组合中的系数 从而达到剪力调整的要求 10 5 问 结构总信息中的层平均位移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010 4 1 6 13 33 15 答 经验算 平均位移是取该层最大节点位移和最小节点位移的平均值 而不是求所有点的平均值 10 6 问 结构总信息中的质量单位是什么 2010 4 1 6 13 33 30 答 导出结构总信息的时候 数据的单位都以当前单位为准 由 F ma 可知 质量的单位等于力乘以时间的 平方再除以长度 由于 ETABS 中时间单位固定为秒 所以质量的单位取决于力和长度的单位 当单位制是 KN m 时 质量单位为吨 同理可以推出 单位制是 N mm 时 质量单位为吨 单位制是 N m 时 质量单位 为千克 10 7 问 模型图见附件 红框部分的梁分析内力异常 是其它梁的几十倍 是什么原因 2010 4 1 6 13 33 48 答 经检查 红框下方的楼板使用的是膜单元 并被人为分割成了 9 份 这样会导致传递面荷载到周边梁 的时候出错 将膜改成壳单元 或者用一整块膜单元来代替 梁的分析内力就恢复正常了 10 8 问 楼板与剪力墙交界处没有协调变形 是什么原因 2010 4 1 6 13 34 37 答 经查看 楼板厚度 200mm 剪力墙厚度 0 2mm 其刚度相差太大 将剪力墙厚度改为 200mm 一切正常 10 9 问 Y 向的剪力墙 查看剪力 3 3 发现端柱承担较大的剪力 而剪力墙没有力 这是什么原因 2010 4 1 6 13 34 50 答 这是查看的原因 对于端柱来说 3 轴是正 Y 方向 因此剪力 3 3 是对的 但是对于墙肢来说 查看 其墙肢轴 2 轴是正 Y 方向 所以要看到剪力墙的面内力 需要查看剪力 2 2 11 0 问 本模型开始运行分析后 即显示 unable to complete operation RunAnalysis 检查模型后 出现警告文件 1 WRN 显示如下内容 摘录 2010 4 1 6 13 38 26 STORY8 B13741 D3344 是平行的并且太近 0 1252 检查 5200 7000 4050 STORY8 9117 1 B13741 太近 检查 9314 286 12723 966 4050 STORY8 F685 F688 太近 检查 7134 799 22002 261 5400 根据提示的位置检查 没有发现点线面太近的问题 请帮忙查明原因并给予解决方案 答 原因在于点的连接性 以第一个警告为例进行说明 B13741 和 D3344 交于点 9114 1 查看这个点的连 接性 参见附图 发现它并没有与 B13741 相连 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