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doc_第1页
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doc_第2页
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王崧舟讲语文有感李 艳 茹一本王崧舟讲语文在手,我随意翻开浏览,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倒不是书名有多别出新裁,也不是装帧如何精美考究,王崧舟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对语文进行了诗意地讲解,看似矛盾的两种语言风格,被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深深吸引了如我一般的读者,更是体现了王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从字里行间,你就能想象到他在做讲座时的从容潇洒,上课时的文采恣肆。王崧舟老师在他在我的语文人生第三讲中告诉我们:“一个语文老师,要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他的底蕴、他的境界、他的淡定和信念是最为根本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书教的是底蕴,底蕴则来自于书,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老师认为,上课如果缺乏底蕴,就好像是“花拳绣腿”,经不起一点儿推敲。他在此举了一个例子,一位老师上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改诗(改“绿”字),辩诗,和疑诗。一堂课下来,非常流畅,也很自然,而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就是缺少了点什么,细品之下就能发现,这位老师上课时一直紧紧围绕的是这首诗的语言语文本体,改学生认为更好的字,这首诗的内容哪里出了问题,改成什么样更好。但事实上,一首古诗,需要教的内容不止这些,还有诗人、朝代、诗歌的背景以及一些特殊字词所隐含的时代意义。王老师就把诗中的“春风”与时代背景王安石被二度征召实行变法一事联系起来,得出“春风”的潜台词是“皇恩”,还举了李白、孟郊诗中的“春风”之意来解说。还有该诗中的“明月”意象,也具有其独特的意蕴。看看名人,反思自己,颇有感触。底蕴从何处来?用王崧舟老师的话就是“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语文老师不读书,就像砍柴不磨刀一个样。就上例,如果你平时不读书,你怎么能知道这些?你怎么能了解这些文化内涵,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价值传承之后形成的文化”?如果你仅仅是泛泛的讲将这首诗的意思、语言等教给学生,你的课堂可以活跃,但活跃之后却是无所思。而小小的一字一词,在王老师眼里,似乎都蕴藏着深厚的内蕴,都可以挖掘出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当然,我们上语文课不只是诗歌,还有其它的内容,而每一项内容都有可能浸润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你去挖掘,然后阐述给学生。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与文化之间最直接的导体了,而要成为这名副其实的中间体,我们自身就必须要有资本。此时,书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回想从参加工作以来,书离我似乎已越来越远。被逼着读的,是那些枯燥乏味、令人头痛的混证书的书。乐意捧起的,是那些消遣类的报纸杂志。时常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有一种浮躁中难以沉静的漂浮,找不到塌实的感觉。苦闷着却又一时找不准理由,日子就在这样的自寻烦恼中紧张而散漫的消逝着,无从依托。但最近几年,我的读书观似乎在不经意中悄悄发生着变化,虽然起先大多还是学校要求读的,但心底时不时地会泛起一股思绪:不读书不行,不读书就不会写,就不会说,就不会教。于是,我也就经常翻阅着给教师的建议、我的探索小学语文:小学教学设计、中国师德手册、王崧舟讲语文、小学语文教师等,虽记不住什么精深道理,但日后再见也有一种熟悉之感。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很迫切地需要教育教学理论层面的提高,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改实践更需要前沿性的理论支持。这需要我们每时每刻去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导学生的阅读,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诚如新课程标准列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你自己没读过,你又何以去指导学生?你又何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这些学生?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们是不是该尽最大努力地追寻胸罗万象呢?因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教师的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