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北师大八上).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北师大八上).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北师大八上).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北师大八上).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主要从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入手,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对声音本质的研究,也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发声与不发声体的差异,能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2、通过“真空罩实验”了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3、掌握声音在气体、固体以及液体都可以传播。知道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不同。4、初步了解人耳结构及产生听觉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从学生身边的声现象入手,增强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3、通过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课前准备音叉、小锤、玻璃罩、电铃,抽气机、橡皮筋等1、 情境引入视频引入:看得见的各种声音。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美妙的音乐声、朗朗的读书声、嘈杂的吵闹声、机器的磨损声,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 提问:你刚才听到了什么?这些 声音是怎么产生又是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学生探究活动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实验:(1)请用喉咙发声,同时用手摸喉咙有什么感觉?(2)请让音叉发声,同时用手摸音叉有什么感觉?(3)请让鼓发声,同时用手摸鼓面有什么感觉?(4)请让皮筋发声,同时手有什么感觉?回答:都在振动。 【设计意图】亲身体会,增强感受,理解深刻,感受到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教师提问:1、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每个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吗?3、通过什么方法能证明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演示实验:1、 在鼓面撒纸屑,敲击鼓面,听到声音,观察纸屑。结论:在鼓面撒纸屑,敲击鼓面,听到声音,观察纸屑在振动2、 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结论:敲击音叉,将音叉放入水中后,水花四溅,说明音叉在振动归纳总结:大量实验告诉我们,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设计意图】通过转化法将不容易观察的振动放大,让学生直观感受。 例题1: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将答案填在括号内.(1)人说话、唱歌声(声带振动);(2)蜜蜂飞行的“嗡嗡”声(翅膀振动);(3)圆号声(空气柱振动);三、探究性活动二:声音如何传播?提问:1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吗?演示实验:将收音器放入水槽中,收到声音。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提问:2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演示实验:电话进行猜字活动 。实验结论:固体也能传声。提问:3真空能不能传声?用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观察铃声如何变化。结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归纳总结:声音传播需要物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例题2: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回答:不能,真空中不能传声。【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实验基础之上进行科学推理的重要性。声速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表格列举常温常压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 v空气=340m/s 四、探究性活动三: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视频播放耳朵视频,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波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刺激神经,产生听觉。五、巩固练习1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真空 C铁 D空气2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这时几乎听不到音乐声,这主要是因为 ( )A收音机的喇叭不振动了 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C声音被玻璃隔绝了 D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3.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A. 手挡住了声音,锣声无法传播 B. 锣面停止振动 C. 声音被手传走,空气中无声波 D. 锣面振动变小4.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摆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6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六、课堂小结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二:声音如何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