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语音质量(MOS)优化手册.doc_第1页
GSM语音质量(MOS)优化手册.doc_第2页
GSM语音质量(MOS)优化手册.doc_第3页
GSM语音质量(MOS)优化手册.doc_第4页
GSM语音质量(MOS)优化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SM 语音质量 语音质量 MOS 优化手册 优化手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目录目录 1概述概述 3 2MOS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 4 2 1语音质量评估指标 4 2 1 1RxQual 4 2 1 2SQI 4 2 1 3MOS 5 2 1 4RXQUAL SQI MOS之间的关系 6 2 2MOS 测试方法和设备介绍 7 2 3MOS 影响因素分析 8 2 3 1编码方式 9 2 3 2无线环境 9 2 3 3切换 11 2 3 4传输质量 11 3MOS 整体情况分析整体情况分析 11 3 1整体情况分析 12 3 1 1分析目的 12 3 1 2分析示例 12 3 2编码方式分析 14 3 2 1分析目的 14 3 2 2分析示例 14 3 3无线环境分析 19 3 3 1分析目的 19 3 3 2分析示例 19 3 3 2 1AFR 编码 19 3 3 2 2EFR 编码 20 3 3 2 3AHR 编码 21 3 4切换情况分析 22 3 4 1分析目的 22 3 4 2分析示例 22 3 4 2 1切换对于全网 MOS 指标的影响 22 3 4 2 2切换对特定编码 MOS 指标的影响 24 3 5问题点确定 26 3 5 1问题点定位目标 26 3 5 2问题点定位示例 26 3 5 2 1MOS 问题路段定位 26 3 5 2 2切换频繁问题定位 26 3 5 2 3编码问题定位 27 3 5 2 4弱覆盖问题定位 27 3 5 2 5强质差问题定位 27 4MOS 优化方法优化方法 28 4 1无线环境优化 28 4 1 1网内干扰优化 29 4 1 1 1网内干扰定位 29 4 1 1 2网内干扰优化示例 30 4 1 2网外干扰优化 31 4 1 2 1网外干扰定位 31 4 1 2 2GSM900 1800 网络结构均衡 32 4 1 2 3网外干扰优化示例 32 4 1 3覆盖优化 34 4 2编码方式优化 35 4 2 1扩容减少半速率 36 4 2 2半速率优化 37 4 2 3AMR Codec优化 38 4 2 4AMR Codec优化实例 仅AMR HR 43 4 2 5AMR Codec优化实例 AMR HR FR 49 4 2 5 1根据路测 RXQUAL 结果的优化 49 4 2 5 2根据路测 C I 结果的优化 50 4 2 6华为AMR 优化建议 52 4 3切换优化 56 4 3 1切换参数优化 56 4 3 2利用TEMS Layer2 RLADC SET HR3 MODE 1 第二次修改 据上图 MOS C I 和话音速率的关系 设定 C I 10 的时候 使用 codec mode 1 4 75 kbps 10 C I 13 时 使用 codec mode 3 5 9 kbps 13 C I 16 时 使用 codec mode 5 7 4 kbps 修改指令 RLADC SET HR3 MODE 1 第三次修改 即第二次微调 3 月 21 日微调内容是将 codec mode 4 6 7kbps 和 codec mode 5 7 4kbps 的转换 C I 门限从 16dB 下降到 15 5dB 下调幅度为 0 5dB 使连接 更 容易使用 codec mode 5 目的是提升 codec mode 5 的使用比例 期望在更高 比例 7 4kbps 话音速率的情况下 提升语音质量 对比修改前后指标 AMR HR 上行 SQI 指标情况如下 微调后 AMR HR 上行 Good 比例显著增加 Accept 比例则明显减少 Bad 样点比例也轻微下降 总体上行 SQI 上升 1 69 上行各 Codec mode 的使用比例 Codec Mode THV3 UL1 4 75 kbps THV3 UL2 5 9 kbps THV3 UL3 6 7 kbps THV3 UL4 7 4 kbps 3 月 4 5 和 7 日数 使用默认 codec set 8 01 8 00 N A83 98 3 月 8 日 11 日3 62 6 86 6 20 83 32 3 月 15 日 17 日3 93 5 89 6 43 83 75 3 月月 21 日 日 24 日日4 35 5 22 5 23 85 19 21 日进行微调后 使用 codec mode 5 7 4kbps 的比例从 83 75 上升到 85 19 幅度为 1 44 对比修改前后指标 MOS 对比结果表格如下 测试日期测试日期覆盖率覆盖率 Rxqual 话音质量话音质量 MOS 均值均值 3 0 比比 例例 AMR HR 使用比例使用比例 每每 MOS 样样 点切换数点切换数 3 月 24 日 BSC 默认设置 98 76 92 70 3 4675 54 25 13 0 692 3 月 22 日 21 日设置 98 12 95 32 3 5579 20 18 23 0 761 修改后 MOS 大于等于 3 0 比例从 75 54 提升为 79 20 上升了 3 66 MOS 均值从 3 46 上升为 3 55 同时我们要留意 修改后的测试 1 AMR HR 比例降低了 由 25 13 下降 到 18 23 2 话音质量上升了 由 92 70 上升到 95 32 AMR HR 比例的下 降和话音质量的上升也会对 MOS 提升产生一定的贡献 对于修改前后 dt 测试 AMR HR 比例 话音质量的变化 与 AMR HR codec set 修改并无必然的关系 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下图是前后两次 dt 测试路线图 我们看到 前后两次测试使用 AMR HR 的道 路 仅主叫 基本是一致的 AMR HR codec set 调整的总结调整的总结 AMR HR Codec Set 从 HR2 更改为 HR3 HR2 含有 3 种 Codec Mode 1 3 5 HR3 含有 4 种 Codec Mode 1 3 4 5 HR3 具体设置 AMR HR CODEC SET MODE话音速率话音速率 THR 转换转换 mode 时的时的 C I 门限值门限值 HYST 转换转换 mode 时的时的 C I 缓冲值 缓冲值 CODEC MODE 14 75 kbps CODEC MODE 35 9 kbps20 10 dB 2 1 dB CODEC MODE 46 7 kbps26 13 dB 3 1 5 dB CODEC SET 3 CODEC MODE 57 4 kbps31 15 5 dB 3 1 5 dB 统计方面 Set 调整能够改善上行 SQI 幅度大概为 1 个百分点或更多 改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 Codec Mode 4 6 7 kbps 减小 Codec mode 5 和 低 Codec mode 之间转换的 C I 值 DT 测试显示 MOS 指标有所改善 但因为 DT 测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片 面性 改善幅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4 2 5AMR Codec 优化实例 优化实例 AMR HR FR 本实例我们选定需要包括 AMR HR 和 AMR FR 的网元进行优化举例 4 2 5 1根据路测 RXQUAL 结果的优化 由于很多路测测试无法导出 CI 值 我们通过话务统计的 RXQUAL 结果来优 化 BSC name是否开通是否开通 AMR FR备注备注 SZ52G否 只开通 AMR HR观察 AMR HR 的 MOS 值变化 SZ18A是 已开通 AMR FR观察 AMR FR 的 MOS 值变化 根据路测的输出结果 发现 RXQUAL 最高为 5 并没有存在 6 7 级的干扰 可以说明网络质量较好 由于网络质量比较好 那么我们可以让手机尽量占用到高 编码速率上 同时减少各种编码速率间的跳动时间 设置值如下 MOS 测试结果 BeforeAfter BSC AMRRxqual CountPercentage CountPercentage 01808285 57 1777286 07 15872 78 6072 94 26052 86 5592 71 36853 24 5512 67 46493 07 6193 00 55242 48 5412 62 SZ18A AMR FR 600 00 00 00 700 00 00 00 MOS3 5583 651 078289 37 73486 15 1273 09 212 46 2202 29 293 40 3182 06 202 35 4171 94 283 29 5111 26 202 35 600 00 00 00 700 00 00 00 SZ52G AMR HR MOS3 0913 161 通过 MOS 值对比测试 我们发现 MOS 值有约 0 1 左右的提升 证明在网络 质量较好的环境下 提升 AMR 的起始编码速率及缩短各 MODE 之间的跳转时间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网络质量 4 2 5 2根据路测C I结果的优化 本次举例在测试中增加了 TEMS 设备 有利于从 CI 值进行 AMR CODE SET 的设置 优化主要是对 SZ50D 和 SZ14B 进行 根据路测输出的 CI 值 通过 AMR 工具选择最好的设置方案 通过导出的结 果分析 发现网络质量比较好 那么我们可以让手机尽量占用到高编码速率上 同 时减少各种编码速率间的跳动时间 设置值如下 BSCAMR SETAMR MODETHR2222 38 MOS 测试结果 BeforeAfter BSC AMRRxqual CountPercentage CountPercentage 0957791 58 683692 94 12041 95 1191 62 22041 95 1101 50 32081 99 1191 62 41461 40 951 29 51191 14 761 03 600 00 00 00 700 00 00 00 SZ50D AMR FR MOS3 3393 415 01983789 82 1424187 01 15612 54 5133 13 25482 48 5083 10 34722 14 5013 06 43831 73 3582 19 52851 29 2471 51 600 00 00 00 700 00 00 00 SZ14B AMR FR MOS3 4833 501 AMR CIbefore count Before after count After 0 8240 08 1140 35 9 132690 86 1550 48 14 153141 01 2290 70 SZ50D 16 273063098 06 3213398 47 AMR CIbefore count Before after count After 0 8290 21 180 16 9 131461 05 700 62 14 151631 17 2562 26 SZ14B 16 271357497 57 1097196 96 通过 MOS 值对比测试 我们发现 SZ50D 网元的 MOS 值有约 0 1 左右的提 升 而 SZ14B 由于 CI 值变差 所以 MOS 值变化不大 总体在网络质量较好的环 境下 提升 AMR 的起始编码速率及缩短各 MODE 之间的跳转时间有利于进一步 提升网络质量 4 2 6华为华为 AMR 优化建议优化建议 AMR 的应用主要是根据不同空口质量分配不同的语音编码速率 华为 AMR 全速率语音编码集有 4 种语音速率编码分 3 个调整门限 半速率有 3 种语音速率 编码分 2 个速率调整门限 由于全半速率的差异导致占用半速率话音质量会比全 速率稍低 因此 经验总结 参数设置时 AMR 半速率上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建议比全速率高出 6dB 主要是为了增加半速率低速率比例 提升通话质量 AMR 激活的语音编码集 全速率 12 2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T S AMR 激活的语音编码集 半速率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T S AMR 参数的配置在呼叫控制类上需要划分 4 类小区 分别是上行质差小区 下行质差小区 上下行都质差小区和非质差小区 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空口质量调整 相应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在空口质量差的场景下 提高 AMR 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增加低速率比例 能够有效的提高语音质量 同理 在空口质量好的场景下 降低 AMR 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增加高速率比例 同样能够有效的提高语音质量 4 类小区具体定义如下 1 上行质差小区 满足上行 5 7 级质量比 5 或者上行干扰带 4 5 级比例 5 则定义为上行质差 小区 其中对于上行干扰带 4 5 级比例的统计必须基于 干扰带 1 代算法 和默认 的干扰带统计门限 干扰带门限 0 5 为默认门限值 如下设置 干扰带统计算法必须为干扰带 1 代算法 1 下行质差小区 满足下行 5 7 级质量比 5 则定义为下行质差小区 2 上 下行都质差小区 同时满足上行质差和下行质差小区的定义条件则定义为上 下行都质差小区 3 非质差小区 不符合上述 3 种条件的小区则定义为非质差小区 参数推荐值如下 AMR 参数参数非质差小区非质差小区上下行都质量差上下行都质量差下行质量差下行质量差上行质量差上行质量差 AMR 速率调整的开关算法 I算法 I算法 I算法 I AMR 激活的语音编码集 全速率 12 2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T S 12 2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T S 12 2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 T S 12 2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 T S 4 75KB IT S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1 全速率 14201420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2 全速率 18241824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3 全速率 24282428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1 全速率 2222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2 全速率 3333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3 全速率 3333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1 全速率 14202014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2 全速率 18242418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3 全速率 24282824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1 全速率 2222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2 全速率 3333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3 全速率 3333 AMR 初始编码模式 全速率 1111 AMR 激活的语音编码集 半速率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 T S 7 40KBIT S 5 90KBIT S 4 75KBI T S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1 半速率 20252025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2 半速率 26312631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3 半速率 63636363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1 半速率 2222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2 半速率 2222 AMR 上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3 半速率 15151515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1 半速率 20252520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2 半速率 26313126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门限 3 半速率 63636363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1 半速率 2222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2 半速率 2222 AMR 下行编码速率调整磁滞 3 半速率 15151515 AMR 初始编码模式 半速率 0000 4 3切换优化切换优化 切换优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整体的参数优化 其次针对个别存在切换 问题的道路进行针对性的道路优化 4 3 1切换参数优化切换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切换相关参数的方法达到优化目的 相关参数如下 TINIT TINIT 是一个 BSC 级别的参数 是指在 TCH 指派 切换 子小区切换 小区 内切换成功后 在 TINIT 设定的时间内 禁止进行 Locating Ranking 直至 TINIT 溢出 对切换来讲 增加 TINIT 值 使某个通话在切换成功后 在 TINIT 限定的 时间内 避免该通话快速回切到原来的小区 从而达到减少切换次数的效果 根据现网 CDD 数据 测试 BSC 的 TINIT 参数设置为 10 建议将 900 与 1800 小区的 TINIT 参数统一修改为 12 KHYST KHYST 参数是小区间的切换迟滞值 其定义了当向目标小区切换时 目标小 区必须强于服务小区多少分贝 通过加大 KHYST 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切 换的次数 这是推迟双向切换的有效方法 而且当切换性能不佳时 对提高网络性 能有积极的效果 建议将其设置小于 5 的切换关系对的 KHYST 调整为 5 滤波器长度 在 LOCATING 算法中有场强和质量的滤波长度 SSLENSD I 和 QLENSD I 该值设置越小表示滤波出来的信号强度和质量越接近当前值 由于无线信号存在波 动性 因此滤波长度不宜设置过小 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切换 建议将 SSLENSD 与 QLENSD 统一调整至 12 增大滤波器长度 提高切换 判决的准确性 减少不必要的切换 从而提高网络质量并且可以降低由于切换不合 理导致的掉话等问题 个别无线环境变化差异较大地点可区别设置 4 3 2利用利用 TEMS Layer2 3 信令和信令和 Combination MRR 进行进行道路道路优化优化 在道路的日常优化过程中 关于切换性能的分析 我们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 切换成功率是否达标 是否存在切换过程中掉话 等情况 这样会使我们的工作略 显被动 在 TEMS LOG 中的 Layer2 3 信令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而我们往往只是 在问题出现后才去查找相应的 Layer2 3 信令 分析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主动的从 Layer2 3 信令里面发现问题 可以使我们的优化工作更加主动 在对 MRR 结果进行分析时 优化人员所面对的数据是所有的测量报告采样点 这样并不能了解某一种特定情况下的采样点分布情况 通过 Combination MRR 优 化人员可以自己设定条件 了解网络在某种条件下的采样点情况 更加细致的分析 优化 优化思路介绍 a Immediate Assignment 和 Assignment Complete 两个信令点电平值分 析 了解小区在这期间信号是否有较大衰减 b 路测中切换前后电平值分析 了解小区切换是否及时 以及切换参数设置 是否合理 b 覆盖方面的优化 对主覆盖小区结合 Combination MRR 分析高速路覆盖 情况 结合 Combination MRR 结果分析 即通过信号强度 TA 条件的 组合定义 来统计得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小区 c 结合路测数据对高速公路主覆盖小区的滤波器参数 SDCCH 参数 及功 控参数进行检查 4 3 2 1利用 TEMS Layer2 3 信令进行道路切换性能优化 A 确定道路主覆盖小区 通过对路测文件的分析 并结合 MCOM 来确定惠盐高速路的主覆盖小区 B 确定道路主覆盖小区 Locating 算法 根据 CDD 以一个覆盖小区为例 可以列出如下参数表 以 Basic Ranking cell data EVALTYPEBSPWRMSRXMINBSRXMINMSRXSUFFBSRXSUFF 142 43 44 4596 99100 10210150 ERICSSON1 cell data KHYSTKOFFSET 3 50 C 导出 TEMS LOG 中的 Layer2 3 信令 根据 K 算法原理 由于切换迟滞值及切换偏移值等参数的因素 切换时 SS Target Cell SS Source Cell 参考上组参数 才会发生切换 通过分析道路 上切换前后的电平差值 可以更加细致了解覆盖小区的切换性能 导出 LAYER2 3 信令过程 导出格式为 TEXT 格式 选择导出 LOG 中包含的信息 选项中勾选 LAYER2 3 消息 分析转换出来的 TEMS LOG 文件 下面是选取 1 次切换流程 切换前信号电 平值选取点是 DL Handover Command 信令点的上一条 Measurement Report 信 令所对应的 RxLev Sub dbm 值 切换后信号电平值选取点是 UL Handover Complete 后第一条 Measurement 信令对应的 RxLev Sub dbm 值 如下图红框 黄底色所示 D 分析道路的切换性能 举例数据取自惠盐高速测试 TEMS LOG 经过分析转换后的数据 统计如下 路段方向切换次数切出前 RxLve 平均值 切出后 RxLve 平均值 深圳方向 56 84 18 74 88 惠盐高速 惠州方向 53 82 42 75 85 深圳方向和惠州方向双向的切出前电平值分别在 84 18 和 82 42 处于较低的 水平 切出后电平值平均也不高 在 74 88 和 75 85 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惠盐高速的覆盖偏弱 切换时的信号强度不高 切出前后电平差值分析切出前后电平差值分析 以惠盐高速为例 切换前后电平差值 SS Target Cell SS Source Cell 0 说明切换后电平值强于切换前电平值 0差值 0 的切换次数占了总共切换次数的大部分 按照 K 算法推算切换合 理 b 在差值 2 的采用点比例在 20 以上的小区比较多 表中黄色区 域标注 TA 3 的采用点比例在 10 以上的小区只有两个 表中黄色区域标注 结合这两种情况 可以看出 24DB041 横岭 D1 和 SZD1092 南坪立交 D2 都存在着过覆盖的现象 4 3 3爱立信切换参数优化示例爱立信切换参数优化示例 通过切换参数调整对于语音质量及 MOS 值的优化 切换参数调整主要涉及 TINIT KHYST 以及滤波器长度等参数 在实际优化中参数修改后的道路测试中 MOS 值改善明显 同时话务掉话比等常规统计指标并未受到参数修改的影响 因 此切换参数的优化可以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升语音质量及 MOS 值 以下为部分小区的参数设置调整列举 EXCHIDCELLSSLENSDQLENSDSSLENSIQLENSI New SSLENSD New QLENSD New SSLENSI New QLENSI GZM35B6D6IBJG281044121266 GZM35B6D6IWGCF6644121266 GZM35B6D6IWGCE6644121266 GZM35B6D6INHJ381044121266 GZM35B6G6ISJGZM35B6D6INHJ181044121266 GZM35B6G6IJNC310644121266 GZM35B6D6ISJD181044121266 GZM35B6D6IJNC310644121266 GZM35B6D6IJNC28644121266 GZM35B6D6IHZJ381044121266 路测指标对比 参数调整后 MOS 在 3 6 以下的采样点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 MOS 在 2 以下的采样点降幅最大 达到 51 85 而 MOS 值在 3 6 以上的采样点则有 19 44 的增加 时段MOSMOS 3 RxQual HO Times 调整前3 2974 3498 79112 调整后3 4080 3398 5599 从以上图表及数据可以看出参数调整前后的 MOS 值由 3 29 提升至 3 40 提 升幅度 3 34 MOS 大于 3 的比例也由 74 34 提升至 80 33 提升幅度 8 06 而两次路测中均采用 EFR 编码方式 且 RxQual 相差不大 因此引起 MOS 提升 的主要原因就是切换数量的减少 两次测试中的平均切换次数由 112 次减少至 99 次 降幅 11 61 因此切换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语音质量及 MOS 测量值 以下 为具体测试指标 切换指标对比 参数修改后整个 BSC 忙时的切换次数平均有 9 17 的下降 10 秒内切换数量 的降幅达到 13 82 左右 同时每 Erl 话务的切换次数由 58 20 次降至 50 94 次 降幅 12 47 因此参数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切换次数 4 4传输 硬件问题优化传输 硬件问题优化 传输质量传输质量 基站硬件故障或传输故障导致小区出现通话突然中断等情况 会出现大量的其 他原因掉话 导致手机在 RLT 倒数为 0 前的一段时间 一般可达 32 秒 造成 最差的 MOS 测量值 在实际的情况中 网络的传输问题是网络突发的主要故障 其中以 A 口传输 故障造成的影响最大 整个 BSC 内的基站小区通话质量都可能会造成影响 其次 A bis 口的传输故障会影响个别小区或个别载频的高掉话和基站倒站 严重时也会 造成一个小区大量掉话 要减少其他原因掉话对网络性能和 MOS 测试的影响 就 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中的软硬件故障 保障传输线路正常 硬件问题优化硬件问题优化 通过收集 MOTS 方法可评估各 TRU 的使用情况 以某网络为例 在用的载波 类型共有 20 种 其中 KRC 131 1002 2 和 KRC 131 1003 2 使用的较多 TRU TYPETRU TYPECONERRCNTCONERRCNTCONCNTCONCNTUSE USE ERR ERR KRC 118 63 11756919718911 85 0 89 KRC 118 72 15268250 01 0 76 KRC 131 1002 121304199820 39 0 51 KRC 131 1002 21893843103441329 16 0 61 KRC 131 1003 21397703893499536 59 0 36 KRC 131 137 0129925833260 55 0 51 KRC 131 138 0123236446960 61 0 36 KRC 131 47 031837060 00 0 49 KRC 131 47 045765873561576 91 0 78 KRC 131 47 1543960 00 1 01 KRC 131 47 16941501198442411 26 0 79 KRC 131 48 0220365202140 49 0 39 KRC 131 48 164274499838189 38 0 43 KRC 161 031 222995356470 50 0 43 KRC 161 031 328550 00 0 23 KRC 161 097 186200850 02 0 43 KRC 161 104 1340590 00 0 07 KRC 161 84 294512290 05 0 18 KRC 161 84 6964921784082 05 0 44 ROA 117 3677 218301823890 17 1 00 从上图与表可以看出 各载波类型的 ERR 都没有差异很大 ERR CONERRCT CONCNT 分析发现 ERR 较高的 GSM900 前 20 载波如下 可进一步核查处理 MOTRXMOTRXCELLCELLBANDBANDCONERRCNTCONERRCNTCONCNTCONCNTERR ERR RXOTRX 21 840GA041GSM900733123959 16 RXOTRX 134 1126GB313GSM90031581238 79 RXOTRX 26 1011GA093GSM90030440297 55 RXOTRX 26 811GA093GSM90030344266 85 RXOTRX 26 1111GA093GSM90028941027 05 RXOTRX 28 1144GA062GSM90028874313 88 RXOTRX 26 911GA093GSM90028746836 13 RXOTRX 26 411GA093GSM90028140626 92 RXOTRX 26 011GA093GSM90027342666 40 RXOTRX 83 346GC073GSM90027232648 33 RXOTRX 14 212GB223GSM900259110472 34 RXOTRX 12 227GA141GSM900251189413 25 RXOTRX 26 511GA093GSM90024335126 92 RXOTRX 19 412GB092GSM90023655304 27 RXOTRX 83 446GC073GSM90023130137 67 RXOTRX 18 1120GB287GSM90020150983 94 RXOTRX 19 512GB092GSM90019853053 73 RXOTRX 13 018GB122GSM90019731856 19 RXOTRX 222 239GA371GSM90019458963 29 RXOTRX 111 018GA121GSM900182105617 23 下面为 GSM1800 的 ERR 比较高的小区 MOTRXMOTRXCELLCELLBANDBANDCONERRCNTCONERRCNTCONCNTCONCNTERR ERR RXOTRX 28 401DB042GSM1800147109113 47 RXOTRX 28 001DB042GSM180014315139 45 RXOTRX 28 301DB042GSM180014115768 95 RXOTRX 81 217DB161GSM180011077371 42 RXOTRX 15 750DD151GSM180010920915 21 RXOTRX 28 501DB042GSM180010881113 32 RXOTRX 216 217DB011GSM180010711799 08 RXOTRX 216 517DB011GSM180010537182 82 针对 ERR 较高载频定位结果 我们通过硬件检测和更换等手段来排除 提升 MOS 质量 5新功能应用新功能应用 5 1TFO 功能功能 Tandem Free Operation 即语音免汇接操作 TFO 功能的开启 MOS 会有 0 1 0 2 的提升 TFO 是一种带内的编解码协商协议 TFO 在呼叫建立之后在两个 语音编解码器之间进行编解码协商 协商成功后发送方的解码器和接收方的编码器 被旁路 直接将空中接口中使用的话音帧覆盖在 G 711 帧上传送给接收方 因为 用户面码流不再需要通过语音编解码器的压缩 解压缩处理 可以改善话音质量 TFO 在标准的 64 kb s 链路的基础上 提取一定数量的比特 组成子信道 用来传 输 TFO 信令和话音帧 TFO 的基本原理 在 TFO 建立之前 TC 之间传输 64 kb s 的脉冲编码调制 PCM 话音信息 利用每 16 个语音样点提取一个最低位 相当于一个 0 5 kb s 的通 道 来传递 TC 之间协商的控制信息 TC 之间交换 TFO 消息来进行 TFO 协商 一 旦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