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绵阳市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睡眠质量现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96民绵阳市在职警察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睡眠质量与抑郁、躯体化、焦虑有显著相关,抑郁与焦虑对睡眠质量总水平的影响很大。绵阳市警察普遍存在抑郁与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结论: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绵阳市警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问题。抑郁与焦虑急需解决,应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关键词:警察 心理健康 睡眠质量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Police Of Mianyang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police of Mianyang.Method :327 police on-the-job were evaluated with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Results: sleep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depression, sleep quality, body change,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general level of sleep quality of influence. In mianyang city polic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health problem. Conclusion: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level there exist certain correlation. In mianyang city police sleep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there exist certain problem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hould be solved urgently taken certai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police mental health sleep quality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选题背景11.2研究综述11.3研究目的及意义3第2章 研究方法42.1 研究对象42.2 研究工具42.3研究过程52.4数据处理5第3章 结果与分析63.1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与分析63.1.1 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分析63.1.2 不同性别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比较63.1.3 不同警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63.1.4 不同警种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73.1.5 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83.2绵阳市警察睡眠质量的结果与分析83.2.1睡眠质量的总体状况分析83.2.2不同性别的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的比较93.2.3 不同年龄组的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的比较93.2.4不同警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的比较103.2.5 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匹兹堡睡眠质量的情况分析103.3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113.4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11第4章 讨论134.1 警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134.1.1 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情况分析134.1.2 男女警察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134.1.3 不同警龄警察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134.1.4 不同警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144.1.5 不同婚姻状况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144.2警察睡眠质量现状的分析144.2.1警察睡眠质量状况的基本情况分析144.2.2男女警察睡眠质量的差异154.2.3不同警龄警察在睡眠质量上的差异154.2.4不同警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154.2.5不同婚姻状况警察的睡眠质量状况的差异154.3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分析 164.4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16第5章 结论17参考文献19附录120附录221致谢25第1章 绪 论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行各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公安民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巨大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公安民警。由于警察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危险、高应激状态, 对从事警察的个体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目前我国警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以自控、对工作的热情降低等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全国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差;一线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二线警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0)根据近半个世纪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大量事实后,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高科技、劳动市场的竞争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整个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警务工作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其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一般社会成员更加突出。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其能否优质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越来越产生着重大影响2。警察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对心理生理具有双重的高负荷。了解和掌握警察的睡眠质量状况,将对警察的心理、生理保健提供有益的依据,并为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10。1.2研究综述 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应当既符合一般心理健康的要求,又符合公安工作的的特殊性,是指警察在工作、生活呵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经常的、习惯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的一致1。国内对警察心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能够查阅到的关于警察心理研究的最早文献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而作为警察心理研究一个组成部分的警察心理压力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出现的更晚,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见诸文字,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文献约50篇。关于警察心理问题的国内研究资料,根据在重庆维普、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一级人大报刊资料系列光盘数据库检索的结果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所有研究文献尚不足250篇。因此,目前国内警察心理或警察心理压力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与国外的研究6。睡眠作为临床上衡量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与生理和心理功能有密切关系3。睡眠行为模式的不同在觉醒期间可能表现为心理和行为的差异5。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或许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4。国外的研究表明,大部分警察的睡眠质量深深受到了他们的职业工作方式的影响,使他们并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睡眠;另外,轮班工作中,从下午工作到晚上的工作者比晚上工作到早上的工作者更缺乏主观幸福感和睡眠质量。而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监狱警察的领域,有研究表明监狱警察睡眠问题比较严重,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工作性质的警察水平状况有差异13,睡眠问题表现方式也有差异(关念红,2005)12。近年来,警察的心理压力有逐步加剧的趋势,这种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和消除,将会严重影响民警的工作热情、生活热情和身心健康,这是一种隐性的腐蚀现象,慢性的窒息队伍的活力,消蚀警员的锐气,最终导致公安整体战斗力下降和公安形象的损害9。近年来不同地方的各警种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功,普遍显示出警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的趋势,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11。国外很多研究都发现有效的应对策略将帮助警察更好的应对压力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14。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价值观念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人们逐渐认识到警察也是普通公民中的一员,同样也会有心理问题,并且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而恰恰这一特殊性又要求警察必需具有更健康的心理7。睡眠质量问题不仅与个性特征相关,而且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其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8。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调查了解绵阳市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解决警察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了解绵阳市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现状,帮助警察转变改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睡眠质量问题,树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缓解警察的工作压力,从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为警察这个特殊的群体提供积极的心理健康指导模式,还可以推广到其他警察机关系统的心理健康指导模式之中。第2章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绵阳市各辖区不同警种为调查对象,分类如下:(1)性别:男436人,女60人(2)婚姻状况:已婚304人,未婚118人,离异/丧偶42人(3)警龄:5年以下234人,610年154人,11年以上66人(4)警种:治安202人,民警87人,交警192人。睡眠质量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以绵阳市各辖区不同警种为调查对象,分类如下:(1)性别:男436人,女60人(2)婚姻状况:已婚304人,未婚118人,离异/丧偶42人(3)警龄:5年以下234人,610年154人,11年以上66人(4)警种:治安202人,民警87人,交警192人。2.2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90个条目组成,划分为10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目。评定方法:分为五级评分(从15级),1表示从无,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相当重,5表示严重。分析统计指标: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总症状指数,国内称总均分,是总分除以90.阳性项目数是指评为25分的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是指总分除以阳性项目数。因子分等于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除以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躯体化题项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项。强迫症题项包括3,9,10,28,38,45,46,51,55,65共20项。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73共9项。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项。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86共10项。敌对包括11,24,63,67,74,81共6项。恐怖包括13,25,47,50,70,75,82共7项。偏执包括8,18,43,68,76,83共6项。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项。其他19,44,59,60,64,66,89共7个项目未归入任何因子,分析时将这7项作为附加项目或者其他,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的分布趋势和评定结果的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由18个条目组成,划分为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价标准:每一成分按0、1、2、3来积分,每一成分分2表示在该成分的质量上较差或很差。7个成分得分累计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以7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界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7睡眠质量差,7睡眠质量好,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该问卷需要510分钟。计分方法如下:I睡眠质量:根据条目6的应答计分,“很好”计“0”分,“较好”计1分,“较差”计2分,“很差”计3分。II入睡时间:条目2的计分为“15分”计0分,“1630分”计1分,“3160分”计2分,“60分”计3分。条目5a的计分为“无”计0分,“1次/周”计1分,“1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累加条目2和5a的计分,若累加分为“0”计0分,“12”计1分,“34”计2分,“56”计3分,即成成分II计分。III睡眠时间:根据条目4的应答计分,“7小时”计0分,“67小时”计1分,“56小时”计2分,“5小时”计3分。睡眠效率:1.床上时间=起床时间(条目3)-上床时间(条目1)。IV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条目4)/床上时间100%。3.成分IV计分为睡眠效率85%计0分,“7584%”计1分,“6574%”计2分,“65%”计3分。V睡眠障碍:条目5b至5j应答计分为“无”计0分,“1次/周”计1分,“1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累积5b至5j各条目分,若累积分为0,成分V计分为0,19为1,1018为2,1927为3.VI催眠药物:根据条目7计分,“无”计0分,“1次/周”计1分,“1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VII日间功能障碍:1.条目8计分为“无”计0分,“1次/周”计1分,12次/周”计2分,“3次/周”计3分。2.条目9计分为“没有”计0分,“偶尔有”计1分,“有时有”计2分,“经常有”计3分。3.累积条目8和9得分,若累积分为“0”则成分VII分为0,“1-2”为1,“3-4”为2,“5-6”为3.PSQI总分=成分I+成分II+成分III+成分IV+成分V+成分VI+成分VII。2.3 研究过程本研究本着自愿和匿名原则随机抽取了绵阳市在职警察共436人进行问卷调查,以会议室为施测地点,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主试负责发放问卷和给出指导语。SCL-90问卷施测过程约30分钟,问卷回收;PSQI问卷施测过程约10分钟,问卷回收。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第3章 结果与分析3.1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结果与分析3.1.1 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分析 将绵阳市警察SCL90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绵阳市警察心理健康情况与常模的比较项目常模(MSD)警察(MSD)t值p值躯体化1.370.481.590.625.630.0001强迫1.620.581.870.646.770.0001人际敏感1.650.511.720.562.38 0.0119抑郁1.500.591.660.564.380.0001焦虑1.390.431.550.515.130.0001敌意1.480.561.680.674.490.0001恐怖1.230.411.310.462.480.0132偏执1.430.571.580.574.290.0001精神病性1.290.421.430.486.330.0001SCL总分129.9638.76138.1746.525.570.0001 (注:*p0.05,*p0.01,*p0.001,以下各表相同)根据表1:警察在总得分以及9个因子分得分均高于常模。说明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在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3.1.2 不同性别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比较不同性别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项目男性女性FP躯体化19.015.8717.896.382.980.0137强迫18.345.818.785.90.860.4381人际敏感15.784.6516.645.851.740.1246抑郁21.136.1622.177.150.680.5746焦虑14.384.7815.985.381.010.3916敌意10.134.127.354.381.520.046恐怖8.872.348.192.670.870.4317偏执8.873.079.583.803.060.0157精神病性14.334.528.674.790.840.041附加11.323.7613.173.533.270.0104SCL总分129.3515.83137.6340.431.180.2789对不同性别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男性警察在敌意、精神病性两项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警察,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 不同警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对于不同年龄段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年龄段在31岁40岁,以及50岁以上警察某些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干警(见表2)。表2 不同警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项目5年610年11年FP躯体化16.015.8717.896.3821.339.472.980.0137强迫17.345.818.785.917.896.20.860.4381人际敏感14.784.6516.645.8514.874.761.740.1246抑郁21.136.1622.177.1522.238.690.680.5746焦虑14.384.7815.985.3815.876.431.010.3916敌意10.134.1210.984.3810.484.681.520.1573恐怖8.872.348.192.679.123.390.870.4317偏执8.873.0710.623.809.322.563.060.0157精神病性14.334.5215.464.7915.355.120.840.4672附加11.323.7613.173.5313.145.633.270.0104SCL总分129.3515.83147.6340.43145.7248.831.180.2789根据表2:对不同年龄段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他们在躯体化、偏执、附加项目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3.1.4 不同警种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表3不同警种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成分治安民警交警FP总分127.3814.89131.5613.26138.8916.591.460.3167躯体化15.585.6717.896.3820.248.462.780.0148强迫14.334.5217.896.219.636.31.160.3678人际敏感1.140.7614.874.7616.435.761.860.1238抑郁21.136.1621.787.4822.238.690.840.4987焦虑11.784.3715.876.4316.986.431.060.3846敌意14.874.7610.484.689.383.781.670.1681恐怖10.134.129.783.879.123.390.890.4126偏执9.322.569.322.5610.133.471.350.0257精神病性15.355.1215.355.1215.455.520.790.4526附加13.145.6313.173.5311.784.372.680.593根据表3:对不同警种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他们在躯体化、偏执方面差异显著(*p0.05)。3.1.5 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表4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SCL90得分情况分析成分已婚未婚离异FP总分129.4515.67134.6313.26141.6916.591.460.3167躯体化15.585.6717.896.3820.248.462.780.0148强迫14.334.5217.896.219.636.31.160.3678人际敏感1.140.7614.874.7616.435.761.860.0238抑郁21.136.1621.787.4822.238.690.840.4987焦虑11.784.3715.876.4316.986.431.060.0346敌意14.874.7610.484.689.383.781.670.1681恐怖10.134.129.783.879.123.390.890.4126偏执9.322.569.322.5610.133.471.350.1257精神病性15.355.1215.355.1215.455.520.790.4526附加13.145.6313.173.5311.784.372.680.593根据表4.:对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他们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方面差异显著(*p0.05)。3.2绵阳市警察睡眠质量的结果与分析3.2.1睡眠质量的总体状况分析表5睡眠质量的总体状况分析维度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均差1.151.431.210.351.011.390.06标准差0.691.560.830.750.590.950.35根据表5:警察的总体睡眠障碍发生频率依次为: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3.2.2不同性别的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的比较表6 不同性别警察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分的比较项目男女tP总分7.233.616.583.792.070.034睡眠质量1.190.641.110.712.030.039入睡时间1.191.541.671.571.450.131睡眠时间1.290.811.110.833.940.001睡眠效率0.270.630.430.773.110.001睡眠障碍0.980.611.020.560.340.752催眠药物0.040.270.080.381.060.289日间功能障碍1.510.961.280.913.790.000表6显示:男性警察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女性警察,女性警察的睡眠效率比男性警察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 不同年龄组的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的比较表7 不同年龄组的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分的比较成分35岁组35岁以上组tP总分7.133.677.063.710.390.693睡眠质量1.220.711.180.631.420.146入睡时间1.791.581.751.560.260.763睡眠时间1.240.821.310.790.910.349睡眠效率0.310.690.380.752.030.037睡眠障碍0.970.571.130.611.070.269催眠药物0.030.280.070.372.930.004日间功能障碍1.490.891.290.884.410.000表7显示:与35岁以上的警察比较,35岁组的睡眠效率较好,较少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不同警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的比较表8不同警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成分分的比较成分治安民警交警FP总分6.553.756.933.797.133.676.550.001睡眠质量1.070.731.230.731.270.756.740.001入睡时间1.671.541.831.561.761.541.330.271睡眠时间1.140.761.130.811.390.811.380.000睡眠效率0.340.750.470.850.310.674.590.013睡眠障碍0.950.551.010.631.010.610.950.376催眠药物0.040.930.060.290.050.290.430.593日间功能障碍1.310.921.290.931.560.931.630.000表8显示:交警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行政人员,其中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民警,睡眠效率好于民警,在睡眠质量上的得分民警高于治安警察,差异有显著性(*p0.05)。3.2.5 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匹兹堡睡眠质量的情况分析表9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匹兹堡睡眠质量的情况分析成分已婚未婚离异FP总分6.473.756.963.797.243.676.550.001睡眠质量1.080.731.240.731.310.756.740.001入睡时间1.661.541.851.561.681.541.330.271睡眠时间1.160.761.130.811.360.811.580.001睡眠效率0.340.750.470.850.310.674.590.013睡眠障碍0.950.551.010.631.010.610.950.376催眠药物0.040.930.060.290.050.290.430.593日间功能障碍1.350.921.270.941.580.961.730.001根据表9:对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已婚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未婚警察,睡眠效率好于离异警察,差异有显著性(*p0.05)。3.3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表10 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躯体化1.86*0.570.350.440.520.670.21强迫0.890.790.731.47*0.830.880.98人际敏感0.240.350.490.570.670.620.71抑郁1.69*0.341.38*1.41*1.37*0.421.67*焦虑1.73*1.31*1.21*1.48*0.890.671.63*敌意0.380.470.330.420.520.280.43恐怖0.430.680.790.790.240.380.32偏执0.380.670.520.480.450.410.42精神病性0.560.610.480.580.280.370.45总分1.95*0.851.35*1.37*0.610.191.78*表10显示:警察的睡眠质量与躯体化、抑郁,焦虑之间相关显著;入睡时间与焦虑有着较显著的相关;睡眠时间与抑郁、焦虑之间有着较显著的相关;睡眠效率与抑郁、焦虑之间有较显著的相关;睡眠障碍与抑郁之间有着较显著的相关;催眠药物与抑郁、焦虑之间有着较显著的相关。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的睡眠质量越好,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的睡眠时间越长,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的睡眠效率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的使用催眠药物越少。3.4 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PSQI总分为因变量,年龄、警种、SCL-90各因子分及维度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a = 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并且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有4个,参见表11。因素RRBetat躯体化0.4690.2200.1983.19*抑郁0.5240.275-0.203-3.73*焦虑0.5430.2950.1492.65*敌对0.5540.3070.1462.49*表11 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根据表11:以PSQI总分为因变量,年龄、警种、SCL-90各因子分及维度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a = 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并且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有4个;各因素按作用大小(标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依次为抑郁、躯体化、焦虑和敌对。说明警察的睡眠质量与抑郁、躯体化、焦虑和敌对等因子有关,良好的心理健康特征对睡眠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第4章 讨论4.1 警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4.1.1 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情况分析灾难过后,人们的心理状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别是绵阳市警察在经历过5.12地震过后,这种创伤在每个警察心中不同程度的留下了心理阴影。通过数据表1可见,警察在总得分以及9个因子分得分均高于常模。说明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在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合警察警察这个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属于高危险、高应激的职业。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指数无可争议的高居首位。警察在追捕、堵截罪犯时,可能会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随时会付出血的代价;执行巡逻盘查任务时,无法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惨不忍睹的刑事、交通事故现场,同伴殉职与受伤者等,势必使警察经常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大量实例和研究证明:真正的危险情境和想像中的危险情境都会使人紧张恐惧,而且想像中的间接危险情境比实际中的更危险可怕。警察值班、巡逻、出现场都存在潜在的危险,潜在的危险必然在警察的大脑中有所反应,为了不放过一个罪犯,警察必须时时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警察工作的危险不仅是置身于危险的境地,而且也包含随时待命出发、准备应付危急的心理状态。这种强烈的刺激实际上是对他身心的一种破坏,长此以往,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就出现了。因此更需要我们对警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了解干预,帮助他们重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并且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效率。4.1.2 男女警察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对不同性别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男性警察在敌意、精神病性两项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警察。说明男性警察在日常的工作中比女性警察更多的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而导致心理压力过重;其次是一般男性警察平时工作中的任务的繁杂性。男性警察的任务是相当多和繁重复杂的。由于男性警察的任务比女性警察的任务繁重复杂,这种繁重复杂的任务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男性警察经常超负荷的工作。4.1.3 不同警龄警察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对不同年龄段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他们在躯体化、偏执、附加项目因子方面差异显著,但是心理健康状况不随年龄增长而有很大变化,与前人的研究相符合。警龄在11年以上的警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与恐怖因子上高于其他警龄段警察,原因可能在于此年龄段警察,他们正处于中年时期,家庭状态为上有老下有小,来自家庭以及工作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当工作去家庭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且长期的工作以及年龄本身也使得他们身体状况比较差,该警龄段的警察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面对工作岗位的调换等问题也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警龄在6到10年的警察在抑郁、敌意、偏执以及精神病性方面高于其他警龄的警察。此警龄段的警察,正处于他们整个人生和工作的上升期,对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视,对其他人比较容易产生敌意,当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时,比较容易灰心丧气以至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调节容易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4.1.4 不同警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不同警种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他们在躯体化、偏执方面差异显著。治安警察与民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要经常面对风险,面对危险还要勇敢的站出来,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而且往往都是具有残暴凶狠和阴险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不断地与这些人进行着各种心智的较量。虽然在与犯罪嫌疑人交锋时警察都能展现出他们的自信和沉稳,但不可否认,长期的与这样的人群打交道,警察的心理上必然会遭受各种心理考验,尤其是责任感的冲突和挑战,耐力和忍耐性的考验,心理稳定性的考验等等。在面对各种工作中的应激事件时,民警如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疏导,则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4.1.5 不同婚姻状况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已婚警察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以及日间功能障碍均低于未婚警察,离异警察的睡眠效率低于已婚警察。由于大部分未婚警察都是刚加入警察队伍不久的大学生,此时他们刚从大学校园离开,身上的生活压力小于已婚警察,而且刚从大学校园出来不久,他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很小。离异警察或者丧偶警察他们由于在感情方面经受的打击不小,而且还有面临一个养家糊口的任务,心理压力大大高于未婚警察与已婚警察,导致睡眠效率低下。4.2 警察睡眠质量现状的分析4.2.1警察睡眠质量状况的基本情况分析绵阳市警察的睡眠情况差于一般人群,这个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警察的职业特点有关。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权力和方式手段应用得正确与否,对党、国家、人民的利害关系极大,而且工作涉及面广,处于直面罪恶的第一线,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多,受诱惑的机会较多,容易出现越职越权行为,警察因为经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而导致心理压力过重;其次是警察工作的繁杂性。警察的任务是相当多和繁重复杂的。由于现有警力和繁重复杂的任务形成的巨大反差,警察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经常加班,又经常面对应付一些突发性事件,吃睡都没有规律,致使“生物钟”颠倒紊乱。此外,加上还有来自社会、家庭、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荷,从而出现睡眠障碍。4.2.2男女警察睡眠质量的差异对不同性别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女性警察,女性警察的睡眠效率比男性警察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女性先天性的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况且女性从事警察这一职业对女性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不仅挑战者女性的生理极限,还挑战着女性警察的心理承受极限。4.2.3不同警龄警察在睡眠质量上的差异对不同年龄组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5岁组的睡眠效率比较好、较少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比较明显,对35岁的睡眠障碍警察尤其要注意,因为其日间功能障碍更加明显。35岁之前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黄金时期。因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值事业的巅峰期,父母身体尚可,孩子也差不多快到成年了,相对来说,家庭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很小的。而35岁以后面临父母身体的老化与衰弱,孩子大学毕业就业在即,各种负担与责任压的人喘不过气,自然睡眠质量会大大下降。4.2.4不同警种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对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已婚警察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以及日间功能障碍均低于未婚警察,离异警察的睡眠效率低于已婚警察。由于大部分未婚警察都是刚加入警察队伍不久的大学生,此时他们刚从大学校园离开,身上的生活压力小于已婚警察,而且刚从大学校园出来不久,他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很小。离异警察或者丧偶警察他们由于在感情方面经受的打击不小,而且还有面临一个养家糊口的任务,心理压力大大高于未婚警察与已婚警察,导致睡眠效率低下。4.2.5不同婚姻状况警察的睡眠质量状况的差异对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已婚警察的睡眠质量低于未婚警察,睡眠效率好于离异或丧偶警察,未婚警察睡眠质量好于已婚警察与离异或丧偶警察。在家庭中,已婚警察、离异警察以及丧偶警察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位置,也是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由于自身日常工作紧张又忙碌,原本应该放在家人身上的时间与精力,常常被工作所侵占。生活中出现了问题,一些已婚警察不能及时与配偶进行沟通,造成夫妻关系紧张,甚至走向了婚姻破裂的边缘。工作中与家庭中的角色产生冲突,使得已婚民警情绪低落,有了心理问题而又未及时解决,逐渐产生了睡眠障碍。4.3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对警察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警察的睡眠质量与躯体化、抑郁,焦虑之间差异较显著;睡眠时间与抑郁、焦虑之间有着较显著的差异;睡眠效率与抑郁、焦虑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睡眠障碍与抑郁之间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催眠药物与抑郁、焦虑之间有着较显著的差异。睡眠质量越差,越是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越差。睡眠时间越短,越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抑郁与焦虑大大降低了睡眠效率,逐渐产生了睡眠障碍,很多抑郁焦虑的警察面对睡眠质量不好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使用催眠药物。说明绵阳市警察普遍都有抑郁与焦虑的心理问题,睡眠质量也很差,正是抑郁与焦虑大大降低了绵阳市警察的睡眠质量。4.4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以PSQI总分为因变量,年龄、警种、SCL-90各因子分及维度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a = 0.05水平进入回归模型并且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有4个;各因素按作用大小(标准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依次为抑郁、躯体化、焦虑和敌对。可见,抑郁与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睡眠质量的促进作用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相关分析的结论,睡眠质量与抑郁与焦虑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明显。第5章 结论本研究以绵阳市警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具体深入的探讨,从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 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在9个因子方面均高于常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 男性警察在敌意、精神病性两项得分高于女性警察。男性警察比女性警察更充满敌意与精神病性。3、 不同年龄段的警察在躯体化、偏执、附加项目因子方面差异显著。4、 不同警种的警察在躯体化、偏执方面差异显著。5、不同婚姻状况的警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方面差异显著。6、 警察的总体睡眠障碍发生频率依次为: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7、 男性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女性警察,女性警察的睡眠效率比男性警察差。8、 35岁组的睡眠效率比较好、较少使用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比较明显,对35岁的睡眠障碍警察尤其要注意,因为其日间功能障碍更加明显。9、交警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治安警察,睡眠效率好于民警,在睡眠质量上的得分高于治安警察。10、已婚警察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未婚警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