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doc_第1页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doc_第2页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doc_第3页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doc_第4页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 ) A.质点A的位移最大B.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C.C的平均速度最小D.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2.三个质点 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 N点出发,同时到达 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C.三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经过相同时间间隔后的平均速度都相同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t5 s内速度从 v 012m/s增加到 vt18m/s,通过的位移是 x70 m,这个物体5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4 m/s B. 15 m/s C. 6 m/s D. 无法确定 4.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A.火车以76 km/h的速度经过“北京到长春”这一段路程B.汽车速度计指示的速度为50 km/hC.城市繁华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15 km/h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 m/s的速度进入球门5.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 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 平均速度大 D. 起跑时的速度大 6.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 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 B.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D.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 7.A、 B、 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到t 0这段时间内( ) A. 质点A的位移最大 B.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C. C的平均速度最小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8.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 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m/s;若物体的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8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9.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关系为x(5+2t 3) m,则该质点在t0至t2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_ m/s,在t2 s至t3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_ m/s。 10.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先以速度v 1发生了位移s,再以速度v 2发生了位移s.它在2s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_;若先以速度v 1运动了时间t,又以速度v 2运动了时间t,则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 11.如图1-3-3所示,图A是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 1、P 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P 1、P 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P 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m,汽车的速度是_ms。图1-3-312.我国铁路列车经过多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从下表的第T 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km/h。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间 里程(km) 上海 18:00 0 蚌埠 22:26 22:34 484 济南 03:13 03:21 966 北京 08:00 1 46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3.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4.上操时,王军同学沿400米圆形跑道跑了3圈,所用时间为5分钟求王军同学这5分钟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5.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 m/s25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答案】1.B 2.A3.A4.A5.C6.A7.B8.6 5.339.8 3810.= = (v 1+v 2).11.17 17912.103.613.12 m/s 10.56 m/s 5.45 m/s14.0 4 m/s15.不正确. 24 m/s.【解析】1.由图象可知三个物体在0 t 0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由 可知,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也相等。2.由题意知,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正确;三个质点的路程不同,平均速率不同,选项B错误;三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不同,选项C错误;三个质点经过相同时间间隔后的位移不都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不都相同,选项D错误。3.根据公式 v ,有 v m/s14 m/s。4.略5.略6.略7.由图象可知三个物体在0& t 0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由 = 可知,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也相等。8.= = = =6 m/s= = = =5.33 m/s.9.平均速度是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与其他时间和其他路段的运动情况毫无关系,它所描述的仅仅是这段时间内或这段位移上的运动快慢情况。 t0至t2 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s 1(5+22 3)-(5+20) m16 m 故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s 1/(2-0)8 m/s t2 s至t3 s的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s 2(5+23 3)-(5+22 3) m38 m 故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s 2/(3-2)38 m/s.10.平均速度的定义为物体运动的位移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应紧扣这一定义来求解.11.设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分别为x 1、x 2,则有: 2x 1-2x 2=vt其中t= s=0.1 s 汽车在接收到P 1、P 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x 1-x 2= m=17 m.已知测速仪匀速扫描,由图B记录的数据可求出汽车前进(x 1-x 2),这段距离所用时间为t=t- =(1.0- ) s=0.95 s,汽车运动速度v= m/s=17.9 m/s.12.时间t=27 h 13 min 22 h 34 min =4 h 39 min,里程s=966 km484 km=482 km,则 s/t103.6 km/h.13.火车在开始的15 min和接着的10 min内的位移分别为:s 1v 1t 1101560 m910 3 m,s 2v 2t 2151060 m910 3 m,所以前25 min和整个30 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m/s12 m/s, 10.56 m/s. 因火车通过最后2 000 m的前一半位移以v 215 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t 2 s66.67 s,所以最后2 000 m内的平均速度为: = m/s5.45 m/s14.王军同学这5分钟内的位移是0,路程是3400 m1 200 m 根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