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大成目录.docx_第1页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docx_第2页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docx_第3页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docx_第4页
中国医学大成目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录第一册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灵枢识第二册伤寒九十论阴证略例伤寒明理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贯珠集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沈注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第三册脉经玉函经重订太素脉秘诀脉语医灯续焰脉说望诊遵经重订诊家直诀临证验舌法察舌辨症新法脉学辑要评针灸甲乙经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针灸素难要旨第四册瘟疫论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张氏温暑医旨瘟疫明辨温热暑疫全书温证指归温热病指南集南病别鉴痧胀玉衡疟疾论湿温时疫治疗法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伏气解伏邪新书伏阴论羊毛瘟论温热逢源随息居霍乱论瘟疫霍乱答问霍乱审证举要鼠疫抉微增补评注温病条辨第五册十药神书增订十药神书痰火点雪慎柔五书理虚元鉴虚损启微何氏虚劳心传症因脉治周慎斋遗书医原脉因证治韩氏医通医林改错医学举要第六册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银海指南口齿类要尤氏喉科秘书重订咽喉脉证通论喉舌备要秘旨包氏喉证家宝重订囊秘喉书正体类要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选要外科医镜疬科全书痰疬法门徐评外科正宗第七册盘珠集胎产证治胎产指南重订产孕集女科切要经效产宝女科经纶校注妇人良方慈幼新书原瘄要论麻疹备要方论活幼心书幼科直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幼幼集成第八册眉寿堂方案选存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孙文垣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张畹香医案程杏轩医案何澹安医案邵兰荪医案吴鞠通医案冷庐医话柳洲医话馤塘医话先哲医话潜斋医话友渔斋医话对山医话客尘医话第九册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儒门事亲重订灵兰要览肯堂医论知医必辨研经言医学读书记读医随笔市隐庐医学杂著叶选医衡医学源流论慎疾刍言医暇卮言医学心悟第十册神农本草经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重刊本草衍义药征药征续编刘涓子鬼遗方医方考圣济总录纂要中国医学大成(第二册)总目录伤寒九十论阴证略例伤寒明理论伤寒兼证析义伤寒贯珠集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沈注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伤寒九十论目录辨桂枝汤用芍药证第一桂枝加附子汤证第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第三麻黄汤证第四大青龙汤证第五阳明可下证第六阳明蜜兑证第七肾虚阳脱证第八脐中出血证第九阴中伏阳证第十伤寒暴死证第十一夜间不眠证第十二大柴胡汤证第十三阳明急下证第十四伤寒自解证第十五热入血室证第十六筋惕肉目闰证第十七阳明当下证第十八桂枝加葛根汤证第十九葛根汤证第二十刚痓证第二十一厥阴证第二十二太阴证第二十三太阳中暍证第二十四指甲黑青证第二十五瞪目直视证第二十六舌卷囊缩证第二十七循衣摸床第二十八邪入大经证第二十九太阳桂枝证第三十内并论桂枝麻黄青龙用药三证桂枝证第三十一少阴证第三十二少阳证第三十三两感证第三十四三阳合病证第三十五白虎加人参汤证第三十六发热恶寒证第三十七结胸可下证第三十八结胸可灸证第三十九汗后呢逆证第四十漏风证第四十一小便出血证第四十二妊娠伤寒脚肿证第四十三风温证第四十四狐惑证第四十五发黄证第四十六湿家发黄证第四十七黄入清道证第四十八先汗后下证第四十九太阳瘀血证第五十阴病阳脉证第五十一辨少阴脉紧证第五十二青筋牵引证第五十三下脓血证第五十四刺阳明证第五十五阴阳交证第五十六阴阳易证第五十七叉手冒心证第五十八伤寒耳聋证第五十九扬手踯足证第六十遗尿证第六十一舌上滑胎证第六十二衄血证第六十三伤寒胁痛证第六十四伤寒温疟证第六十五发斑证第六十六脏结证第六十七阳结证第六十八伤寒协热利证第六十九胃热呕吐证第七十霍乱转筋证第七十一两胫逆冷证第七十二汗后劳复证第七十三汗后疮疡证第七十四面垢恶寒证第七十五伤寒下利证第七十六伤寒闭目证第七十七伤寒表实证第七十八手足逆冷证第七十九寒热类伤寒证第八十失汗衄血证第八十一脾约证第八十二格阳关阴证第八十三太阳阳明合病证第八十四懊农怫郁证第八十五两手撮空证第八十六下利服承气汤证第八十七湿温证第八十八血结胸证第八十九六阳俱绝证第九十【书名】中国医学大成(50册)【作者】曹炳章 原编【出版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格式】pdf【清晰度】清晰【书签】无【大小】共838M【內容简介】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在当时倍受中医界的推崇,认为此书是“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原书共计365种,分13类,曰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以及痘疹、推拿、疑难杂症等。每书均写有提要,以明此书之来历、内容之要点;每一类之中均按年代先后次序排列,以便考证。可惜此书刊行未半,日本人侵入,印刷被迫中断,仅有136种问世。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岳麓书社均将曹氏所刊之书影印出版。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整理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秘籍。是书搜求博采秦汉至清末的海内孤本、珍本、抄本,殆有万余种,约集名医,精校圈点。其所选之书,皆医籍中之精华,如医经类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本草类有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雷公炮制药性解等;伤寒金匮类有伤寒贯珠集、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金匮要略心典等;温病类有温热逢源、瘟疫论等;通治类有医学心悟、周慎斋医书、医学源流论等;医案医话类有柳州医话、吴鞠通医案等;此外尚有临床各科、生理、病理、诊断等重要书籍。其次,系统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曹氏将其所选医籍分为13类,每一类之中则按朝代先后为序,每一种书之前有提要,简介全书要点,这样,尽管全书博大,但条理清晰、系统连贯,阅一书则遍览历代医论,窥一类则尽知各家学说,中医精论全在此书之中。再次,普及推广了中医学术理论。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使整个中医界振奋起来,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就对提高整体中医素质,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而言,此书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凡治医者,非博览存书,无以阐明医术,医术不精,何谈着手成春?然秦汉至今,医书逾万,即使毕生考校,犹恐不能,况且一般人所购医书,版本不良,校勘不精,错误百出,怎能精通医理?此书一出,实为业医之准绳,医门之法律,而被称为“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即使现在也同样如此!【辑者简介】曹炳章(18771956),字赤电,近代浙江鄞县曹妙乡人,商人曹显卿之子。炳章幼承庭训,学习经商,拜师于绍兴方晓安门下。时年尚少,即志在医,料理业务之余,则诵读医经,焚膏继晷,孜孜不倦。其师见其可造,赠以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自此,益刻苦自励,晨夕研求,历七载而妙悟医理,声誉鹊起。年二十余,应聘任春成及致大药栈经理,兼行医。此时,财力稍裕,则广收医药孤本秘籍,揣摩研读,学术益精。光绪癸卯(1903)年,浙江名医何廉臣,创办绍兴医药月报,邀请炳章任编辑,遂得以问业于何氏,并钻研叶、薛、吴、王四家温暑治法,医道乃大行。先后应诊于同善、同义药局,并创办“和剂药局”,日治近百人,皆应手奏效,危险大症,无不药到病除,名望日隆,病家争先延致。上海神州医药总会成立,炳章出任绍兴分会评议,首倡改良药品,并创办医药卫生报,订正丸散方及炮制药物法,以身作则,旨在振兴中医,造福病家。1920年废止中医事起,炳章被公举为绍兴医药学会会长,与裘吉生等代表中医界赴南京请愿,并组织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在此期间,他面对海禁开放,西学东渐,中医衰落之情状,应大东书局之请,奋而约集名医,遍览群书,精选中医典籍中的珍本、孤本、抄本,进行整理,共同批校圈注,补阙正谬。历三十年,于万种古籍中,精选出365种,编成巨帙,名曰中国医学大成。炳章不仅汇编此书,其自著医书亦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刊行外,尚有22种未梓,其手稿仍存。炳章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为中医古籍的保存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书目:01黄帝内经素问集注02黄帝内经灵枢集注03灵枢识04伤寒九十论阴证略例伤寒明理论伤寒兼证析义05伤寒贯珠集伤寒六经辨证治法06张卿子伤寒论伤寒补例07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伤寒附翼08重刊金匮玉函经二注沈注金匮要略09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10脉经玉函经重订太素脉秘诀脉语11医灯续焰12脉说望诊遵经重订诊家直诀临证验舌法察舌辨症新法脉学辑要评13瘟疫论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张氏温暑医旨14瘟疫明辨温热暑疫全书温证指归温热病指南集15南病别鉴痧胀玉衡疟疾论湿温时疫治疗法16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伏气解伏邪新书伏阴论羊毛瘟论17温热逢源随息居霍乱论瘟疫霍乱答问霍乱审证举要鼠疫抉微18增补评注温病条辨19十药神书增订十药神书痰火点雪慎柔五书理虚元鉴虚损启微何氏虚劳心传20症因脉治21周慎斋遗书医原22脉因证治韩氏医通医林改错医学举要23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银海指南24口齿类要尤氏喉科秘书重订咽喉脉证通论喉舌备要秘旨包氏喉证家宝重订囊秘喉书25正体类要外科证治全生集外科选要外科医镜疬科全书痰疬法门26徐评外科正宗27盘珠集胎产证治胎产指南重订产孕集女科切要28经效产宝女科经纶29校注妇人良方30慈幼新书原瘄要论麻疹备要方论31活幼心书幼科直言32小儿卫生总微论方33幼幼集成34针灸甲乙经巢氏宣导法针灸素难要旨35眉寿堂方案选存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36孙文垣医案三家医案合刻张畹香医案37程杏轩医案何澹安医案邵兰荪医案38吴鞠通医案39冷庐医话柳洲医话馤塘医话先哲医话40潜斋医话友渔斋医话对山医话客尘医话41巢氏诸病源候总论42儒门事亲43重订灵兰要览肯堂医论知医必辨研经言44医学读书记读医随笔市隐庐医学杂著45叶选医衡.医学源流论慎疾刍言医暇卮言46医学心悟47神农本草经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雷公炮制药性解48重刊本草衍义药征药征续编49刘涓子鬼遗方医方考50圣济总录纂要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中国医学大成续集曹炳章 等辑 二年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景印本49册 医经第一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 坿遗篇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唐 王冰 注 宋 林亿 等奉敕校正 宋 刘温舒 辑遗篇 王大淳 撰校勘表 嘉靖中赵简王守厚煜居敬堂刊本 医经第二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 坿遗文并杨氏元注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隋 杨上善 奉敕撰 清 汪宗沂 辑遗文并杨氏元注 陈钢 撰校勘表 兰陵堂刊本 医经第三素问识八卷 坿校勘表一卷 日本 多纪元简 撰 沈红 撰校勘表 景天保八年东都书肆万笈堂英大助刊本 医经第四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赵京生 撰校勘表 景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内经知要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李念莪 撰 清 薛生白 校 沈红 撰校勘表 景光绪十六年刊本 云阳周氏医室藏版 图注脉诀辨眞四卷 附方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张世贤 撰 高忠梁 撰校勘表 景扫叶山房刊本 本草第五本草汇纂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屠道和 撰 陈加玉 撰校勘表 景民国二十五年国医砥桂月刊社排印本 本草蒙筌七卷 总论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陈嘉谟 撰 戴愼 撰校勘表 景明刊本 本草第六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缪希雍 撰 林森荣 同撰校勘表 黄英志 同撰校勘表 景天启五年緑君亭刊本 本草第七本草纲目拾遗十卷 正误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赵学敏 撰 朱大年 撰 景同治十年钱塘张氏吉心堂刊本 本草第八本草从新十八卷 药性总义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呉仪洛 撰 唐传俭 撰校勘表 景同治九年瓶花书屋刊本 盘珠集得配本草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施雯 同撰 清 严洁 同撰 清 洪炜 同撰 王荣根 撰校勘表 诊断第九脉诀汇辨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李延是 撰 王大淳 同撰校勘表 黄英志 同撰校勘表 景康熙五年李氏刊本 汉译诊病奇侅二卷 坿五云子腹诊法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日本 多纪元坚 撰 日本 森云统 撰五云子腹诊法 日本 松井操 译 张如青 撰校勘记 景光绪十四年四明王氏日本排印本 诊断第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晋 王叔和 撰 明 缪希雍 订 徐淑雯 撰校勘记 景天启四年海虞缪氏刊本 四诊抉微八卷 管窥附余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林之翰 撰 冉燕 撰校勘表 景雍正四年玉映堂刊本 舌鉴辨正二卷 治白喉方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梁玉瑜 传 清 陶保廉 録 张如青 撰校勘表 景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 敖氏伤寒金镜録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杜本 撰 明 薛巳 撰保婴金镜録 赵致镛 同撰校勘表 赵立勋 同撰校勘表 景医林指月本 方剂第十一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唐 孙思邈 撰 宋 林亿 等校正 吉文辉 撰校勘表 景嘉永二年江戸医学景宋刊本 方剂第十二千金翼方三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唐 孙思邈 撰 宋 林亿 等校正 吉文辉 撰校勘表 景光绪四年长州黄学熙用文政十二年影宋刊本重刊 方剂第十三重订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四卷 坿种子论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骆龙吉 撰 王荣根 撰校勘表 景乾隆四十一年武林大成齐刊本 歌方集论四卷 人身论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祝源 撰 包明蕙 撰校勘表 景光绪十七年刊本 方剂第十四急救仙方十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阙名 撰 周永林 撰校勘表 景上海涵芬陇景印正统道藏本 绛雪园古方选注三卷 得宜本草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王子接 撰 瞿融 撰校勘表 景雍正十年介景楼刊本 方剂第十五医方选要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周文采 撰 王大妹 撰校勘表 景嘉靖二十四年费氏刊本 方剂第十六成方切用十二卷 首一卷 末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呉仪洛 撰 张英强 撰校勘表 通治第十七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刘完素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景刊本 映旭齐藏版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十五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刘完素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景刊本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刘完素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刊本 刘河间伤寒医鉴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马宗素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刊本 刘河间伤寒直格论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刘完素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刊本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刘完素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刊本 河间伤寒心要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镏洪 辑 顾武军 撰校勘表 刊本 张子和心镜别集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常徳 辑 顾武军 撰校勘表 刊本 通治第十八医垒元戎十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王好古 撰 茅晓 撰校勘表 景嘉靖二十二年余姚顾遂刊本 通治第十九卫生宝鉴二十四卷 补遗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罗天益 撰 马茹人 撰校勘表 景道光二十六年刊惜阴轩丛书本 通治第二十东垣先生此事难知集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王好古 撰 冉燕 撰 校勘表 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局方发挥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朱震亨 撰 林森荣 撰校勘表 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格致余论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朱震亨 撰 黄英志 撰校勘表 明刊医统正脉全书本 脉诀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崔嘉彦 撰 王大潺 撰校勘表 景明历二十九年歩月楼刊东垣十书本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朱震亨 撰 方力行 撰校勘表 景一九三四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医学发明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李杲 撰 冉燕 撰校勘表 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活法机要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金 李杲 撰 黄英志 撰校勘表 景明刊东垣十书本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五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万全 撰 陈加玉 撰 校勘表 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齐刊本 通治第二十一万氏家传保命歌括三十五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万全 撰 陈加玉 撰 校勘表 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齐刊本 通治第二十二医学纲目四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楼英 孙烨 撰校勘表 景嘉靖四十四年曹灼刊本 通治第二十三医门法律二十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喻昌 撰 景乾隆三十年黎川陈氏集思堂刊本 卷次改变 外感第二十四新编张仲景批注伤寒发微论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许叔微 撰 蔡晓红 撰校勘表 徐捷 同撰校勘表 景一九五六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张仲景批注伤寒百证歌五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许叔微 撰 黄瑛 撰校勘表 景咸丰二年修书屋本 温热类编六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凌徳 撰 秦之济 删订 孙烨华 撰校勘表 景民国十五年杭州三三医社排印本 痎疟论疏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卢之颐 撰 阙名 撰达生编 景光绪四年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外感第二十五伤寒论条辨八卷 本草钞一卷 或问一卷 痉书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方有执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景康熙五十八年浩然楼刊本 治疫全书六卷 问答一卷 辨孔琐言一卷 卽传症汇编卷第一至第六 坿校勘表一卷 清 熊立品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乾隆四十二年西昌熊氏刊本 外感第二十六痢证汇参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呉道源 撰 王旨富 撰校勘表 景乾隆三十八年敦厚堂刊本 痢证定论大全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孔毓礼 撰 王旨富 撰校勘表 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什邑富兴堂藏版 急救痧症全集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费山寿 撰 赵致镛 撰校勘表 李继明 同撰校勘表 景光绪九年笠泽三省书屋刊本 内科第二十七先醒斋笔记三卷 炮灸大法一卷 卽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缪布雍 撰 周瑞芳 撰校勘表 景明种福堂刊本 医悟十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马冠群 撰 赵立勋 撰校勘表 景光绪二十三年刊本 内科第二十八新锲云林神彀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龚廷贤 撰 赵立勋 撰校勘表 景万历十九年刊本 医旨绪余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孙一奎 撰 王荣根 撰校勘表 景明黄鼎刊本 医方简义六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王清源 撰 史欣徳 撰校勘表 景刊本 内科第二十九医醇剩义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费伯雄 撰 陈守鹏 撰校勘表 景同治二年耕心堂刊本 医方论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费伯雄 撰 李克夏 撰校勘表 景同治五年耕心堂刊本 内科第三十医宗必读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李中梓 撰 陈守鹏 撰校勘表 明金阊王汉冲刊本 外科第三十一疡科选粹八卷 坿洄溪秘方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陈文治 选 清 徐灵胎 撰洄溪秘方 范欣生 撰校勘表 景康熙四十六年浔溪达尊堂刊本 外科第三十二解围元薮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沈之问 辑 马茹人 撰校勘表 景嘉庆二十一年刊本 霉疠新书不分卷 日本 片仓元周 撰 景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排印皇汉医学丛书本 伤科补要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钱秀昌 撰 唐允华 同撰校勘表 赵立勋 同撰校勘表 景嘉庆二十三年抱芳阁庄刊本 救伤秘旨一卷 续刻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赵廷海 撰 陈加玉 撰校勘表 咸丰元年刊本 跌损妙法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异远眞人 撰 陈加玉 撰校勘表 景道光十六年刊本 伤科秘书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阙名 撰 陈加玉 撰校勘表 宣统元年排印本 五官科第三十三重楼玉钥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郑宏纲 撰 程明 撰校勘表 景一九五六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用道光十九年刊本景印 重楼玉钥续编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郑瀚 撰 程明 撰校勘表 景民国十四年排印三三医书本 目经大成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黄庭镜 撰 和中浚 撰校勘表 景刊本 五官科第三十四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六卷 医案一卷 首一卷 卽眼科大全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傅仁宇 撰 和中浚 撰校勘表 景善成堂刊本 焦氏喉科枕秘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金徳鉴 撰 马茹人 撰校勘表 景同治七年刊本 白喉治法忌表抉微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耐修子 撰 徐静 撰校勘表 景光绪二十三年苏州积善局刊本 时疫白喉捷要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张绍修 撰 程明 撰校勘表 景同治十一年刊本 福州呉玉田藏版 白喉全生集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李纪方 撰 冉燕 撰校勘表 光绪九年湘省汪寓刊本 白喉证治通考一卷 清 张采田 撰 景民国十年绍兴医药学报社刊本 白喉条辨一卷 卽利济文课卷第三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陈虬 撰 徐静 校勘表 景宣统元年排印本 疫痧草辨论章一卷 见象章一卷 汤药章一卷 各种经验良方并一切拟议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陈耕道 撰 程明 撰校勘表 景光绪六年刘卓斋刊本 妇科第三十五产育宝庆集方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李师圣 等辑 黄英志 撰校勘记 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产宝诸方一卷 宋 阙名 撰 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产宝百问五卷 总论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元 朱震亨 撰 朱大年 撰校勘表 景明刊本 女科仙方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传山 撰 瞿慕东 同撰校勘表 王小平 同撰校勘表 景成都正古堂刊本 万氏家传女科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万全 撰 王荣根 撰校勘表 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堂刊万密斋医学全书本 妇科第三十六济阴纲目十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武之望 撰 清 汪淇笺 释 王大妹 撰校勘表 景康熙四年蜩寄刊本 妇科第三十七胎产心法三卷 续一卷 经验杂方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阎纯玺 撰 郁晓维 撰校勘表 景嘉庆二十五年积庆堂刊本 广嗣纪要十六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万全 撰 孙烨华 撰校勘表 景康熙五十一年视履堂刊本 儿科第三十八颅顖经二卷 宋 阙名 撰 景光绪四年刊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阎孝忠 辑 明 熊宗立 注 朱大年 撰校勘表 宝历十三年谦龙轩刊本 万氏医贯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万宁 撰 王瑞阳 撰校勘表 景同治十年鹭门征瑞堂刊本 幼科释谜六卷 卽沈氏尊生书卷第一至第六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沈金鏊 辑 王瑞阳 撰校勘表 景同治元年刊沈氏尊生书本 醉六堂藏版 儿科第三十九保婴易知録二卷 补编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呉宁澜 撰 王瑞阳 撰校勘表 景光绪二十九年苏州胥门艺魁斋刊本 活幼珠玑二卷 补编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许佐廷 辑 钱小芸 撰校勘表 景同治十三年刊本 幼科铁镜六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夏鼎 撰 李继明 撰校勘表 景同治中黎照书屋刊本 用宣统中贵池先哲遗书本景补 幼科要略二卷 清 叶桂 撰 清 周学海 注 景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刊周氏医学丛书本 幼科汇诀直解九卷 首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魏鉴 撰 钱小芸 钱校勘表 景雍正四年应世堂刊本 针灸第四十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坿校勘表一卷 西方子 撰 薛秀玲 撰校勘表 景光绪十年钱塘丁氏当归草堂刊本 新镌太医院参订徐氏针灸大全六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徐凤 撰 薛秀玲 撰校勘表 景刊本 神灸经论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呉亦鼎 撰 薛秀玲 撰校勘表 新刻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龚廷贤 撰 赵京生 撰校勘表 景大文堂刊本 针灸第四十一针灸大成十卷 坿校勘表一卷 明 杨继洲 辑 薛秀玲 撰校勘表 景光绪六年扫叶山房刊本 针灸第四十二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五卷 坿校勘表一卷 宋 王惟一 奉敕辑 李戌 撰校勘表 景光绪中景印金刊本 推拿广意三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熊应雄 辑 史欣徳 撰校勘表 光绪十四年刊本 厘正按摩要术四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张振鋆 撰 钱小芸 撰校勘表 景光绪二十年刊本 医案第四十三寓意草注释四卷 清 谢甘澍 撰 景光绪三年谢映卢宗嗣刊本 仿寓意草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李文荣 撰 顾武军 撰校勘表 景光绪十三年维扬运司街宋徳成刊本 愿体医话良方一卷 清 史典 撰 景咸丰元年重庆堂刊本 医案第四十四评点叶案存眞类编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叶桂 撰 清 玄孙叶万青 辑録 清 周学海 评注 王小平 撰校勘表 景宣统三年池阳周氏福慧双修馆刊周氏医学丛书本 临症经验方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张仲华 撰 史欣徳 撰校勘表 光绪八年上海玉轴山房刊本 存存斋医话藁二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赵彦晖 撰 陈守鹏 撰校勘表 景光绪七年姚氏刊本 呉医汇讲十一卷 坿校勘表一卷 清 唐大烈 撰 李继明 撰校勘表 景唐氏刊本 丛书名称: 中国医学大成三编丛书主编: 裘沛然出版机构: 岳麓书社出版时间: 1994书籍格式: PDF书籍大小:书籍清晰度: 清晰版 300dpi或者同等效果书籍完整性: 缺封面、版权页,目录、正文完整书籍内容提要: 裘沛然主编,继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中国医学大成续集之后的医学经典之作。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中国医学大成三编2中国医学大成三编3中国医学大成三编4中国医学大成三编5中国医学大成三编6中国医学大成三编7中国医学大成三编8中国医学大成三编9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0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1中国医学大成三编12目录:第一册1类经2读素问钞3素问入式运气论奥4素问灵枢类篡约注5黄帝内经素问校义6内经辨言7难经集注8古本难经阐注9中藏经第二册1抱朴子内篇2养性延命录3寿亲养老新书4饮膳正要5修龄指要6遵生八笺7类修要决8寿世新编9玉房秘决10玄女房中经第三册1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2食疗本草3药鉴4得配本草5本经逢原6食物本草会篡第四册1肘后备急方2苏沈良方3济生方4全生指迷方5本事方6史载之方7是斋百一选方8急救良方9经方例释10不谢方11医方集解第五册1古方八阵2新方八阵3本草类方4察病指南5四诊法6诊宗三味7诊家索隐8形色外诊简摩9辨舌指南第六册1四诊抉微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素问玄机原病式4黄帝素问宣明方论5医贯6兰台轨范7杂病源流犀烛第七册1串雅内编2串雅外编3类证治裁4伤寒总病论5伤寒论注释6伤寒类证活人书7伤寒六书8伤寒寻源第八册1伤寒医决串解2温热经纬3妇人规4妇科要言5付青主女科6福幼编7钱氏小儿直决8小儿则9外科精要10疡科心得集11伤科补要12眼科龙木论13喉科全生紫珍集14古仙导引按摩法15摄养枕中方16逍遥子导引决17寿人经18内功图说19无力静坐法20万寿仙书21赤凤髓22指道真诠23神仙食气全匮妙录第九册1丹溪心法2张氏医通3石室秘录4血证论5内科摘要6病机沙篆第十册1铜人腧穴针炙图经2针炙资生经3备急炙法4扁鹊心书(扁鹊神方)5 扁鹊神应针炙玉龙经6奇经八脉考7针炙问对8针炙大成9厘正按摩要术10延年九转法11幼科推拿秘书12小儿按摩术第十一册1名医类案2续名医类案第十二册1医说2续医说3石山医案4质疑录5先醒斋广笔记6寓意草7洄溪医案8东庄医案9古今医案按10医经秘旨11琉球百问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传统中医文化精髓之宏篇巨帙,由近代江南名医曹炳章先生辑集。曹先生于浩如烟海之中医文献中,博采精选,上至先秦,下迄今代,凡理论、方药、临床各科咸备,别为13类,书计365种,分医经15种、药物19种、诊断16种、方剂19种、通治60种、外感病43种、内科27种、外科52种、妇科27种、儿科33种、针灸16种、医案16种、医论、医话、医史25种。所收各书,皆中医要籍,内容精粹,切合实用,版本至精。 1988年,在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主持下,对136种书进行了重刊订正,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结集成50册中国医学大成出版发行,震动海内外。 曹炳章先生未及刊行完成的中国国医学大成后续部分医籍118种,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上海、南京、成都为主的中医药大学文献专家,按曹炳章先生的足迹,进行句读校刊,经过数载殚精竭虑的努力,2000年结集成49册,名为中国医学大成续集出版刊行。 本次2013年出版的中国医学大成终集,是对中国医学大成未完成的111种书目进行整理出版,除已佚的20余种外,尽得82种,共32册,简体,横排,精装印制出版。中国医学大成终集分册书名 难经本义 元滑寿 撰 图注难经辨真 明张世贤 著 难经经释补证 清徐大椿 撰 廖平 补证 华氏中藏经 旧题 汉华佗 撰 重刊增补本草备要 清汪昂 著 随息居饮食谱 清王士雄 纂 食物本草会纂 清沈李龙 编纂 外台秘要 唐王焘 撰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宋许叔微 撰 清叶桂 释义类证普济本事方后集 宋许叔微 撰医方集解 清汪昂 纂辑新增愚按口诀集 日土佐道寿 编集 奇经八脉考 明李时珍 撰辑濒湖脉诀 明李时珍 撰辑内外伤辨惑论 金李杲 著脾胃论 金李杲 著寓意草 清喻昌 著八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述 戴原礼等 辑纂丹溪心法附余 明方广 撰兰室秘藏 金李杲 撰汤液本草 元王好古 撰癍论萃英 元王好古 撰外科精义 元齐德之 纂集金匮钩玄 元朱震亨 撰医经溯洄集 元王履 编著证治要诀 明戴思恭 述 余时雨 校证治要诀类方 明戴思恭 录 余时雨 校 伤寒摘锦 明万全 编著 片玉心书 明万全 编著 中西脏腑图象合纂 清朱沛文 编 痘疹心法 明万全 编著 片玉痘疹 明万全 编著 育婴秘诀 明万全 编著 幼科发挥 明万全 编著 尚论篇 清喻昌 著 尚论后篇 清喻昌 著医宗金鉴 清吴谦等 编纂伤寒括要 明李中梓 撰伤寒指掌 清吴贞 撰伤寒折衷 明林澜 纂定证治汇补 清李用粹 撰赤水玄珠 明孙一奎 著疮疡经验全书 宋窦默 撰二十一银海精微 原题 唐孙思邈 撰原机启微 元倪维德 著眼科易秘 清吕熊飞 著烂喉丹痧辑要 清金德鉴 撰疫喉浅论 清夏春农 著痧喉正义 清张振鋆 撰喉痧正的 清曹心怡 著妇科玉尺 清沈金鳌 著胎产护生篇 清李长科 辑明易产科 广嗣真诠 清单南山 撰胎产大法 清程从美 编辑妇科秘方 清竹林寺僧师 传 保产金丹 清刘文华 纂辑 胎产秘书 不著撰人 产论 日贺川子玄 著 产论翼 日贺川玄迪 编撰 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 南宋杨士瀛 撰 脉理存真 清余显廷 余遵武 辑校 活幼心法 明聂尚恒 撰 痘疹正宗 清宋麟祥 撰 仁端录痘疹玄珠 明徐谦 著保赤存真 清余梦塘 著痧痘集解 清俞茂鲲 著痘症精言 清袁句 著麻科活人全书 清谢玉琼 著麻症集成 清朱载扬 撰 治疹全书 清钱沛 补郑氏瘄略 清郑启寿 撰沙疹辑要 清叶霖 编撰痘疹金镜录 明 翁仲仁 辑著甄氏针灸经 唐甄权 撰 曹炳章 校补铜人针灸经 不著撰人幼科推拿秘书 清骆如龙 著温热论 种福堂良方 清叶桂 述 华岫云 校临证指南医案 清叶天士 撰曹氏医药论文集 曹炳章 著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 曹炳章 编撰珍本医书集成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医学丛书。裘庆元辑。刊于1936年。裘氏从众多的祖国医学文献中,选取较实用的精本、孤本、抄本、未刊稿等九十种分门汇聚而成此书。计医经类五种、本草类五种、脉学类三种、伤寒类四种、通治类八种、内科类十二种、外科类三种、妇科类四种、儿科类二种、方书类十七种、医案类十五种、杂著类(医话、医论)十二种。内容丰富,校勘较为精细。尤其可贵的是有一些著作不见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也被辑到本书中来。对保存祖国医药学文献有重要意义。目录1珍本医书集成2第一册医经类 凡五种本草类 凡五种脉学类 凡三种伤寒类 凡四种3第二册通治类 凡八种内科类 凡十二种外科类 凡三种妇科类 凡四种儿科类 凡二种4第三册1珍本医书集成编辑裘庆元,字吉生,以字行。浙江绍兴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7年,享年75岁。裘吉生是我国中医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早年因罹肺疾,遂矢志学习中医,一面潜心攻读歧黄坟典,一面精心研究各家学说。不多年,造诣日深,医名大振。其时正值西学东渐,废止中医怪论甚嚣尘上,中医事业面临危急存亡之秋,先生毅然以复兴中医为己任,在绍兴创建并主持医学联合会,积极投身中医救亡事业,并与浙江名医何廉臣、曹炳章等创办绍兴医学月报,编辑国医百家丛书,被世人誉为“浙江三杰”。此后,迁寓杭州,创办三三医社,发行三三医报,为振兴中医事业摇旗呐喊。先生有感于中医学术之荒疏,中医古籍之湮灭,遂呕心沥血,广收博采,常为搜求一书,费时累年,用金数百,从不吝惜,积四十余年,藏书三千余种,名其居为“读有用书楼”。为使这些古籍广为流传,先生于1924年出版刊行了三三医书三集,共九十九种医书,其中多为濒于亡佚的孤本善本。裘氏取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及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之典,遂题名为“三三医书。”所辑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针灸、本草、方书、医案、医话、医论等各类医著。以明、清两代较有影响、较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为主,并收入少数日人所撰的“汉方医学”著作。所辑诸书大多篇幅短小,切于实用。现存初刊本。珍本医书集成封面书影嗣后,又从所藏的数千种医书中,精心遴选出数百种,于1936年与上海世界书局商订,出版珍本医书集成一、二、三集。当第一集问世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其二、三集虽书目已定,未及付刊而被迫中止,致使珍本医书集成仅有第一集流传于世,其二、三集无缘获睹,此实为中医界的一大损失。先生一生行医五十余载,活人无算,名震江浙,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医学家;其结社请愿,创刊办报,为中医救亡事业奔走呼号,堪称中医医事活动家;其广收佚书,精加校雌,整理出版中医古今医籍数百种,又实为中医文献学家。他为近代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珍本医书集成是裘吉生先生晚年所辑的一部医学巨著,共收古今医书九十种,具有十 分重要的学术与文献价值。先生将九十种医籍分隶十二类,即医经、本草、脉学、伤寒、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方书、医案、杂著。这种分类既符合中医的学术特点,又便于后人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学习与掌握。在每一类书的书目选择上,先生不仅注重珍本、孤本、稿本等珍贵文献的保存,更加注重其学术特点与实用价值。如其在“医经类”中所收的五部医书,不仅是世人少见的孤本,更主要的是这些书反映了从不同角度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研究。2第一册编辑医经类 凡五种内经素问校义 一卷 增刘师培书后一篇。三三医书本重订。内经博议 四卷 钞本。难经古义 二卷 日本精钞本。原书已佚。难经正义 六卷 未刊稿。古本难经阐注 二卷 精刊本 内容与通行本不同本草类 凡五种神农本草经赞 三卷 附月令七十二候赞一卷。本草择要纲目 二卷 稀有本。本草撮要 十卷 资生堂原版。本草思辨录 四卷 家刻初成,由裘氏借印百部,余无传者。食鉴本草 一卷 精钞本 内容与通行本不同脉学类 凡三种订正太素脉秘诀 二卷 卷首增有董志仁太素脉考一篇。孤本。脉诀乳海 六卷 稿本。诊脉三十二辨 一卷 三三医书本重订伤寒类 凡四种伤寒括要 二卷 精抄本伤寒寻源 三卷 孤本。伤寒捷诀 一卷 精钞本。甚切实用。伤寒法祖 二卷 任氏为绍兴任凤波之祖,伤寒专家也。此为其原稿3第二册编辑通治类 凡八种松崖医径 二卷 天启初印本。世少流传。古今医彻 四卷 稀有本。多发明处。医略十三篇 十三卷 附人迎辨关格考。蒋氏为王九峰之高足弟子。有潘世恩、阮元序。精刻本医经小学 六卷 刘氏更有玉机微义,与此并为难得之书。慈溪耕余楼珍藏本通俗内科学 一卷 甚切实用。杂症会心录 二卷 精钞本。鸡鸣录 一卷 王氏遗稿,未收入他集中。医学传灯 二卷 程云来评钞本。内科类 凡十二种增订伤暑全书 二卷 三三医社国医百家重订本。辨疫琐言 一卷 附李翁医记二卷。稀有本。六气感证要义 一卷 周氏为本草思辨录之著者。鼠疫约编 一卷 家刻本。多有发明。湿温时疫治疗法 一卷 极精湛 无传本。重订温热经解 一卷 稀有本。温热论笺正 一卷 印送一次后,无传本医寄伏阴论 二卷 精钞本。独具见解。霍乱燃犀说 二卷 钞本。多切合实用。六因条辨 三卷 孤本。瘴疟指南 二卷 附近贤宋爱人君黑热病诊治指南一篇。稀有本。疯门全书 二卷 附疯门辨症一卷 稀有本 皆实验特效方外科类 凡三种外科传薪集 一卷 孟河马氏为外科名家,所载皆秘方,世无传本。外科方外奇方 四卷 三三医书本重订。伤科方书 一卷 三三医书本重订妇科类 凡四种产宝 一卷 孤本。切实简要,人人应备之书。产孕集 二卷 精刻本。胎产新书 二十卷 竹林寺秘本。叶子雨藏本。女科秘要 八卷 女科秘旨 八卷女科旨要 四卷女科百问 二卷 稀有本儿科类 凡二种儿科醒 十二卷 精刻本。麻疹阐注 四卷 张氏家刻本4第三册编辑十、方书类 凡十七种惠直堂经验方 四卷 精钞本。原版清雍正间已毁。绛囊撮要 一卷 稀有本。多载秘方。经验奇方 二卷 原稿。多秘方。古方汇精 四卷 附编一卷 选刊本。极精当。医方简义 六卷 裘氏刻本。王氏为名医潘心如之业师。回生集 二卷 湖南二观堂藏版。不知医必要 四卷 慈善家辑刻医便 五卷 稀有本。方多验。春脚集 四卷 是书有缺,经徐燕庭先生在旧京钞全。外治寿世方 四卷 稀有本。百病皆用外治法。文堂集验方 四卷 稀有本。疑难急症简方 四卷 蔡元培署签,绍兴名医先贤辑刻本。搜集极精。扶寿精方 一卷 孤本明刻。孙真人海上方 一卷 王守中就石刻拓得。鲁府禁方 四卷 孤本。秘传大麻疯方 一卷 精钞本。载特效法。喻选古方试验 四卷 稀有本第四册十一、医案类 凡十五种得心集医案 六卷 清咸丰间家刻本。版久毁。杏轩医案 初集一卷 续集一卷 辑录一卷 稀有本。古今医案按选 四卷 董氏初刻,此书只刷样,不印行,版久毁。此即样本也。花韵楼医案 一卷 顾为吴县妇科名家,此其未刊稿。王旭高临证医案 四卷 稀有本。王氏为无锡名医 此书仅在锡排印数百部。丛桂草堂医案 四卷 精刻本。世少流传。黄澹翁医案 四卷 未刊稿经无锡周小农手校。后二卷为生平所用验方。诊余举隅录 二卷 稀有本。极精湛。也是山人医案 一卷 未刊稿 周小农手校龙砂八家医案 一卷 未刊稿。邵氏医案 一卷 未刊稿。裘吉生辑录。沈氏医案 一卷 未刊稿。青霞医案 一卷 未刊稿 周小农精校。素圃医案 四卷 精钞本。扫叶庄医案 四卷 未刊稿十二、杂著类 凡十二种寿世青编 二卷 附病后调理服食法一卷 订正钞本。存存斋医话稿 二卷 增刊三卷,并附近贤沈仲圭君吴山散记。裘氏补刻本。医权初编 二卷 上卷医论,下卷医案 稀有本。多实用处。一得集 三卷 上卷医论,中下卷医案。 稀有本。有俞曲园序。论医极精,治案极验。医医偶录 二卷 稀有本。为陈氏晚年教子之作,世传修园全书中无此本。药症忌宜 一卷 藏修书屋珍藏本。蠢子医 四卷 孤本。多所发明。宜麟策 一卷 续一卷 孤本。内容如现在之优生学。医医小草 一卷 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