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研究磁铁》教案设计.doc_第1页
小学科学《研究磁铁》教案设计.doc_第2页
小学科学《研究磁铁》教案设计.doc_第3页
小学科学《研究磁铁》教案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磁铁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2课时:13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拴好棉线的无S、N标记的条形磁铁。学生分组实验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回形针、棉线、研究报告各8份、无S、N标记的条形磁铁8份。二、教学课题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形状磁铁的名称;2能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进行自主与合作探究活动,从而认识磁铁的磁性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的奥秘。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关磁研究的一课时内容研究磁铁。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亲历中感知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本课旨在通过一系列开放性的玩磁铁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磁极,进而指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能隔物吸铁、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2学生分析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可能学生的玩具中也有磁铁,应该说学生对于磁铁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磁铁的一些性质还是比较模糊,还停留在磁铁能吸铁这一性质上。而科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正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了磁铁的各种性质,所以在巩固运用上,学生就非常得心应手从而学以致用。四、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料及自主活动,学生进行了有趣而大胆地探究尝试。俗语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魔术视频。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思维的火花立刻被激活,探究磁铁的兴趣也被激发。这样,学生们有了探究磁铁的兴趣,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和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只要正确地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就会得以张扬,学生的创造思维就会得到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落到实处。五、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魔术,看谁能发现它的秘密?【百度视频】小磁球魔术/v_show/id_XMjU4Njk0NzM2.html谁知道它的奥秘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对,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磁铁。(板书:研究磁铁)二、 认识各种磁铁1谈话:你们玩过或见过什么样子的磁铁呢?2讲述:常见的磁铁有这么几种,我们来认识一下。【百度百科】各种磁铁图片/albums/38638/38638.html#664385$034965f4f2907588f2d385b0 /albums/38638/38638.html#664385$8b527d276292e052918f9db0 /albums/38638/38638.html#664385$f765756011719015ebf8f8b0(让学生先为它们取名。刚才大家给这些磁铁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非常的形象,有些名字还富有创意。那么,在科学书籍中,这些磁铁的标准名字叫什么呢?用课件揭示它们的科学名称:条形磁铁、菱形磁铁、蹄形磁铁、柱形磁铁等。)3问: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磁铁有什么共同点吗?追问:S、N标在什么地方呢?讲述:磁铁的两端称为两极,标有字母S的一端是磁铁的S极,标有字母N的一端是磁铁的N极。【百度百科】磁铁磁极/albums/38638/38638.html#664385$三、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实验活动一:1问:大家对磁铁了解得真多,对于磁铁,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多让学生说)善于提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能力。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今后的科学学习中会陆续解决,今天我们先一起研究同学们提得最多的问题。大家都已经知道磁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就是能够吸铁。(板书:能吸铁)除此以外,它还有什么性质呢,你想不想自己实验一下研究出来?(小组长领实验材料和实验报告)2动手前,大家先讨论讨论怎么来研究?老师还给大家一些提示。屏幕出示实验提示一边操作,一边完成记录单上的实验验证部分。当然,如果你觉得老师准备的材料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比如说拔一根头发,用磁铁吸自己光滑而且漂亮的脸蛋等,同时把你们发现的其他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填写在记录单最后一栏里。给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开始是动手实验的信号,音乐停止,希望同学们也能给自己的研究画一个句号。【百度音乐】背景音乐/bz/bz_player2.asp?ls_id=117&lb_id=23学生实验4交流: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5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隔物吸铁、能连续吸铁、磁极磁性最大。)6师:老师如果不小心把曲别针掉进讲台桌的缝隙了,怎么办?如果是掉进一个挺深的窟窿里,这个窟窿人又进不去,怎么办?(把磁铁绑在竹竿上, 用线把磁铁绑起来,找一根铁竿,把磁铁吸在一端,不用绑线,就可以把针吸上来。)实验活动二:刚才我们研究时,只用到了一块条形磁铁,如果把两块条形磁铁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大家根据实验报告表格列出的几种情况先预测一下,再动手实验,并且要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学生预测,组长领取一块条形磁铁。1学生分组实验,记录。2学生汇报,(实物投影记录)引导得出磁铁的性质。(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活动三:同学们真聪明又发现了磁铁的一条性质,老师想考考你们,这是一块特别的磁铁,它没有标上S、N极,你有办法知道吗?组长来领取材料,看看哪个组最先找到它的S、N极,找到了标出来。3学生分组实验。4汇报:你是怎么找到它的S、N极的?实验活动四:刚才没能难住大家,假如没有其它的已知S、N极的磁铁,就这么一块,有办法知道它的S、N极吗?从前有人无意间悬挂起了一块磁铁,不管怎么转动它,等它静止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什么现象我先不说,你们动手试试。(发棉线)1学生分组实验,用细线将条形磁铁悬挂在铁架台上,注意观察它静止后的位置。2学生汇报:等磁铁静止下来后,发现了什么?(板书:指示南北)3小结:磁铁的S极总是指向地球南端、N极总是指向地球北端。因此,我们也把磁铁的S极称为南极,把磁铁的N极称为北极。(课件)4那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吧?(四)了解“司南”讲述: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并用磁铁做成指南针,但那时还不叫指南针,叫它“司南”。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百度百科】司南解释及图片/view/100626.html?wtp=tt#1(五)总结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1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等。【百度百科】磁悬浮列车/albums/38638/38638.html#0$9c57e3fa06b82190b58f311d【百度百科】门吸资料/albums/1159358/1159358.html#0$08f790529822720e2494c0b07bcb0a46f21fab25【百度百科】冰箱/albums/9392/7469348.html#304451$2实验:巧取回形针。谈话:同学们,你们能不弄湿磁铁,取出水杯里的回形针吗?学生想办法动手取杯中的回形针并汇报方法。(可以有多种方法)3师:利用磁铁的磁性我们可以设计很多玩具,请每个同学回家制作一个磁性玩具,下节课我们要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创意,好不好?请同学们整理好实验用品,小组长拿到老师这儿来。(六)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看到,很多资料我们都是从网络上搜索来的,在学习中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帮助我们理解。【百度网页】帮助/search/zhinan.html#n1附板书设计: 研究磁铁能吸铁、隔物吸铁能连续吸铁磁极磁性最大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一、 教学反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一开始,我就通过一个小魔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是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实验方法和步骤,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想方法,并指导他们用自己所想的方法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即“提出问题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从中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我让学生玩磁铁游戏,主要目的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了解新科技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总体来说,在整节课中,学生学得确实非常开心,非常兴奋,教学效果很好,但是也出现了意料之外一些小问题,比如学生做磁铁磁极实验时棉线总是拴不好,影响了实验效果,学生小组之间的配合不到位、采用的网络资料不够充实等。所以我们应该悉心地钻研教材,设计实验,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争取每节课都不让学生失望,每节课都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二、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