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题4分,第1115 (共15题;共57分)1. (4分)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B .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C . 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D . 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2. (4分)下列为常见水果的 pH,呈碱性的是( ) A . 柿子pH=7.8B . 菠萝 pH=5.1C . 苹果 pH=4.1D . 杨梅 pH=2.53. (4分)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 .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B .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C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D . 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4. (4分)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 . K2Cr2O7属于氧化物C . 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 . 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5. (4分)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4分)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Ni+2HCINiC12+H2 Ni(OH)2+2HC1NiCl2+2H2ONiO2+4HC1-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 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 . 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 . 反应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D . 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都相同7. (4分)“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 .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C .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 .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8. (4分)下列物质是化学中常用干燥剂,其作用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氧化钙B . 氢氧化钠C . 浓硫酸D . 无水氯化钙9. (4分)2017年1月27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胡炳成团队成功合成世界上首个超高能全氨阴离子(N5-)钴(Co)盐化学式为:Co(N5)(H2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物质属于混合物B . 该物质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C . 该物质中钻元索的化合价为+5价D . N、H质量比为34:2510. (4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的质量/g乙的质量/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量/g反应前5040100反应中m1m2m35.4反应后33m44027A . 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 . 反应后乙物质可能有剩余C . m3的值一定为16D . m1的值可能为36.411. (3分)将两份质量分数相同的Ba(OH)2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稀HNO3的CuSO4溶液和混有少量稀H2SO4的Cu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变化有图a、b两种情况,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图第阶段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含有Cu2+、NO3-和SO42-B . 两种情况下,第阶段生成的都是BaSO4沉淀C . b图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导电性越来越弱D . 两种情况下,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Ba(OH)2溶液质量相等,则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相等12. (4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用铁制容器盛盐酸B . 用铜制容器盐酸C . 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 . 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13. (3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A氢氧化钠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制取氢气D氢氧化钙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碳A . AB . BC . CD . D14. (4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 . c点所示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 . 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 . 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 Na+、Cl-15. (3分)现有KCl、MgSO4、KOH、CuCl2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用观察法和相互反应可以将其区别开来,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共8题;共42分)16. (2分)如图所示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写出具体微粒名称)。 (3)结合该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17. (6分)甲、乙、丙、丁分别是石蕊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若用四个圆表示四种溶液,两圆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甲是_,乙是_,丁是_。 18. (6分)人缺铁易造成贫血以乙二胺四乙酸铁钠(C10H12FeN2NaO8)为原料制成的“铁强化酱油”可起补铁作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为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由_种元素组成(2)写出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一点物理性质_;(3)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的水溶液呈_性(填“酸”和“碱”)19. (6分)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_;(2)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3)已知:X+H2SO4=XSO4+H2 Y+2ZNO3=Y(NO3)2+2Z 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填字母序号)ACu、Hg、Ag BFe、Cu、Ag CMg、Zn、Fe20. (4分)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图1是人体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A代表的元素是_。 (2)小明模仿图1构建了碳酸钙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图2)。图2中表示碳元素的是_。 21. (6分)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填序号)。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纸张燃烧;瓷碗破碎;铁生锈;石蜡熔化。22. (6分)如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5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包括“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23. (6分)现有A、B、C、D、E五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先将A加入其他四种溶液中,结果只有E是无色的,其它均为红色;将B与剩下的两种溶液混合,B和D混合后呈浑浊,B和C混合无现象。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C物质是_; (2)利用现有试剂_可以鉴别B和D。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3题;共42分)24. (12分)小明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看到了下列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出现了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钠能与水反应,于是又补做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分析:由上述现象可知: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呈碱性的物质是_(选填“NaOH”或“Na2CO3”),其理由是_。结论:据上述现象, Na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_。反思: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_(选填“能”、“不能”、“不一定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目的是_。25. (12分)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 (2)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的是_;收集装置选择E的原因是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 26. (18分)我市某校“我与化学”活动小组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我国超市每年消耗约40万吨塑料袋。假定这些使用后的废塑料袋都通过焚烧处理,将排放大量CO2。该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一定质量塑料袋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 (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一氧化碳)(1)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连接好实验装置后应先检查_,再加入药品进行实验。 (2)装置I的小烧杯中加入足量H2O2和催化剂,可持续产生O2供塑料袋充分燃烧,产生O2的化学方程式是_。 (3)塑料袋燃尽,装置I逐渐冷却时,装置II中液体也不易倒吸进入装置I中。原因是_。 (4)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称量的是实验前塑料袋的质量和_。 四、 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7、28、29、30、32小题各6 (共7题;共44分)27. (6分)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对“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小丽和小明同学的解法都能使用? 28. (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燃料,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2H8N2+2N2O4=3X+4H2O+2CO2 , 可知X的化学式为_。 (2)偏二甲肼分子式C2H8N2 , 无色,易燃,易爆,易溶于水,剧毒,致癌。偏二甲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对水体的污染一直倍受重视。写出一条有关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质_。 (3)下列有关偏二甲肼(C2H8N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氮分子组成B . 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 . 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D . 组成元素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1:4:129. (6分)在实验室里加热 60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40.8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30. (6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发现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31. (8.0分)镁是一种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表面呈灰黑色. (1)要观察金属镁的颜色,需将镁条如何处理_; (2)若30g镁条存放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34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为_g(假设镁只与氧气反应)。若将上述氧化前和氧化后的镁条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MgSO4的质量关系是前者_后者(填“”、“=”或“”); (3)将2.4g未氧化的镁加入到97.8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反应过程中水分未损失)。 32. (6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发现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33. (6分)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房功能室活动方案策划
- 吉林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案
- 定制家具施工方案怎么写
- 浙江活动方案策划制作团队
- 建筑方案设计深度标准要求
- 公司活动策划创意分享方案
- 2025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高考模拟】2026届高考全国一卷英语综合模拟强化练习 (含解析)
- 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议论文关于学习方法的话题(13篇)
- 2024医学检验(师)考前冲刺练习附答案详解AB卷
- DDI领导力学习地图
- 顾正田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处理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
- 控制论与维纳
- 《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GB/T 12718-2001矿用高强度圆环链
-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机械专业知识试题
- 舞蹈教学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
- 2023年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课件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