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脂精炼酶法脱胶技术一、酶法脱胶是在油脂精炼中采用现代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利用分离的筛选磷脂酶将毛油中的非水合磷脂水解掉一个脂肪酸,从而提高磷脂的亲水性,可以更方便、经济、环保地利用水化的方法将磷脂除去掉,以达到油脂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油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二、酶法脱胶的显著优点1、提高经济效益主要通过提高精炼得率实现,得率一般提高1以上在脱臭物中保留更多Ve,增加脱臭物价值相应的经济效益可提高3080元/吨。2、 环境友好技术更低的化学品消耗不产生皂脚,简化后续处理节约60水消耗3、建厂投资节省可以只用一台离心机节约废水处理投资4、 提高精炼油品质 酶法脱胶精炼油稳定性好5、健康理念酶法工艺符合天然健康产品的要求三、酶法脱胶成本效益分析毛油:菜籽油或大豆油化学法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消耗品单价(元/kg)数量(kg)价值(元)数量(kg)价值(元)成本毛油5.6 1000-56001000-5600磷酸(85)4.5 2-90柠檬酸6.5 00.65-4.23 NaOH3.3 3-9.90.2-0.66酶650.0 00.03-19.5软水0.01 140-1.430-0.3白土1.2 8-9.610-12电(1元/度)1.0 18-1820-20蒸汽0.1 250-25300-30总原料物耗-5672.9 -5686.7 收益精炼油5.9 9635681.79735740.7油脚0.4 65260分馏物(化学)2.5 512.50分馏物(物理)3.3 001549.55720.25790.2毛利47.3103.5 4电解质 油中的胶体分散相,除了亲水的磷脂外,由于油料欠熟、变质、生长土质以及加工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尚含有一部分非亲水的磷脂(-磷脂、钙镁复盐式磷脂、溶血磷脂、N-酰基脑磷脂等),以及蛋白质降解产物(膘、胨)的复杂结合物,个别油品尚含有由单糖基和糖酸组成的黏液质。这些物质的因其结构的对称性而不亲水,有的则因水合作用,颗粒表面易为水膜所包围(水包分子)而增大电斥性,因此,在水化脱胶中不易被凝聚。对于这类胶体分散相,可根据胶体水合、凝聚的原理,通过添加食盐或明矾、硅酸钠、磷酸、柠檬酸、酸酐、磷酸钠、氢氧化钠等电解质稀溶液改变水合度,促使凝聚。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1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消除(或降低)质点的电位或水合度,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2磷酸和柠檬酸等促使钙镁复盐式磷脂、N-酰基脑磷脂和对称式结构-磷脂转变成亲水性磷脂。 3明矾水解出的氢氧化铝以及生成的脂肪酸铝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除能包络胶体质点外,还可吸附油中色素等杂质。 4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味、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5促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量,加速降速度,提高水化得率与生产率。 ? 水化脱胶时,电解质的选用需要根据毛油品质、脱胶油的质量、水化工艺或水化操作情况来确定。对于一般食用的脱胶油,只有当普通水水化脱不净胶质、胶粒絮凝不好呀操作中发生乳化现象时,才添加电解质。如果选用食盐或磷酸三钠,其量约为油质量的0.2%0.3%(解除乳化现象不在此例);若选用明矾和食盐,其量则各占油质量的0.05%;当脱胶作为精制油的前道精炼工序时,而需按油质量的0.05%0.2%添加85%的磷酸调质,以保证脱胶效果和后续工序的处理质量 5其它因素 水化脱胶过程中,油中胶体分散相的均布程度,影响脱胶效果稳定,因此,水化前粗油一定充分搅拌,使胶体分散相布均匀。水化时添加水的温度对脱胶效果也有影响,当水温与油温相差悬殊时,会形成稀松的絮团,甚至产生局部乳化,以致影响水化油得率,因此通常水温应与油温相等或略高于油温。此外,进油流量、沉降分离温度也影响脱胶效果,操作中需要注意。 (一)? 间歇式水化脱胶工艺 间歇式水化脱胶的方法较多,但其工艺程序基本相似,都包括加水(或加直接蒸气)水化、沉降分离、水化干燥和油脚处理等内容。 例如中温水化法,一般中小型油厂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水化方法。水化温度通常为6065,;加水量一般为粗油胶质含量的23位。操作条件控制适宜,亦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以花生油脱胶为例对中温水化工艺的操作作简述如下。 采用中温水化工艺脱胶时,将过滤花生油泵入水化罐内,以间接蒸汽加热,配合中速搅拌(40r/min)使油温升到6065,然后按粗油胶质会含量的23倍,均匀加入同油温的水,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3040min,待胶粒絮凝呈现明显分离状态时,取样用滤布滤出净油,作280加热试验,若无析出物即可停止搅拌,静置沉降时间不得少于6h。经过静置沉降,上层水化净油经干燥或脱溶、过滤即成水化脱胶油。 低温水化法 低温水化法亦称简易水化法。其特点是在较低温度下,只需添加少量水,就可以达到完全水化的止的。低温水化操作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加水量为粗油胶质含量的0.5倍。静置沉降时间不小于10h。该工艺操作周期长,油脚含油量高,处理麻烦,只适用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 采用低温水化工艺脱胶时,将过滤粗油泵入水化罐内,向换热装置通入冷水冷却油脂,并配合中速搅拌,使胶质均匀分布于油中。待油温降到2025时,将搅拌速度调整到6070r/min,按粗油胶质量的0.5倍左右加入同温的水进行水化,添加水于710min内均匀淋入油中后,继续搅拌2030min,然后停止搅拌,静置沉降12h,分离水化净油和油脚。上层水化净油转入真空脱水罐脱水,下层油脚转入盐析罐回收油。 盐析油脚时,先以蒸汽或直接火将其加热到8090,然后按油脚质量的30%50%,均匀加入含量5%10%的食盐水溶液(7080),并配合搅拌继续升温到100左右,停止加热搅拌,静置沉降24h撇取上浮油脂直到无油析出为止。 (二)? 连续式水化脱胶工艺 连续式水化是一先进的脱胶工艺,包括预热、油水混合、油脚分离及油的干燥均为连续操作。含杂质小于0.2%过滤毛油,经计量后由泵送到板式加热器,加热油温到8085后,与一定量的热水(90)一起连续进入水化作用,然后泵入碟式离心机进行油胶质的分离。 脱胶后的油中含有0.2%0.5%的水分,油经加热器升温至95左右,进入真空干燥器连续脱水后,由泵送入冷却器冷却到40后,转入脱胶油储罐。真空干燥器内操作绝对压力为4Kpa。 连续水化脱胶工艺在处理胶质含量低的原料油脂时,需扩大水化反应器的容量或增设凝聚罐,以确保胶粒的良好凝聚,获得好的脱胶效果。 非水化磷脂的脱除 一、? 非水化磷脂的性质 末脱胶的植物油含有不同类型的磷脂。通常大体分为水化磷脂(HP)和非水化磷脂()。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和磷脂酸羟基相连的官能团不同,水化磷脂含有极性较强的基团,例如胆碱、乙醇胺、肌醇、丝氨酸,所形成的磷脂分别为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丝氨酸磷脂,),上述这些磷脂的复合物,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水接触形成水合物,且在水中析出,但它们的水化速率有差别。含有极性较弱的基团,主要形式为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的钙镁盐。将非水化磷脂的钙镁盐转化为游离酸形式分析,发现大豆油中非水化磷脂的组成为:肌醇磷酸(2%)、甘油磷酸(15%)、溶血磷脂酸(28%)、磷脂酸(55%). 在植物油中,大部分非水化磷脂是以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的钙镁盐的形式存在的。磷脂酸的 值为 K =3.8? K =8.6。这表明磷脂酸在pH值小于1.8时不能解离;pH值等于6时有50%解离;pH值大于10.6时完全解离。因而磷脂酸在水中是以胶粒形式分散的。完全解离的磷脂酸和钙镁离子几乎是以1:1的比例结合,结合的稳定性取决于溶液的P值、离子类型和浓度。 没有解离的磷脂酸不溶于水,可溶于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解离的磷脂酸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在极性有机溶剂中轻微溶解;磷脂酸的钙镁盐不溶于水接触易形成胶束或液晶囊,它与水结合能国取决于的解离度。磷脂酸尤其是溶血磷脂酸比相应的水化磷脂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它们的钙镁盐也有较强的表面活性。 二、? 非水化磷脂的形成 由于在常规碱炼或水化脱胶过程中,非水化磷脂不能转化为水化形式的磷脂而仍然存在于油中,很难除去。一般的碱炼或水化脱胶过程能够除去80%左右的磷脂,剩余的主要就是非水化磷脂。有资料表明:一般油中大约有13510 磷是以非水化磷脂的形式存在的。非水化磷脂即使经过16次水洗也不能脱除。 在植物油中,大部分非水化磷脂是以磷脂酸和溶血磷脂的钙镁盐的形式存在的。非水化磷脂的生产与原料的成熟度、储藏、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原料水分含量有关。在此期间,由于磷脂酶的活性使磷脂水解成不易水化的磷脂酸。另外,当磷脂酸与钙、镁金属离子结合时就会形成非水化磷脂钙、镁复盐。 三、? 非水化磷脂的控制 由于是由一系列磷脂的盐组成,因此,任何有可能导致磷脂中各组分水解的因素都会影响到的形成。包括收获时的天气状况、储藏和运输条件等都会影响的含量。对大豆油中非水化磷脂的形成的研究表明,将水分含量分别为10%、1的整粒大豆和含同样水分的轧过坯的大豆胚片,经不同的储藏时间后,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浸出,浸出前使原料中的磷脂酶失活或保持活性。结果大豆中非水化磷脂的形成是下列四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豆中的水分含量和轧坯后大豆坯中的水分含量;磷脂酶的活性;在浸出前或浸出过程对大豆的热处理;破碎或轧坯过程中大豆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另外,储藏时间过长、水分含量过高和较高温度下浸出都有助于油中非水化磷脂的形成,即使在溶剂浸出前使磷脂酶失活也不能减少油中非水化磷脂的含量。 非水化磷脂的含量随大豆水分含量的上升、酶活性的增强而升高,其中磷脂酶的活性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着水分的升高而增强,它使得更多的水化磷脂转化为非水化磷脂。在原料水分含量小于9%情况下,油中磷脂中的非水化磷脂含量较低,用直接蒸汽处理后使酶完全失活。大豆破碎或轧坯后,组织细胞结构遭到破坏,使磷脂酶的活性增强,从而导致磷脂中非水化磷脂的含量增加。 减少水化磷脂转化成非水化磷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水分含量小于9%,可以抑制的形成;浸出前用直接蒸汽加热或用微波处理使磷脂酶失活;轧坯的大豆在低温和低水分含量的情况下立即浸出。 四、? 特殊水化脱胶 随着物理精炼法(蒸馏脱酸法)的发展,在降低损耗、改善油品品质、拓展应用范围的研究和实践中,已确认原料油脂在蒸馏脱酸、脱臭前的预处理质量是影响成品油外观、风味、稳定性和使用价值的关键因素。由于常规水化得到的脱胶油磷含量约110 ? 210 ,脱胶油的金属离子含量也较高,给脱色工序增加了难度和负荷,使后续的油脂脱臭脱酸过程有可能无法进行。因此,一些特殊水化脱胶工艺,能最大限度地对油中非水磷脂脱除。 超级脱胶工艺,含磷量可降至3010 以下。具体过程是将未脱胶或水化脱胶油加热至70左右,加入油质量的0.05%0.2%磷酸或柠檬酸进行体系pH值的调节,使非水化磷脂解离,之后将油脂冷却至40以下,即所谓磷脂水化“临界温度”以下,加水使磷脂在慢速状态下形成稳定的液态晶囊,这些晶囊会有效地束缚糖及金属离子。 特殊湿法脱胶联合脱胶工艺,经过水化脱胶的油中还含有非水化磷脂,即磷脂酸和脑磷脂的钙镁复盐。对于这类磷脂酰基结合弱极性基团所复合的磷脂,水化脱除是非常因难的。鉴于这些非水化磷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以解离,解离的磷脂能形成不溶于油的水合液态晶体,工序如下,过滤粗油( )或水化脱胶油由输油泵泵入换热器,预热到6570后进入酸混合反应器,加入油质量的0.05%0.2%的磷酸或柠檬酸进行调理,之后将油冷却至40以下,加入油质量的1%3%、含量为2%3%的絮凝剂,反应后的体系加热至70左右进行离心分离。此工艺可以使脱胶油中的含磷量降至810 以下。 特殊湿法脱胶法,酸的添加量按未脱胶油磷脂含量确定:含磷脂00.5%,柠檬酸0.1%;含磷脂0.5%1%,柠檬酸0.15%;磷脂含量1%,柠檬酸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务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果蔬速冻厂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建筑效果图制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方块磁铁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道路减速板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纯五氧化二钽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缝纫机械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动移印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复刻版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防盗门的选择与安装
- 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深度研究
- 《建设法规》教案+第1次课+法律体系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语言绘本《现在我很棒》课件
- 日历表2026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日开始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安排
- 中药香囊与车载香氛结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学生会综合事务部述职报告
- 人教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教案一年级
- 小狗钱钱全本(完整版)
- Unit 1 Making friends Section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英语测试与评价》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