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学案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学案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学案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0课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张凤菊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文中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悟人物当时的心理感受。2学习根据课文的线索和找重点句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3从具体事例中体会感受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二、学习过程1、复习:正确朗读下列词语。要挟 嘲笑 轻蔑 差不多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塞外 勘测 勉励 经纬 大概 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讥笑 开凿 隧道 泥浆 岔道 藐视 铜像 赞叹不已 2、尝试学习(1)自由读课文,完成下面练习: 这篇文章属于( )( )( )的行文结构,紧紧围绕“ ”这句话来写。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 )。从( )到( )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 )条完全由我国的( )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2)读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3)品读46自然段第4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此段主要写了 。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开凿 隧道和 隧道,他采取的方法:第一种是; ,原因是 。第二种是; ,原因是 。第6自然段告诉我们修筑哪段铁路又遇上困难了?詹天佑又是怎样克服这一困难的呢?(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地感情。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话中“伟大”一词和第一自然段中那句话相照应?3、巩固练习:这篇文章属于( )( )( )的行文结构,紧紧围绕“ ”这句话来写。 为什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4、总结归纳:阅读小技巧(1)朗读课文时,品读重点词句与段落是关键。(2)回答问题时,找关键句子要完整。三、当堂检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塞外(si si) 狂风怒号(ho ho) 要挟(yo yo) 差不多(ch ch)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 )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 ),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的()工程师。3、阅读并回答问题。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1)詹天佑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原因是什么?(2)詹天佑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用的是什么方法?原因是什么?用“ ”画出具体凿法的句子。(3)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