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导学设计 李 红学习目标:1、 能品出诗中表现力强的字词的含义;2、 能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诗中的画面;3、能形式多样且有创意地朗诵诗歌;4、能理解杜甫在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怀。学习重难点:1、 能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诗中的情节2、能形式多样且有创意地朗诵诗歌;学习方法:诵读法、赏析法、小组展示法学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猜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其中说到了一人一物,谁能最快说出这是何人?何物?(杜甫,草堂)草堂即茅屋,那么,大家知道这所“茅屋”的由来吗?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生活,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一所草房,全家安顿下来了。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了6年,第二年秋,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杜甫一家在风雨飘摇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诗人感慨万分,写下这首著名诗篇。二、品诗韵古诗词的语言非常凝练,而诗圣杜甫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来细细咀嚼一下诗中的语言,哪些词语有惊人之效,你有没有被哪些字词“惊”到?先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发言。例:“怒号”把风人格化,写出它的气势。“卷”字,用词精炼,表现风的猛烈,有动感。此外,有:飞、洒、挂、飘转三、描诗境清人陶虞开在说杜中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相关的情节和画面。请选取本诗中四个情节中的一个,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一段或两段文字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小组分工:1、2小组:秋风破屋 3、4小组:群童抱茅 5、6小组:夜雨湿屋 7 小组:祈求广厦 友情提示: 小组交流;独自完成;修改推荐;代表展示。 四、读诗情通过同学们的描写,我们认识了身逢乱世,困顿落魄却依然忧国忧民的杜甫,那么,我们一起来聆听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再次感受杜甫无私为人的济世情怀。朗读分工: 1、2小组:秋风破屋;3、4小组:群童抱茅;5、6小组:夜雨湿屋; 7小组:祈求广厦; 朗读顺序: 个人朗读 小组朗读 全班朗读 友情提醒: 可创意朗读,自由发挥,形式不限五、结束语别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 杜甫就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愿我们永远将其铭记于心,让其永放光芒! 教学反思:本堂课是一节关于“古诗文教学中彰显生命活力的教学策略探究”的课题课。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初中古诗文的教学,解决古诗文教学中学生无兴趣,无动力的教学困难,探索古诗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基于此目标,这节课在导入时,我通过让学生猜朱德的对联“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来激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来激发学生参与本堂课的热情。在“品诗韵”环节中,我以“诗中有没有哪里字词惊到了你”?来提问,(化用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让学生自行咀嚼字词,再小组交流发言,卓越课堂实施五年以来,对学生而言,组内学习交流发言,是自然又轻松的,人人都没有压力,所以,参与度很高。在“描诗境”环节中,我以“假如你现在是一位电视剧的编剧”的句子开头,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同时,我把创作的任务,按照本诗的情节分成四份,每个小组只完成其中之一,这又大大地降低了难度。此外,为了使创作显得更规范,我让学生在我事先打印的作文格子上进行描写,这也克服了随意性的毛病,创作完成后,小组选派代表到讲台前,边用展示台展示习作,边朗读,这些措施的采用,让优秀的孩子有了表现的机会,让普通的孩子,在小组内也有了锻炼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锻炼,人人提升,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上古诗文课无兴趣,无动力的难题。把整堂课推向高潮的应该是“读诗情”环节。学生脑洞大开,形式多样,很有创意。或者大方走上讲台,激情洋溢地朗诵;或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配上手势等肢体语言;或小组朗诵与全班齐诵相结合;或独诵与轮诵相呼应学生个个投入,声情并茂,这样的课堂,无须担心学生会感到枯燥,感到乏味,他们有的只是参与,是投入,是兴趣教学也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作为课题课,在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古诗文的热情上,方式还可更多,如:可将诗歌转化为绘画,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将诗歌的情景描摹出来;还可与音乐相结合,配上适合的调,用唱的形式,来演绎诗歌;还可与表演相结合,让学生穿上古装,配以古代的装饰,穿越到当时,与古人对话这些形式如果运用到位,对本课题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但是,任何形式的东西,都必须根植于内容的土壤之中,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古诗文的内容也许应该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所运用的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档案云管理办法
- 新技术收费管理办法
- 哈尔滨禁烟管理办法
- 易耗品入库管理办法
- 北京老头乐管理办法
- 县农业水价管理办法
- 暑期工使用管理办法
- 县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 施工配合比管理办法
- 本溪市牌匾管理办法
- 法院督办约谈制度方案
- 2025民用建筑智能配电设计标准
-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中国平安钻石俱乐部课件
- 质量改进活动管理制度
-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202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驾驶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33523.7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区域法第7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仪器的校准、调整和验证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2025年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