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文常】作者是王安石 ,字介甫,晚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登飞来峰体裁是 七言绝句 ;内容上是 哲理诗 。【词语注释】 (注:是补充的。)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为一寻。 (千寻,极言塔高。)缘 :因为。 ( 自缘,只因为。 自,只。) 浮云: 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比喻奸佞的小人。最高层:最高处。又比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诗句解释】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 听说鸡叫时就可以望见旭日东升。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内容主题】诗人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表现了诗人表现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诗句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 写飞来峰的地势。紧扣诗题,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极言其高(运用夸张的手法,实写)。“闻说鸡鸣见日升” 写目极之辽远,紧承首句而来(典故,联想,虚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 为下面议论抒情作铺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典、哲理句、名句、主旨句)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富含哲理(1)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表面即景说理,实际用典,直抒胸臆(运用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表现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1.全诗借景抒情 ,作者借登高以寄托感慨,表现了作者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不愧是名作。 2. 运用夸张、典故;(借景寓理)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拓展】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异曲同工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高瞻远瞩。 (4)站得高,看得远。富含哲理的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知识链接】哲理诗的主要特点是: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登飞来峰检测一 答案一、1. 飞来山上千寻塔 2. 只缘身在最高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1.千寻 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比喻奸佞的小人。2. 反映了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3.(1)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2)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三、 D登飞来峰检测二 答案一、1.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略。 3. 夸张 4.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二、 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富含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运用议论抒情,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点明主旨。登飞来峰检测一 答案一、1. 飞来山上千寻塔 2. 只缘身在最高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1.千寻 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比喻奸佞的小人。2. 反映了诗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3.(1)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2)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三、 D登飞来峰检测二 答案一、1.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略。 3. 夸张 4.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二、 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富含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运用议论抒情,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点明主旨。登飞来峰检测一一、按原文填空。1. ,闻说鸡鸣见日升。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 , 。”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二、简答题:1. 这首诗中,诗的前两句用 两字,描绘了飞来峰塔的高大;后两句“浮云”一词的寓意是 。2. 赏读全诗,谈谈你对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此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三、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歌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