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2019年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2019年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2019年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2019年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 2017年农民工调查报告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必有其出现和存在的理由和历史意义。当代中国,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尚未完善,各种社会问题充斥,形式环境复杂。1978年改革开放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大量涌入城市。也就是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这个城乡二体制的产物应运而生。 农民工的提出是1990年作为术语开始频繁出现。农民工是指在本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户口人员,从事非农业工作。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劳动力;狭义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社会学家、三农问题评论家艾君认为:在中国“实施多年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下,我们所说的“农民工”实际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当前的广义农民工约有两亿人,主要分布在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地区关系国际民生的各个生产领域。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农民工从事的主要为体力型工作,如保姆、厨师、服务员等缺乏技术含量的脏累,险差工种,也由此引发了被社会普遍歧视的现象;加之20xx年出现的畸形“民工荒”,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必须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 两千多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的弱势群体。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工的出现自然而然的成为另一个弱势群体,各种与他们有关的问题即所谓的农民工问题接踵而至。例如:子女教育问题、医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们的个人问题,已经转变为全社会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本次调查报告从农村背景环境、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遇到的种种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国家针对农民工出台的各种政策等几个方面对农民工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2017年农民工调查报告2017年农民工调查报告。旨在更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家庭,同时希望社会能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农村环境 一、留守老人生活状况 (一)打工子女的经济支持不可高估,留守老人经济状况依然较差。 由于农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农民长期以来储蓄率较低,在调查中有人估计农村老人没有养老积蓄的要占到70%以上,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负担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除了极少数有权威的老人主持全家财政外,大多数老人需单独理财。电费每月1020元,米每斤1.1元,电话月租费15元,柴每担15元,煤球3元一个,自来水,按当地标准一个老年人一年需要7001000元才能基本维持生活,且老人不能生病。外出打工子女对老人每年的转移支付平均要低于上述数字,因此我们不可过高估计打工子女的经济支持。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活很拮据. (二)外出务工子女对老人的医药支付能力显着增强,但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部分老人生病时缺乏生活照料 子女外出务工增强了老人医药支付能力,但是由于经济收入不高,还是存在着“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一位老人20xx年因为心肌梗塞住进医院,3天花了1200元,觉得太贵了,后来就再也不去医院了。另一位老人抱怨说有次头晕挂号打针就要400多,吊了4瓶水又花了500块。据调查,医药费是大多数老人家庭一项重要的支出,若使他们做到有病就医,其子女的支付能力也要大打问号 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了。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耕地浪费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5岁以下的占43%。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盲目性和集体无意识性,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致使劳动力转移过快,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转移过多、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造成了我国耕地资源利用利用不足的浪费现象。 (1)劳动力不足造成土地撂荒。 (2)劳动力不足造成大量的土地薄种薄收。 (3)土地施肥不足。 (4)出租土地的短期种植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留下来的耕地主要以出租方式处理。 (5)对遭受破坏的土地缺乏及时整理。 (6)对土地收益的期望减少,也一定程度地影响土地耕种的积极性。 (7)留守劳动力其他方面负担过重,降低了土地耕种效率。 综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地往城里输出,致使现在的农村出现了许多综合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民工的工作 中国目前有超过二亿多的农民在城市打工,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已成为我们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的恶劣的就业状况。 第一,农民工以就业非正规化为主2017年农民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 就业的非正规化直接导致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除无法享受在正规单位就业享受的工资、生活、医疗、养老等福利之外,“同工不同筹”、拖欠工资、签订歧视性工作合同等现象十分普遍。 第二,从事脏、累、差职业是农民工就业的另一大特征。农民工只能寻找技术含量低甚至纯粹的体力劳动类型的工作,集中在所谓“3D”(险danger、脏dirty、难difficult)职业岗位上,这些岗位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技术工。即包括工厂、建筑工地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工作,如瓦工、木工、焊工、管工、电工、车工等生产领域的技术工人,也包括厨师、理发师等服务业的人员 2个体劳动者。如开报亭、特色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