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优选:第4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题策略 课时达标42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优选:第4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题策略 课时达标42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优选:第4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题策略 课时达标42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优选:第4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题策略 课时达标4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第42讲1为了了解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被捕食者捕食者甲乙丙丁戊己乙丙丁戊己庚(1)表中未列出的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缺一不可)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缺一不可)_。(2)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4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丙、己、戊、庚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庚_。(3)乙与丙的关系是_捕食与竞争_;庚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_呼吸消耗_、_未利用_。(4)庚为外来物种,当其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甲所示,已知庚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在图乙中画出庚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答案(4)如图2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_食物链_,该生态系统的_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2)碳元素通过_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为生物的_呼吸_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_(至少两条)。(3)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自我调节_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_(负)反馈_调节机制来实现。(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_。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A为生产者,B1、B2、B3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食物链的构成,所以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2)过程表示碳元素以CO2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过程为生物的呼吸作用。采取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等措施,可以防止雾霾天气的发生。(3)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被捕食者同样也能够依据捕食者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3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_、_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主要原因是_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越少(或营养级高的物种,往往体型较大)_。(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_,C表示_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_。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b/y100%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4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此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被破坏,如图为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 kJm2a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_11105_kJm2a1_,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5103_kJm2a1_。由图可知,营养级_较高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2)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分别为_156%_、_333%_。(3)由图可知,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_12104_kJm2a1_。解析(1)由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的。所以其固定的能量值为(2370143)103 kJm2a111105 kJm2a1;据图分析,流入到肉食动物的能量植食动物的能量热能未利用分解者(1424905)10325103 kJm2a1,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向顶位肉食动物的能量热能未利用分解者(0252151005)10375103 kJm2a1,来源于植食动物的能量为 25103 kJm2a1,则补偿输入为5103 kJm2a1。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补偿输入的能量越多,所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2)图中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4103 kJm2a1,加上补偿的能量2103 kJm2a1,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103 kJm2a1 ,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25103 kJm2a1,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025103(75103)100%333%。(3)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103 kJm2a1,用于呼吸消耗的能量为4103 kJm2a1,则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同化能量呼吸消耗16103410312104 kJm2a1。5蜜蜂是一种群聚的益虫,蜜蜂的筑巢、语言以及采粉酿蜜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蜜蜂的侦察蜂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察蜂跳“圆圈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行为信息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包含种间互助和_捕食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实验材料为蜜蜂100只,1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的植物花朵,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实验设计见表:组别假设操作步骤预测结果结论1通过花的味道识别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化学信息_、_物理信息_。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等方面的要求是_将白纸染成花朵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朵不同_。如果将3组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_“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_;b_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_。每组实验测定的指标是_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_。6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共有_8_条食物链。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竞争_。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_信息传递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分解者_,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二氧化碳_的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 kJ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_100a_kJ。(3)狐能够依据松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松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狐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还能够_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_。(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_负反馈_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解析(1)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因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等,表现为竞争关系。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2)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只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若要求出鹰每增加a kJ能量,需要草提供的最少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