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堵格村规划说明.doc_第1页
02堵格村规划说明.doc_第2页
02堵格村规划说明.doc_第3页
02堵格村规划说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东县堵格乡堵格村新村建设规划一、 规划说明1、 概况堵格村地处县域中北部的高山地带,S310及省道穿村而过,向东距县城中心约26公里。全村分3个村民小组,共365户1459人。耕地共有1049亩,人均面积为0.72亩。村民现有经济来源主要以到会东县城或本乡集镇经商、打工为主,农业以传统的种植业以蔬菜、玉米为主,已经成为了攀枝花的蔬菜基地,畜牧业以猪、羊养殖和交易为主,堵格畜牧交易市场是会东县最大的交易市场。村域内3个小组的农居总体分布较为分散,大致形成了几个较为集中的聚居点,但聚居户数不多,以一二十户为主,且各聚居点相距较远;现有农居约70%以一层、土木结构为主,具有典型的川南民居特点,但建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需求,沿S310两侧及集镇周边修建了较多的现代民居,23层砖混结构,但建筑风貌上又比较凌乱。村委会内部功能单一,缺乏村民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沿S310两侧的村民小组交通状况较好,其余的由于道路较窄、路面未硬化等通车困难;村民饮水依靠山泉水或地下水;已接通电力、电话;无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部分村民已建有沼气池。2、 规划理念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新型村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核心,以设施配套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保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注重保持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结合会东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对各村的发展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促进堵格村呈现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3、规划范围及期限本次新村建设规划范围位于本村沿S310道路一侧的平坝用地,南侧紧邻场镇,东侧与羊槽村接壤,总规划面积3.47公顷。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4、规划思路堵格新村在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上属一类发展区;体系构建设上属于乡镇驻地村,规模上达到特大型;风貌上隶属现代民居风貌控制区。规划的新村在选址上,考虑了区位、环境、用地等条件,注重形象打造、注重与原有聚居点的整合;在总体布局上,注重新村产业与聚居点的协调发展;在产业规划上,注重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经营,注重对接市场;在聚居点规划上,注重布局形态的多样性行列式、院落式与组团式,注重景观轴线(沿河绿化带及街景)的打造,注重单体建筑的经济、实用、美观。5、产业规划村域主导产业为蔬菜、玉米、畜牧交易。规划区产业为畜牧交易、黑山羊、商业贸易。6、 规划布局规划总体布局呈一带两心、两组四轴多点:“一带”:连接规划区内两组团的滨水景观功能纽带;“两心”:分别位于规划区北部及南部的功能核心,依托广场、绿化、景观小品打造村民活动中心;“两组”:分别位于规划区北部及南部的两个新村聚居点集中建设片区,片区内主要以商业贸易为主;“四轴”:连接规划区景观、居住和交通功能的两条景观纵轴及两条横轴;“多点”:分别位于规划区南、北及中部的四个功能节点。四个功能节点与功能核心及轴线共同构建该规划片区功能结构网络,使村民的休闲娱乐与生活合理布局。7、 用地指标规划区总建设用地3.46公顷,共布置民居70户,其中57户新建,改建13户,可容纳人口365人,人均建设用地95.07平方米。规划区用地平衡表分类代号用地名称现状2010年规划2020年面积(公顷)比例()人均面积(m2/人)面积(公顷)比例()人均面积(m2/人)R村民建设用地 0.312.3567.9264.38C公共设施用地0.061.731.64S道路广场用地0.030.6518.7917.81G绿化用地3.120.3710.6910.14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030.870.82规划区建设用地3.463.46100.0095.07E1水域0.010.01规划区总用地3.47公顷8、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分为3个等级:片区主要道路,道路红线8米宽;片区次要道路,道路红线3.5-6米宽;过境道路,道路红线8米宽。另外,规划四处广场,三处位于规划片区北部,一处位于片区中南部,主要功能为村民提供集会、游乐活动场地。村民或游客停车主要有民居院坝停车、路边停车及广场停车等。9、 市政工程(一)给水工程饮用水:用水量预测村民生活用水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取180升/人日,未预计水量按上述两项用水量的10计,则规划区总用水量预测为72.27吨/天。供水水源规划区可由堵格乡场镇供水管网集中供水。给水管网区内配水管呈环状及树枝状布置,管径DN50-300。消防规划规划区消防体制采用生活和消防合并的低压制,消防用水量及室外消火栓布置采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二)排水工程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1)污水工程污水量预测,按用水量的80计算,为57.82吨/天。 污水管网,充分利用地形的自然坡度,布置污水管于主次道路或绿化带下,污水管管径DN100600。规划区污水经堵格乡场镇污水管网输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 (2)雨水工程 规划区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雨水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排放。规划在村民建设用地内的道路设路边排水暗沟,经排水沟将雨水收集,就近排入村内河流。在穿越道路时设涵洞,涵洞和排水沟尺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规划区排水困难。(三)电力工程规划区的用电标准:村民4KW/户,市政及不可预计用电量按上述用电量的10%计,则本区的用电量负荷为308KW。同时系数取0.7,则变压总容量约为215.6KW。供电线路以放射状或环状沿道路敷设。(四)电信工程规划电话按每户平均1.0线的标准配置,则本区所需电话总量为70线。按实装率90%计,则设备容量需达到63对线。电信线路采用管道或架空形式沿道路敷设。(五)能源供应规划规划清洁炊事能源以液化石油气为主,电能为辅。洗浴用能源以电能为主,建议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普及率大于95%,可由堵格乡场镇燃气管网接入。(六)环卫设施规划规划三处垃圾收集点,每处占地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沿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设置废物箱,间距不大于80米。村民自行将生活垃圾置于废物箱或垃圾收集点,区内专人负责将各废物箱内垃圾定时清运至垃圾收集点,转而运至县城垃圾中转站。规划一处公共厕所,建筑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区内专人负责,定时清洗公共厕所,保证卫生清洁,满足游客及村民正常使用。9、 户型设计为展现特色川南民居风貌,首次户型设计在建筑立面上采用灰瓦坡屋顶、大面积白墙、青砖木材点缀、局部特色窗花等方式,局部采用特色窗花丰富建筑立面效果。征求当地村民意见后,由灰瓦坡屋顶改成平屋顶,在檐口上采用灰瓦坡屋面,去掉局部特色窗花,整体形式较为自然、协调、乡村风情浓厚。建筑高度不超过15m,层数不超过4层,以23层为主。户型在内部功能上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主体为居住,部分有经营(农家休闲娱乐餐饮或牲畜养殖)的功能需求;在建筑面积上考虑不同人口家庭、不同功能等因素:(1)G-1户型 3-4人户、两层,占地面积1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1平方米,以居住功能为主,有经营用房;(2)G-2户型 4-5人户、三层,占地面积113平方米,总建筑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