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要点通用版.doc_第1页
经济地理要点通用版.doc_第2页
经济地理要点通用版.doc_第3页
经济地理要点通用版.doc_第4页
经济地理要点通用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经济地理复习要点汇总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目前的物流研究仍然局限于少数学科和领域,主要集中在物资流通和交通运输领域,并且与其他领域的物流问题相隔离。而侧重于空间经济研究的地理学领域,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领域关于物流经济的研究却较少。因此,如何以地理学观点,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分析物流现象,探讨物流经济发展问题便开始成为地理学者尤其是经济地理学者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企业调查及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公司案例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为支撑,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和分析,科学管理空间和非空间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我国物流布局的基本情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现代物流业进行探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即: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形成若干物流通道,使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点轴面系统已略呈雏形。 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东中西部物流业发展不平衡、南北物流产业发展差距大以及城乡物流业发展的不平衡的特点。此外物流业经营较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布局仍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1 全国一盘棋,统一规化,合理布局。 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出发,坚持对全国经济和生产力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行全国一盘棋。 2 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应该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有利条件进行专门化生产,同时还必须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在一个地区内经济形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3 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大分散、小集中”。这样既有利生产的协作联系,又能避免在用水、用地,交通等方面的紧张和环境污染,同时在国防上也比较安全,是经济原则和国防安全原则的统一。4 生产尽可能与原料、燃料地和消费地相结合。实践中,工业生产与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区难以完善结合,必须根据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特点和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原料、燃料和产品在运输上的难易、运输量的大小等方面的对比关系,来确定工业布局的趋向性。5 正确处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的关系,使生产力布局趋向合理。我国从东到西存在着以上三个明显的经济地带,要使生产布局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趋向合理,必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6效益最优原则。合理布局生产力可以达到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最大、社会效益最好、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小的理想状况)最优这一目标。运输布局基本原则1必须与工农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相适应,即根据运输需要确定运输布局。 2新建线路要有利于开发新的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促进生产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日趋合理。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区自然和经济的优势。 4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综合发展各种运输方式。 5充分发挥现有的运输网的潜力。综合运输网、部门运输网的层次和区划1、综合运输网络的层次和区划全国综合运输网是由部门运输网和各个地区的综合运输网组成的。 运输网的层次或区划,就是确定各级地方运输网的范围和界限。 各级综合运输网层次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其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低。全国和大经济区级的运输网的骨干是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主要是铁路干线、水运干线、高级公路和航空线。省级的运输网除了现代化运输工具外,一般公路和地方航道也占有一定地位。同级综合运输网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技术装备的特点上,这方面,是由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以及历史的传统所共同决定的。 综合运输网区划的原则是:由于综合运输网应直接为相应的经济体系服务,因此,综合运网区划的界线应同综合经济区的界线基本一致;由于在综合运输网中,不同的运输方式应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能发挥联合运输和合理分工的效能,因此,应充分考虑运输网本身的整体性,从这个观点来看,它的界线又往往不能同相应的综合经济区完全一致。 2、部门运输网的层次和区划部门运输网即各种运输方式自身构成的铁路运输网、水上航道网、公路网、航空网、管道网等。 不同的运输方式,由于在各级综合运输网络中的地位不同,因而其层次也各异。例如:我国的铁路运输网可分为三级:全国铁路网;地区铁路网;地方铁路网。水上航道可分为四级:全国水运网;大河流域或沿海航区水运网;地方航道网;河网化航道网。公路网可分为三级;地区公路网(如西北和西南的公路网);地方公路网;农村道路网。航空网可分为二级:全国航空网;地方航空网。一级区划:铁路:分为东北、关内和台湾铁路网海运:分为北方沿海航区和华南航区内河航运:分为长江、珠江和松花江黑龙江航道网公路:分为西北和西南公路网组成全国运输网线路的功能类型(举例)主干线路:综合运输网络的骨干和大动脉,如京广线、长江。开发线路:主干线路向边远地区和新开发区的延长,如在沿海、沿江、林区(大小兴安岭)矿区的铁路(黎湛、包白)和公路(昆洛、乌克)。联络线路:主干线路与工业、农业和矿业企业或地区联络的分支线路,如北京通往大台的铁路、天津通往北大港的航线、上海通往金山卫的公路。腹地内线路: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工矿区内部的运输线路,一般是简易小路和小和航线。企业内线路:专门为工业企业好人乡镇、农场内部生产环节服务的交通线路,如农村的田间道路、通航渠道和厂矿内部的各种道理、吊车线、管道网等。腹地的划分及其计算腹地的分类(1)按腹地与运输线路或港站形成的时间关系分类 现状腹地:指现有运输线路或港站已形成的服务范围。 潜在腹地:指新建或改建运输线路、港站的未来服务地区或吸引范围。(2)按腹地对外运输联系的性质分类直接腹地:指与该运输线路或港站有直接运输联系的用户(厂、矿、乡镇、中转港等)所组成的完整地带。这些用户物资的全部或部分出入,都经过该运输线路的港站。即直接腹地内的用户的对外运输联系,无论运输和装卸,均不与其它相联的运输线路发生关系。 联合腹地:指与该运输线相联系的其它同级运输线路的直接腹地,其物资利用该运输线路联运,并在该运输线路的港站装卸。 间接腹地:指货物通过该运输线路运输但不在该运输线路的港站装卸的其它两条同级运输线路的直接腹地。 如图:AB、CD、EF三条线路是同级线路 a点的货物经过AB线运往b点,其无论运输和装、卸均不与其他相连的交通线发生关系,则a,b称为AB线的直接腹地 ;AB线范围的a点将货物运往CD线范围的c点,则c点称为AB线的联合腹地。(ac或bc);dc,则对AB线来说,d、c均属于其间接腹地。 例:设AB为设计线,CD为相关线,P、Q为站、港,研究经济据点K应归为哪条线的直接腹地 .找出K点的货流方向,假定其运输交往为K与D之间; .设由K至设计线AB及相关线CD的站、港P、Q的支线距离为L支1、L支2(单位:公里)、支线运费率为t支1、t支2(单位:元公里),从而计算出两方面单位货物的全支线运费为L支1t支1及L支2t支2; .当干线上货流的交点为M时,可以用M代替D。设P、Q至M的距离为L干1、L干2,运费率为t干1、t干2,计算出单位货物的全干线运费为L干1t干1及L干2t干2; .将经由AB线及CD线的装卸费用t中1、t中2考虑进来;.比较货物经设计线AB及相关线CD的总运费T1、T2, 运输线路合理衔接点的计算例一A地位于陆地上,B地位于海岛边。两地之间有货运任务,需建一海港实现陆海交接,求其最适宜的地点。 先找出A、B距海岸最近之距离,以AC为a,BD为b,并将CD之距离定为c公里。设合理港址位于Z点,并设CZ为x公里。这里只求使运输速度最快(行走时间最短)的港址,而将其求总运费最低港址的方法略去。已知陆海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为V1,V2公里/小时,于是AB间的走行总时间: 即两地至海港方向角之正弦与交通工具速度成正比例例二 A距河上C点最近,B距河上D点最近。如联运采用ACDB的路线,能最大限度利用水运。但由于在运输方向上有绕行现象,并不是最经济合理的。如在CD之间找出两个合适点Z1、Z2作为转运码头,则虽利用水运较短,但由于距离的缩短可使总运费达到最小。 设AC、BD、CD之距离分别为a、b、c公里,又设CZ1,Z2D距离为x、y公里。于是,由A至B单位货物的总运费E: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l计划化原则 2直达化原则 3短距化原则 4钟摆化原则 5集中化原则 6社会化原则 7服务化原则 8标准化原则分析自己家乡所属省(自治区/市)的工业生产力布局情况(论述)我国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情况有色金属:铜丰富(江西、湖北),铝丰富(山西、河南)、铅锌十分丰富(云南、湖南)、锡世界第一(广西、云南)、钨世界第一(赣南、湘南、粤北)、钼世界前列(吉林、陕西)、镍(甘肃金昌镍都)、黄金丰富(山东、黑龙江)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硫化矿物(分布广泛)、磷矿石丰富分布很不均(云南、贵州)、钾盐分布广(青海、内蒙、甘肃)煤炭工业布局基本情况(1)以山西为中心的北方煤炭区 (2)以黑龙江为中心的东北煤炭区 (3)以兖徐、两淮为中心的华东煤炭区(4)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煤炭区采油工业布局基本情况(1)东部陆上油矿区 大庆、胜利、华北三大主力油田(占全国80%)(2)西部内陆油矿区 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田、柴达木油田、塔里木盆地油田(3)陆棚海底石油区 渤海湾、南黄海、东海、南海的珠江口、莺歌海、北部湾以及台湾浅滩重型机械、通用机械制造业布局(1)重型机械制造业 (靠近钢铁基地)上海、沈阳(2)通用机械制造业 上海(最大),大连,沈阳钢铁工业布局要求及我国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钢铁工业布局的要求:(1)原料燃料因素(2)消费因素(3)水、电、土地、交通等因素(4)技术因素。 钢铁生产基地:(1)鞍本地区(2)京津唐地区(3)上海地区(4)武汉钢铁公司(5)攀枝花钢铁公司(6)太原钢铁公司(7)包头钢铁公司(8)马鞍山钢铁公司(9)重庆地区建材工业布局要求(1)尽可能靠近原料产地。(2)因地制宜,普遍发展,就近生产,就近消费。(3)选址应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商品粮基地的选建能够经常稳定地提供余粮的地区;投资少、见效快的地区;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基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和建设的地区;交通运输比较方便的地区;经济作物、林、牧地区,不宜选为商品粮基地。(1)南方商品粮基地包括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共5片;(2)东北商品粮基地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吉林和辽宁中部平原共3片。(3)西北商品粮基地包括河西走廊、内蒙和宁夏河套地区,共3片。(4)淮河平原商品粮基地包括苏北和皖北2片。经济作物概念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我国林区基本分布1 东北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2 西南林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3 南方林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贵州及江苏4 防护林区5 西北少林区:主要分布于白龙江流域、祁连山北侧、阿尔泰山南坡和天山,秦岭等我国渔业生产布局1 海洋渔业的布局(1)渤海海区渔场(2)黄海海区渔场(3)东海海区渔场(4)南海海区渔场2 淡水渔业布局(1)长江中下游河、湖、塘、库、养捕鱼区(2)华南山地池塘精养区(3)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塘库渔业粗养区(4)云贵高原湖泊捕捞渔业区(5)东北河、湖、水库渔业区(6)蒙新草原湖泊捕养渔区(7)青藏高原湖泊渔业区我国木材、石油的基本流向石油流向:“北油南运”、“东油西运”木材流向:以陇海线为界,以北北木南运,以南南木北运,西南木材先北后西我国粮食流向(调入、调出)主要调出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皖中沿江平平原和巢湖盆地、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主要调入地区是:东北南部、京津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黄淮北部地区,黄土高原和西北广大牧区。商业与物流的关系物流是商业的重要内容;现代物流是商业流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现代物流促进了商业流通分工的深化和商业流通形式的创新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了商业流通体系的变革和商业流通组织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了商业技术的创新,提高了商业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经济特区(6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2010.5)批发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1)生产地区批发企业的布局应该接近商品的主要产地、交通便利的地方。 (2)中转地区批发企业一般布局在交通枢纽城市、地区经济中心或主要对外贸易港口。 (3)销售地区批发企业主要设在交通方便、零售企业密集的销售中心。 (4)要根据各类商品购销分布的特点,商品的主要流向确定批发企业的规模、密度、行业结构。 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因素分析。1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2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3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4生产布局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