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探讨》.doc_第1页
论文《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探讨》.doc_第2页
论文《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探讨》.doc_第3页
论文《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探讨》.doc_第4页
论文《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原因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第一学期论文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探讨摘要:本文以2011年3月至9月初期间的各项资料为依据,就南京地区近期猪肉价格变化进行分析,从供应与需求等多角度剖析了南京市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针对猪肉价格现状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关键词:南京市 猪肉 价格上涨 原因 对策一、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状况概述 近年来南京食品价格居高不下,给市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影响。根据南京市统计局统计结果:今年上半年南京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0%,居八大类之首,拉升总指数2.66个百分点。食品月同比涨幅逐步上升,6月达到本年峰值,为13.8%;环比仅有2个月下降,2月环比上涨最快,达到5.6%。上半年构成食品的16个类别,除菜价外,同比全部上涨。百姓消费量较大的粮食、淀粉及制品、油脂、肉禽及制品、蛋、干鲜瓜果、糕点饼干面包、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均超过了10%,分别为16.9%、17.0%、17.1%、16.6%、21.0%、21.3%、13.5%、14.5%。在粮食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下,猪肉养殖成本提高,供给减少,6月同比上涨40.3%,上半年涨幅达到21.5%。与之相关的羊肉、畜肉副产品、禽价分别上涨17.4%、26.3%、14.1%。猪肉是我国主要的畜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价格的变化关系与我们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研究近期本市猪肉价格上涨及背后原因是有必要的。我选取了南京鼓楼区、白下区、秦淮区、玄武、下关、雨花台、六合、江宁等区及溧水县的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得到了以下各类猪肉的相关价格数据,整理如下:近期南京农贸市场各类猪肉均价(元/500克)日期去骨腿肉精瘦肉肋排大排肋条肉3月3日12.22 13.39 17.72 12.44 12.67 3月17日12.39 13.44 17.06 12.83 12.67 3月31日12.17 13.78 17.94 13.11 12.89 4月14日12.33 13.72 17.39 12.83 13.00 4月28日12.22 13.44 17.28 12.61 13.22 5月12日12.22 13.44 17.22 13.17 13.06 5月26日12.72 14.17 15.94 12.94 13.17 6月16日14.17 15.44 19.56 14.39 13.83 6月30日15.17 16.78 21.56 15.72 15.39 7月7日15.11 17.00 21.78 15.50 15.50 7月14日15.11 16.89 21.89 16.06 15.72 7月21日15.11 17.11 21.94 16.06 15.67 8月4日15.11 17.17 21.89 15.72 15.61 8月18日15.22 17.00 21.44 16.17 15.56 9月1日15.33 17.06 21.56 15.72 15.50 近期南京农贸市场各类猪肉最高价(元/500克)日期去骨腿肉精瘦肉肋排大排肋条肉3月3日12.51419.513.5143月17日13.51518.51515.53月311428日12.514.52014155月122616日1517231715.56月30日16182517187月7日16182517187月14日16182617187月21日16182618188月4日16182617188月18日16182518189月1日16.518251717今年春季以来各类猪肉价格不断上升,居高不下。去骨腿肉、精瘦肉、肋排、大排和肋条肉涨幅各有不同:肋排与其它猪肉品种相比,价格最高,早在4月底最高价就达20元/斤,到6月底时其价格则稳定在了20元/斤以上;其它种类猪肉均价在3月初至5月中旬价格较为稳定或略有小幅上涨,5月中旬开始有较大幅度上涨,6月底达到一个较高价位,入夏后价格则稳定在高位,其中精瘦肉价格略高于去后腿肉、大排和肋条肉。在每个区的农贸市场每种猪肉的具体近期价格的变化如下:从上面五张近期南京市农贸市场各类猪肉价格监测图可以看出:去骨腿肉除六合、秦淮二区价格起伏较大外,其它各区价格变动规律相似,都是从3月初的12元/斤左右逐步升至15元/斤左右;精瘦肉玄武区和白下区价格比其它各区县同期价格低,价格增长程度则是各区相似;肋排价格鼓楼、白下、玄武三区和溧水县价格较高,且增长幅度较大;大排价格江宁区3月初价格较低,但价格波动十分明显,入夏后一度成为大排价格最高的区县,其余各区大排价格增长程度相对稳定;肋条肉价格秦淮雨花台二区价格最高,江宁区和溧水县价格最低,其余各区价格相差不大。虽然从图中看出各区县价格大小、变动幅度均有差异,但各类猪肉价格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造成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一)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眼下,生猪价又进入了新一轮“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简称“猪周期”,此即业内普遍认为的生猪产业发展规律:猪肉价格大涨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就全国而言,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一般为3年,2008年猪肉价处于上升期,随后开始回落,并至低谷;而从2010年6月开始,猪肉价止跌回升,现在正处于上升期。就南京而言,生猪存出栏有所下滑。今年上半年,南京全市生猪出栏48.14万头,同比下降1.3%;猪肉总产量3.51万吨,同比下降1.3%。生猪存栏48.45万头,同比下降0.7%。生猪供应量下降。(二)供给不足 供应不足是造成近期猪肉价格急剧上涨的最主要的原因。去年生猪养殖供应量大,供过于求,使得猪肉价格较低,不少生猪养殖户纷纷降低了养猪规模,有的甚至放弃养殖生猪。这也就导致今年生猪养殖、供应量偏少,猪肉价格高位运行。 南京市常年生猪消费量约为32万吨,本地生猪供应自给率约占25%,全市常年生猪饲养量约为220万头,出栏150万头,猪肉总产量10万吨。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饲养量137.1万头,其中生猪存栏 64.4万头,出栏72.7万头,猪肉总产量约4.95万吨,能繁母猪存栏3.59万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2%。在南京的猪肉市场中,主要消费者是城镇居民,而生猪的主要供给者是分散的农户。受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空间距离较远、文化程度较低、人数比较分散、信息渠道缺乏(只能通过听别人讲、看电视,很少有人订阅报刊)等,这些农村的养殖户搜寻市场信息的成本太高且难以获取准确及时的信息,对市场价格的预测能力很低,对生猪的养殖完全依据上一期的价格。当市场形势看好、养猪效益较高时会蜂拥而上,形势严峻、效益下滑时又会一哄而散,造成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在来来回回的市场波动中农户承受损失,消费市场的稳定大受影响。而且猪肉涨价所带来利益,大部分被中间商取得。面对陌生的市场,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那些具有多年生猪养殖经验的人才能对市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根据预测到的猪肉价格走势指导其养殖行为。疫病的加剧也使得猪肉供给量减少。近来年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和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相继出现。最近,蓝耳病尚未平息,又有新的疫病出现:今年的猪流行性腹泻开始影响河南、四川等南京猪肉来源地,该疫病直接导致母猪产崽为仅产单崽或者双崽,并且小猪成活率极低,不少养殖场小猪死亡率甚至高达30%。疫病导致猪的死亡,造成养殖户的心理恐慌,以致规模户出栏不补栏,散户则干脆退出。从而助推了猪肉价格波动,对猪肉的供应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屡屡被曝光的瘦肉精事件也给国内整个生猪养殖行业蒙上阴影,据媒体(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调查了十几家养猪场,发现几乎家家都在使用 “瘦肉精”,而且添加量大小不一。“瘦肉精”在这些地方的贩卖渠道和添加过程都非常隐蔽,参与的人像贩卖毒品一样警惕,一般都是由负责调猪的经纪人和前来买猪的商贩们直接卖给养猪户,包装袋上面没有任何名称和标识。其中一部分商贩正来自于南京。被添加了猪肉精的猪肉流入市场,给消费者的安全带来隐患,使得本已存在肉价难以抑制问题的中国的猪肉产业更加混乱。同时也有不少养殖大户受各种 “瘦肉精事件”的影响,养猪积极性下降,选择了降低养殖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市场的供应量。 还有,现在猪肉价高,很多养殖户有了惜售心理,进一步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三)养殖成本增加饲料价格的涨价因素,也传递给了猪肉价格,带来涨价压力。在生猪收购价格看涨的同时,饲料成本也在不断上涨。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走高,各种肥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大多在10%以上,而生猪养殖的主要饲料玉米价格也不断上涨,由去年同期的1.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3-2.5元/公斤。豆粕去年价格不到3000元/吨,今年约3200元/吨;麸皮从每公斤1.2元涨到1.5元。饲料成本上涨了近30%。养殖一头220斤的生猪通常要消耗650斤饲料,如果按照一只生猪220斤的标准计算,仅饲料价格就涨了近200元/只。 水、电、人工等费用都大大增加。电煤供应趋紧。受近期国家限制电煤价格上涨的影响,后期电煤供应将趋紧张,一些地区和企业电力供应缺口较大,使得目前众多中小生猪企业所遭遇的钱荒、电荒,最终以猪肉价格抬高的结果呈现。(四)猪肉消费需求上升 2011年上半年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63元,同比增长12.4%,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净增18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上半年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增长6.2%。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6.0%。 我国的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以猪肉为主,猪肉占肉类比重的65。所以猪肉基本可以认定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具有较强刚性,由此造成的供求矛盾导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不断优化,对猪肉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加剧了猪肉供需矛盾,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五)劳动力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一部分农民从土地剥离出来,这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南京的六合区最近的劳动力资源为例,该区现有城乡劳动力14.250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就占了2.5062万人。据调查,一般来说农民的就业意愿首选是就地非农业就业,其次是外出打工,最后是在家务农。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为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影响。农村劳动力人工费用的上涨,进而农产品包括玉米等价格上升,同时加上饲养生猪的农户数量的减少,这些也都构成了近期猪肉涨价的因素。(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猪肉价格高涨具有产业链等多环节原因,并非只是养殖环节的问题。河南是养猪第一大省,四川是养猪第二大省,上海、浙江、南京等地都是去这两个省收购活猪。南京猪肉八成来自外省,南京市民一年消费180万头生猪,其中只有25%产自本地,约32万吨,而其他75%都是从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收购的,其中河南最多。这就意味着要把猪源从小村子运输到城市再运输到南京,运输不及时或者收购的猪数量不够,都有可能对价格带来影响。今年夏天南京暴雨等恶劣天气进一步增加了猪肉的养殖、调运和防疫成本。据猪贩介绍:收猪成本包括中介费、运输费,以及猪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一斤猪净利也就5分钱,同时需要承担“死一头猪就白干”等风险。加之当前汽油、柴油等价格高位运行,运输费用过高,运输风险较大,这些都为猪肉价格上涨提供了可能。三、猪肉价格上涨的对策分析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是影响了南京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引起了政府的关注。近期已采取的有关应对措施:一、为了解决供给不足问题,南京市政府制定了地产生猪自给率33%的目标,将新建或改扩建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10个,增养生猪10万头以上,其中新建6个万头猪场,扩建4个万头猪场。具体计划为:六合新建3个,增养生猪4万头;高淳新建1个,扩建1个,增养生猪2万头;浦口扩建1个,增养生猪1万头;溧水新建1个,扩建2个,增养生猪3万头;江宁新建1个,增养生猪1万头。7月1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生猪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规模养殖,扩大规模增量,防止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造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通过提升生猪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市场有效供给。二、为了调动养殖场(户)饲养能繁母猪的积极性,促进生猪养殖持续健康发展,稳定猪肉价格,江宁区林业局积极开展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工作。三、建邺区强化商品价格管理,严格执行稳定价格、治乱减负目标责任制,落实各项收费优惠政策,全力保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大力推进平价直销店(区)建设,积极推出“惠民专柜”等稳价惠民举措,投入30万元设立区稳物价惠民生专项经费,定向服务低保居民。加大市场常规巡查及价格专项检查,严查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行为,及时化解价格纠纷矛盾。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今后如何保持猪肉价格的合理,共同维护猪肉市场的稳定发展,不仅关乎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更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南京市政府已实行的政策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来提出建议:(一)从猪肉的供给出发: 加强对猪肉的生产、需求和价格的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养殖户正确认识市场形势,克服惜售心理。启动市场价格和供求情况的日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等。大力发展生猪期货市场,进行标准化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在这个市场上买卖的期货合约是未来交易的农产品。这样,就可以通过众多供需者的价格竞争发现未来的价格,增强生猪的养殖者对市场的预测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