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必备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m ,1m=109nm 3.特殊的测量方法 A、累积法:适用测细铜线的直径、纸的厚度 B、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 C、滚轮法:适用测操场跑道的长度 D、辅助法: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认”: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B、“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物体并且不歪斜。C、“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E、“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秒(S)2.测量工具:钟表;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石英钟、机械钟、电子表等 3.械停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大表盘表示秒钟;三、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球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第2节 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二、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选取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2.除描述对象外,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三、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计算公式:V=S/t 变形 :t=S/v S=vt4.速度单位:1m/s =3.6Km/h 1 Km/h=1/3.6m/s四、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特点: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2.变速直线运动A、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改变的运动(特点: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它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时间)五、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S/t2.注意事项:将斜面放的平一些,使小车运动速度不要太快,以方便测量时间;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波的形式来传播;在生活中人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常识: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V固V液V气 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常识: 有一段钢管里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最多听到3次声音。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计时。若听到枪声再计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的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15)。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6.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测距,计算公式 距离S=vt/2.7.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声: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第2节 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常识:为什么蜜蜂飞行能听见,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2.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喇叭筒的作用是:减小声音的发散。3.音色:声音的特点;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根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断;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第3节 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核爆炸产生次声波;蝙蝠、雷达、B超是超声波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碎石治疗结石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3.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0dB;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4.减弱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单位: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测量工具-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的刻有刻度。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侧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或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乱甩,测量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必须甩到35度以下,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看: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合适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住的上表面相平。第2节 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海波、冰、石英、各种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温度不断降低。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第3节 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汽化: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蒸 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发 影响因素:(1)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腾 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第4节 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常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3.常见升华:萘球变小、灯丝变细、人工降雨、人工烟雾、冰冻衣服变干、樟脑球变小。常见凝华:灯泡变黑、冰花、霜、 “雾凇”、雪。第四章 光现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常识: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地球在月球的后面在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可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可看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打靶:缺口、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排列整齐的队伍。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x108m/s=3x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x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6.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它是长度单位。第2节 光的反射1.定义: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条件:反射面光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会射向不同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练习:1.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2.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的原因: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第3节 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a) 像和物大小相等b)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d) 所成的像是虚像且左右倒置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 用 :成像、改变光路实像、虚像 :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二、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做反射面 凹面镜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三、平面镜成像实验:1.器材:平板玻璃、直尺、蜡烛;2.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3.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4.用直尺的作用:测量像距和物距;5.玻璃板必须和纸面垂直,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和测量像距;6.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不点燃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7.在纸面移动蜡烛无法和像重合,原因是玻璃板没有和纸面垂直;8.玻璃板要薄一些,是为了避免成两个像导致像距测量的误差较大; 常识:汽车司机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作用是减小阻力,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第4节 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两线异侧,空气中的角大,光路可逆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者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常识: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是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看到鱼儿是由光的折射儿形成的虚像。第5节 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即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即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5、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仪)(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6、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荧光作用;(验钞)(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7、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名词: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 心: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 点: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 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第2节素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2.投影仪fu2f倒立放大实像3.放大镜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2fu=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机、投影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象放大镜第4节 眼睛和眼镜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3.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望远镜并没有成放大的像,但是人却看的更清了,是因为它增大了人观看像时的视角。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要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常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公鸡2Kg 一只鸡蛋约50g3.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横梁平衡“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加),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回复平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第2节 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m/v 变形:v=m/ m=v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要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1 Kg/m3=110-3 g/cm34.水=1.0103Kg/m3 表示:1 m3水的质量是1.0103Kg5.理解密度公式:=m/v(1)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企业购买办公设备合同购买办公设备合同范本
- 2025共同渔业资源养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合同
- 2025年旋挖钻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厂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实操技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T电梯修理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贸进口合同范本
-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条文解释
- ICU抗凝药物合理应用
- 2024年院感安全注射培训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微生物评估报告
- 穴位埋线疗法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 学校各功能室使用情况登记表
- 气瓶检验员考试题
- 室内设计施工图图例与规范-课件
- 22G101系列图集常用点全解读
- 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7~9)年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