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39 页 拉萨国税会议室 音 频 会 议 系 统 设 计 说 明 第 2 页 共 39 页 目 录 设计方案说明 4 1概述 4 2设计依据和原则 5 3设计目标 8 3 1实现高保真的声音重放和还原 8 3 2实现高度智能化的便捷控制 8 3 3友好化的操作界面 8 3 4整体设计符合现代装修美学要求 10 4扩声系统详细设计说明 11 4 1系统总述 11 4 2设计技术指标 11 4 3详细设计 12 4 3 1智能扩声及媒体矩阵控制系统 12 4 3 2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需要综合满足以下要求 12 4 3 3扩声系统的定位 13 4 3 4扩声系统的构成 13 4 4会议室设计介绍 13 4 4 1扩声形式 13 4 4 2扬声器的选择 13 4 4 3扬声器的布置 14 4 4 4功放系统的配置 14 4 4 5周边设备 15 4 4 6会议发言系统 16 5媒体矩阵系统特点 17 6主要设备参数 20 6 1数字音频处理器 DSP322UA 20 6 2主音箱 KW152 22 6 3辅助扬声器 AD 10T 25 6 4舞台返听扬声器 AD 8T 26 6 5有源超低扬声器 KSUB 27 6 6功放 ISA450 30 6 7功放 IAS750 30 6 8鹅颈话筒 PRO40Q 31 6 9无线话筒 ULX24 SM58 32 6 10调音台 YAMAHA MG24 14FX 33 7专业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34 第 3 页 共 39 页 7 1概况 34 7 1 1设计用途 34 7 1 2设计内容 34 7 1 3设计原则 34 7 1 4系统的先进性 35 7 1 5设计合理性 35 7 1 6设计依据 35 7 2系统设计 36 7 2 1系统控制 36 7 2 2舞台效果 37 7 2 3设计标准 37 7 2 4施工及验收 评定标准 38 7 2 5对供电的要求 38 7 2 6对控制室和设备间的要求 39 7 2 7电缆及线路敷设 39 7 2 8面光桥的要求 39 7 2 9耳光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39 第 4 页 共 39 页 设设计计方方案案说说明明 1概概述述 会议的目的是让参与者充分沟通和理解共同目标思想 那么就需要更好 的辅助工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科技和计算机的技术不断的进步 现代的会 议系统需求越来越多 只有简单的音视频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会前的 OA 系统申请 会议过程中会涉及到文本 图像 多媒体文件 声音 灯光 投 票表决 同声传译 翻译 打印 白板和流媒体等交互式的表现 如何才能 使这些交替出现在会议过程中的内容更形象的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呢 就需要 有一套多媒体交互式控制系统来管理 我们简称多媒体交互管理系统 本方案结合具体使用功能需求及相应图纸 所有设备均应采用集中化管 理集中化控制的原则 使用智能化多媒体交互管理系统 该会议室是集会议 报告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综合性厅堂 因此我们按 标准化 简单化 高性能 高标准 高要求来对本会议室进行设计 为了能 够和整体的设施配置一致 除了在设计上新颖 系统简单 先进之外 还要 有优异的设备和合理的声场处理才能达到 第 5 页 共 39 页 2设设计计依依据据和和原原则则 结合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 依据的国家标准 规范主要如下 2 1 GYJ25 86 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2 2 GB4959 9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2 3 GB 15381 94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 2 4 GB T14476 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 RASTI 法 2 5 GB T14197 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2 6 GB T15644 95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2 7 GB T15859 1995 视听 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2 8 GB12060 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2 9 GB T14947 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2 10 JGJ T16 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 11 GBJ16 3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12 GBJ115 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13 GA T74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2 14 GB3659 83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 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技术标准 2 16 系统设备原厂技术指标 2 17 GBJ232 8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2 18 GBJ300 9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2 19 国际 IEC 通用标准 根据行业的发展规律 以及对专业会议系统的未来趋势的分析 为了系统 第 6 页 共 39 页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避免落伍 所以在方案设计时坚持诸多原则 具体如下 一 总体原则 设计必须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 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系统 应是一个结构化的摸块式体系 并在配置上具备足够的冗余能力 在中央工作站 应配置强大的数字 模拟 图像视频等信号多媒体通信 控制管理功能软件包 具有安全可靠 管理维护方便 操作简单 显 示直观 工作记录文件打印 快速响应等特点 支持多种通用的通信协议 如 RS232 RS485 等 实现资源共享 完善控制与管理 能够向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提供开放接口和相关协议 具备标准开放接口以供今后需要时使用 二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的技术满足 会议中心大规模会议 展览及表演业务需求 兼顾其它相关的管理需求 尽可 能采用先进的技术以适应更高的语音 视频及音频的传输及良好效果的需要 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以适应未来高服务质量及良 好效果的需要 三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 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 及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 尽量避免系统及设备的故障 要对视频设备 音频 设备 控制设备 会议设备 信息编辑发布设备及会议指引系统设备各个方面 进行高可靠性的选择及建设 在采用硬件备份 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 采用相关的中央控制系统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 控制手段与事故监控等技 术措施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四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及设备的技术是一个不 断发展的技术 所以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能够根据大厦使用 第 7 页 共 39 页 者不同需要 方便扩展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 兼 容不断更新设备及技术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 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 提供技术升级 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五 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影音 控制 会议系统 设备及计算机系统互连互通的特性 确保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的设施及设备的作用可 以充分的发挥 六 经济性和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 系统 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能以较低的成本 较少的人员投入来 维持系统运转 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 充分 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七 可管理性 由于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本身具有一定复杂 性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 系统及设备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影 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设计中 已建立一套全面的系 统管理解决方案 影音 控制 会议 信息编辑发布及会议指引系统设备必须 采用智能化 可管理的设备 同时采用先进的中央控制系统管理软件 实现先 进的分布式管理 最终能够实现监控 监测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可以迅速确 定系统故障等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 管理工具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 可靠性 简化系统的维修工作 从而为办公 管理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第 8 页 共 39 页 3 设计设计目标目标 通过对会议室建筑图纸的认真消化和国内外相关工程扩声系统布局方案的 详细分析 结合功能定位与使用范围 确定了以下基本设计目标 3 1实实现现高高保保真真的的声声音音重重放放和和还还原原 会议室的扩声系统主要保证整个听音区具有良好的语言清晰度 合适的响 度 以及宽频带的还原性以适应更多样化的使用功能 这也是设计所追求的最 终目标 在本设计中 我方充分使用最新声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 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更先进的听觉享受 高品质拾音器与数字系统的集成 1 发言单元全部精心选择高品质话筒充当拾音器拾取完美的人声 2 由高品质数字音频处理中心 媒体矩阵 进行音频处理 3 依靠媒体矩阵上高品质高速率广播级的 AD DA 转换器件可以在不损失 动态 频响范围和细节的前提下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由于每一种信号处理对应一个复杂的运算法则 因此用 DSP 资源进行一系列 电 声 数学模型的类比计算 准确而完全对称的实现各种复杂的音频器件的构建 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一根连接线缆 系统只有一次 AD DA 转换 3 2实实现现高高度度智智能能化化的的便便捷捷控控制制 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 新技术层出不穷 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 功 能各异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 媒体矩阵主机是音响系统的主要部分 设备的选用对工作的可靠性 准确 性 方便性 适应性 及未来发展等 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设计选择 媒体矩阵 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完成了从音源输出至功放输入之间的全部工作 3 3友友好好化化的的操操作作界界面面 第 9 页 共 39 页 展现在用户的面前是什么 一个简单的控制界面 用户需要作什么 用计 算机推推推子 就行了 在看看实际的音响系统原理图 这是用户使用状态的最佳音响系统连接图 里面的参数都是工程师经过仔 细调节实现的 里面充满了均衡 压限 调音台 效果 编组 联动等等 第 10 页 共 39 页 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是无法调节参数的 因为这个需要密码 对用户来说 他只 需要打开系统电源 系统会自动运行到最佳状态 当然 您有了密码 就可以 调试了 不必再担心系统出现什么问题 在传统的会议系统中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周边处理设备 给操作和稳定 性带来很多问题 而使用了媒体矩阵处理的音响系统 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音 质的损失 同时他能够根本解决传统音响的复杂操作和误操作问题 同时通 过多通道的系统设计 能够让每路信号都能够享受他应该的最好的声场模式 并且在多模式 多功能系统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做到简单 智能 稳定的最佳 声场转化 举一个形象的比喻 传统的会议系统只是解决了听得到 听的清 的问题 而使用媒体矩阵 再加上一个繁琐 而使用了媒体矩阵带来的是系 统的先进和使用的简单稳定 以上是根本的区别好的设计和调试以及合理的 建声设计 能够解决的是听的好的问题 同时传统的会议系统给用户带来的 是系统的落后和使用的 3 4整整体体设设计计符符合合现现代代装装修修美美学学要要求求 在设备选型和布局中力求与装修最大程度融合 烘托装修的整体美感 第 11 页 共 39 页 4扩声系统详细设计说明扩声系统详细设计说明 4 1 系统总述系统总述 所有控制均采用智能化控制界面进行控制 基于矢量图形运算的操作界面 并支持脚本运算 控制中可以进行一键模式的控制 可以在现场控制模块进行 音量和会议模式的控制 所有这些都是系统自动完成 大大提高的会议效率 真正达到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智能化 自动化 系统采用的是工控级别的设备 其性能稳定 可以满足 7 24 小时的不间 断运行 在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的使用方式及使用功能后 重点侧重于语言清晰度 传声增益 以及方便的操作性和灵活的功能转换等方面 此外 还要充分保证 系统的兼容性 可靠性及扩展性 音频扩声系统方案特色 1 选用最优秀的音箱和功率放大器及其专用处理器 具有多重控制及保 护功能 确保系统的关键部分 2 音箱尽量采用隐藏方式安装 力求声场覆盖均匀 整齐美观 3 采用媒体矩阵数字音频处理器进行控制及处理 计算机调试 可以预 存各种使用模式 如普通会议模式 报告模式 演示模式等 操作简 单只需轻触无线触摸屏选择按钮 避免误操作 4 采用全数字计算机控制数字会议系统超心型会议话筒 最大限度地杜 绝声反馈 极大提高了传声增益 5 配置多种信号记录及播放源 DVD CD 光盘机 MD 机 硬盘录像机 等 数字化程度极高 音质效果好 记录时间长 易于存放 6 室内设置多路音频输出接口 方便外部系统的配接使用 7 系统设备均采用各厂家所长的产品 性能价格比好 配套性强 8 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为今后系统的升级预留了条件 4 2设设计计技技术术指指标标 本方案中按照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中的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 第 12 页 共 39 页 系统 一级标准系统 一级标准进行设计 标一级标准 具体设计指标下表所示 4 3详详细细设设计计 4 3 1 智能扩声及媒体矩阵控制系统 扩声系统的功能 会议室作为 个专用场所 其音质设计相当重要 其设计包括建筑声学设 计和音响系统设计 声学指标包括响度 清晰度 混响时间 环绕感 亲切感 等 通过一套优良的音响系统将声源信号尽可能不失真地在每 个座位处还原 改进特定听音区的主观听觉感受 音响系统可以使得语言清晰要可靠 有足够 的响度和平衡感 4 3 2 会议室音响系统设计需要综合满足以下要求 保证会议室音响系统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 足够的系统动态范围和适 当的声压级 会议室内各个位置无明显回声 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 系统具 有良好的传声增益指标 音质自然传真 保证各个观众位置有一致的频率响应特性 会议室音响系统扩声涵盖范围包括观众区域扩声 主席台返送扩声等 音响系统采用数字控制和用户电脑操作界面的方式 全面控制系统操作 项 目多用途厅堂扩声系统声学标准 最大声压级额定通带内 平均声压级 103dB 传输频率特性 以 100 6000HZ 的平均声压级为 0dB 在此频带内允许 4dB 的 变化 1 3 倍频程测量 50 100HZ 6300 12500HZ 允许 4dB 12 dB 的变化 声场不均匀度 中心频率为 1000HZ 时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要求 6dB 中心频率 为 4000HZ 时大部分区域不均匀度要求 8dB 传声增益125 6300HZ 平均 8dB 系统噪声NR 20 第 13 页 共 39 页 通过数字处理器可以远程监视 控制输出电平等 音响系统设备配置满足会议 报告等多种使用功能 而且不同功能间 通过数字处理器可轻松切换 4 3 3 扩声系统的定位 1 本次音响扩声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会议 报告厅 2 调音系统适应国内外调音师的管理和使用 4 3 4 扩声系统的构成 本方案的系统构成包括以下部分 所有的设备及配置均全面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音源部分 话筒及重放设备 控制及传输部分 DSP 处理 电脑界面综合管理 信号还原部分 功放及扩声扬声器 4 4会会议议室室 设设计计介介绍绍 本扩声系统由传统的左右两边主扩声音箱辅助音箱和低音音箱以及周边设备 信号源 系统等组成 音箱建议根据音箱功能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 外包音箱布 既保证 音质又不影响整体的装修美观效果 4 4 1 扩声形式 采用立体声道有源全频 左 右 扩声 并兼顾单声道扩声 设计 2 只 KW152 有源 主音箱 并固定安装在主席台两侧 满足厅堂的整体扩声 为保证整个厅堂的声场均匀度 以及声场声压级的标准 因此在中后场配置 6 只 AD S10T 辅助音箱 以满足厅堂中后场的 听众能清晰的听到发言者的声音 在主席台上设置 2 只 AD S8T 舞台返听音箱 以满足舞 台上发言者的听音需求 为满足整个厅堂多功能情况下的演出使用 因此特意设计 2 只有 源超低扬声器 KSUB 充实的低音震撼效果满足演出模式下使用 4 4 2 扬声器的选择 扬声器的选择涉及到品牌 型号 数量 布置 招标要求等众多相关因素 我公司认 真消化招标文件精神 扬声器选用了全球著名品牌 QSC QSC 已有 44 的历史 以其稳定 的产品质量著称于世 关于型号及数量的选择 我公司设计团队根据招标文件的声场设计 要求 确定了最优化的配置 并确定了最佳的扬声器位置及角度 第 14 页 共 39 页 音箱选型 采用 2 只 QSC KW152 作为主音和 6 只 QSC AD S10T 作为辅助 本次选 型充分考虑到了扬声器的指向性问题 选用的扬声器简介如下 KW152 单 15 英寸低频单元 1 75 英寸高频压缩单元 2 分频多用途桦木板箱体 频 响范围 6 分贝 47 赫兹 18 千赫兹 60 度圆锥形覆盖角度 D 类功放放大模块 1000 瓦连 续输出 最大声压级 133 分贝 输入接口 XLR 1 4 英寸插头 RCA DSP 音频处理 DMT 指向匹配技术 Intrinsic Correction 本征校正技术 DEEP 低频扩展 5 分钟无输入 可自动待机 绿色节能环保 可遥控增益 具有过热限制保护 输出过载保护 过热哑音保护 GuardRail 保护技术 AD S10T 定噪声功率 250 瓦 灵敏度 92 dB SPL 覆盖角度 6 分贝 90 最 大峰值 SPL 122 dB 额定阻抗 8 欧姆 变压器可选参数 70 V 100 50 25 12 5 瓦 100V 100 50 25 瓦 AD 8T 8 寸低音单元 1 寸高音压缩单元 频率响应 55 20k Hz 额定噪声功率 200 瓦 灵敏度 90 dB SPL 覆盖角度 6 分贝 105 最大峰值 SPL 119 dB 额定阻抗 8 欧姆 变压器可选参数 70 V 60 30 15 7 5 瓦 100V 60 30 15 瓦 KSUB 双 12 英寸低音单元 频率响应 6dB 48Hz 134Hz 1 米处最大输出峰值声压 级 130dB 功率输出 1000W D 类 输入阻抗 XLR 1 4 英寸 40 千欧姆平衡式 20 千欧 姆非平衡 RCA 10 千欧姆 DSP 音频处理 DMT 指向匹配技术 Intrinsic Correction 本征 校正技术 DEEP 低频扩展 5 分钟无输入可自动待机 绿色节能环保 可遥控增益 具有过 热限制保护 输出过载保护 过热哑音保护 GuardRail 保护技术 含多种接口可 2 路 MIC Line 混音 带支杆 4 4 3 扬声器的布置 根据会议室的建筑面积 我们采用指向性好 水平覆盖角度达覆盖角度 60 锥形的 声压级衰减性低 KW152 作为主扩音箱作为主扩音箱 并配置 6 只 AD 10T 作为辅助扩声使用 设计 2 只 KSUB 作为低音 以及 2 只 AD8T 作为舞台返听 4 4 4 功放系统的配置 功放的配置选用了顶级的 QSC 品牌的 ISA 系列 功放的功率容量和通道数量均满足 招标文件要求 第 15 页 共 39 页 配置清单如下 扩声扩声 系统 系统 1有源主音箱QSCKW1522只 2有源超低音箱QSCKsub2只 3返听音箱QSCAD S8T2只 4辅助音箱QSCAD S10T6只 5返听功放QSCISA4501台 6辅助功放QSCISA7503台 7音频数字处理器QSCDSP322ua1台 8鹅颈会议话筒Audio TechnicaPRO40Q8只 9鹅颈话筒底座Audio TechnicaAT8668S8个 10自动混音台Audio TechnicaAT MX3811台 11无线手持话筒SHUREULX24 SM582套 12调音台YAMAHAMG24 14FX1台 13设备机柜图腾42U1个 4 4 5 周边设备 采用智能媒体矩阵主机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该设备的数据设备 库中存有各种不同种类的自动调音台 信号分配器 数字式可调整参数均衡器 和图示均衡器 2 分频至多分频的分频器 延时器等音频信号处理器 通过软 件将它们集成在一部主机之中 同时可脱离电脑工作结合智能中控系统 在操 作面板上可快速进行切换 如将演唱 电影 会议 小品 话剧 播放碟片等 的音响的均衡曲线是不同的 包括矩阵控制 传统做法在每次演唱都需要调整 而采用 QSC DSP322ua 后 事先将各种调试结果储存 并可设置快捷键 使用 时只需按一下按键即可完成 方便 快捷 安全 整个系统同时对整个会议中 心的其它各会议室的处理 QSC 实现了与 QSC 公司其它产品的控制 处理和监控技术的无 缝集成 QSC 将 QSC 公司的数字功放和扬声器产品集合在一起 通 过一个统一的界面进行管理 QSC 新一代的 BASIS 设备都可在 QSC 平台下工作 DSP 322ua 满足当今要求严格的音频系统的处理需求 可通过以太网使用 第 16 页 共 39 页 QSC 的 Venue Manager 软件进行控制 这种新一代的 DSP 设备具有完善的配 置功能 可存储 8 个信号流配置 以及几乎无限制的快照参数召回 适合各种 应用 数据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内 数据文件可以很方便的上传到多个计算机 通过 QSC 将 QSC 公司的 BASIS 下一代 RAVE 以及 DSP 产品连 接到同一个网络上 在同一个软件界面下进行控制 另外 也可以设置多台计 算机通过网络同时控制 监测所有设备 4 4 6 会议发言系统 根据主席台模式和圆桌模式观众席的会议形式 在主席台和中间各配置一 个地插模块 可以灵活的对需要的会议模式对话筒进行插拔安装 发言话筒可 以根据发言人的身体高低进行伸缩 在保证不发生话筒啸叫的前提下 追求最 大的传声增益 采用话筒进入调音台的发言的方式 保证每一只话筒可以为会 议人员单独调节音质 即使一只话筒发生故障也不影响其他话筒工作的效果 发言过程中也可以播放一些 DVD 的演示和展示 通过数字媒体矩阵向不发言 人员进行扩声 保证不发生啸叫 同时配备 2 只手持式无线话筒来满足扩声过 程中需要移动的要求 第 17 页 共 39 页 5媒媒体体矩矩阵阵系系统统特特点点 体积小 重量轻 占地少体积小 重量轻 占地少 数码计算机化的设备体积小 重量较轻 因此所需空间也较小 可以使控制室活动空 间大一些 便于操作和散热通风 也便于维护保养 连接方便 一致性好 设备间传输故障率低连接方便 一致性好 设备间传输故障率低 系统中的各种设备使用电脑操作 DSP 处理软件跳线互连 节省了大量的外部连线 不仅系统成本有所降低 而且不会出现一般模拟电子音响设备常见的因老化 潮湿 鼠咬 人为等因素 连线故障影响信号传输 造成某一部分音响设备不能工作的缺点 同时 DSP 设备都是数码的 大家在同一高水平的档次上 一致性好 互补性好 不存在一般模拟电 子音响设备 由于技术水平问题 进货渠道问题 资金分配问题 代理产品问题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 而造成系统周边设备性能参差不齐 搭配不尽合理 在整个系统中形成 瓶颈 影响全部设备功效的发挥 浪费投资 精密度高 信噪比高精密度高 信噪比高 由于使用数码总线和计算机调控 所调控的精密度要远远高于普通模拟音响设备 所 以调控参量的准确度较高 能让各种配合扩声工作的全部数据 均处在最佳位置 使音响 还音设备和节目源 音源 达到最佳还音效果 而且使用 DSP 处理只有 A D D A 转换 采用 24bit 96K Hz 采样 而且根本就不存在一般设备的互连问题 所以极少有机会引 入噪声 不仅连接变得方便 而且信噪比要高很多 工作适应面广工作适应面广 模拟电子音响设备 特别是周边设备一次调好后 一般在使用中就不再变动 因此 每次活动的变更 客户的各种要求 都需要操作者花大力气 费较多时间调整 有时因条 件局限 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 使用时或者凑合着用 或者不敢承接该任务 影响中心的 声誉和收益 而本设计选的设备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各种变化过程都只需鼠标一点 即可 完成 且存储量大 上一次 甚至多少年前的参量依然可以保留 所以非常适应客户的需 要 不论任何人 任何节目 任何活动 只要在存储好原始记录值 多少年后依旧可以恢 复原来的风采 省时 省力 适应面广 变化功能多 调控方便变化功能多 调控方便 第 18 页 共 39 页 一般传统的模拟式电子音响设备组合模式是固定的 不易根据外界不断的应用变化来 改动 就是可以改动 时间也太长 并要专业技术人员协助 因为调控设备分布广 使用 者调控空间大 操作时间长 反映速度慢 所以成本高 麻烦大 而该设备只有一个媒体 矩阵 使用者注意力集中 操作简便 所动的只有触摸屏 在会议控制时可以通过触摸屏 进行实时控制 包括无线控制也可以通过结合中控系统进行控制 科技含量高 损坏率低 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科技含量高 损坏率低 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 该设备是由计算机总控系统 通过显示界面间接控制设备的 不是通过人手直接管理 因此人为损坏率降到了最低 该处理单元还设有多级保护条令和密码 所以不易被操作者 的误操作或被他人的恶意篡改而影响原始数据 比模拟设备能更长更有效地保持最佳工作 状态 具有良好地超前技术 升级更新容易 扩展增加方便具有良好地超前技术 升级更新容易 扩展增加方便 因设备的调控主要靠软件调控 所以今后可以通过更新软件升级方式提高功效 此外 硬件使用的 DSP 卡 也可以通过升级方式更新换代 可保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技术不落后 另外 今后许多新增用途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 在今天很难预料得到 因此 使用该系 统另一大好处是除上述升级容易外 通道接口较多 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 应用需求的变 化 单位收益的增加 来改进 完善 新增各种功能 其设备在这方面的自由度和冗余度 都较大 而不必象模拟设备一样 反复花大钱购置新产品 还要费心费力的处理旧设备 媒体矩阵带来的便利媒体矩阵带来的便利 以下列举了部分使用音频的媒体矩阵系统所带来的便利之处 使用媒体矩阵系统 可以针对音频源的不同播放形式进行统一的管理 可以做出所需 的特殊功能 配合消防报警系统 还能够做到紧急广播 消防自动强切功能 可以对互动型的节目发送控制命令 并且接收指令完成互动相应 可以对展区内的声音进行所需的处理 如音量控制 信号切换 均衡控制等 可以通过触发信号控制其它电子设备的开关 包括各种设备电源的触发开启及关闭 由于媒体矩阵是进行软件内部的软跳线 所以信号的路由功能非常强大 所以无论是 在总控机房还是在各展区的分控机房 都可以进行实时的监听 使用媒体矩阵系统 不但可以使系统控制更加方便 而且在人力投资上也会减少很多 只需一只维护队伍 就可以很好的管理整个系统 从而达到节约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 第 19 页 共 39 页 目的 通过和中控系统进行联合 达到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 超越模拟设备所能达到的高度 方便使用 便于维护 升级系统 改变功能方法简单 使用媒体矩阵系统 还可以完成普通模拟设备不能完成或很难完成的功能 比如实现 节目的全自动定时播放 工作人员不用每天再到每个展区去依次打开设备 每天上班 只需要打开媒体矩阵设备 就可以按照一天的流程进行播放 媒体矩阵能够实现的功能还有很多 它的出现就是要给带来便利 无论是使用还是维 护 都是普通模拟系统无法达到的层次 这样设计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 模拟与数字设备相互结合 即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先进性又节约了资金投入 特 别是对日后系统因功能需要而改变系统时的投入将减小到最小限度 2 系统功能变化迅速 无须专业人员协助即可完成 3 通过媒体矩阵的软件功能可以实现与其他计算机系统互相控制的功能 固定的响应时间固定的响应时间 DSPDSP 处理处理 大多数可配置 DSP 系统 配置过程中都有不定的响应时间 增加处理模块同时也增加 了延时 不管你是否需要 QSC 具有独特的 DSP 引擎 DSP 子系统快速且响应时间固定不变 在包含 A D 和 D A 的情况下 一个信号单元的模拟到模拟总延时仅是 2 354 毫秒 几乎可 以忽略不计 QSC 的固定响应时间 DSP 是可配置 DSP 兼具快速和配置到配置之间响应时 间可预测的特点 特性特性 通用输入 带有预先放大的 mic line 输入 幻象电源 DSP 处理功能和信号通路可配置 固定延时的 DSP 引擎 可通过以太网控制 每个设备能存 8 个设定的配置 不工作的状态下可以切换 快照能调出配置或功能块和 或参数设定 第 20 页 共 39 页 6主主要要设设备备参参数数 6 1数字音频处理器数字音频处理器 DSP322UA QSC QSC 下一代网络音频系统 实现了与 QSC 公司其它产品的控制 处 理和监控技术的无缝集成 QSC 将 QSC 公司的数字功放和扬声器产品集合在一 起 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进行管理 QSC 新一代的 BASIS 设备都可在 QSC 平台 下工作 DSP 322ua 满足当今要求严格的音频系统的处理需求 可通过以太网使用 QSC 的 Venue Manager 软件进行控制 这种新一代的 DSP 设备具有完善的配置功能 可存储 8 个信号流 配置 以及几乎无限制的快照参数召回 适合各种应用 数据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内 数 据文件可以很方便的上传到多个计算机 通过 QSC 将 QSC 公司的 BASIS 下一代 RAVE 以及 DSP 产品连接到同一个网 络上 在同一个软件界面下进行控制 另外 也可以设置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同时控制 监测所有设备 固定的响应时间固定的响应时间 DSPDSP 处理处理 大多数可配置 DSP 系统 配置过程中都有不定的响应时间 增加处理模块同时也增加 了延时 不管你是否需要 QSC 具有独特的 DSP 引擎 DSP 子系统快速且响应时间固定不变 在包含 A D 和 D A 的情况下 一个信号单元的模拟到模拟总延时仅是 2 354 毫秒 几乎可 以忽略不计 QSC 的固定响应时间 DSP 是可配置 DSP 兼具快速和配置到配置之间响应时 间可预测的特点 特性特性 通用输入 带有预先放大的 mic line 输入 幻象电源 DSP 处理功能和信号通路可配置 固定延时的 DSP 引擎 可通过以太网控制 第 21 页 共 39 页 每个设备能存 8 个设定的配置 不工作的状态下可以切换 快照能调出配置或功能块和 或参数设定 DSP 功能包括功能包括 但不局限于但不局限于 矩阵混音 可达 24x24 自动混音 增益共享 路由器 可达 24x24 增益控制 任意通道数 可达 24 图示均衡 滤波器 高通 低通 带通 搁架 参量 参量搁架 Butterworth 高通和低通 Linkwitz Riley 高通和低通 Bessel Thomson 高通和低通 分频器 Linkwitz Riley Butterworth Bessel Thomson in phase Bessel Thomson symmetrical 2 路 3 路 和 4 路可调整 压缩器 峰值限幅 AGC 自动增益控制 门限 动态处理 下潜 最高 8 通道 最高 60 秒淡入淡出时间 优先权混合 粉噪 白噪 正弦波发生器 延时 宏 用户可定制带密码保护的模块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QSC DSP 322ua 性能 性能 动态范围 AES 17 60 dB method 所有灵敏度 不计权 IN 110 分贝 OUT 112 分贝 THRU 108 分贝 A 计权 IN 113 分贝 OUT 115 分贝 THRU 111 分贝 失真 20 Hz 20 kHz 所有灵敏度 4 dBu 最大 IN 0 008 THD N OUT 0 009 THD N THRU 0 009 THD N 低于削波 2 dB 最大 IN 0 05 THD N OUT 0 009 THD N THRU 75 分贝 通道间 典型 90 分贝 通道内 最大 85 分贝 通道内 典型 100 分贝 频响 20 Hz 20 kHz 最大 0 5 分贝 20 Hz 20 kHz 典型 0 2 分贝 音频转换器 24 bit 48 千赫兹 入和出 哑音 无限衰减 延时 DSP 322ua 独立运行模式 模拟输入通过全部 DSP 处理链到模拟输出 2 354 毫 秒 输入输入 输出 输出 程序输入 8 连结器类型 3 pin 凤凰插 a k a euro style 可分离的接线端子 类型 平衡 第 22 页 共 39 页 接地 所有屏蔽端接到机壳 针脚 1 2 3 机壳地 输入阻抗 平衡 6 81k ohms 非平衡 13 6k ohms 共模抑制 20 赫兹 20 千赫兹 最小 54 分贝 20 赫兹 20 千赫兹 典型 60 分贝 E I N 最大 150 ohm 30 分贝 124 5 dBu 150 ohm 60 分贝 125 0 dBu 输入灵敏度 可变 Vrms 0 9 毫伏 to 15 46 伏 dBu 62 2 to 26 dBu dBV 64 4 to 23 7 dBV 幻象电源 per IEC 1938 1996 48 伏 软件可选 程序输出 8 连结器类型 3 pin 凤凰插 a k a euro style 可分离的接线端子 类型 平衡 接地 所有屏蔽端接到机壳 针脚 1 2 3 机壳地 最大输出电平 9 V rms 21 2 dBu 19 dBv 控制输入控制输入 输出 输出 继电器输出 2 分离浮动继电器开关输出 连结器类型 3 pin 凤凰插 a k a euro style 可分离的接线端子 结构 电动机械继电器 针脚 1 常闭 2 常开 3 公共端 开关容量 标称 1A 30 VDC 逻辑输出 4 分离输出 连结器类型 2 pin 凤凰插 a k a euro style 可分离的接线端子 结构 单端 TTL 兼容 针脚 1 信号 2 机壳地 Omni 输入 6 分离输入 TTL 逻辑 电压控制或无源电阻 连结器类型 2 pin 凤凰插 a k a euro style 可分离的接线端子 结构 单端 地参考 针脚 1 信号 2 机壳地 正常工作范围 0 5 V 电位计操作 满量程 10k 电压容限 48 伏 电流输出 0 5 mA 10k 电位计 RS 232 口 DB9 母 仅用于设置和诊断 QSControl 口 RJ45 连接器 指示器 指示器 QSControl 状态 黄色 连接 发送 接收 前面板 绿色 连接 发送 接收 后面板 电源 蓝色 前面板 诊断 红色 前面板 LCD 数据显示 2 行 x 16 字符 背光 前面板 信号指示 三态 红 绿 黄 前面板 6 2主音箱主音箱 KW152 第 23 页 共 39 页 特点 特点 KW 系列小巧轻便 坚固的桦木箱 音质完美 所有型号采用 1000 瓦的 D 类功放模块 2 x500 瓦 内置功能强大的 DSP 可为 DEEPTM 和 Intrinsic Correction TM 技术提供运算支持 大幅提升系统音频性能 DMTTM 指向匹配转换 确保箱体中各单元获得一致的指向特性 箱体外涂有质地坚硬的耐磨涂层 四级话筒 线路增益匹配选择 仅限全频型号 坚固的 16 号规格钢制网罩 满足流动演出的需要 防滑型人体工程学把手 Tilt Direct TM 可变角度 35 毫米安装支孔 KW122 KW152 采用 M10 吊点满足悬吊方式使用 仅限全频型号 KW 系列在获得一致好评的 K 系列的基础之上采用了高品质的桦木箱体 成为最新的 升级型产品 KW 系列除了在延续经典的 K 系列扬声器开创性的智能大功率模块设计之外 较以往的木质箱体更加小巧轻便 大功率输出 和 K 系列扬声器相同 KW 系列四种型号扬声器都采用 1000 瓦 D 类功 放模块 2 500 瓦 延续 K 系列扬声器的大动态表现优势 KW 系列扬声器高音单元均 使用 1 75 英寸压缩单元 仅限全频型号 以及相同品质的高性能低音单元 精确的覆盖范围 指向匹配转换 DMTTM 为扬声器的高频与低频单元在分频点的 交叉覆盖区域提供了更加融合的匹配 因此 各个频段的覆盖范围在观众区域都趋于平滑 一致 DSP 处理 强大的 DSP 处理贯穿整个信号流程 相对于同类产品 该系列扬声器能提 供更高水平的语言清晰度和输出声压能力 Intrinsic CorrectionTM 本征校正技术 最早被应用于高端的线阵列产品中 此项技 术采用 65 75 个实验室测量均值 并采用 IIR 和 FIR 滤波 主动调整时间 频率和振幅响 第 24 页 共 39 页 应 保证在高频处的响应平直 使每只扬声器在整个声场中有一个平坦的频响与振幅特性 曲线 DEEPTM 低频扩展和漂移限制技术可以拓宽低频下限响应 这得益于 DSP 对低频的 瞬时管理技术 可以排除低频临界衰减或其它共振频率对低频的影响 GuardRail TM 保护技术 最先在 GX 系列功放中被引入 保护功放模块输出安全 保证声音特性不受到非自然信号或消波失真的影响 系统连接 KW 系列扬声器具备四档话筒 线路增益控制旋钮 以连接各种类型的输入 设备 XLR 和 1 4 寸 TRS 一体化输入接口可以接入话筒和线路电平输入 此外 RCA 接 口 KW181 扬声器上无此接口 可以接入便携式 RCA 接头的播放器 CD 机和线路电平 混音器 最多三路音源可以在扬声器内部混音后以一路平衡输出 并以 菊花链级联方式 将信号传输给多只扬声器 每个通道还配有独立的输出通道 提高了扬声器系统信号分配 的灵活性 控制区域 箱体背板控制区域提供多种 EQ 预设开关 高频预设选项 全频系列 可 以使输入信号在中频区域实现更好的人声提升和达到更为精准的覆盖控制 低频预设选项 提供标准工作模式 低频扩展专利技术的 DEEPTM 模式 或者低切模式以配合额外的次低 频扬声器的应用 背板的 LED 开关可以控制 KW 系列箱体前部的 LED 灯的三种状态 它 们分别为当箱体通电时 LED 长亮 LED 关闭和只有当削波失真电路启动时 LED 灯闪亮选 项 Tilt DirectTM 部件 KW122 和 KW152 扬声器还有独特的带支撑孔的垂直角度可调 Tilt DirectTM 部件 这个部件可向下调整 7 5 度垂直角 使声音能量投射在观众听音区 域 避免过多反射 这对摆放位置较高的扬声器特别有用 远程增益控制 通过一个外置电位器 需另购 连接到扬声器背板上的凤凰式插孔上 扬声器就可以实现远程增益控制 在实际的固定安装应用中 多只 KW 系列扬声器可以用 菊花链模式连接 在一个控制点就可以实现增益的集中控制 如果扬声器系统在 5 分钟之 内没有任何信号输入 系统将自动转入节能的待机模式 优质的材料 KW 系列扬声器设计独特 可以适应专业应用领域的各种苛刻的使用要 求 优化的结构设计 高级桦木箱体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铝制手柄 低噪音脚轮 仅 KW181 和高强度箱体网罩更便于运输和搬运保护 箱体上带有的 M10 悬挂吊点通过与 KIT 附件 另行采购 配合使用实现吊挂 箱体底部 全频信号 或顶部 低频音箱 带 有供安装支柱的 35 毫米支孔 可以直接插入音箱支杆 低频音箱包含 配合卫星式扬声 器安装方式使用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KW152 配置 多用途 2 分频 驱动单元 低频 15 英寸锥体单元 高频 1 75 英寸压缩单元 频率响应 6 分贝 47Hz 18kHz 频率范围 10 分贝 44Hz 20kHz 标称覆盖角 6 分贝 60 圆锥形 最大声压级 1 米 133 分贝 峰值 功放功率输出 1000 瓦 D 类放大器 输入阻抗 欧姆 XLR 1 4 40k 平衡式 20k 非平衡 RCA 10k 第 25 页 共 39 页 控制 电源开关 增益 A 增益 B 通道 A 输入增益 0dB 12dB 24dB 36dB 低频 模式 全频带 低切 DEEPTM 高频模式 平坦 人声提升 正面 LED 开 关 消 波限制 指示灯 电源开关 信号 A 信号 B 待机 限制 麦克风 24dB 36dB 连接 XLR 平衡式卡侬母 1 4 三芯线路 话筒输入 XLR 平衡式卡侬母线路输入 XLR 双卡侬公平衡全频线路输出 XLR 卡侬公平衡 混合总线 输出 立体声 RCA 线路输 入 遥控增益控制 锁紧式 IEC 电源插头 冷却 50mm 变速风扇 功率保护 过热限制 输出过载保护 过热哑音 GuardRailTM 单元保护 过热限制 冲程限制 交流电源输入 通用电源 100 240V 50 60Hz 交流配置 1 8 功率 100V 交流 2 3A 120V 交流 2 01A 230V 交流 1 13A 箱体 15mm 多层桦木板 外观 黑色耐磨涂层 格栅 黑色粉末涂层 16 号标准钢网 尺寸 高 x 宽 x 深 毫米 816 445 386 重量 净重 29 Kg 可用附件 KW152 保护罩 KWM10 安装组件 6 3辅助扬声器辅助扬声器 AD 10T 系统详细信息 AD S10T 有效频率范围 1 50 19kHz 额定噪声功率 电压 2 250 瓦 45 伏 rms 宽带灵敏度 92 dB SPL 覆盖角度 6 分贝 90 指向性因数 Q 10 指向性指数 10 dB 最大连续 SPL4 116 dB 最大峰值 SPL4 122 dB 额定阻抗 8 欧姆 推荐功放功率 500 瓦 第 26 页 共 39 页 变压器可选参数 70 V 100 50 25 12 5 瓦 和 8 欧姆 旁通 100V 100 50 25 和 8 欧姆 旁通 高频单元 1 英寸出口 1 4 英寸音圈压缩驱动单元 低频单元 10 全天候纸盆 2 5 64mm 音圈 输入连接器类型欧式接口并行输出端子 外壳材料喷涂 ABS 聚合物 格栅材料粉末铝涂层 机箱详细信息 防护等级 IP 54 工作环境室内 室外通用 测试 AD 系列扬声器具备室外使用能力 使用下面的测 试 盐雾 MIL STD 810G 方法 509 5 100 小时 湿度 MIL STD 810G 方法 自然周期 B2 循环 高 507 5 RH 7 天高低温测试根据 QSC 内部标准 从 20 至 50 C 工作温度范围 20 至 50 C 净重 15 产品尺寸 516 x 318 x 298 运输重量 18 45 运输尺寸 805 x 409 x 409 包括配件 X Mount 支架 欧式接口连接头 安装配件 输 入面板盖 可选配件 YMS10T Yoke 支架 M10 Kit C 6 4舞台返听扬声器舞台返听扬声器 AD 8T 有效频率范围 1 55 20kHz 额定噪声功率 电压 2 200 瓦 40 伏 rms 宽带灵敏度 3 90 dB SPL 覆盖角度 6 分贝 105 指向性因数 Q 7 指向性指数 9 dB 最大连续 SPL4 113 dB 第 27 页 共 39 页 最大峰值 SPL4 119 dB 额定阻抗 8 欧姆 推荐功放功率 400 瓦 变压器可选参数 70 V 60 30 15 7 5 瓦 和 8 欧姆 旁通 100V 60 30 15 瓦 和 8 欧姆 旁通 高频单元 1 英寸出口 1 4 英寸音圈压缩驱动单元 低频单元 8 全天候纸盆 2 51mm 音圈 输入连接器类型欧式接口并行输出端子 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笔记
- 初源电子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表格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民歌编花篮声部课件
- 新质生产力陕西行
- 金融业拥抱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发展路径
- 广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路径
- 广东视角: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思考
- 端午节特色的活动策划方案
-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 2023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 虾滑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全球宠物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吸痰护理操作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3
- 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的选择原则
- 2024年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
- 医学教材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