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doc_第1页
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doc_第2页
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doc_第3页
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doc_第4页
1: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编绘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土地更新调查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规定一、总则 1、为了统一和规范我省1:5万国际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县、市、州自由分幅图的编制,在总结以往编图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定。2、制定本规定的技术依据:1:2.5万 1:5万地形图编绘规范GB12343-90。云南省土地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二、一般规定1、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符号和注记按云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图式、图例色标执行。2、各要素的表示及综合应能反映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地图内容现实性强,层次分明,清晰易读,地图线划精细,规格准确,色泽鲜明。3、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分幅编号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系统,1:5万地形图按经差1500,纬差1000分幅。5、每幅图除注图号外,还应注出图名。6、基本等高距依据制图区域地形类别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平地、丘陵地为10米,山地为20米,一幅图内只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7、1:5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库实行分层管理,数据库中要把等高线、地类、图斑线、各类注记、道路、水系等分别分层管理。三、编绘技术方法一) 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以1:1万(或1:2.5万)土地更新调查图为基础资料进行编绘,其方法有两种。1、放大编绘法 即直接在1:1万(或1:2.5万)图上综合取舍进行编绘,然后缩小比例尺到1:5万,把16幅1:1万(或4幅1:2.5万)的缩小图拼贴合成一幅1:5万图。2、等大编绘法 即先把16幅1:1万(或4幅1:2.5万)图缩小到1:5万比例尺,拼贴成一幅1:5万图,以此为底图综合取舍,编绘成1:5万图。有经验的作业人员,可直接在电脑上编绘,没有把握的可以把编绘底图打印出来,手工编好后再数字化。二) 1:5万图的拼贴合成(1)、按照图幅的图号或所在经纬度在软件下自动生成1:5万标准图框;(2)、按照1:1万(或1:2.5万)图的经差和纬差生成拼贴控制线;(3)、将16幅1:1万(或4幅1:2.5万不需换带)缩小为1:5万的图块,经过3带到6带的坐标转换,填充到1:5万图的相应区域中。接边要准确,不得形成重叠和裂隙;图内各要素的接边要准确。三) 编绘的顺序(1)、水系及附属物、水利设施用地(2)、居民区及独立工矿用地(3)、铁路、公路及一般道路、交通运输用地(4)、境界(5)、农用地(6)、其他未利用地(7)、各类符号及注记(8)、图幅接边四)编绘用色建筑用地的边线为黑色;地类图斑边界线用黑色点线;水系边线用蓝色,并用浅蓝色普染水域;五) 图历簿的填写图历簿应正确反映每幅图的编绘过程,记载所编图幅的数学基础、平面控制点坐标、拼贴精度、图幅编绘说明、资料使用情况、主要问题的处理和成图质量评定等内容。四、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内容各要素的编绘要求 1、测量控制点、三角点、军控点应表示,点位描绘限差为0.1。2、工矿建筑物、公共设施一般均应表示,有名称的须注出名称。1:1万图上的此类地物缩编到1:5万图上小于上图面积时,用相应符号表示。此类地物如与水系、道路等地物相重时,可移位表示,但要注意与水系、道路的相关位置不变。3、水系及附属设施正确表示水系的类型、主次关系、附属设施及名称;合理反映水系要素的分布规律和不同地区的密度对比;处理好水系与其他要素的关系。(1)、河岸线、湖泊、水库岸线及其他水系物体的岸线,图形综合时,注意保持岸线主要转折点位置正确,岸线弯曲程度的对比及水陆面积的对比。图上小于1.01.2的弯曲可适当化简。岸线与等高线紧靠时,须注意与等高线协调一致。(2)、河流、沟渠一般均应表示,河网密集地区,图上长度不足1的河流、沟渠可酌情舍去,密集河渠的间距一般不应小于3。图上宽度大于0.6的河渠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不足0.6时以单线表示。单线河视图上长度用0.150.6逐渐变化的线粗表示,单线沟渠视其主次依0.3和0.15线粗表示。河流、沟渠须表示流向,较长的河渠每隔1520重复标注一次。单线河变为双线河时,连接处应变化自然。选取河流、沟渠时,应按从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界河、独流河、连通湖泊及荒漠缺水地区的小河必须选取。河流、沟渠的名称一般均应注出,较长的河渠每隔1520重复注出。注记应按河流上下游、主支流关系保持一定的级差。(3)、湖泊、水库、坑塘的编绘,图上面积大于6的湖泊、水库、坑塘均应表示,有名称的应注出名称。(4)、沼泽 图上面积大于25的沼泽应表示。4、居民地正确表示居民地的位置、轮廓图形、基本结构、通行情况、行政意义及名称,反映居民地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居民地与其它要素的关系。图上面积大于4的居民地均应选取并加注名称。居民地名称应位置适当,指示明确,并避免压盖居民地出入口、道路交叉口及其他重要地物。5、道路及附属设施正确表示道路的类别、等级、位置,反映道路网的结构特征、通行状况、分布密度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复线铁路、单线铁路和建筑中的铁路均应表示,窄轨铁路和建筑中的窄轨铁路应表示,短于1的可酌情舍去。高速公路、县以上公路、一般公路均应表示。选取道路时,应按由重要到次要,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进行,并注意保持道路网的密度差别。道路网格大小一般为48,最密不应小于2。山区公路的“之”字形弯道,如双线描绘有困难时,可采用共边描绘;当多个“之”字形弯道并联图上无法逐一表示时,应在保持两端位置准确和“之”字形特征的条件下,作适当化简。农村道路可适当概括,舍弃一些无特征意义的小弯曲。虚线表示的道路交叉点应以实部衔接,变换等级时,应以地物点为变换点。进入林区、田地中的无头路可舍去。6、境界正确反映境界的等级、位置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国界线应根据国家正式签定的边界条约(协议书)及其附图准确绘出。若无资料,可暂按下发界线位置表示。乡级以上各级境界,应以最新的勘界资料为准。两级以上的境界重合时,只绘出高一级的境界。各级境界以线状地物为界时,能在其线状地物中心绘出符号的,在其中心间断绘出符号;不能在其内绘出符号的,可在线状地物两侧间断地交错绘出符号。应明确岛屿、沙洲等隶属关系,在明显转折点、境界交接点及出图廓处必须绘出境界符号。飞地的界线用其所隶属的行政单位的境界符号表示,并加隶属说明注记。境界出图廓时应加界端注记,但当境界穿过内外图廓间复又进入本图幅时,可在图廓间连续绘出境界符号,不注界端注记。7、农用地及未利用地正确反映农用地轮廓形状,图上小于1.5的弯曲可适当化简。地类界与地面线状地物(如道路、河流)相距窄于1时,可以线状地物为界。耕地、园地图上面积大于6的均应表示,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图上面积大于15的均应表示。合并表示的图斑:同类用地间距小于1时,可以适当合并表示;1:5万图上的图斑表示到三级分类。1:5万最小上图面积 类别面积比例尺居民地耕地、园地、坑塘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1:5万4615五、成果资料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