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钻机及泵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1页
120钻机及泵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2页
120钻机及泵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3页
120钻机及泵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4页
120钻机及泵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S-120-PR钻机一、SS-120-PR钻机操作流程(一)、准备阶段:设备安装,装置运行准备过程流程安装钻台基座倒钻机入位支钻机升井架放补心,上左右大钳(二)、制动、控制系统运行状态(驾驶楼及其他)司钻进入驾驶楼倒车定位将钻机切换至钻井模式停车制动手柄拔出扳动手柄使钻机操作平台滑动前后支腿伸出(落下)升高钻机调平钻机(三)、钻机运行阶段:立塔放补心上左右大钳接单根钻进卸单根收井架移钻机二、SS-120-PR钻机整体操作方法(一)、固定钻机1、将钻机倒上钻台基座,然后将操作平台的液压管连接到指定位置以便向后滑动操作平台(启动前确保空气压力达到90psi),此时钻机处于行车状态。2、确保所有的操作手柄处于空挡位置并且确保慢给进系统被关闭。3、踩下离合器踏板,打开油门和动力远程控制,将传动装置切换至倒车挡。4、后退钻机使后轮紧贴楔形挡板,此刻后支腿部对准基座固定环。5、将钻机切换至钻井模式6、将停车制动手柄拔出(按下解除制动)。7、从钻机基座后部两侧取出锁销,扳动操作平台控制手柄使钻机操作平台向后滑动,使其位于井架起落所需位置。8、将前支腿附加底座放置在前支腿下部,然后伸出(落下)前支腿直到其完全落在其附加底座上。9、伸出(落下)后支腿直到后支腿完全进入(落实)其定位环。10、交替升高钻机前后支腿。11、.当机械支腿完全伸出后将其上部(插入锁销)锁死。12、调平钻机。13、旋下机械支腿然后锁紧固定螺母。(二)、升井架1、升高井架,注意观察所有的软管(水龙带)和缆绳的突出部位在井架移动时不产生阻碍。2、当升起井架时,另外一位操作人员操作辅助手柄放松主卷扬钢丝绳,注意井架升起时使主卷扬钢丝绳保持适度的松弛。3、当井架接近直立时,挂靠二平台自由端将不再贴紧井架而自由向下摆动,此时松弛主卷扬钢丝绳从而使二平台自由端下落就位。4、将井架升到完全直立的位置并且锁死井架使其处于钻井工作状态5、将操作平台滑回至钻工作状态并将操作平台与钻机基座锁死6、用套筒螺母将操作平台与钻机尾部连接锁紧钻机此时已经完全启动三、SS-120-PR钻机顶驱动力头性能结构(一)、优越性能1、全液压顶驱动力头(1)、满足水平分支钻进动力头自锁回转功能,供水平分支井钻孔使用(2)、满足顶驱套管冲击钻进。可配置气动顶驱套管冲击器(3)、满足空气泡沫潜孔锤钻进配置潜孔锤注油器 及注水泵、泡沫注入泵.(4)、旋转给进及提升给进力13.6吨 起拔能力: 68吨(5)、全液压驱动,无级可调回转速度及回转扭矩 最大回转扭矩: 1,613公斤-米最大回转速度: 无段级可调0 140 转/分钟(6)、动力头浮动接轴方便柔顺卸接钻杆丝扣、减少伤害。四、SS-120-PR钻机性能结构简介一、SS-120-PR钻机用途、使用范围SS-120-PR钻机是一种携带钻具,钻头进行地面钻井的机械。使用范围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与开发。二、SS-120-PR钻机主要构成:几大系统、主要装置系统组成:动力控制系统(变速箱及换档操纵装置、转向及制动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提升系统等。主要装置:井架,顶驱回转动力头,柴油发动机,天车液臂/卷扬,液力卸扣管钳,外平单钻杆半自动机械手,液动注水泵,潜孔锤注油器,定心盘与卸扣盘,各种管汇。二、SS-120-PR钻机顶驱动力头性能结构优越性:提升能力大;接卸单根快;在钻进过程中可直接加压,能够及时划眼,满足水平井钻进;在复杂易塌地层中可进行跟管钻进,在遇到孔内事故时可边提边钻,有利于事故处理。2.制动、控制情况。在进行定向水平井钻进时,动力头可直接锁死,进行滑动定向钻进,也可进行复合钻进。五、操作前准备1、建井场及钻机安装注意事项:1)地基要坚固,平整,长宽必须符合钻场布置图,道路、钻场符合技术要求,各设备之间距离必须符合布置图;2)检查钻机各大系统,要求无故障,运行可靠;3)各处螺栓物件连接牢固、可靠;4)立塔架时要操作得当,有专人指挥,明确分工,密切配合;5)安装人员配戴安全帽,严格按钻探安全作业规程安装和拆卸钻塔;6)钻机安装要平稳,保证动力头、定心盘、孔口三点一线;7)孔口管要固定端正,以使其更好的起到保持孔口和二开钻进的导向作用;8)在雨季,钻机要安装避雷针;9)高空作业一定要带保险带,保险带尾绳要固定牢靠,保险带应定期进行拉力试验。10)上井架检查保养时,所有工具一定要带尾绳并栓绑牢靠,严禁下部站人,工具用完后,不能存放在井架上,不能抛扔。11)检查井架梯子、栏杆、操作台和二层平台的固定是否牢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夜间操作时,照明必须覆盖整个井场,不留死角。2、操作前注意事项1)着装应适宜。应避免穿戴宽松的外套、衬衫,戒指或其他首饰,以防碰到或卷入运动部件内发生危险。在安装或操作钻机前,清理干净鞋上的泥土和油。2)总是佩戴防护物品,包括安全帽、护目镜、反射服、安全鞋及护耳。概述3)如果已知有不安全情况存在,不要开始或试着操作钻机,在起动控制器上贴上标签标明此情况,以防其他操作者不知情误操作。4)所有的人员保护装置和机器防护装置须在适当位置并一直正确操作。在上述设施移开或变动时,不可操作钻机。5)机器运转时,距离机器最少50 英尺(15.2 米)之内,必须一直穿戴眼睛和耳朵保护装置、安全帽、手套和铁头鞋,以减少不牢固的物体或钻机碎片引起的伤害。6)无人看管时,固定钻机、移开点火栓以及采取其他合理的预防行为,以防未经批准的人擅自操作,否则可能引起钻机的严重损坏或导致人身伤害。7)在钻井地点准备一个完整的急救包。在钻机操作地,钻机工作人员中至少有两人熟知急救及心肺复苏法操作。3、移动车载型机器时的准备事项1)转换装运机角度以保证钻杆不会从侧面移动。目测检查钻机构件是否有有形的损坏、破裂、弯曲或残破迹象。2)检查传动系统和所有的刹车、驾驶、机械、气动、水压及电力系统,以确保他们都情况良好。移动钻机前测试是否可是正常操作。3)确保所有轮胎都情况良好,并充气直至达到要求压力。确保轮扭矩达到要求值。4)确保所有通道门都关好并锁上。5)检查倒退报警工作正常。3、移动车载型机器1)起动钻机时,不允许有任何使得钻杆在装载设备中旋转的情况存在。2)经常检查装载设备,以确保钻杆在适当的位置,不会滑出或掉下。3)为方便运输,需知道钻机的所有尺寸。观察是否顶板过低或旁隙过窄。4)要慢慢穿过铁轨。在高速公路上远距离移动钻机时,要经常停车使得轮胎冷却并检查轮轴是否紧密。按厂商要求速度驾驶。根据张贴的标志、天气及道路或地形情况要求减速。5)避免坡度超过15 度(27%)。避开凹坑、石块及其他障碍物和软质路肩或不稳定地形。6)不得骑在机器上,只允许乘客坐在卡车驾驶室里。7)从任何方向移动机器都要确保机器后面没有站人和没有障碍物。8)机器在公路上或公路旁停放时,设置危险警告标志,栅栏/或警告灯(夜间)。9)卡住所有轮子或车轨的两侧。10)拉紧车载式机器的停车制动。11)将机器停放或放置在水平地面或与坡度相交的地面上。停放或放置机器的地面坡度不能超过可移动机器制造商的倾斜额定值,绝不要超过15 度(27%)。5、操作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1)启动机器前,确保操作杆在空档位置。2)在操作前,要彻底检查整个钻机以确保没有磨损或错误操作的现象。(决不要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不要仅因为前一天结束工作时一切都看起来很好,就认为今天开始工作时一切都没问题。)3)决不要绕开或断开关闭、警报系统或电路。否则会导致主要部件出现出现严重的损坏。4)对运行状态下的所有故障都要及时校准或维修,否则可引起机器损坏或人员伤亡。维修完成前不要操作机器。5)机器上不能有润滑剂、油和冰,以减少工作人员滑倒或从钻机上掉下去或掉进机器里的风险。5、在工地上固定钻机注意事项1)安装钻机前,要确定地形稳固并不易移位、倒下或沉陷。由松散的聚成岩或混合地层组成的高墙很容易没有预警地倒塌。2)设围栏或架木桥相当危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鼓励使用。3)安置钻探设备时,车门和梯子都不可在悬崖上或接近悬崖。4)确保夜晚照明良好,尤其是在高墙或陡坡附近。5)安置车载型钻机时,操作员不可背对高墙、峭壁、洞穴或悬崖,除非在操作员和陡坡之间竖立一个坚固的高栅栏。6)不要将钻机水平支柱安置在有问题的地面上。一个支柱的部分底座失衡可以导致钻机翻倒并随之引起主要部件损坏及人员受伤或死亡。7)操作员离开位置前,须将所有控制器调到空档,设置好所有的锁闭和安全装置。8)不允许无人看管时运行钻机。10)避免人员截留,在关闭和锁好门前确保所有的室内无人。在进入任何室内前确保门已固定于打开位置,防止有人在内时意外关闭。6、电线附近工作1)在电线附近工作有很大危险,须特别小心。钻机任何部件与电线距离不能小于20米。不要在电线附近提升吊杆或操作机器。2)将所有空中的电线都视为带电的,如有任何疑问,应与电力部门联系。3)提升放下吊杆时,要密切注意与电线的距离不能超标,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同时缓慢操作,因为如错误判断与电线的距离,反应时间可能太慢。4)地下可能有埋地线路或管道。钻井前要确定没有上述线路存在。5)注意:机器在高频发射机附近工作时有可能成为带电体。6)为了安全,钻机可以接地。接地棒就像汽车里的安全带一样,虽不能防止伤害,但可以减少伤害的程度。它可减少操作员触电的电压,还可烧断高压线保险丝或迅速将高压线烧成两截以降低事故的严重,但不能确保做到完全保护。7)接地是指用一个粗电缆(类似于焊接机电缆)将吊杆顶部与接地棒连接起来。将钻机退至井边,将接地棒打入地面,然后抬起底座。确保电缆足够长可保证提升吊杆后钻机的最终运行。8)如意外接触电线该怎么做:如钻机碰触到高架电线,按以下的安全建议可防止伤亡。(1)不要碰触钻机或试图进入或离开钻机。让其他人远离钻机。(2)如钻机碰触可能带有高压的一次输电线,不要试图进行援救。(3)立即通知当地的电力部门寻求帮助。(4)不要碰触可能接触电流的人。只有在危及生命时才可试着实施营救一些钻机操作员曾因实施不正确的营救而丧命。(5)如实施营救,使用干燥干净的绳索或干燥未上漆的木杆移动受害者。离得尽可能远,除非受害者已完全移开,不能碰触他。(6)如移动时受害者昏谜,如果接受过相关训练,立即实施心脏复苏术(CPR)。3NB-350G泥浆泵3NB-350G泥浆泵1)机构特点:由G12V1135PZL3柴油机,经万向轴、减速器、气胎离合器、带泵轴、皮带轮、皮带驱动泥浆泵。气胎离合器由空气管道中司机台与小操作台同时控制泥浆泵的转动。泥浆泵与传动机组在同一底座上,方便装配及运输。泵底座与柴油机底座用凹凸套定位,螺栓连接,拆装方便。该装置在泵的两侧及正前方均有吸入口,均可与吸入管线相连,亦可在吸入管线上增设灌注泵。在泵的排出端装有球形预压空气包,其工作压力为34.4MPa(350Kg/cm2),容积为75L,使排出液流比较平稳。缸套内径按10mm的增量为一级,共6级,从130mm到180mm。2)安装与拆卸:安装时减速器被动轴与传动轴必须在同一轴线上,气胎离合器的摩擦片与摩擦轮之间的间隙应均匀,泥浆泵皮带轮与带泵皮带轮端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共面性允差不得大于2mm。3)操作与维护:开动前应仔细阅读3NB1300C泥浆泵说明书,按说明书要求对泥浆泵逐项进行检查。检查泵装置中空气管道连接部分是否泄漏,管线是否畅通。轴承内应涂满2号锂基润滑脂。泥浆泵动力端润滑牌号:冬季:LCKC220闭式工业齿轮油加104号防锈复合剂;夏季:LCKC320闭式工业齿轮油加104号防锈复合剂;液力端:水或水加防锈剂排出空气包充氮气或干燥空气,严禁使用易燃易爆气体。a.充气压力为工作压力的2030;b.充气压力不得超过6MPa(853PSI);四、柴油发电机组1、机组的主要性能(1)机组的空载电压稳定范围为95105额定电压。(2)发电机在空载额定电压时,线电压波形正弦性畸变率不大于5。(3)机组在空载额定电压时,加上一定的三相对称负载(COS0.8滞后),然后在其中任一相再加25额定相功率的电阻性负载,但总负载电流应不超过额定值,此时,发电机线电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三相线电压平均值之差应不超过三相线电压平均值的5。(4)机组能直接启动功率为下表规定的空载四极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机组功率(kw)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kw)4028507530901205515033075(5)带关联装置的两台同一型号规格的机组,可以并联运行和相互转移负载,其有功和无功分配差度不超过10。(6)机组能在110额定功率下,超载连续运行1h。2、机组结构简介机组由柴油机、发电机、控制箱、调压器、散热水箱、联轴器和公共底盘等组成。机组的所有组件均安装在公共底盘上,便于机组的移动和安装,机组不带油箱、蓄电池和消音器,无外罩壳。3、安装注意事项1)、安装及使用地点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1)通气良好,环境温度应不超过40。(2)环境清洁,避免在附近放置能产生酸性、碱性等腐蚀性的气体和蒸汽。(3)宜安装在室内或能避免日晒雨淋的场合。(4)有充足水源的场合(对开式循环机组)。2).机组若作固定发电装置,地基采用混凝土时,在安装时必须用水平尺测量其水平度,使机组固定在水平的基础上,机组若不固定在基础上,则应在底盘下垫以适当的弹性衬垫,以防止振动过大。3).机组若在室内使用,应将风扇排出的热风和柴油机排出的废气引至室外。所接之排气管到,管径不宜过小,弯道不宜过多,以保证排气畅通。并宜将管道向下倾斜少许,便于管内可能凝结的水份能向外流出。注意:如果安装有波纹排气管,在安装时,不能用波纹管去补偿因安装误差引起的任何位移,尤其应禁止安装引起的波纹管扭转,对于带内导流管的波纹管应按排气流动方向正确安装。4).燃油箱应具有过滤装置,燃油箱的油平面不低于柴油机的基础平面。5).机组与客户的低压控制屏之间的连接导线,均应敷设在电缆沟内。6).机组必须安装接地线,接地必须良好(接埋入较深的地下铜板)4、开机前的准备:1.清除机组表面的灰尘、水迹、油迹等。2.检查各机械联接件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各运动件转动是否灵活,有无相擦、卡死等现象;检查各导线连接处,接线是否牢固正确,接触是否良好可靠,有无松动、脱落等现象。3.检查燃油箱内的存油量。4.打开燃油箱至柴油机燃油输油泵的开关,并用燃油手泵排除燃油系统内的空气。5.检查柴油机油底壳、喷油泵和调速器中是否有足够的机油。6.检查散热水箱内冷却水是否注满。对开式循环机组应打开进水开关。7.对“自保护”机型,打开电源开关按“自检”按钮,面板上在自检过程中,控制器将自行模拟各工况参数的变化,当达到越限报警和停机值时,发出声光报警和停机信号,声报警信号可按“消音”按钮消除,这时光报警由闪烁光转为平光。用户可据此检查越限整定值是否正确,保护功能是否满足要求。8.将控制屏上各开关扳置在监视机组工作的相应位置上,自动空气开关应处于断路位置。8、手动开机步骤: 1.旋动燃油微调操作手柄或按动“油机升速”按钮,使柴油机油门固定在相当于怠速位置(约500700r/min)。2.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然后,有预供油泵的机型,需先按下“预供油”按钮,开动预供泵,每次运转不超过30S。如一次运转达不到要求,应停30S后再重复一次,直至油压达到0.20.3MPa时(仅对带预供油泵机型而言),再按下起动按钮,使柴油机起动,此时,运转指示灯亮。如果按下起动按钮12S后,柴油机仍不能起动,则应待2min后再作第二次起动,如连续三次不能起动,应检查并找出故障原因。如遇气温较低时,对装有预热装置的机组,可先将预热开关向外拉到第I位,此时预热器连通,2min后,将预热开关继续向外拉到II位,在预热器连通的同时,接通电磁阀,燃油进入预热器,(或按“预热”按钮2min)此时,按下起动按钮,使柴油机起动。起动成功后,应将预热开关推回原始位置。在起动过程中,由于蓄电池电压跌落较大,可能会出现监控仪的显示器上数字乱跳,这是只要按一下“复位”按钮即可消除此现象。3.柴油机起动后,转速应控制在600700r/min左右,并密切注意机油压力的读数,如机油压力无指示或低于0.12MPa,应立即停机检查。4.若低速运转正常,可将转速逐渐增加到10001200r/min进行柴油机预热运转,当水温达55,油温达45左右时,将转速增加到1545r/min,充电表有指示(或指示灯亮),调整发电机电压至额定值,此时频率表读数应指向51.5Hz52Hz。5.此时若机组工作正常,则合上自动空气开关;对电动开关机型可按“合闸”按钮,接通负荷开关,然后逐渐增加负载。注意该空气开关带有失压保护装置,一定要到发电机电压达到70额定电压以上时,才有可能合闸(合闸时,应先把开关手柄再扣到底)。开关分闸后,若发电机电压下降到4070额定电压时,此开关又会向上反跳一次,但并不在合闸位置,属正常现象。5、运行中的检查:1.机组正常工作时,电压应在400V左右,电流应不大于发电机的额定电流,频率应在50Hz左右,应通过换相转换开关,经常检查三相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变化,柴油机水温和油温不大于95,机油压力应在0.250.35MPa(增压柴油机应在0.30.35MPa)范围内,机组运行时应随时注意它们的变化,当超过规定值时,应卸去部分负荷或停机检查。2.应随时检查柴油机各管道,如有损漏,及时修复。3.观察柴油机的排气颜色,柴油机在满负荷运转的正常情况下,排气烟色允许略带有青灰色。4.不能让水、油或金属等杂物进入发电机内部。5.若机组出现异常现象,需立即断电或停机时,可按“紧急停车”按钮或拉“手动停车”手柄。6.在使用运转过程中,必须要有记录,经常记载有关测量读数、环境温度、运转及停机时间、停机原因以及检查或临时修理的结果等情况。6、手动停机步骤:1.逐渐卸去负荷,断开自动空气开关;对电动开关机型按“分闸”按钮,断开负荷开关。2.在空载状况下,逐渐将转速降低至600700r/min,待柴油机水、油温降至70以下时,再行停机。3.在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将散热水箱、循环水泵、机油冷却器、机体等柴油机冷却系统中的全部积水放尽,防止冰冻,但对添加防冻液的,则可不必放水。4.清洁整个机组,并作下一次起动运转的准备。7、调整: 1.柴油机调速率的调整:调速率的调整方法是通过改变柴油机调速器右上方扇形导板的角度来达到的。松开扇形导板上的圆螺母,当扇形导板逆时针转向极限位置时,调速率整定值最小。反之,调速率整定值最大。调整时,每当扇形导板确定在某一位置后,均应将圆螺母锁紧。2.对柴油机的最大供油量、最高转速、空气开关的整定值,调压器“稳定度”调整电位器的位置,电动调速机构的凸轮位置,均已经做过调整和试验,用户切勿自行任意调整。3、自动运行中的检查(1)机组正常工作时,电压应在400V左右,电流不大于发电机的额定电流,频率应在50Hz左右,柴油机水温和油温不大于95,油压0.250.35MPa范围内,当超过规定值时,应卸去部分负载或停机检查。(2)应经常检查柴油机各管道,如有损漏,及时修复。(3)观察排气烟色,柴油机在满负载运转的正常情况下,排气烟色允许略带青灰色。(4)不能让机油或金属等杂物进入发电机内部。(5)若机组出现异常现象,需立即断电停机时,可按“急停”按钮或拉紧急停车手柄。若用“急停”按钮停机,应在柴油机停机后,将“急停”按钮向右旋使其退出闭锁位置。否则停机电磁铁将一直工作,不仅易烧坏停机电磁铁,还会使蓄电池亏电。(6)在得到用电人的许可下,对“自起动、自切换型”机组,将切换开关(ATS)控制转换开关扳到“手动”位置,分别按“发电”供电按钮和“发电”供电按钮,以检查换开关(ATS)的可靠性,此项目可在试运转中进行。(7)在使用过程中,应记载运转及停机时间,停机原因以及检查或临时修理的结果等情况。4、注意事项(1)必须在主电网与机组主开关之间采用电气联锁。(2)蓄电池正负极应直接连接在起动电机的正负连接柱上。在备用状态时,蓄电池由主电网经浮充电装置给予浮充电;此时严禁拆卸蓄电池与起动电机的连接线,否则因浮充电装置输出端空载造成的高压将损坏微电脑控制器。在运行状态,蓄电池由机带发电机给予充电。机组的监测、控制、保护均由蓄电池供电。(3)严禁用硅整流电源代替蓄电池,否则将导致整个机组控制系统工作失常,甚至损坏。(4)当机组在“自动”方式发生故障时,建议选择“手动”方式运行作为应急使用。事后再进行维修。(5)若机组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为了保证机组应急使用的可靠性,建议用户每周一次定期模拟主电网故障,由机组取代主电网向负载供电使用1h。该项检查尽量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8、保养机组的柴油机、发电机(含电压调节器)、控制屏(含控制器)等主要组件,要严格按各组件的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9、柴油机启动困难或不能启动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启动系统故障(1)启动机损坏(1)更换启动机(2)启动齿轮啮合不良(2)调整安装位置,保持正常啮合(3)气源压力不足(3)充气至规定压力(4)储气罐容积不够(4)加大储气罐容积(5)气动管系漏气(5)排除漏气现象(6)继气器打不开(6)拆检清洗,加适量润滑油(7)油控阀或气控阀失灵(7)拆检油控阀(8)电器元件(启动开关、继电器)失灵(8)检修或更换元件(9)蓄电池充电不足(9)充电(10)器线路接触不良(10)检修重新连接(11)电源导线截面小、线太长(11)更换符合规格的导线【以上(3)(7)为气启动,(8)(11)为电启动系统】2、燃油系统故障(1)缺燃油或燃油箱阀门未打开(1)添加燃油,打开阀门(2)燃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含有水(2)更换规定牌号燃油、排除油箱积水(3)燃油箱安装位置过低(3)按规定要求装置燃油箱(4)高压油管内有空气(4)撬动正时螺钉,排净关内空气(5)燃油系统内空气未排干净(5)排净燃油系统内空气(6)燃油滤清器堵塞或旋阀未打开(6)清洗燃油滤清器,旋阀(7)喷油器污堵或滴油、漏油(7)清洗或更换喷油器偶件(8)供油提前角不对(8)调整供油提前角(9)油量调节齿杆卡住,齿杆不在加油位置(9)检修或更换(10)超速安全装置没有回位(10)按下回位推杆,落下截止阀芯3、进、排气系统故障(1)空气滤清器虑芯污堵(1)清理空气滤清器(2)进气管道堵塞(2)清理进气管道(3)配气定时不对(3)重新调整配气定时(4)气门或活塞环、汽缸盖处漏气(4)研修气门,更换活塞环或汽缸垫4、润滑系统故障(1)机油温度过低,粘度大(1)预热机油(2)气动预供油泵供油压力不足(2)控制气源压力,检修预供油泵5、使用与维护不当(1)油压低自动停车装置操纵杆未扳下(1)扳下操纵杆,使拔叉与定位块脱开(2)柴油机温度过低(2)充分暖机(3)长时间连续怠速转动(3)清除柴油机内积炭、清洗喷油气(4)防爆装置阀门未打开(4)打开防爆装置阀门五、钻机的日常检查与保养1、每次开机前,检查柴油发电机的机油量,冷却液,柴油量、液压油量、润滑器内的润滑油量。箱油位并按规定加注 。2、检查液压动力系统和管路有无泄漏或物理损坏。3、密切注视每个仪表和警告指示灯。检查油过滤器的指示器,如果是红色应更换滤芯。4、每班检查控制手把的松紧确保机器工作安全正常。5、检查各压力表,若有损坏应更换。6、在主要部件打黄油。如:动力头、链条、滑轮、各部轴承支架上的黄油注入孔。7、检查链条张紧度(注意: 当旋转马达到达头部时,链条中间应该有大约5毫米的松弛度)。8、滑道上的滑靴上黄油。旋转部件加黄油。检查推进油缸有无漏油和损坏。检查绞车离合器应无杂物,钢绳拨动器运行灵活。9、检查绞车有无漏油和螺丝松动。10、检查水泵、油泵,确保稳定正常工作。1)检查柱塞油封有无漏油(注意: 每分钟漏油一至两滴,表明需要更换)。2)检查缸套有无漏油(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