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脏腑的诊疗方案.doc_第1页
中风中脏腑的诊疗方案.doc_第2页
中风中脏腑的诊疗方案.doc_第3页
中风中脏腑的诊疗方案.doc_第4页
中风中脏腑的诊疗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诊疗常规 发表时间:2011-01-07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264) 【概述】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临床表现】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中脏俯,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辨证分型】中经络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塞,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塞,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塞,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塞,心烦失眠,眩晕目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中脏腑l,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噤,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诊断依据】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塞、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3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4测量血压及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可有异常表现。5应注意与痫症、厥证、痉病等鉴别。【鉴别诊断】1痫症:昏迷时四肢抽搐,多吐涎沫,或发出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2厥症:昏迷时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无口眼喎斜,手足偏废,亦无四肢抽搐等症。3痉症: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见昏迷,但无口眼喎斜及半身不遂。【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立即送综合医院进行抢救,慢性恢复期患者可配合以下方法治疗。一、推拿治疗()常规治疗1仰卧位头面部:(1)医师用双掌分推患者前额35遍。(2)医师用双手拇指揉患者眼轮匝肌35遍。(3)医师用多指揉患者咀嚼肌35遍。(4)医师用指背沿患者面部的额部、颧部、下颌部做指背摩擦35遍。(5)点按患者鱼腰、太阳、攒竹、四白、颧髎、三叉神经节、颊车、风池穴,时间各l分钟。胸部:(1)医师用双掌沿患者肋骨两侧做分推法(从第肋至第十二肋缘)35遍。(2)医师沿患者肋骨两侧做掌揉法35遍。(3)点按患者膻中、中府、大包、乳根穴,时间各1分钟。腹部:(l)医师沿患者腹部胃经路线做掌揉法35遍。(2)医师用手掌揉患者小腹部,以关元穴为主,时间l2分钟。(3)医师沿患者双侧肋骨缘做提拿法35遍。(4)点按患者中脘、天枢、章门、气冲、带脉穴,时间各1分钟。下肢部:(1)医师用多指拿揉患者下肢35遍。(2)医师用全掌揉患者内收肌至血海穴35遍。(3)医师用双手拇指连续按压患者小腿内侧阴陵泉至三阴交穴线,反复施术35遍。(4)点按患者髀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穴,时间各1分钟。2俯卧位(1)医师沿患者背腰部两侧做掌推法(第胸椎至足跟),35遍。(2)医师用双手拇指拨揉患者背部两侧骶棘肌(背部至腰骶部),35遍。(3)医师用多指提拿患者背部侧体表肌肉向脊柱缘做提拉(第胸椎至腰骶部),35遍。(4)医师用双手拇指点揉患者风门、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穴,时间各l分钟。(5)医师用双手的食、中、无名指沿患者脊柱两侧夹脊穴做点推法,反复施术35遍。(6)医师用手掌搓患者命门穴,时间12分钟。(7)医师用双掌沿患者大腿后侧做掌揉法35遍。(8)医师用双手拿提患者腓肠肌35遍。(9)点按患者上环跳、殷门、涌泉穴,时间各l分钟。(二)对证治疗1语言障碍医师用拇指按揉患者枕后边缘叶,时间2分钟左右,同时拇指点揉哑门、天突、翳风穴,时间各l分钟,后用拇指、食指相对再喉结两侧做左右推揉,时间12分钟。2手麻木无力,精细动作障碍(1)揉手指法:医师用拇食指相对揉捻患者诸关节,由近端至远端35遍。(2)医师用拇指掐捻患者八邪穴,每掌指关节半分钟左右。(3)捻揉患者鱼际,时间约1分钟。(4)医师用大鱼际沿患者桡侧自下而上做推法35遍,后用拇指自下而上沿桡神经做拔法35遍。(5)医师用拇指点揉患者肩髃、曲池、太渊穴,时间各1分钟。3下肢麻木无力,感觉障碍(1)医师用拇指沿患者跖缝由近端至远端做捻揉,每个跖缝3-5遍,后拇食指相对揉足趾,各35遍。(2)医师用拇指掐捻患者八风穴,每趾缝约半分钟。(3)医师用拇指点按患者解溪、太溪穴,时间各1分钟。4上肢肌张力增高:参考小儿脑瘫诊疗常规肌张力高手法。二、针灸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可单刺患侧,久病则刺灸双侧。初病宜泻,久病宜补。上肢不遂选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溪等穴,下肢不遂选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悬钟、解溪等穴。风痰阻络者,加选膈俞、血海、三阴交穴。肝阳暴亢者,加选太冲、涌泉、行间穴;痰热腑实者,加选丰隆、劳宫、内庭穴气虚血瘀者加选气海、三阴交穴。阴虚风动者,加选风池、太溪、太冲穴。风邪人中者,加选外关、风池、膈俞等穴。随证加减:肘部拘挛加曲泽,腕部拘挛加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手指屈伸不利加八邪,足趾屈伸不利加八风,语言赛涩者,加通里、廉泉。三、头针取运动区、足运感区、语言区。刺法:沿皮下刺人0.51寸,频频捻针,同时鼓励病人作患肢运动,有时奏效较快。适用于后遗症者。四、中药半身不遂在急性期治疗以祛邪为主,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为主。1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适用于风瘀痕血,痹阻脉络之半身不遂。方用化痰通络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2平肝熄风,泻火通络:适用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之半身不遂。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3化痰通腑:适用于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之半身不遂。方用星萎承气汤加减。4益气活血,扶正祛邪:适用于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5滋养肝肾,潜阳熄风:适用于阴虚火动之半身不遂。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6祛风散邪,养血和络:适用于脉络空虚,风邪人中之半身不遂。方用大秦艽汤加减。【预防与护理】1控制高血压,注意劳逸结合,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2急性期的患者急送综合医院治疗,宜卧床休息,同时密切观察病情。3病情稳定后或后遗症期的半身不遂患者,应配合推拿及功能训练,以自我锻炼为主,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人院指征】1半身不遂,活动不便,自愿要求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