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码 BRQC 7 02 01 燃 气 发 电 厂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电子版 2003 12 19 发布 2003 12 25 实施 状态 发放号 目 录 序号编 码名 称 1各车间管网 工艺流程示意图 2BRQC 7 02 01 01煤气车间高炉煤气净化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BRQC 7 02 01 02煤气车间高炉煤气点火放散技术操作规程 4BRQC 7 02 01 03煤气车间煤气混合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5BRQC 7 02 01 04煤气车间 1 加压混合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6BRQC 7 02 01 05煤气车间 2 加压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7BRQC 7 02 01 06煤气车间 3 加压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8BRQC 7 02 01 07煤气车间 5 加压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9BRQC 7 02 01 08煤气车间管道工技术操作规程 10BRQC 7 02 01 09煤气车间盲板工技术操作规程 11BRQC 7 02 01 10煤气车间 1750m3高炉煤气净化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2BRQC 7 02 01 11储配车间洗萘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3BRQC 7 02 01 12储配车间脱硫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4BRQC 7 02 01 13储配车间压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5BRQC 7 02 01 14储配车间循环水泵 消防水泵技术操作规程 16BRQC 7 02 01 15储配车间 50000m3干式柜技术操作规程 17BRQC 7 02 01 16储配车间切割煤气净化加压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8BRQC 7 02 01 17储配车间循环冷却水泵技术操作规程 19BRQC 7 02 01 18储配车间配电室倒电源操作规程 20BRQC 7 02 01 19储配车间焦炉煤气放散技术操作规程 21BRQC 7 02 01 20储配车间 165000m3干式柜技术操作规程 22BRQC 7 02 01 21转炉煤气车间 20000m3湿式柜技术操作规程 23BRQC 7 02 01 22转炉煤气车间电除尘器技术操作规程 24BRQC 7 02 01 23转炉煤气车间煤气鼓风机技术操作规程 25BRQC 7 02 01 24转炉煤气车间转炉煤气供一炼钢混铁炉操作规程 26BRQC 7 02 01 25 民用煤气车间煤气调压及低压设施维护技术操作规程 27BRQC 7 02 01 26民用煤气车间煤气管道巡检维修技术操作规程 目 录 序号编 码名 称 28BRQC 7 02 01 27民用煤气车间炉具维修技术操作规程 29BRQC 7 02 01 28民用煤气车间送气技术操作规程 30BRQC 7 02 01 29民用煤气车间抽水技术操作规程 31BRQC 7 02 01 30二区煤气车间煤气调压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2BRQC 7 02 01 31第二煤气车间 80000m3煤气柜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3BRQC 7 02 01 32第二煤气车间电除尘器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4BRQC 7 02 01 33第二煤气车间转炉煤气加压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5BRQC 7 02 01 34第二煤气车间焦炉煤气鼓风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6BRQC 7 02 01 35第二煤气车间焦炉煤气洗萘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7BRQC 7 02 01 36第二煤气车间焦炉煤气脱硫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8BRQC 7 02 01 37第二煤气车间煤气压缩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9BRQC 7 02 01 38第二煤气车间煤气混合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40BRQC 7 02 01 39第二煤气车间彩板加压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41BRQC 7 02 01 40干熄焦发电车间气轮机技术操作规程 42BRQC 7 02 01 41干熄焦发电车间发电机技术操作规程 煤 气 车 间 管 网 示 意 图 3 加压站 一烧结 2 加压站 一小型 中板厂 一动力锅炉 中厚板厂 转炉煤气 加压站 机制公司 二煤气车间 1 混合站 一炼钢 3 混合站 1750 高炉 TRT 发电 燃气发电 二烧结 4 3 1 2 5 焦炉煤气净化 DN500 放散 1 加压站 炼钢炼铁 烤包间 储配车间 1 高炉 1 放散 2 高炉 2 放散 3 放散 3 高炉 4 高炉 6 高炉 5 高炉 喷煤粉 二次净化 图 例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 混合煤气 5 加压站 储配车间工艺流程图储配车间工艺流程图 干式柜 干式柜 洗萘塔 脱硫箱 压缩机 洗 萘 塔 洗 萘 塔 脱硫箱 5 万 m3湿 式低压螺 旋煤气罐 10 万 m3 湿式低压螺 旋煤气罐 80 机房 60 机房 值班室 更衣室 北环计量室 南环计量室 低压储气罐 中压储气罐 中压储气罐 高压储气罐 高压储气罐 煤气流向 转炉煤气车间工艺流程图 图例 煤气流方向 蝶阀 盲板阀 煤气管道 氮气管道 煤 气 柜 进口水封 煤 气 柜 出口水封 2 万 m3 湿式煤气柜 转炉煤气 2 电除尘器 转炉煤气加压站 转炉煤气 1 电除尘器 电除尘DN1000 联 通 阀 联通管 DN1000 阀 门 组 煤 气 柜 前 DN1000 放散 煤气柜入口 DN1400 蝶阀 电除尘 DN1000 阀门组 气柜出口 DN1400 蝶阀 去 3 混合站 去1 混合 站方向 济钢新村区域民用煤气工艺流程简图 1 调压站用户 高 3 4 楼 东 1 15 楼 南 1 21 楼 中心 7 8 楼 2 调压站用户 高 1 2 楼 济钢饭店 中心 1 6 楼 中心 9 15 楼 34 36 楼 北 1 16 楼 3 调压站用户 东 16 48 楼 测温仪器厂茶水炉 托儿所食堂 医院食堂 幸福 院食堂 4 调压站用户 西 7 12 楼 鲍山小区 新 4 调压站用户 西 13 26 楼 5 调压站用户 新村食堂 6 调压站用户 济钢宾馆 教培中心茶水炉 公安处茶水炉 7 调压站用户 机关餐厅 7 调压站 3 调压站 2 调压站 6 调压站 新 4 调压站 5 调压站 1 调压站 4 调压站 第二工业区工业用焦炉煤气管线示意图 第二工业区民用焦炉煤气管线示意图 注 表示低压煤气管道 表示中压煤气管道 中扎厂 二小型厂 二炼钢厂 加压站 中压煤气 219 108 325 275 630 凝 水 缸 微晶玻璃 管道煤气公司调压站 居民楼 居民楼 动力茶炉 单身茶炉 娃娃餐厅 医院食堂 二 钢 食 堂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居民楼 调压站 调压站 调压站 茂岭花苑 钢花饭店 居 民 楼 居 民 楼 居 民 楼 济钢三区民用煤气工艺流程简图 8 调压站用户 铸管公司 铁厂 居民楼 9 调压站用户 矿区居民楼 食堂 茶水炉 10 调压站用户 铸管公司 铸管 食堂 11 调压站用户 铸管公司 铸管 生产 工业北路主管道 9 调压 站 10 调压 站 11 调压 站 8 调压 站 工业南路主管道 第二煤气车间管网示意图 电除尘系统 煤气柜 洗萘系统 脱硫系统 焦炉煤气 压缩机 焦炉煤气 加压机 转炉煤气 加压机 蒸汽 氮气 1 混合煤气 去炼钢烤包 石灰炉 2 加压后焦炉煤气 去炼钢混铁炉 快速锅 炉 3 来自老区的低压焦炉煤气 4 切割煤气 去炼钢 中厚板 5 加压后焦炉煤气 去放散点火 6 来自炼钢的转炉煤气 7 低压焦炉煤气去彩板加压站 8 干熄焦发电车间工艺流程图 水 蒸汽部分 发电机并网主结线图 去焦化 去集尘站 主蒸汽管 给水管道 气轮机 除氧器 给水泵 6kV 6kV 6kV 602F 2 610F 609F601F 605F608F 联络 线联络 线 发电站系统 干熄焦主控楼发电机 焦化一配电 111 111 22 2 22 编码 BRQC 7 02 01 01 燃气发电厂第一煤气车间 高炉煤气净化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版次 第 1 版 起草 徐令喜 李会龙 审核 周家进 批准 杨宪礼 2003 12 19 发布 2003 12 25 实施 济钢技术中心 发布 状态 发放号 高炉煤气净化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生产工艺流程 1 2 7 8 9 10 3 4 5 6 1 洗涤塔 2 文氏管 3 灰泥捕集器 4 减压阀组 5 旋风脱水器 6 丝网脱水器 7 电动眼镜阀 8 盲板 9 闸阀 10 高炉煤气净管 注 1 高炉煤气净化工序无洗涤塔 文氏管下部为花环填料脱水器 无灰泥捕集器 5 高炉煤气净化工序无旋风脱水器 并且热风炉用高炉煤气从丝网脱水器后眼镜阀前直接 引出 而不是引自高炉煤气净管 2 设备概况 2 1 洗涤塔 见表 1 2 2 文氏管 见表 2 2 3 文氏管脱水器 2 3 1 高度 9 3m 2 3 2 直径 4000 2 3 3 总重 16609Kg 2 3 4 填料 花环 2 3 5 填料层高度 1 0m 2 4 灰泥捕集器 见表 3 2 5 旋风脱水器 见表 4 2 6 丝网脱水器 见表 5 3 工艺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和操作要求 3 1 洗涤塔 见表 6 3 2 文氏管 见表 7 4 新投产或检修后投运时的操作 4 1 引煤气前的准备工作 4 1 1 检查洗涤塔 单文清洗装置 旋风脱水器 丝网脱水器的施工或检修质量 是否达到标准 清除杂物 清点人员及工具是否齐全 4 1 2 向洗涤塔 单文清洗装置 旋风脱水器 丝网脱水器送水 试水合格后封 闭人孔 保证严密 4 1 3 向调度汇报并联系供水 保证各系统水压 关闭洗涤塔脱水器底部 单文 清洗装置脱水器底部 丝网脱水器底部的锥型阀 排污阀 向单文氏管各部 丝网脱水器送水 并检查各水封溢流情况 4 1 4 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水 发现后立即处理 并对整个系统进行再次确认 4 1 5 接到高炉值班室将要复风的通知后 若在旋风脱水器 丝网脱水器后插有 眼镜阀或盲板 则在引煤气前 20 分钟打开 DN1200 眼镜阀或将 DN1200 盲板抽 出 旋风脱水器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封高度 4 1 6 在系统检查确认无误后 应及时通知高炉值班室具备复风条件 并汇报调 度室 4 2 引煤气操作 4 2 1 在接到高炉值班室高炉引煤气的通知后 关闭旋风脱水器 DN80 或 DN50 补充水阀门 打开 DN200 的大溢流阀门 将水封水位降至正常高度 打开 DN1200 闸阀 4 2 2 引煤气后由塔顶放散煤气 5 10 分钟 关闭单文清洗装置顶部 丝网脱水 器顶部放散 注 1 高炉煤气净化工序单文清洗装置顶部放散阀由 1 热风炉 值班室操作 需通知其关闭 丝网脱水器顶部放散在打开 DN1200 闸阀后即可 关闭 4 2 3 根据煤气压力和流量 逐步调节喉口阻力 使其满足高炉生产要求 5 日常操作 5 1 浮子排水系统操作要点 5 1 1 本装置共设二套 一套运行 一套备用 但均应保证运行良好 5 1 2 正常情况下 低水位浮筒排水动作 高水位浮筒不动作 5 1 3 若发现高水位浮筒动作 应立即检修低水位浮筒排水装置 5 1 4 要保持浮筒进 排水的畅通 5 1 5 要保证上下排水管的畅通 防止堵塞 5 2 RD 转子可调喉口开度调节操作要点 5 2 1 正常生产时 压差应控制在 19 25Kpa 范围 1 文氏管压差控制在 18 30Kpa 范围 内 生产运行过程中应结合煤气含尘量化验分析结果 通过 调整喉口开度及时对压差予以调整 以保证净化除尘工序的正常运行 5 2 2 每 4 日对喉口水箱进行一次冲洗 其操作步骤为 5 2 2 1 关闭喉口一侧 DN150 供水阀门 打开同一侧 DN50 排污阀进行排污 5 2 2 2 排污后关闭 DN50 排污阀 打开 DN150 供水阀门 5 3 电动翻板阀操作 5 3 1 自动操作 5 3 1 1 合上值班室内电动翻板阀的总电源 5 3 1 2 把现场控制盘内的电源打到 ON 5 3 1 3 把选择开关打到 自动 5 3 1 4 开阀门时 按 开阀 按钮 关阀门时 按 关闭 按钮 5 3 1 5 操作完毕后 关闭电源开关 5 3 1 6 检查电动翻板阀是否严密到位 5 3 2 手动操作 5 3 2 1 合上值班室内电动翻板阀总电源 5 3 2 2 把现场控制盘内的电源打到 ON 5 3 2 3 把选择开关打到 手动 5 3 2 4 按 放开 按钮 5 3 2 5 开阀门时 按 开阀切换 关阀门时按 关闭切换 5 3 2 6 按 压紧按钮 5 3 2 7 待 压紧按钮 指示灯灭后 关闭电源开关 5 3 2 8 检查电动翻板阀是否严密到位 5 4 灰泥捕集器操作要点 5 4 1 灰泥捕集器的内锥体水面高度应高出洗涤塔锥体排水液面 3 米 5 4 2 灰泥捕集器的锥体下部 DN250 排水管应保持畅通 以免造成灰泥捕集器 内液面过高 引起煤气压力的波动和通过煤气困难 5 5 丝网脱水器操作要点 5 5 1 正常生产时 保持 159 溢流管溢流正常 5 5 2 定期冲洗 每 4 小时冲洗一次 时间 10 15 分钟 5 5 3 每班打开 DN40 排污阀 放污一次 5 6 丝网冲洗高压水泵操作程序 5 6 1 冲洗时要逐台进行冲洗 两台水泵一台运行 一台备用 严禁两台同时启 动 5 6 2 现场电源开关一般在闭合待运状态下 操作可在室内进行 5 6 3 开泵前应先打开被冲洗丝网脱水器的水管路阀门 5 6 4 在冲洗第二座丝网脱水器时应先打开该丝网脱水器的水管路阀门 再关闭 第一座丝网脱水器冲洗阀门 冲洗时间为 10 15 分钟 5 6 5 开泵程序 5 6 5 1 开启电动蝶阀按钮 打开蝶阀 待绿灯亮 并实际观察阀门是否开启 5 6 5 2 开泵按钮 绿灯亮 对丝网进行冲洗 5 6 6 停泵程序 5 6 6 1 按停泵按钮 实际观察停机情况且红灯亮 停泵 5 6 6 2 按电动蝶阀按钮关闭蝶阀 待红灯亮为止 停泵后关闭丝网脱水器水管 路阀门 5 6 7 冲洗时 开启水泵后 要对泵房内设备进行认真的点检 时刻注意电机的 温度 水压 振动情况及设备有无异音 并巡视丝网脱水器的排水情况 水管 网有无泄漏 5 7 日常检查及注意事项 5 7 1 各班次每隔 1 个小时到现场 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5 7 2 检查各阀门是否在正常生产位置 5 7 3 检查各显示仪表是否显示正常 5 7 4 检查现场有无外来人员违章作业活动 5 7 5 检查现场有无危险因素 5 7 6 每周对所辖设备阀门螺栓注油维护一次 5 7 7 操作阀门一定到位 检修前确保煤气来源彻底切断 5 7 8 在开关电动眼镜阀时 确保周围人员安全 5 7 9 冬季 0 摄氏度以下时 注意脱水器溢流装置和上水管的保温和防冻 务必保证其上水和溢流畅通 6 系统短期停运的操作步骤 高炉短期休风 2 小时以内 或超过 2 小时 但净化系统不进行检修时 按 以下步骤操作 6 1 接到高炉短期休风的通知后 适当减小供水量 6 2 复风后 把供水调到正常 7 系统长期停运的操作步骤 高炉长期休风 6 小时以上 或不足 6 小时 但需对净化系统进行检修时 按以下步骤操作 7 1 休风操作 7 1 1 接到高炉休风通知后 关闭 DN1200 闸阀 搞好旋风脱水器水封 提高旋 风脱水器水位切断煤气 关闭眼镜阀或插盲板 如果 5 炉休风 需通知 5 高炉热风炉关闭通往 5 高炉热风炉的眼镜阀 7 1 2 打开单文清洗装置顶部 丝网脱水器顶部放散阀门 注 1 高炉煤气净化 工序单文清洗装置顶部放散阀由热风炉值班室操作 需通知其打开 7 1 3 关闭供水阀门 打开洗涤塔脱水器 文氏管脱水器 丝网脱水器底部锥型 阀 排污阀 将水放净 进行自然通风 注意 1 旋风脱水器必须在确认关闭眼镜阀或插盲板后 方可打开底部放灰阀 和排污阀进行清理 检修或撤水封的工作 2 设备需要试水时 应由现场统一指挥 7 2 复风操作 按 4 进行操作 8 多座高炉同时休风时的煤气净化工序操作要点 8 1 按照一座高炉休风时操作 8 2 及时通知用户和相关岗位注意压力 9 故障处理 9 1 停水 9 1 1 正常生产时停水的主要特征 9 1 1 1 文式管压差下降 9 1 1 2 塔后煤气温度明显升高 9 1 1 3 各溢流管停止排水 9 1 1 4 给水压力降低 9 1 1 5 上部供水量明显减少 9 1 2 应采取的措施 9 1 2 1 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调度 查明原因 9 1 2 2 值班人员应迅速关闭洗涤塔的排污阀及浮筒上下限 DN50 阀门 保持洗 涤塔的水位 9 1 2 3 关闭供水阀门 9 1 2 4 注意观察 做好来水后的操作准备工作 9 2 停电 9 2 1 如果与高炉同时停电时 要及时切换备用电源 注意观察盘面变化 9 2 2 紧急停电致使高炉休风 根据时间长短可按高炉长短期休风操作 来电后 接到高炉引煤气的通知后 按长短期复风操作 9 2 3 由于停电原因造成高炉煤气调节阀门无法自动调节时 应及时向调度汇报 并及时将阀门打至手动操作状态 及时调节压力 保证高炉煤气管网运行的正 常 9 2 4 如果高炉因停电全部休风 若之前有放散 应及时将放散灭火 注意调 节塔内水位 防止过高 同时应视主管网压力情况及时向管道或洗涤塔充入氮 气或蒸汽 也可以由调度安排煤气反送充压 保证管网压力不低于 1000Pa 9 3 洗涤塔 脱水器水封压穿事故处理 9 3 1 旋风脱水器压穿时的处理 9 3 1 1 注意风向 打开旋风脱水器 DN50 和 DN80 补水阀门 向旋风脱水器内 补水 9 3 1 2 视情况逐渐关闭 DN200 大溢流阀 时间不宜过长 逐渐打开 9 3 2 丝网脱水器压穿时的处理 9 3 2 1 水位过低引起的丝网脱水器压穿时的处理 A 打开 DN150 电动定期冲洗阀 向丝网脱水器内补水 B 注意风向 在现场逐渐关小 DN150 溢流阀开度 C 待溢流正常后 全开 DN150 溢流阀 全关 DN150 电动定期冲洗阀 9 3 2 2 压力过高低引起的丝网脱水器压穿时的处理 A 注意风向 迅速关闭 DN150 溢流阀或 DN400 排污阀 B 及时汇报调度联系降低炉顶压力 降低本系统煤气压力 C 如果 DN150 定期冲洗阀在开位置时要及时关闭 D 待系统压力稳定后逐渐打开 DN150 溢流阀 恢复正常 表 1 洗涤塔 序 号 名称 单 位 2 高炉3 高炉4 高炉5 高炉6 高炉 1安装总高度m3329 4629 463333 直 径m43 53 544 高 度m2219192222 上锥体度4545454545 2 筒 体 部 分 下锥体度6060606060 总数个50464650 1550 上层个19191919 519 中层个19171719 519 3 喷 头 下层个1210101212 4洗涤塔型式空心空心空心空心空心 高水位m5 935 005 005 935 93 5 水封 高度 低水位m5 134 204 205 135 13 6入口管直径mm 1320 1220 1220 1320 1320 7塔顶放散阀直径mmDN400DN400DN400DN400DN400 8下部排水阀直径mmDN250DN250DN250DN250DN250 9给水管直径mmDN250DN250DN250DN250DN250 表 2 单文氏管设备参数 序号名称单位1 高炉2 高炉3 高炉4 高炉5 高炉6 高炉 1入口管直径mm202014201420142014201420 2收缩管收缩角度 15 12 45 12 45 12 45 12 45 12 45 3喉口尺寸mm 800 80 0 800 80 0 800 80 0 800 80 0 800 80 0 800 80 0 4喉口型式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可调 5喉口长度mm145014501450145014501450 6 喉口 RD 转子 尺寸 mm 790 63 0 790 63 0 790 63 0 790 63 0 790 63 0 790 63 0 7扩散管扩散角度 3 43 3 5 3 5 3 5 3 5 3 5 8矩形螺旋喷嘴个122222 9给水管直径mm 219 2 159 2 159 2 159 2 159 2 159 2 注 1 高炉文氏管喉口上部有 6 个抛物线形喷头 表 3 灰泥捕集器 序号名称单位2 高炉3 高炉4 高炉5 高炉6 高炉 1入口管直径mm 1420 1420 1420 1420 1420 2筒体直径mm 2820 2820 2820 2820 2820 3筒体高度mm74407440744074407440 4中心隔板高度mm32003200320032003200 5出口管直径mm 1220 1220 1220 1220 1220 表 4 旋风脱水器 序号名称单位1 高炉2 高炉 3 高炉 2 个 4 高炉 2 个 6 高炉 1安装总高度m11 511 59 59 511 5 2直径mm 2220 2220 1820 1820 2220 3圆筒高度m4 304 303 6163 6164 30 4入口管直径mm 1416 1416 1068 1068 1416 5出口管直径mm 1220 1220 1220 1220 1220 6中心管插入深度mm25002500250025002500 7水封高度m3 53 5333 5 8锥型阀mmDN200DN200DN200DN200DN200 9溢流管直径mm 219 219 219 219 219 10出口放散阀mmDN150DN150DN150DN150DN150 表 5 丝网脱水器 序号名称单位1 高炉2 高炉3 高炉4 高炉5 高炉6 高炉 1总安装高度m18 9718 9718 9718 9718 9718 97 2筒体直径mm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3筒体高度mm135001350013500135001350013500 4上锥体度606060606060 5下锥体度606060606060 6喷嘴个444444 7 丝网 100 花 环填料层厚 度 mm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8花环直径mm 75 75 75 75 75 75 9水封高度mm365036503650365036503650 10入口管直径mm 1220 1220 1220 1220 1220 1220 11出口管直径mm 1220 1220 1220 1220 1220 1220 12塔顶放散阀mmDN400DN400DN400DN400DN400DN400 13给水管直径mm 159 159 159 159 159 159 14排水管直径mm 159 159 159 159 159 159 表 6 洗涤塔 序号名称单位2 高炉3 高炉4 高炉5 高炉6 高炉 1煤气处理量km3 h45 8545 8545 8545 545 85 2煤气流速m s1 6 2 01 6 2 01 6 2 01 6 2 01 6 2 0 3入口煤气压力kPa20 8020 8020 8020 8020 80 4出口煤气压力kPa19 7919 7919 7919 7919 79 5入口煤气温度 250250250250250 6出口煤气温度 40 5035 4035 4035 4035 40 7给水温度 30 3530 3530 3530 3530 35 8排水温度 45 5045 5045 5045 5045 50 9给水压力MPa0 50 50 50 50 5 10冷却水耗量 200 26 0 200 26 0 200 26 0 200 26 0 200 26 0 11水中悬浮物含量mg l 100 100 100 100 100 表 7 单文氏管工艺技术操作参数 序号名称单位1 高炉2 高炉3 高炉4 高炉5 高炉6 高炉 1喉口煤气流速m s75 13075 13075 13075 13075 13075 130 2压差kPa18 3019 2519 2519 2519 2519 25 3入口煤气温度 250 30035 4035 4035 4035 4035 40 4出口煤气温度 35 4035 4035353535 5 供水压力 地面 MPa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6耗水量t h200 260 90 11090 11090 11090 11090 110 7出口煤气含尘量 mg m3 10 10 10 10 10 10 编码 BRQC 7 02 01 02 燃气发电厂第一煤气车间 高炉煤气点火放散技术操作规程 版次 第 1 版 起草 徐令喜 李会龙 审核 周家进 批准 杨宪礼 2003 12 19 发布 2003 12 25 实 施 济钢技术中心 发布 状态 发放号 高炉煤气点火放散装置技术操作规程 1 设备规格 单位1 2 放散3 放散 直径mmDN700DN1000 放散管 高度m4040 助燃煤气管mmDN50DN80 熄火蒸汽 氮气 管mmDN80 DN50DN50 主放散管控制用闸阀mmDN700DN1000 主放散管控制用蝶阀mmDN1000 DN700DN1000 熄火管道用电动球阀mmDN50DN50 助燃管道用电动蝶阀mmDN80DN80 扩展保护罩mm 2440 1600 l 500 2440 1600 l 500 保护罩mm 1600 6 l 1000 1600 6 l 1000 增压帽mm 810 1100 l 470 810 1100 l 470 不锈钢内罩mm 1050 10 l 200 1050 10 l 200 常明管mm 80 3 2 只 80 3 2 只 引火管mm 50 3 2 只 80 3 2 只 保燃筒mm 275 160 l 300 2 只 275 160 l 300 2 只 煤气管 mm 80 6 2 只 80 6 2 只 煤气管 mm 80 6 2 只 80 6 2 只 助 燃 器 扩展帽mm 1200 1000 l 173 1200 1000 l 173 高能点火装置只各 12 2 技术操作标准 2 1 高炉煤气净管压力 14000Pa 2 2 熄火蒸汽 氮气 压力 0 4MPa 2 3 点火器打火时间 30s 3 点火方式 3 1 利用 DHZ 103 型高能点火装置点燃引火管 3 2 由引火管点燃常明管 3 3 由常明管点燃放散的高炉煤气 4 点火作业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4 1 检查或了解高炉煤气主管 焦炉煤气主管 蒸汽压力或氮气压力等数值是否 达到点火要求 4 2 将蒸汽或氮气管道电动球阀前的 DN80 闸阀打开 4 3 检查电器电源是否在 380 10 范围内 4 4 各转换开关应在关闭位置 并明确使用或备用的操作位置 4 5 查看放散位置周围有无检修人员 若有人应通知暂时离开 4 6 打开 点火 和 常明管 阀门 放散煤气 1 分钟后关闭 5 点火操作步骤 5 1 联锁转换开关打至 手动 位置 5 2 转动打火器 点火管转换开关至 点火 位置 5 3 按动点火按钮 指示灯亮 5 4 待点火管点燃后 转动常明管转换开关 常明管信号灯亮 点燃常明管 5 3 30s 后 打火器自动断电 停止打火 点火信号灯灭 将打火器 点火管转 换开关打回关闭位置 关闭点火管电动蝶阀 切断点火管焦炉煤气 5 6 如连续点火放散持续 30 分钟后 转动常明管转换开关至 关闭 位置 关 闭常明管电动蝶阀 5 7 如高炉煤气一次点火未燃 应查明原因 重新点火 6 灭火操作步骤 6 1 若高炉煤气系统发生故障 如停电等 煤气主管压力过低时应进行灭火操 作 6 2 正常生产情况下 因用户用气量过大 净管压力低于 14000Pa 时 应进行灭 火操作 6 3 灭火时 首先将常明管转换开关打回 关闭 位置 若此时常明管仍在燃烧 关闭常明管上的 DN80 电动蝶阀 切断常明管焦炉煤气 6 4 逐渐关闭高炉煤气放散管电动蝶阀 或闸阀 同时打开氮气或蒸汽管 DN50 电动球阀 向主放散管内通氮气或蒸汽灭火 6 5 待主放散管灭火后 转动氮气或蒸汽电动球阀 关闭按钮 切断氮气或蒸汽 来源 7 故障操作 7 1 若因用户停烧造成瞬时煤气放散量加大时 压力 14000Pa 应使放散煤气继 续燃烧 若因高炉停产或休风造成净管煤气压力低于 14000Pa 时 应立即进行 灭火操作 7 2 若因其它原因造成煤气主管压力突然降低 低于规定值时 亦应立即进行灭 火操作 7 3 若煤气压力突然增加 造成脱火时 应调整放散管控制阀门开度 重新进行 点火操作 7 4 遇到上述故障时 应立即汇报燃气调度和车间 查明原因 做好生产正常时 进行煤气放散点火操作准备工作 8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8 1 值班人员应精心观察 记录高炉煤气放散量 压力及燃烧情况 每班放散点 火次数 要求 每小时向调度汇报一次 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检查处理并汇报 调度和车间 8 2 每天白班对放散的排污放水一次 8 3 本放散装置配置两套点火器 点火管 常明管及相应的控制阀门 一套使用 一套备用 操作时应确认使用和备用的位置 操作要准备 避免混乱 当发现 使用的一套点火装置出现故障时 可启动备用点火器 同时通知调度和车间 待车间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8 4 有关人员发生煤气中毒或氮气窒息时 应迅速将中毒者抬至上风口 通知煤 气防护站进行救护 并会同救护人员查明中毒事故原因 做好善后工作 8 5 登高检查时 须两人以上同时进行 抓牢站稳 注意风向 避免人身伤亡 8 6 焦炉煤气助燃管道发生堵塞 冻结时应及时处理 自己处理不了应及时汇车 间和调度 保证点火操作的顺利进行 编码 BRQC 7 02 01 03 燃气发电厂第一煤气车间 煤气混合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版次 第 1 版 起草 徐令喜 李会龙 审核 周家进 批准 杨宪礼 2003 12 19 发布 2003 12 25 实 施 济钢技术中心 发布 状态 发放号 煤气混合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1 生产工艺流程及要点说明 1 1 工艺流程示意图 1 2 3 4 5 6 7 10 8 9 1 焦炉煤气进站阀门 2 焦炉煤气流量调节蝶阀 3 一焦炉煤气流量计 4 高炉煤气进 站阀门 5 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蝶阀 6 高炉煤气流量计 7 高炉煤气流量调节蝶阀 8 转炉 煤气流量计 9 转炉煤气流量调节蝶阀 10 混合煤气出站阀 1 混合站 1 2 要点说明 1 2 1 混合站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工艺流程的各有关内容 必须熟练掌握计 CS1000 操作 1 2 2 煤气的混合操作有现场控制 手动操作调节阀 手动控制 手动操作计 算机键盘 比率自动控制 热值自动控制四种操作方式 1 2 3 混合站的煤气供应主要有单一焦炉煤气 高焦混合煤气 高焦转混合煤气 三种供应方式 2 工艺装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工艺参数 2 1 煤气管道规格 2 1 1 第一煤气混合站 2 1 1 1 高炉煤气管道直径 920 2 1 1 2 焦炉煤气管道直径 630 2 1 1 3 转炉煤气管道直径 630 2 1 1 4 混合煤气管道直径 1120 2 1 2 第三煤气混合站 2 1 2 1 高炉煤气管道直径 1220 进站阀门后为 920 2 1 2 2 焦炉煤气管道直径 820 2 1 2 3 转炉煤气管道直径 720 2 1 2 4 混合煤气管道直径 1420 2 2 各阀门规格 2 2 1 第一煤气混合站 2 2 1 1 高炉煤气进站阀门 DN800 电动闸阀 2 2 1 2 焦炉煤气进站阀门 DN700 2 2 1 3 转炉煤气进站阀门 DN500 2 2 1 4 转炉煤气去 1 加压混合站管道阀门 DN800 电动闸阀 2 2 1 5 转炉煤气去 1 加压混合站管道眼镜阀 DN800 电动 2 2 1 6 混合煤气出站阀门 DN1200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转炉煤气 混合煤气 热值仪室 蒸汽 氮气 2 2 1 7 焦炉煤气放散阀 DN150 前 后各一 2 2 1 8 转炉煤气放散阀 DN50 DN100 去 1 加压混合站管道 2 2 1 9 混合煤气放散阀 DN150 2 2 2 第三煤气混合站 2 2 2 1 高炉煤气进站阀门 DN1200 2 2 2 2 焦炉煤气进站阀门 DN800 2 2 2 3 转炉煤气进站阀门 DN800 2 2 2 4 转炉煤气眼镜阀 DN700 2 2 2 5 焦炉煤气放散阀 DN100 2 2 2 6 转炉煤气放散阀 DN100 2 2 2 7 混合煤气放散阀 DN150 注 混合煤气放散阀在 3 加压站一次管道末端 2 3 各调节阀门规格 2 3 1 第一煤气混合站 2 3 1 1 高炉煤气压力调节阀 DN500 2 3 1 2 高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DN500 2 3 1 3 焦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DN450 2 3 1 4 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DN450 2 3 2 第三煤气混合站 2 3 2 1 高炉煤气压力调节阀 DN700 2 3 2 2 高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DN700 2 3 2 3 焦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DN600 2 3 2 4 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DN450 2 4 流量计或流量孔板 2 4 1 第一煤气混合站 2 4 1 1 高炉煤气流量孔板 1 个 型号 POP100 HER 27 1M D 2 4 1 2 焦炉煤气流量孔板 1 个 型号 POP100 HER 27 1M D 2 4 2 第三煤气混合站 2 4 2 1 高炉煤气威力巴流量计 1 个 型号 V6372 02 1 2 4 2 2 焦炉煤气威力巴流量计 1 个 型号 V6372 02 1 2 4 2 3 转炉媒气流量孔板 1 个 型号 FGE 203 460 J1510K 2 5 操作室 2 5 1DG1 端子柜 1 台 2 5 2CS1000 控制柜 1 台 2 5 3 计算机 带打印机 1 台 2 5 4 仪表柜 1 台 2 6 热值仪室 2 6 1CM6G 型热值仪 量程 7524 12540kJ m3 1 套 2 6 2CFD07 8 5D 空压机 1 台 2 6 3 冷却器 2 台 3 技术规程 3 1 气源压力不低于 3500Pa 3 2 混合煤气压力大于 2500Pa 低于任何煤气支管压力 3 3 混合煤气热值为 6688 12540kJ m3 使用热值自动控制操作方式送煤气 3 4 混合煤气热值低于 6688 kJ m3或大于 12540 kJ m3 使用比例自动控制操作 方式送煤气 3 5 送单一焦炉煤气或焦 转混合煤气时 使用手动控制操作方式送煤气 3 6 焦炉煤气气源压力过低时 使用手动控制操作方式送煤气 4 自动控制系统操作原理 见自动调节系统控制原理图 5 操作规程 5 1 计算机操作 5 1 1 启动 CS1000 系统 5 1 1 1 按下 UPS 的开始按钮 并等待至指示灯不闪烁 5 1 1 2 按下计算机开始按钮 5 1 1 3 当看见如下菜单件时 Windows NT Workstation Version 4 00 Windows NT Workstation Version 4 00 VGA mode 选择 1 并按 Enter 键 5 1 1 4 等待 Windows NT4 0 启动 5 1 1 5 等待 CS1000 自动启动 5 1 2 关闭 CS1000 系统 5 1 2 1 按下 Windows NT 开始菜单 5 1 2 2 选择 Shut down 5 1 2 3 选择第一个选项 shut down the system 5 l 2 4 等待至电源指示灯灭掉 5 1 3 系统操作 5 1 3 1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1 屏幕出现混合控制系统菜单 5 1 3 2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2 进入系统监视窗口 5 1 3 3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3 进入热量控制系统监视窗口 5 1 3 4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4 进入曲线图监视窗口 5 1 3 5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5 进入控制系统设置窗口 5 1 3 6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6 进入气体流量监视窗口 5 1 3 7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l4 进入压力趋势图监视窗口 5 1 3 8 按操作键盘功能键 15 进入热值 流量趋势图监视窗口 5 2 引煤气操作 5 2 1 启动 CS1000 系统 把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调节阀置于手动 状态 将开度设为 100 5 2 2 分别打开混合煤气 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放散阀 5 2 3 打开 N2阀门 向煤气管通 N2 放散 10 分钟 驱赶煤气管道中的空气 5 2 4 打开高炉煤气进站阀门 放散 15 分钟后关闭所有放散阀 5 2 5 打开焦炉煤气进站阀门 调整高 焦炉煤气压力 进行高焦煤气混合 同 时通知加压站引煤气 5 2 6 引转炉煤气时 把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开度调至 30 然后通知转炉煤气 加压站引转炉煤气 调整转炉煤气调节阀 进行高 焦 转三种煤气混合或焦 转两种煤气混合 5 2 7 当混合煤气热值为 7524 12540kJ m3时 启动热值仪 用热值自动控制方 式送煤气 5 2 8 当混合煤气热值低于 7524 kJ m3或大于 12540 kJ m3 热值仪不能正常工作 时 用比率自动控制方式选煤气 5 3 热值仪操作 5 3 1 开机 5 3 1 1 送电 将制冷机 空压机 热值仪送电旋钮打至 合 位置 5 3 1 2 送水 打开冷却水系统一个分支管阀门 红色 调节旋子到 100ml min 刻度处 将软水水压表调至 0 11MPa 0 14MPa 5 3 1 3 开空压机 按 ON 钮启动 5 3 1 4 送煤气 打开热值仪煤气进口管道阀门 蓝色 缓慢调节热值仪右侧流 量计中的球体在绿色箭头处 观察透明过滤器内的汽泡是否稳定 5 3 1 5 热值仪送电 将热值仪操作面盘上排 power 打至 on 指示灯亮 5 3 1 6 热值仪点火 按热值仪操作面盘上排黑色柱体 start push 按钮点火 5 3 1 7 调整煤气和空气的压差均为 500pa 5 3 1 8 观察热位仪左侧实际显示值是否在上下限之间 5 3 1 9 消除报警 按表盘上部红色按钮 Alarm reset 报警消除 5 3 2 停机 5 3 2 1 停煤气 关闭热值仪煤气进口阀门 5 3 2 2 停热值仪 将热值仪操作面盘上排的 power 打至 off 5 3 2 3 停空压机 按面盘 off 键 5 3 2 4 停冷却水系统 5 3 2 5 停电 将防爆电源开关各相应按钮打至 分 位置 5 4 手动控制操作 5 4 1 手动控制是直接对调节阀门的控制 对应各个仪表都是手动控制状态 操作用到的键盘 功能键 7 高炉煤气压力调节阀 功能键 8 高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功能键 9 焦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功能键 10 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功能键 11 系统自动 手动控制置换仪表 5 4 2 在手动控制状态下 操作键盘中的上下箭头键设定调节阀的 MV 值 阀门 开度 5 4 3 操作时 随时观察反馈信号 在要求不是紧急的情况下 操作键盘不必太 快 5 3 自动控制的操作 5 3 1 自动控制是对调节阀的目标值进行设定来达到对系统的控制 对应各个仪 表是自动控制状态 自动控制分为比率控制和热值控制 操作用到的键盘 功能键 12 高炉煤气对焦炉煤气的比率仪表 功能键 13 高炉煤气对转炉煤气的比率仪表 5 3 2 在自动控制状态下 操作键盘中的上下箭头键设定 SV 值 设定值 5 3 3 在要求不是紧急情况下 操作键盘不必太快 5 6 手动控制转为比率自动控制的操作 5 6 1 设定目标热值 按下 系统监视窗口 图中右上角的 Calorie Set 按钮 输入目标热值后 按回车键 观察 Calorie Set 按钮下方 确认目标热值设定是否正常 5 6 2 设定是两种气体混合还是三种气体混合 按 2 3 MIX CONTROL 按钮 两种气体混合输入 0 三种气体混合输 入 1 5 6 3 设定比率自动控制 按 RATIO WI 按钮 输入 0 进行比率自动控制 5 6 4 设定比率值 按功能键 12 和功能键 13 设定比率 5 6 5 将系统设定为自动控制状态 按功能键 11 将系统设定为自动控制状态 观察高炉煤气流量调节阀的 SV 值 计算机自动给定 和混合煤气热值 根 据热值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比率值 5 6 6 对三个阀门的自动控制 等系统稳定了一段时间 将其余三个阀门打到自动 5 7 手动控制转为热值自动控制的操作 5 7 1 同 5 6 1 操作 5 7 2 同 5 6 2 操作 5 7 3 设定热值自动控制 按 RATIO WI 按钮 输入 1 进行热值自动控制 5 7 4 将系统设定为自动控制状态 控功能键 11 将系统设定为自动控制状态 5 7 5 同 5 6 6 操作 5 8 自动控制转为手动控制的操作 5 8 1 按功能键 11 将系统设定为手动控制状态 5 8 2 将四个阀门设定为手动状态 5 9 高 焦 转混合煤气转为高 焦混合煤气的操作 5 9 1 联系转炉煤气加压站做停机准备 5 9 2 将四个调节阀门全打到手动状态 5 9 3 适当增加高炉煤气压力 待转炉煤气加压站停机后关闭转炉煤气流量调节 阀 5 9 4 用手动方式调整高 焦炉煤气调节阀门 进行高 焦煤气混合 5 9 5 将系统转为自动控制状态 5 10 高 焦 转混合煤气转为焦 转混合煤气的操作 5 10 1 同 5 9 2 操作 5 10 2 逐渐关闭高炉煤气压力调节阀 5 10 3 用手动方式调整焦 转煤气调节阀门 进行焦 转煤气混合 5 11 高 焦 转混合煤气转为单一焦炉煤气的操作 5 11 1 同 5 9 1 操作 5 11 2 同 5 9 2 操作 5 11 3 待转炉煤气加压站停机后关闭转炉煤气调节阀 5 11 4 关闭高炉煤气压力调节阀 5 11 5 通知加压站停机 5 12 单一焦炉煤气转为高 焦或焦 转混合煤气的操作 5 12 1 同 9 2 操作 5 12 2 若转为高 焦煤气混合时 先打开高炉煤气流量调节阀 然后逐渐打开 高炉煤气压力调节阀 观察高炉煤气的压力和流量变化 用手动方式进行高 焦煤气的混合调整 调整完毕后将系统转为自动控制状态 5 12 3 若转为焦 转混合煤气时 先将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调至 30 待转炉 煤气加压站开机后适当增加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的开度 用手动控制方式进行 焦 转煤气的混合操作 5 13 单一焦炉煤气转为高 焦 转混合煤气的操作 5 13 1 同 9 2 操作 5 13 2 同 12 2 操作 先转为高 焦煤气混合 5 13 3 待稳定后引转炉煤气进行高 焦 转煤气混合 引转炉煤气时 先将转炉煤气流量调节阀调至 30 待转炉煤气加压站开 机后适当增加转炉煤气调节阀开度 用手动方式进行高 焦 转煤气的混合调 整 完毕后将系统转为自动控制状态 6 异常情况的处理 6 1 计算机系统突然出现故障 无法进行正常操作时应立即切断各调节阀电源立即切断各调节阀电源 同时汇报调度 车间 并通知加压站 根据调度指令用现场控制方式 手动操 作调节阀 送煤气 6 2 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各调节阀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传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模态数据标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材料传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思维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大学《统一建模语言UM》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师范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ED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农业大学《基础医学概论Ⅱ3(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跨文化语言交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工序卡-工艺规程卡
- 2023年简明新疆地方史
- GB/T 41995-2022并网型微电网运行特性评价技术规范
- GB/T 26754-2011工业叠氮化钠
- 钢筋加工场验收记录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工程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与酒精戒断模板课件整理
- 劳动仲裁个人委托书(通用7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医院质控办工作职责、人员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