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捷达轿车底盘系统维修工艺学 号 姓 名 班 级 专 业 系 部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目 录引言 3第1章 传动系的构造与维修 41.1传动系的构造与功用 41.2传动系的检修 5第2章 转向系的构造与维修 112.1转向系的构造 112.2转向系零件的检修与安装 12第3章 悬挂与车轮的构造与维修 163.1前悬挂的构造 163.2前悬挂的拆卸与安装 173.3前轮定位角的测量与调整 183.4前悬挂零件的检修 21第4章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 234.1制动系的构造 234.2制动系统的拆卸安装与检修 24结束语 28参考文献 28捷达轿车底盘系统维修工艺摘要:本文以捷达轿车底盘系统为主体,从汽车传动系、转向系、悬挂与车轮、制动系等四个部分详细阐述了捷达轿车底盘系统的维修工艺,所涉及内容可以满足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对该车底盘结构特点、维修装配要点、故障检测诊断等实际需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关键词:捷达轿车 底盘系统 维修工艺Abstract: The Jetta sedan chassis system as the main, from the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steering, suspension and wheels, brake system described in detail in four parts Jetta chassis systems maintenance process, involving the contents of the vehicle maintenance technicians to mee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chassis, repair assembly points,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e actual dem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ntent, focused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Jetta chassis system maintenance process引 言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在大踏步的向前迈进。从汽车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再到售后服务,对技术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汽车的维护修理在整个行业链当中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汽车组成包括了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汽车底盘的维护修理是汽车维修中的一大重要项目。捷达轿车作为当初中国轿车发展起来时的一款热门车型,经济实惠,它的维修工艺对其它车型的维修都有可借鉴之处。因此本文选取捷达轿车为实例,将系统全面地阐述捷达轿车底盘系统的维修工艺。本文内容的详略取舍能充分满足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所必备结构要求为出发点,切实贴近汽车修理厂的实际情况,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对捷达轿车底盘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分别包括传动系的构造与维修、转向系的构造与维修、悬挂与车轮的构造与维修和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研究内容包括了捷达轿车底盘各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功用,底盘各系统和装置的分解、检验,各系统的维修规范,装配、调整与试验。在编写本文过程中对汽车维修厂进行了实地考察,查阅了捷达轿车的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及相关参考资料,在国家和汽车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练,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该文难免存在不妥或疏漏之处,恳请批评指正。第一章 传动系的构造与维修1.1 传动系的构造与功用1.1.1传动系的功用及组成传动系的功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与发动机配合工作满足使用上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传动系的组成如图1.1-1所示,主要有离合器、变速器、(包括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和万向传动装置组成。图1.1-1传动系的组成1.1.2 离合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和操作部分机构组成,如图1.1-2所示。主动部分主要由压盘和飞轮组成;从动部分的主要元件是从动盘;操作机构有外操作机构和内操作机构两部分组成,其中内操作机构安装在变速器壳体内(主要包括分离轴承、分离轴承导套、分离推杆等),外操作机构主要由离合器踏板和离合器拉索组成。图1.1-2 离合器零件分解图 1.1.3 变速器的功用及结构特点(1)变速器功用1)随着汽车行驶阻力的变化,改变发动机传给驱动轮的转速和扭矩,以满足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需要。2)在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时,可以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动力传递,实现暂时的停车或滑行。3)在发动机曲轴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倒驶。(2)捷达轿车变速器结构特点1)变速器型式为二轴式,采用四档带有同步器的手动机械式变速器,型号为CBS020。2)变速器壳体由离合器壳体和变速器壳体两部分组成。离合器壳体内装有主减速器和差速器,变速器壳体内装有变速各档齿轮。变速器前端与发动机后端直接连接,输入轴的最前端支承在离合器从动盘上,主减速器、差速器、齿轮和变速器本体组成一体。除倒档外,4个前进档均为一对常啮合斜齿轮,将扭矩从输入轴传到输出轴。3)输入轴最前端支承在离合器从动盘上,中间支承在离合器壳体上,后端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一二档和倒档主动齿轮与输入轴制成一体,三四档主动齿轮可在输入轴上自由转动,在输入轴上装有三四档同步器。4)输出轴的前端两处支承在离合器壳体上,后端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主动锥齿轮与轴制成一体,装有一、二、三、四档和倒档从动齿轮。一二档从动齿轮可在齿轮输出轴上自由转动,三四档和倒档从动齿轮借内花键与输出轴配合,在输出轴上装有一二档同步器。5)倒档轴一端支承在离合器壳体上,另一端由螺栓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倒档轴上装有倒档惰轮。挂倒档时,由于附加一惰轮。使输出轴与输入轴旋向相反。1.2 传动系的检修1.2.1 离合器的检修(1)离合器的拆卸与安装1)离合器的拆卸先拆下变速器;对角交叉松动飞轮螺栓;拆下离合器从动盘;从离合器拆下卡环;用专用工具VW558对角线交叉松开压盘螺栓,取下压盘并取下离合器摩擦片。2)离合器的安装 安装顺序与分解顺序相反。离合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安装压盘时,把压盘紧固到曲轴上的力矩位30Nm,螺栓拧紧后应继续转动螺栓1/4圈。使用的螺栓必须是新的,因为新螺栓具有锁紧作用;安装分离盘;安装直径为190mm离合器卡环安装直径为210mm离合器卡环;用专用工具安装离合器飞轮和从动盘。交叉拧紧螺栓,螺栓为M740mm,拧紧力矩位20Nm。(2)离合器从动盘的检修离合器从动盘的得主要损伤形式为变形、翘曲、烧蚀、破裂、铆钉连接松动及花键毂键齿损伤等。用游标卡尺测量铆钉头的埋入深度t(见图1.2-1),使其符合规定值。摩擦衬片磨损应均匀。图1.2-1 从动盘摩擦衬片的检查 t-埋入深度在从动盘(带摩擦衬片)距外边缘2.5mm处测量其端面跳动量,应小于0.50mm,否则应校正。用百分表测量从动盘径向跳动。若超过规定值,可用扳钳校正从动盘。安装离合器从动盘时,应清洁变速器输入轴的花键及离合器从动盘的内花键孔,除去锈蚀,并涂抹一层润滑脂。装到变速器输入轴花键上时,应能来回移动,直至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移动轻便为止。最后清除多余的润滑脂。(3)离合器压盘的检修检查压盘是否有过度烧蚀、擦伤或翘曲。对于轻度的翘曲或烧蚀,可进行光磨;如有严重的擦伤,导致离合器工作时发抖,则必须予以更换。压盘弹簧向内扭曲变形量最大不得超过0.2mm。如压盘铆接点损坏或开铆,则应更换压盘。1.2.2 变速器的检修(1)变速器的拆卸与安装1)变速器的拆卸拆下蓄电池接地线;从变速器上断开导线接头;拆下车速表软轴,并用橡胶盖将孔封住,以防拆卸变速器时流出润滑油;拆掉变速器与发动机上部连接螺栓;拆下离合器拉索;拆掉发动机右侧支架的3个螺栓;从选档换挡轴的摇臂上拆下连接拉杆和短选档拉杆,从传递杆上拆下长选档拉杆(首先要松开夹箍);拧下变速器左侧旋置上的六角螺母;拆下变速器左侧支架上的六角螺栓; 从变速器上拧下左侧支架上的2个上部螺栓;装上带有导轨的吊架10222A,拆下左侧车轮装饰罩; 拆下右侧驱动轴与发动机隔热板; 拆下驱动轴螺栓,并吊起驱动轴;拆下离合器盖板及右侧驱动法兰后的小挡板,卸下起动机 拧下前支承悬架上的螺栓,并拆下;拆下左侧变速器支架的第三个螺栓,并拆下变速器支架;放低变速器,并拆下变速器左侧旋置螺栓;用变速器千斤顶V、A、G1383支起变速器,并拆下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下部连接螺栓;尽可能向右推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约4cm);从定位销套上压下变速器,并拆下变速器。2)变速器的安装 变速器在车上的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安装时,应确保发动机变速器旋置在无应力状态下安装。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清洗变速器输入轴花键,并用少量GOOO100润滑脂润滑花键;安装时,需注意中间板的正确位;置对未装自动调整机构的车辆,需要检查调整离合器间隙;装有自动调整机构的车辆,应检查离合器拉索的功能;各连接部位按表1.2-1所示规定力矩拧紧。表1.2-1变速器各连接部位拧紧力矩变速器与发动机的连接螺栓 75Nm起动机与变速器及发动机的连接螺栓 60Nm传动轴与驱动法兰盘的连接螺栓 45Nm左侧支架与副车架的连接螺栓60Nm左侧支架与变速器的连接螺栓35Nm右后侧支架与发动机的连接螺栓25Nm变速器旋置与变速器的连接螺栓25Nm(2)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的拆卸与安装1)拆卸拆下换挡手柄及防护罩;拧下副仪表自攻螺钉;拆下前排气支管;拆下导向板螺栓,向前拉出;松开换挡拉杆前端的夹箍;从转向机上拆下换挡杆支承架上的3个螺钉,并从换挡杆上拆下支承架;从车身上拆下换挡操作杆壳体的连接螺栓;向前拉换挡操作杆壳体,并向下压,然后取出;拆下支撑板连接螺栓向内压下换挡杆轴承,并从换挡操作杆壳中拉出换挡杆。2)安装 安装换挡操作机构顺序与拆卸时相反。安装换挡操作机构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操作轻便、灵活、可靠。(3)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的调整1)将变速器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2)松开夹箍。换挡拉杆和选档摇臂的连接必须操作方便。3)拆卸换挡手柄及防护罩。4)放入专用定位夹具。5)将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定位当拉杆,并用夹箍固定。6)试挂所有的档位,换挡必须轻便,并且不能发卡,保证倒档锁工作可靠。7)安装防护罩,拧上换挡手柄。变速器与各部件连接螺栓拧紧力矩1.2.3 差速器的检修(1)维修驱动法兰轴的注意事项拆卸驱动法兰轴前,应先拆下弹性挡圈。拉出驱动法兰轴时,应轻轻转动。安装驱动法兰轴时,要小心压入。轴上的螺纹孔应朝向驱动法兰盘。不能损坏组合止推垫圈。(2)圆锥滚柱轴承圈的拉出与压入拉出圆锥滚柱轴承内圈,可使用拉拔器。拉拔时,圆锥滚柱轴承将被损坏。压入差速器圆锥滚柱轴承内圈时,首先将内圈加热至100,然后安装。压入离合器壳圆锥滚柱轴承内圈时,首先将内圈加热至100,然后压入。钻掉差速器壳铆钉时,可用12mm钻头从中心或从埋头面钻下铆钉头,然后拆开差速器。钻削前后,应清洗差速器,防止钻屑进入圆锥滚柱轴承。需要锯掉头形铆钉时,锯前锯后,必须清理差速器,防止铁屑进入差速器及圆锥滚柱轴承。压出主传动齿轮安装主传动齿轮时,应先将其加热至100,然后用螺柱A导入主从动齿轮,进行安装。用专业螺柱、垫圈和螺母,将主从动齿轮连接到差速器壳体。拆卸差速器锥齿轮时,应均匀地锯掉铆钉,敲出轴,然后转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差速器圆锥齿轮时,先用变速器油润滑整体式止推垫圈;然后插入小行星齿轮,敲入行星齿轮,并用弹性挡圈定位;最后插入大行星齿轮,偏转180后,转入箭头所示位置。(3)差速器的调整更换差速器壳体、离合器壳体、差速器壳或差速器圆锥滚柱轴承后,应调整差速器。1)将带有1mm厚调整垫片的圆锥滚柱轴承外圈压入离合器壳体。圆锥滚柱轴承内圈和外圈必须配对装配,不允许互换。2)将不带调整垫片的圆锥滚柱轴承外圈压入变速器壳体。3)将差速器装入支承壳内。4)将密封垫放在变速器壳体上,用25Nm力矩拧紧5个螺栓。5)安装千分表。在零位上,加1mm的预紧度上下移动差速器,读出千分表的读数。例如移动量为0.90mm。为达到轴承的规定预紧度,应在测量读数上加上一常数(0.40mm),两者之和即为调整垫片的厚度(1.30mm)。6)拆下变速器壳体,拉出圆锥滚柱轴承外圈。7)重新装入轴承外圈,安装带有密封垫圈的变速器壳体,拧紧螺栓。8)用双曲线齿轮油润滑轴承,检查摩擦力矩。新的圆锥滚柱轴承的摩擦力矩为120350ncm,旧的轴承摩擦力矩至少应为30Ncm。1.2.4 传动轴的检修(1)若防护罩损坏,则应及时更换,否则尘土侵入会使机件早期损坏。更换万向节防护罩时,如有必要,可向万向节加注润滑脂。(2)捷达轿车传动轴结构如图1.2-2所示。直径100mm的内等速万向节损坏时,只能更换总成。图1.2-2 传动轴的结构(3)维修传动轴时,卡箍应更换新件。安装右传动轴万向节的防护罩卡箍前,防护罩要短时间通风,以保证压力平衡,防止运转时在防护罩内形成真空,使防护罩褶皱。(4)安装左传动轴万向节防护罩前,应在万向节轴上作标记,防护罩内端至万向节轴上标记约为17mm。最好用油漆或胶布作记号,不允许用尖锐工具做标记,以防止损伤油漆层。(5)缓冲器的安装。缓冲器必须装在规定的位置上,缓冲器一端至万向节另一端距离应为478mm。拆装缓冲器应用专用工具平稳地压出或压入,压入压力不允许超过6000N,否则会损坏外万向节。(6)拆卸外万向节时,应用轻金属鎯头将万向节从轴上敲下。(7)外万向节的分解与检查。如果润滑脂很脏,应更换润滑脂。检查球及球的轨道磨损与损伤情况,应拆开万向节。拆开前,应在球毂与球保持架和壳体的相对位置作上标记。转动球毂和保持架,逐个拆掉球。转动球保持架,直到两个长方形孔与壳体成一线,拆下带有毂的保持架。将球毂的扇形片转到球保持架的长方形孔时,把球毂从保持架上倾斜拿出。检查轴、毂、保持架及球有无麻点或发卡现象。如果万向节内间隙过大,转动时有异常响声,应更换万向节。安装时,应向万向节内压入润滑脂,注入量约为总量的一半,即45g。把带有毂的球保持架装入万向节,交替从侧面压入球,必须保证毂对保持架及壳体的原位置。将弹簧挡圈插入毂内,向万向节内压入剩余的润滑脂。第二章 转向系的构造与维修2.1转向系的构造图2.1-1 捷达轿车转向柱的构造如图2.1-1所示,捷达轿车转向系由转向盘转动转向柱,再由转向柱经转向柱万向节带动转向器转动,转向器的齿条直接带动右转向横拉杆和左转向横拉杆,使转向节转动,从而完成转向动作。在转向柱与在转向柱管之间装有下轴承和支承环,转向柱为安全转向柱,中间装有安全弹簧,当撞车时安全弹簧先压缩,避免驾驶员与转向盘直接撞击。2.1.1转向系的拆卸与分解1 转向柱的拆卸(1) 转向盘的拆卸,在转向盘上向下按橡胶边缘,撬下喇叭钮盖,用拔取器取下转向盘。(2) 花键紧定套与转向锁壳及转向柱开关的拆卸从转向柱的上方用工具将花键紧定套拉出,拆下弹簧,旋下螺钉,取下下装饰罩及上装饰罩,旋下螺栓,从转向柱管上取下转向锁壳、转向柱开关及支承环。(3) 转向柱与转向柱管的拆卸旋下螺母及螺栓,从转向柱上取下转向柱万向节;用 8.5mm的钻头钻出保险螺栓,取下转向柱管;向上从转向柱管上拉出转向柱,从转向柱管的下方用管子向上推出转向柱下轴承,取出弹簧。2.转向器的拆卸与分解(1)转向横拉杆与转向节的拆卸,先测量并记录左右转向横拉杆球头销的距离,从转向节上旋下转向横拉杆球头销螺母,再用工具从转向节上顶下转向横拉杆球头销,然后从转向节上取下转向横拉杆。(2)转向器的拆卸拆下万向节防尘罩,拧下转向器万向节的紧固螺栓和螺母,从转向器上拆下转向柱万向节,拆下夹箍后拆下转向器两侧的防尘套,旋下放松螺母,从转向器上取下转向横拉杆,旋下螺母拧下副车架上螺栓,取下转向器固定卡箍,从后端取出转向器,从转向器上取下转向器橡胶座。(3)动力转向器的分解拆下夹箍,退出防尘套,旋下转向横拉杆内螺母,拆下转向横拉杆;拆下油管,旋下螺母旋下调整螺钉,取出弹簧、垫圈、弹簧座及顶块;在齿条上做上中间位置标记后,旋下端盖 ,取下齿条油封,齿条组件、齿条油封和中央轴套;需使用加长杆工具;旋下螺栓,在齿条上用冲头,做出中间位置标记后,取下上盖组件、转阀与小齿轮组件、O形圈、垫圈及油封。(4)动力转向器齿条密封环的拆卸,用热风机将齿条密封环加热至40后拆下,不要损坏齿条表面。2.2转向系零件的检修与安装2.2.1转向系各部件的检修1.转向柱与转向柱管的检查(1)检查转向柱与转向柱管的变形与损坏情况 不允许补焊或矫正,若变形损坏严重必需更换。再是检查转向柱轴承的磨损与烧蚀情况,严重时应更换。(2)传动轴万向节的检查用手检查万向节在十字轴的两个方向的径向间隙时,应更换万向节的轴承。拆卸万向节时,先将轴承拆下,再拆下十字轴,装配时,应先将万向节与传动轴的对正标记对准,先装上十字轴,然后用台钳压入轴承。2.动力转向器的检查检查所有漏油处,更换全部O形圈及密封垫。液压分配阀若有问题必须整体更换,或更换分配阀上的密封环,检查小齿轮、齿条的损坏,检查轴承、油封的损坏,检查防尘罩的损坏与老化检查转向器外壳是否有裂纹和漏油处。3.动力转向油泵的检查动力转向泵的清洗:用酒精洗所有金属组件。流量控制阀的检查,检查流量控制阀,保证其能在泵壳、泵体孔滑动自如,若卡住,检查控制阀的泵壳、泵体孔是否存在杂质、刮痕和毛刺。毛刺可用细纱布去掉,若阀或泵壳、泵体有损坏而不能修复,则对损坏件进行更换。流量控制阀只能作为一总成来维修,不能对他解体。从阀的进入口加液压油时,应能顺利进入,当堵住一个阀孔,从阀孔朝阀内反方向加压时,空气不应从阀孔流出。检查压力板和止推板表面是否接触泵,安装时要保证其与泵环平行,检查所有零件是否有裂纹和擦伤,更换损坏的零件。压力板、止推板及泵环上抛光高度的表面总是存在正常的摩擦痕迹,不要把这些看成是擦伤。检查泵轴轴套,若损坏则更换。将泵轴承从泵轴上压出,再压入新轴承。检查所有转子叶片在转子槽中是否运动自如,叶片与转子的槽侧隙,使用间隙为0.028mm,超过时,应更换叶片。检查泵轴花键是否磨损,泵轴是否有裂纹和其它损坏,更换所有过度磨损和损坏的零件,更换一新泵轴卡环。检查泵壳是否有磨损、裂纹、铸造砂眼和损坏所列的任一情况内,则更换泵壳。检查压力软管和控制阀接头,若损坏则更换。检查端盖卡环,若损坏,则更换。若卡环发生扭曲或变形,不能再用。若不能肯定卡环好坏,则予以更换。检查转子与定子的径向间隙,用塞尺检查转子与定子的径向间隙。使用极限0.06mm,超过时应优先更换定子。2.2.2转向系的安装1.动力转向油泵的组装在组装过程中,不能让任何杂质进入转向泵,所有零部件都应用动力转向油液进入清洗和润滑。在组装过程中,要安装新的油封、卡环和O形密封圈。旧的、损坏的和磨损的油封将导致泄漏、噪音和机件的过度磨损。泵轴轴套、前配流板和定子的安装;用适当尺寸的套筒工具把泵轴轴套装入泵体孔中,当把泵轴轴套装入泵体孔中时,用力不要过大,否则轴套中O形密封圈座将损坏,把新的O形密封圈装入轴套密封圈座内,把短定位销装入泵体,在轴套上安装好压力板弹簧。把新O形密封圈装在呀力板上。在压力板顶部做上标记,这一标记位于定位销孔正上方。在安装压力板过程中,标记能帮助定位板上的定位销孔和短定位销对正,把压力板装入泵体,并保证短定位销完全插入压力板定位销孔。在压力板上安装上两个泵环长定位销,在定位销上安装上泵环,保证泵环识别标号靠近某一定位销孔。转子与后配流板的安装:用适当尺寸的套筒工具把新的泵轴油封封入泵体轴孔,直到油封接触到孔底部。泵轴轴承的安装:把泵轴和轴承装入泵体轴孔中,转动泵轴,使其花键与转子啮合好,保证轴承与泵体孔底完全贴合。装上新的泵轴卡环,使卡球大耳位于小耳 之右。2.动力转向泵的安装将动力转向泵装到发动机上,旋紧传动皮带。3.动力转向器的组装(1)齿条密封环的安装,用热风机将齿条密封环加热至40后装到齿条上,使用专用工具,从齿条端压入到位。(2)齿条油封和中央轴套的安装,未保证齿条油封,在油封内放入塑料薄套,将装有内侧齿条油封及中央轴套的齿条装入动力转向器壳,然后再取出塑料薄套。(3)端盖的安装,在端盖上装上外侧齿条油封后,旋到转向器壳上,然后将齿条置于中间位置上。(4)转阀密封环的安装,将转阀及小齿轮组件装入转向器壳的滚针轴承及球轴承上,再涂上多用途润滑脂后,装上油封和上盖,旋上固定螺栓。最后让小齿轮组件处于中间位置上。(6)转向横拉杆与防尘套的安装在齿条的端部装上锁片,再在转向横拉杆螺纹上涂上密封胶,再旋上内螺母,在齿条的槽口弯曲锁片,再将防尘套的转向器壳与转向横拉杆上。(7)防尘套夹箍的安装,将夹箍在防尘套的槽里绕两圈,用螺丝刀以98N的力拉紧夹箍两端的环,并拧紧4-4.5圈,再弯曲夹箍的头部,使其朝向汽车的后部。(8)齿条调整螺钉的安装与调整 在齿条置于中间位置后,在它的后侧装上顶块、弹簧,在调节螺钉表面涂上密封胶后旋入,一面旋紧调节螺钉一面来回移动齿条,一面从小齿轮外,用扭力扳手测量转动力矩,在小齿轮从中间位置到两边180范围内,测量最大的转动力矩时停下齿条,用扭力扳手在该处将调节螺钉旋至力矩4.95.9Nm, 同时用扳手旋紧螺母,再次检查小齿轮的转动力矩,应在0.81.3Nm,否则应重新调整。4.动力转向器的安装(1)首先在转向器上装上 转向器橡胶座,在装到副车架上,再装上转向器固定卡箍,旋上螺栓和螺母,然后在转向器的转向齿条上装上转向柱万向节,旋上螺栓和螺母,最后装上万向节防尘罩。(2)转向横拉杆和齿条的连接首先应将转向器转向齿轮调到中间位置,此时测量壳体的凸缘到齿条端面的距离,再将放松螺母拧到齿条的末端,将左右转向横拉杆拧到齿条上使b70.50mm,测量壳体凸缘到转向横拉杆球头销的距离,并调整右转向横拉杆,使两球头销的距离达到拆卸前的状况后,旋紧放松螺母和右转向横拉杆的锁紧螺母,然后装上防尘套。在调整好前束后,锁紧防尘套夹箍。(3)在转向节上装上转向横拉杆球头销,旋上螺母。5.转向柱的安装先将转向柱上体与下体装在一起,通过转向柱上体上的小孔,必须能看见转向柱下体上的小凸耳,否则须将转向柱上体与下体拉开一些;从上往下将弹簧、转向柱下轴承装入转向柱管中,再从上向下装入转向柱下体和上体,将转向柱管用保险螺栓和垫圈固定到车身上,直到拧断为止。在转向柱下体下端装上转向柱万向节,旋上螺栓和螺母。第三章 悬挂与车轮的构造与维修3.1前悬挂的构造图3.1-1捷达车前悬架的构造如图3.1-1所示,捷达轿车前悬架由前减震器与控制臂、横向稳定杆作为转向节的悬挂组件,前减震器上面用隔振块带轴承总成与车身相连,下面用螺栓与转向节紧固在一起,控制臂用球头销与转向节连接后,用缓冲块、内铰链与副车架紧固在一起。转向节的转向运动由转向横拉杆控制。前悬挂为独立悬挂形式,在副车架上装有控制臂,控制臂可以上下摆动,在两控制臂之间装有横向稳定杆。当一个车轮受到冲击后,通过横向稳定杆,使另一个车轮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是车辆保持稳定。在控制臂上装有转向节,转向节在转向横拉杆的拉动下,可以绕控制臂上的下球绞转动。转向节的上端与前减震器相连,前减震器上端装有悬挂轴承,使前减震器可以相对车身转动,从而可以使转向节在横拉杆的拉动下完成转向运动。3.轮辋与轮胎的构造,如图3.1-2所示。图3.1-2轮辋与轮胎的构造轮辋由钢板冲压与焊接而成,其规格为11/2J13,表示轮辋宽度为11/2 英时。轮胎为子午线轮胎,由胎圈、胎肩、胎面和钢丝带束层组成,其几何中心线与轮胎实际中心线偏置距离为38mm。轮胎型号为175/70R 1380S,其中175代表轮胎的宽度为175mm;70表示轮胎断面高宽的百分比;R表示子午线轮胎;13表示轮辋直径为13英时;80表示轮胎承载能力代码,S表示轮胎的最高车速代码。3.2.前悬挂的拆卸与安装3.2.1前悬挂各部件的拆卸1.车轮与转向节的拆卸(1)车轮钢圈螺栓的松开在轮胎着地的情况下,拆下车轮装饰盖,利用地面对车轮的附着力固定住车轮,再用扳手旋松钢圈螺栓,旋松外等速万向节与前轮毂的固定自然锁螺母。(2)车轮的拆卸,用千斤顶支起车的前部,使前轮离地,先取下钢圈螺栓及轮毂上的自锁螺母,然后取下车轮。(3)前制动器的拆卸放下制动钳固定螺栓,取下制动钳和制动衬片,拆下制动油管卡子,将制动钳与制动油管一起吊起来,从轮毂上拆下制动盘。(4)转向节的拆卸先旋下螺栓和螺母,将转向节与控制臂上的下球绞分开,再旋下螺栓,从转向节上取下挡泥板,然后旋下螺母,用工具从转向节上取下转向横拉杆,从万向节轴上拉下转向节2.转向节的分解(1)从转向节上压出前轮毂,从转向节上摘下挡圈,将转向节夹在台钳上,用工具将轮毂从转向节压出。(2)从轮毂上拆下轴承内圈,从轮毂上用工具将轴承的一半内圈拉出。(3)从转向节上拆下轴承,从转向节上摘下另一个挡圈,并将转向节夹在台钳上,用工具将轴承压出。3.前减震器的拆卸与分解用弹簧压缩工具先将螺旋弹簧压缩,再用内六角工具固定住前减震器的活塞杆,再使用工具从车声上方松下减震器的上安装螺母取下安装座,然后从车身下方取出钱减震器,然后从前减震器上依次取下悬挂轴承、橡胶与弹簧挡盘、橡胶挡块、防护套和螺旋弹簧。3.2.2前悬挂各零件的安装1.副车架、横向稳定杆与控制臂的安装(1)控制臂前衬套的组装,将橡胶衬套外圈上涂上肥皂水,压入控制臂的孔中。(2)控制臂后衬套的组装在后衬套上涂上肥皂水,用工具将后衬套压入控制臂的孔中,控制臂后衬套的安装位置是,衬套的实心部分应朝向控制臂上凹坑,衬套上的肾形空隙凹处应朝向车辆中心,在衬套压入后再装上钢套。(3)副车架、控制臂与下球铰的安装在控制臂上装上下球铰,旋下螺栓和带锁母的锁板,再旋紧螺栓,力矩(35Nm)。将副车架与装有前衬套和后衬套的控制臂一起装到车身上,依次旋上螺栓(M121.274)(力矩130Nm)、螺栓(力矩80Nm)和螺栓(M121.565)(力矩130Nm),再旋上控制臂的前衬套安装螺栓(力矩130Nm)。(4)横向稳定杆的安装,将横向稳定杆装在支座上,再将支座用螺栓紧固在车身上,在横向稳定杆上套上橡胶衬套和连接螺杆,再将连接螺杆装到两侧的控制臂上,最后装上轴套、垫圈,并旋紧螺母(力矩25Nm)。2.转向节与轮毂的组装(1)转向节轴承的安装,在转向节上装上挡圈,并用工具架住转向节,用工具压入轴承后,再装上挡圈。(2)转向节与轮毂的组装,用工具支住装有轴承的转向节,用工具将轮毂压入转向节中,装好后,应检查轮毂能在转向节中自由转动。3.3前轮定位角的测量与调整为了使汽车保持稳定地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转向车轮,控制臂和前减震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相对位置的安装关系称为转向轮定位,它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车轮前束。2. 前轮转角的定义与测量前轮转角的定义为前轮可以转动的最大角度,测量时,让汽车保持空车状态,放在转角仪上,使前轮胎中心与转角仪中心对准,同样在后轮上也垫一平板与转角仪一样厚,以保持汽车的水平状态,测量时为防止汽车移动,拉上驻车手柄测出车轮转角:内侧应为392,外侧应为3332。3.前轮定位角的测量与调整(1)检测条件车辆空载;按规定给轮胎充气,前轮气压:210 Pa;车辆调整正确,悬挂活动自如;转向器调整正常;在干燥平坦的柏油路面上进行。(2)前束的测量,如图3.3-1所示图3.3-1前束的测量先将车轮摆正,用连在一起的两个指针,对准前车轮前方的两个在中心高度的点,测出的为A值,然后让车辆的车轮向前行走半圈后,使前车轮后方的中心点移到前方中心高度上,再用指针测量此时的两个点,测出的为B值,前束B-A,应在1mm之内。(4)车轮外倾角的测量,如图3.4所示。用直角尺测量前车轮轮辋最上位置与直角的尺1的距离为A,轮辋最下位置与直角尺1的距离为B,A与B之间的距离为E,则外倾角应在3020之间。图3.3-2车轮外倾角的测量(5)车轮外倾角的调整,正常情况下:前减震器和车轮转向节装配后不必调整外倾角。如果发现外倾角因其它原因偏离公差范围,可以用前减震器和转向节上的连接螺栓来校正外倾角。方法是,松开螺栓,改变转向节与前减震器的相对位置,即改变了车轮的外倾角。(6)主销内倾和后倾角的测量,如图 3.3-3 所示图3.3-3主销内倾角和和后倾角的测量先将右车轮2放在转角测量仪上,再在车轮2装上主销内倾角测量仪3。测量右轮时先向右转动转向盘,使右前轮2偏转至20。此时转动主销后倾与主销内倾的调整螺钉,使各自气泡对准0,然后再向左转向转向盘,使右前轮2偏转至20,此时气泡读数即为主销后倾与内倾的实际值。对于左前轮,检查方法与右轮同,只是转向盘转动的方向相反。主销后倾角应在13030之间,左右轮主销后倾角最大偏差不大于1,主销内倾角制造厂未给出数据,两者均不可调整。若达不到要求,可能是控制臂或转向节产生变形、以及前减震器的安置位置有关,可适当用更换零件或调整前减震器的上端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来修正。3.4前悬挂零件的检修1.前减震器的检查(1)前减震器悬挂轴承和橡胶挡块的检查。一是检查前减震器悬挂轴承1的磨损与损坏情况,应能灵活转动,更换时只能整体更换;二是检查橡胶挡块2的损坏与老化情况,并及时更换。(2)前减震器螺旋弹簧的检查。应检查减震器螺旋弹簧有无损坏与变形,并测量螺旋弹簧的自由长度A,若比标准弹簧减少5%,即表示螺旋弹簧已产生永久变形,必须更换,同时应更换左右两侧的两个弹簧,以保持车辆两侧相同的高度。若螺旋弹簧上有裂纹也要更换。3.前轮毂与转向节的检查(1)前轮毂与转向节的检查。检查转向节前轮毂的有无变形和裂纹,应及时休整或更换。(2)轮毂轴承的检查。该车轮轮毂轴承为双内圈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并带有密封条,若在内圈和外圈的滚道上发现麻坑或烧蚀,以及钢球上有严重的损伤或磨痕,密封片损坏,均应更换轴承。轴承必须整体更换,并在轴承内涂好润滑脂。5.车轮的检查(1)车轮平衡的检查,如图 3.4-1所示。图3.4-1车轮平衡的检查将车轮放在检查支架上,使车轮可以自由旋转,若车轮停止转动时,总是在某一位置,则应将重量平衡块安装在某一位置对面的位置上,直到旋转车轮后,车轮可以在任一位置上静止不动,则表示车轮已到平衡。为防止出现安装误差和平衡误差,平衡前必须将车轮上灰尘和赃物清除干净,且车轮内外侧的平衡 块不得超过60g,否则会恶化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为此应对轮辋进行调试工艺,清除因装配产生的不平衡,如放掉轮胎气压、改变轮胎与轮辋的相对位置,重新充气。车轮不平衡度不应大于12g。当车速在64km/h以上产生车轮偏摆震动时,应做动平衡。因质量分布不均匀,偏在车轮的内侧,引起车轮的中高速时产生偏摆震动,若使重量均匀分布就必须实现动平衡,如图 未装轮胎时,轮辋的不平衡度应大于0.040.05Nm;装上轮胎后,车轮的不平衡度,应不大于0.10012Nm,轮辋边缘允许的平衡块重量不大于70g。第四章 制动系的构造与维修4.1制动系的构造4.1.1制动系的组成及功用图4.1-1制动系的构造如图4.1-1 所示,本轿车采用液压传动,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制动主缸3的前腔与通右前轮、左右轮的制动回路4相通。制动主缸3的后腔与通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回路5相通。两个制动回路4、5呈交叉形对角线布置。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1,踏板力经真空助力器2放大后,作用在制动主缸的活塞上,使活塞移动,将制动液回压后,分别是输送到两个制动回路,再进入各车轮制动器的轮缸。轮缸活塞在具有一定压力的制动液作用下移动,推动制动蹄和片使车轮制动。解除制动时,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各车轮制动器里的制动蹄或片在回位弹簧或密封圈复原的作用下回复到制动前的前的位置。轮缸中的活塞也回移,使里边的制动液回流到制动管路中去。这种液压传动对角线双回路制动系统能保证在任一个回路出现故障时仍能得到总制动效率的50%。而普通双回路液压制动传动系统,当一个回路失效时,制动效率只能达到30%左右。此外,这种制动系统结构简单,而且直行时紧急制动的稳定性好;缺点是不能保证制动时汽车两边制动力相等,对汽车稳定性有不良影响。但若采用主销偏移距为负值的前悬架,也就是让主销轴线12延长线与路交点至车轮11中心,二者在横向平面的距离位于车轮11的外侧,就可以改善制动的稳定性。要施行手制动,只要用手向后拉驻车制动操纵杆9到位为止,并通过自锁机构锁住。在这过程中,由驻车制动操纵带动驻车制动缆绳10,缆绳牵动钢索,再由钢索带动后制动器8里的拉杆,使两个后轮制动器8中的两个制动蹄向外张开,胀住制动鼓而产生制动作用。解除制动时,先用手指压下驻车制动操纵杆9头部按钮来解除销止作用,然后向前推动驻车制动操纵杆直到不能移动为止。4.2制动系统的拆卸安装与检修4.21制动系的各部件的拆卸1.主缸和真空助力器的拆卸与分解(1)主缸和真空助力器的拆卸拆卸弹簧卡子,取出销钉,旋下螺母,从脚制动踏板支架上取下真空助力器、法兰、密封环、支架;旋下螺母,从真空助力器上取下主缸、密封环,摘下挡圈;取出制动踏板轴、支承管和回位弹簧,取下制动踏板;桥下密封环堵头、从主缸上取下贮液罐。(2)主缸的分解先摘下防尘套,用工具撬下挡圈,取出第一活塞环组件;再旋下限位螺钉,用压缩空气吹出第二活塞组件;然后旋下螺栓,分解第一活塞组件,并从第一活塞上,取出密封圈,从第二活塞上,取下密封圈。2.前盘式制动器的拆卸与分解(1)前制动钳的拆卸首先旋下上、下导向螺栓,从下向上摆动取下制动钳,取下外侧制动衬片和内制动衬片;再从制动钳上取下上内衬套、上橡胶套、上外衬套,然后取下下内衬套、下橡胶套和下外衬套。(2)制动衬片弹簧卡箍与制动盘的拆卸在前轮不离地的情况下,旋上钢圈螺栓,然后支起车辆前部,使前轮离地后拆下车轮,并从前轮毂上取下制动盘,旋下螺栓,从转向节上取下护板,再取下制动衬片弹簧卡箍。(3)制动钳活塞的拆卸取下防护帽,用木块顶住活塞,从制动钳壳体上油孔处用压缩空气从制动钳壳体里吹出活塞。(4)制动钳密封圈的拆卸。用螺丝刀从制动钳体的凹槽中,拆下密封圈。4.21制动系的安装与检修1.后制动器的安装(1)后制动分泵的组装。将密封圈涂上制动液,并让密封唇朝向制动分泵壳体装在活塞上,再在活塞涂上制动液后装入壳体,然后将组装好的后制动分泵装到制动底板上,旋上螺栓(力矩10Nm)。(2)后制动蹄的组装在推杆两断端涂上润滑脂,夹在虎钳上,并装上定位弹簧和前制动蹄片,再将推杆与后制动前制动蹄之间插进楔形调整板,在驻车制动拉杆与后制动后制动蹄之间涂上润滑脂后装在推杆的另一端,然后装上上回位弹簧,把驻车制动钢索连接到驻车制动杆上,把制动蹄总成装到制动顶板上制动分泵的活塞上,并把制动蹄总成装到下支承上,装上回位弹簧,在前制动蹄与楔形调整板之间装上楔形调整板拉簧,装上带有弹簧座的弹簧,从制动底板另一端装入销钉,压紧弹簧座并转90,将销钉钩住后使用制动蹄靠在制动底板上。(3)制动底板的安装。将装好后制动蹄的制动底板和短轴一起装到后桥体上,再装上蝶形垫圈;旋上螺栓。力矩60Nm;装上制动鼓,若装入困难,可用螺丝刀向上撬动楔形调整板;装上外圆锥滚柱轴承内圈、止推垫片、旋上螺母;调整轴承的预紧力后装上锁止环和开口销;待全部制动系统装好后,用力踏一次制动踏板,使后制动蹄片就位。2.前制动器的安装(1)把装有上密封唇的防护帽装到活塞上。将防护帽装到活塞上,并在活塞涂上制动液。(2)把密封圈装到制动钳壳体上将密封圈涂上制动液,用螺丝刀将其装到制动前壳体的凹槽里。为此可将活塞置于制动钳壳体前方,帮助密封圈进入凹槽里。(3)把活塞装到制动钳壳体中在活塞上涂上制动液后,用活塞装配工具把活塞压进制动钳壳里。这时密封圈应处在制动钳壳体的凹槽里,防护帽的外密封唇应弹入活塞的凹槽里。(4)制动衬片弹簧卡箍和制动盘的安装。先把制动衬片弹簧卡箍装到转向节上,当装上制动盘后装上外制动衬片,再装上护板,旋上螺栓(力矩10Nm)。更换制动衬片时,应同时更换卡箍,摩擦面较大的制动衬片应装在外侧。(5)制动钳的安装。将制动钳 压入过远,则会使摩擦片弹簧卡箍变形,从而导致制动噪音。然后在各衬套涂上硅润滑脂,旋上螺栓(力矩25Nm)。待制动系全部装好后,用力踏制动踏板数次,使制动衬片进入正常的工作位置。4.2.2制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沟通技能培训讲义
- 文学作品演讲稿写作流程与模板
- 工地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说明
- 医院卫生消毒工作总结报告
- 玻璃热加工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聚乙烯醇制造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蔬菜种苗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收银员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电线电缆包制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维纶热处理操作工节假日前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配送中心合伙协议书
- 中学物理教学智能化转型:智慧助手“豆包”的应用与思考
- 科室的运营管理经验分享
- 2025-2030中国篮球运动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 2
-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
- 高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摩托车用锁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某集团为例》15000字【论文】
-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去屑洗发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