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这个概念首次在党代会上提出是在十七大。在十七大报告中上,党中央明确指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自此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什么是“生态文明”?在党十七大报告中并没有对此作出解释,对于生态文明这个概念,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生态有关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另一种解释是:“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既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路径的拓展和匡正”。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以生态为本” 美丽中国绝不仅仅是外在美,而应该是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现在的很多城市生态建设表现为“非生态”的特征。当前建筑设计界提倡的主导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对的,是对过去建筑的非人性化设计的一种发展,但放在生态文明这个维度来看,可能还不够全面,考虑到人与生态二者的独特性,是否应在城镇化和建筑设计的以人为本之前先考虑以生态为本?以生态为本,不仅应包括城镇的相关规划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关系构建,而且建设与建筑行为也要降低其生态、环境与能源的消耗,这两方面我认为是生态文明在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体现。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当工业文明的巨轮驶入20世纪后半叶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对全球性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其次,表现为我国的生态形势严峻。改革开放29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如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人口激增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三百多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公元初年,世界总人口只有23亿。1830年全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当时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过0.5%。到1930年,世界人口总数也只有20亿。真正的人口高速增长,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50年至1987年,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89%,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第二、三;四、五、六个10亿分别用了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人口问题反映了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矛盾。人口增加,必须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地和渔场,开发更多的水资源、能源?和地下矿藏,从而加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然而,地球表面的生态资源是有限的,迄今为止还看不到大规模向太空移民的可靠前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时面临这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问题。(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按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通常将其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二类。前者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可更新、可循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后者是指在现阶段不可更新、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煤、石油等矿物资源。“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而中国,均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总量上,我国并不少,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显得很少。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耕地为30%,森林为4%,草地为32%,许多矿产资源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自然资源的缺口日趋增大,加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依赖型,自然资源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3)环境污染所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般说来,可以根据污染物起作用的空间处所差别,把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可以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将环境污染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目前,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当前,中国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等。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不断地影响和改变自然,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享受自然生态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则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和惩罚。我们从来都是说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这不正充分证明了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么!第一,自然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和中心,从空间看,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从时间看,人类可以说是在大自然无数亿万年演变中的最后几秒才孕育产生。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只是大自然的婴儿。在人和在自然这对矛盾中,从本源看,自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观,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不可否认,GDP的高速增长使经济总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使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求快递财税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工业园区废水排放在线监测维护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变压器租赁及智能电网建设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认证办公楼施工总承包协议
- 2025学年度校园食堂特色菜品创新与绿色食材采购合同
- 2025孕期离婚孕产期权益保障及子女抚养、财产分配协议
- 2025年智能制造生产线升级改造IT解决方案外包合同
- 2025年环保材料家居空间定制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北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配送合同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定制与婚姻法律风险评估保护合同
- 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 GB/T 27548-2011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安全规则、检查、维护和操作
- 饲料卫生标准解读x自动保存的
- GB/T 22166-2008非校准起重圆环链和吊链使用和维护
- GB/T 12236-2008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 《应用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 鲫鱼解剖试验课件
- 社交网络分析
-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 《我们身边的电-形成认识》课件1
- 大管棚施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