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_第1页
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_第2页
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_第3页
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_第4页
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第五课 音乐家贝多芬音乐家贝多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会合唱曲 欢乐颂 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的 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 曲的情绪 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和代表作品 及词作者歌德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用明亮 热情的声音唱好合唱曲 欢乐颂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两个声音的和谐 音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上课音乐礼仪 二 介绍音乐家贝多芬在世界音乐史上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个名字 贝 多芬 那么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那些著名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 了解音乐家贝多芬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 很早就显露出音乐上的 才能 把水开始登台演出 1792 年到维也纳深造 以史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 仰共和 崇尚英雄 创造了有大量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如 交响曲 英雄 命运 序曲 哀格蒙特 钢琴奏鸣曲 悲怆 月光 暴风雨 热情 等 他的一生坎坷 没有成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 晚年全聋 只能通过谈 话册页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 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 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 他依然坚守 自由 平等 的政治信念 通过言论和作 品 围攻和理想奋臂呐喊 写下不朽名作 第九交响曲 在音乐表现上 他几 乎涉及但是所有的音乐体裁 他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 使之获得交响性的 戏剧效果 有事交响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只顾点之 一音乐的大成 同时开辟了浪漫之一音乐的道路 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了举足 轻重地作用 被尊称 乐圣 三 欣赏小故事 贝多芬与歌德 关于坚守 自由 平等 的政治信念 我 们今天一起来欣赏一个小故事 贝多芬与歌德 看 p 24 介绍歌德生平欧洲启 蒙运动后期德国著名诗人 剧作家 思想家 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 民家庭 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 也当过律师 歌德 善绘画 对自然科学也有广泛研究 但主要知趣在文学创作方面 最著名的是 书信体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 诗句 浮士德 和长篇小说 威廉 麦斯特 以及自传 诗与真 四 学习 欢乐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欢乐颂 这是 第九交响曲 的主 旋律 是一首全世界闻名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 1 初步感受 1 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反映了人的思想 你觉得 欢乐颂 表现 的什么样的思想 这部作品表现了人类寻求民主 自由的斗争意志 并坚定 这种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 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2 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 2 歌曲学唱 A 学生视唱歌谱分高低声部视唱 注意低声部升 5 的音准 还原记号的用法 然后合唱 合唱时要注意声音的控制两声部的和谐 B 歌曲学习学生填入歌词进行练唱 怎样表现这首歌曲师 你觉得应用怎样的 声音来演唱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呢 学生用明亮 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 小结 第五课第五课 音乐家贝多芬音乐家贝多芬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学会演唱教学目标 能学会演唱 土拨鼠土拨鼠 并能用柔和的声音 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 与 并能用柔和的声音 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 与 欢欢 乐颂乐颂 对比感受大调与小调的色彩对比感受大调与小调的色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柔和的声音 平稳的气息演唱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柔和的声音 平稳的气息演唱 土拨鼠土拨鼠 同时能与 同时能与 欢乐颂欢乐颂 对比对比 感受大调式与小调式的色彩感受大调式与小调式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上课音乐礼仪一 组织上课音乐礼仪 二 二 学唱歌曲学唱歌曲 土拨鼠土拨鼠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贝多芬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贝多芬 欢乐颂欢乐颂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 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歌曲 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歌曲 土拨鼠土拨鼠 那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 那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 流浪的风俗习惯 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 猫 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 这是一首表现流浪的风俗习惯 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 猫 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 这是一首表现 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就是旱獭 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就是旱獭 初听歌曲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表现了流浪者和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情景 按乐曲初听歌曲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表现了流浪者和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情景 按乐曲 节奏读歌词 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 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节奏读歌词 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 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3 3 视唱歌谱体会 视唱歌谱体会 6 6 8 8 拍弱起的节奏 拍弱起的节奏 视唱曲谱学生划拍 难点 注意 带弱起的乐节视唱曲谱学生划拍 难点 注意 带弱起的乐节 二小节为一乐节 二小节为一乐节 乐句 四小节为一乐句 乐句 四小节为一乐句 在乐节 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在乐节 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4 4 练唱歌曲 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唱一遍歌曲旋律 要求学生区分歌曲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唱一遍歌曲旋律 要求学生区分歌曲 的两个段落 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 的两个段落 并说出它们在旋律和情绪上的异同 前一段旋律平稳 感情比较平静 后一 前一段旋律平稳 感情比较平静 后一 段旋律上行 情绪显得较激动 段旋律上行 情绪显得较激动 5 5 齐唱 齐唱 土拨鼠土拨鼠 三 三 土拨鼠土拨鼠 的演唱 处理 的演唱 处理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有四个乐句组成 每句四小节 双句是单句的重复 第一乐段为小调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有四个乐句组成 每句四小节 双句是单句的重复 第一乐段为小调 旋律平稳 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前半部分调性由小调转为大调 旋律上行 情绪略显激动 旋律平稳 第二乐段的两个乐句前半部分调性由小调转为大调 旋律上行 情绪略显激动 全歌感情真挚 纯朴 忧伤中透出一丝欣慰 十分感人 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全歌感情真挚 纯朴 忧伤中透出一丝欣慰 十分感人 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这个高潮 部分 用较强的力度 部分 用较强的力度 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 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 整句是否都用较强的力度 应随旋律的起伏而作强弱的变化 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 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 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 高潮部分出现了两次 是否可以在力度上做一些不同的处理 前一个高潮部分力度较强 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 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抒发对土拨鼠十分钟爱的强烈感情 而后面的高潮音则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无可奈何的心 情 情 学生完成歌曲的演唱 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学生完成歌曲的演唱 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土拨鼠又名旱獭 属鼠课 它土黄土拨鼠又名旱獭 属鼠课 它土黄 色 身体粗壮 长色 身体粗壮 长 3737 6363 厘米 四肢短而有力 生活在草原 旷野 以植物为食 毛皮较厘米 四肢短而有力 生活在草原 旷野 以植物为食 毛皮较 珍贵 我国四川等地也有旱獭分布 珍贵 我国四川等地也有旱獭分布 四 四 学生体会学生体会 欢乐颂欢乐颂 土拨鼠土拨鼠 的音乐色彩 学习音乐知识你体会到这样的现象吗 的音乐色彩 学习音乐知识你体会到这样的现象吗 我们唱过或听过的歌曲或乐曲 多数结束在我们唱过或听过的歌曲或乐曲 多数结束在 dodo 1 1 音或 音或 lala 音 音 6 6 上 如本课的 上 如本课的 欢乐欢乐 颂颂 和和 土拨鼠土拨鼠 如果分别以它们为中心排出音列来 便可得到这样两种不同的音阶组 如果分别以它们为中心排出音列来 便可得到这样两种不同的音阶组 织形式 织形式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1 1 大调是音阶大调是音阶 6 6 7 7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小调是音阶小调是音阶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大大 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 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 小调式的音乐较为柔和知道一点调式的知识 有助于你体验和表现小调式的音乐较为柔和知道一点调式的知识 有助于你体验和表现 音乐音乐 五 小结上课情况五 小结上课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欣赏贝多芬的 土耳其进行曲 与同曲名的 土耳其进行曲 进行对比 2 在听赏 演唱活动中 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 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较 明亮 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 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贝多芬的 土耳其进行曲 与同曲名的 土耳其进行曲 进行对比 体会大小调的调性色彩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上课音乐礼仪 二 听赏贝多芬的 土耳其进行曲 1 听赏音乐主题 1 D 2 4 53 33 5 3 33 2176 54 34 5 53 33 53 33 2176 55 6 0 16 66 16 66 27 27 31 31 53 33 53 33 2176 57 1 0 学生听一听 然后唱一唱 2 介绍贝多芬的 土耳其进行曲 作于 1809 年 是 D 大调变奏 的主题 这是一首以 土耳其进行曲 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 该曲是贝多芬在创 作大作品之余为放松情绪所写的作品 尽管该曲又即兴的味道 但充满灵思域 机敏 具有亲切可爱的感觉 实际上 该曲的主题并非纯正的土耳其风格 正 如莫扎特 土耳其进行曲 一样 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 东方风格 而 在现代人看来 该曲几乎没有审美东方味道 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 的旋律 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 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3 初听学生听音乐主题出现多少次 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让学生熟悉这五段 音乐 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 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4 随音乐走一走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 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 伴奏 三 欣赏 莫扎特的 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的 土耳其进行曲 作于 1778 年 6 月 是 A 大调奏鸣曲 的第三乐章 根据 1720 年起风靡欧洲的土耳其军 乐风格而创作 莫扎特再次去中采用属于通俗题材的进行曲式 并将优美而具 有进行性的主题贯穿于整个乐章 下面的主题同模仿土耳其军乐得插部主题形 成对比 造成轻松 活泼的氛围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 这首作品最为著 名 它现在已成为学习钢琴的必弹曲目 比较一下它们的音调有什么不同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 同样曲名的 土耳其进行曲 有两首最为有名 一首是德国 作曲家贝多芬写的 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四 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 与欧洲相连 是一个风景优美 气候宜 人的国家 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五 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六 小结本单元的内容布置学生回家了解京剧 第三课第三课 西南音韵西南音韵 第一课时 猜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轻快的 明亮的声音有韵味的演唱歌曲 猜调 并从中感受和 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 金风吹来的时候 感受乐曲的基本情 绪 认识两种云南乐器 芦笙和葫芦丝 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用轻快 明亮的声音有韵味的演唱 猜调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认识两种云南乐器 芦笙和葫芦丝 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并 感受 金风吹来的时候 的基本情绪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学生收集云南少数民族歌 舞 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学生交流 将学生按照民歌组 乐器组 舞蹈组排列座位 民歌组 乐器组 舞蹈组 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 舞蹈 乐器等资料 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 二 学唱云南民歌 猜调 导入 师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 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 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 请听 听赏 猜调 提问 歌声再问什么 你能否尝试模仿 这首歌曲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对唱 师小姐 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 歌唱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了 唤起对方的注意 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 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 腔 在唱主要内容 通过一串串问题 双方以对 答的形式开展活动 问得巧 答得妙 妙趣横生 学唱歌曲 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跟伴奏唱歌曲 加入千倚音演唱 师 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谜语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三 听赏 金风吹来的时候 师 云南山水秀丽 少数民族众多 在长期的劳动中 各族人们以自己的智慧 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唱完了云南的歌 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乐 曲吧 初听 金风吹来的时候 交流感受 介绍乐器 出示乐器图片 葫芦丝和芦笙 播放课件 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复听 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乐曲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情绪又和不同 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参与表现 介绍云南少数民族 傣族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歌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傣族舞 舞姿优美 婀娜多姿 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 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 内在的温柔 欣赏傣族舞影片 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 学跳傣族舞 学生围成圈随着 金风吹来的时候 的优美旋律 进行舞蹈表现 四 课堂小结 云南的歌美 乐美 舞美 多少年来 在这片土地上 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很感谢同学们 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 的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有很多宝贵的财 富 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继续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将它们发扬光大 第二课时 飞歌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贵州苗族民歌 飞歌 2 唱一唱歌曲 吉哟 3 为 久不唱歌忘记歌 填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能仔细聆听贵州苗族民歌 飞歌 感受苗族民歌的特点 并在熟悉主旋律 的同时认识音乐符号 降号 2 会唱贵州布依族歌曲 久不唱歌忘记歌 并能结合歌曲衬词的特点填词演 唱 3 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两声部练声曲 吉哟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通过听赏和学唱贵州民歌感受苗歌和布依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1 认识音乐符号 降号 并能唱准带降号的旋律 2 能结合 久唱歌忘记歌 歌曲中衬词的特点填词演唱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CAI 钢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师 上一节课我们的 西南音韵 旅游 到了第一站 了解了云南的风土人情 和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 今天我们到第二站 贵州民俗村一日游 二 听赏苗族民歌 飞歌 师 我们今天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是苗家寨 由于苗族人大多居住在山腰 虽然 每天都能看见 但是要交往的话却要走上很远的路 所以他们习惯用很大的声 音跟别人打招呼 所以就产生了 飞歌 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苗族民民歌 飞 歌 1 听赏 飞歌 将学生分成两组 模仿两个苗寨互相用歌声打招呼 2 再听歌曲 1 请学生熟悉歌曲的两句主旋律 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 降号的学习 3 唱一唱 飞歌 分男女同学对唱 三 歌词创编 1 初听歌曲 师 听完了苗家寨人的 飞歌 我们接着去布依族 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嘛 播放歌曲 入不唱歌忘记歌 师 原来他们也在唱山歌 这种山歌还有一个名字 咕噜山歌 音乐材料 十分凝炼 节奏紧密 速度较快 旋律起伏不大 情绪轻松活泼 啊是于嘎呐 呐子 尖噜噜 等饶有趣味的衬词穿插于正词之间 更显俏皮 风趣 2 创编歌词 1 请学生找出歌词规律 2 引导学生进行创编 3 请学生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四 结束课业 第三课时 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 太阳出来喜洋洋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 热爱生活 喜爱民 歌的感情 并能用清晰的声音演唱歌曲 唱出四川民歌的风格 2 学会歌曲 采花 唱出四川民歌的风格 并能用自己熟悉的乐器为歌曲伴 奏 教学教学 重点 重点 学会用清晰的声音演唱两首歌曲 唱出四川民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用自己熟悉的乐器来伴奏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各种乐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音乐形式问好 2 发声练习 略 二 新授 师 同学们 你们了解四川吗 有谁去过四川 我们班级有没有同学的老家就 住在四川 请大家把自己所了解的四川 相互交流一下 师 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区 山区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 勤劳朴实 那里的人 们经常要上山砍柴 而他们上山砍柴的时候 特别喜欢唱山歌 他们的情绪乐 观爽朗 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美好生活的感情 同学们 大家想不想听一听他 们唱得是什么歌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吗 1 放范唱录音 感受歌曲的情绪 2 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高兴 欢快 自豪 3 让学生讨论并且说一说如何学唱这首歌曲 4 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 教师弹一句 学生唱一句 并及时纠正唱错的地方 可以由小老师来教 5 让学生提出过去中较难唱的地方 大家来讨论如何解决困难 6 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中 的唱法 7 再放范唱录音 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8 集体将歌曲演唱一遍 9 学唱歌谱 教师先范唱歌谱 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来演唱 教师弹一句 学生唱一句 并即使纠正错误 三 处理歌曲 1 由学生讨论 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如 领唱 齐唱 轮唱 一领众合 演唱时要表现好歌曲的情绪 声音要清晰明亮 情绪要乐观爽朗 师 为了使歌曲更加富有山歌的特色 老师也想了一个方法 为这首歌曲加了 一个引子 老师范唱 让学生听效果 2 让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感受不同的速度所表现的不同效果 3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分组进行表演 四 学唱歌曲 采花 1 学生自己试唱歌谱 2 请学生找出歌词特点 学习歌词 3 学生自己带词演唱 4 表现歌曲 学生自己分男女生 分组 或师生等多种形式对唱 五 课堂小结 第四课第四课 丰收乐丰收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山乡的彩云 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2 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 丰收锣鼓 能听辨出主题 2 两次邀请安走 势的直走乐器 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山 乡的彩云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定向 1 学生随音乐 丰收锣鼓 走进教室 2 交流 师 同学们 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 是不是感受 到了丰收的喜庆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 山乡晨曲 1 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 学生交流观后感 2 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老师弹唱 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 并随琴模唱 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 感受演唱 三 乡的节奏 师 同学们 你们的歌声真美 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 XXX XX XXXX X0 XXX XX XXXX X0 XXX XX XXXX X0 XXX XX XXXX X0 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 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 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3 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 进一步体验三乡的节奏感 和力度变化 三 山乡的歌 1 旋律体验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 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 学生用 LU 随琴 轻声哼唱旋律 学生划拍认读旋律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生生合作共同突破 难点 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 学唱歌词 老师范唱 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 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学生跟琴唱歌词 采用师生分句接龙 生生分句对唱各种方式熟悉歌曲 3 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学生听老师演唱一 二乐句 体验后讲 出一 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 优美的 学生商议三 四 五 六乐句的演唱要 求 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 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 快的情绪演唱出来 学生演唱最后两句 体验结束句兴奋 幸福的感情 总结 出用抒情 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 例如 一位同学领唱一二乐句 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 由女同学 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 其余部分全班齐唱 四 庆祝丰收 过度语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1 听赏 丰收锣鼓 师 听赏了 丰收锣鼓 这首乐曲 你们联想到了 什么场景 2 复听乐曲 讨论交流 A 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 仔细聆听主题 2 中歌唱性的主旋律 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一遍 唢呐 二胡 笙第二遍 二胡 笛子 扬琴 C 讨论归纳师 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 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 第 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 它们运用了二胡 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 旋 律喜悦欢快 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3 参与表现 1 展示演奏 丰收锣鼓 的打击乐器 学生自由敲一敲器乐 听其声 观其形 2 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 丰收锣鼓 的模似演奏 六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 请学生自由发言 资助评价 师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 从领略 山乡的云彩 的美丽 到 听赏 丰收锣鼓 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让我们再次随着 丰收锣鼓 的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 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复习欣赏 丰收锣鼓 了解用民族打击乐器表现丰收喜悦的景象 2 能用活泼 明快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好 栗子大丰收 参与设计 栗子大 丰收 丰收喜悦的场面 从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 体验 表现丰收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好歌曲 注意声部间的音准与声音的和谐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 课件 媒体 钢琴 打击乐器 2 学生自备口琴 找一首表现丰收景象的诗或一张画 一个句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上课音乐礼仪 二 学习歌曲 体验表现 丰收乐 1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 山乡的彩云 欣赏了 丰收锣鼓 今 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位于河北农村的花果山那儿的丰收的景象 瞧一瞧他们 今年是什么大丰收 音乐 栗子大丰收 学生说一说歌曲表现的内容 2 学习歌曲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表述栗子大丰收的歌曲 欣赏 栗子大丰收 歌曲 课件出现 栗子大丰收 的歌单 a 轻声朗读歌词 领会歌词大意 这首歌曲两声部内容有些相互补充 通过朗读学生对歌曲结构有了一些了解 为后面歌谱的视唱有较好的帮助 要 求学生两声部划拍朗读 不对之处教师给予纠正 b 歌谱的视唱 难点的解决 1 学生分小组分别视唱各自声部 相互解决难点 2 还有难点不能解决的 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方法 一位同学提出 他有困难的地方 会的同学帮他解决 如果都不会 教师帮助解决如 下 滑音的演唱等 3 合唱乐谱方法 学生用口琴分声部视奏乐谱 然后师生合作 即学生 唱一声部 教师唱弹另一声部 再生生合作 即声部合唱 发现不和谐之处再 单独练习 如 1 D 2 4 333 23 57 6 555 35 13 2 555 33 3 7 5 6 111 21 77 6 333 32 31 2 333 22 1 3 7 6 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等等 c 合唱歌曲方法 学生分小组把歌词加入各自声部唱一唱 然后随琴唱 各自声部 再合唱 1 体验表现歌曲 a 师 请同学们结合音乐说一说歌曲是怎样表现栗子丰收的景象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体会音乐的形象 同学们的回答有些可能是字面的如 栗子熟 打嘟噜 嘟噜嘟噜挂枝头 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要渐强 也有些要教 师引导学生去想象如 开始低声部的 啦啦 可以想象成农民挑着满筐的栗子 发出的声音 第二段的 啦啦啦 啦啦啦 就象农民在选栗子时 由于栗子饱 满而发出的声音等等 在体会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应该用什么声音 力度来表现 每一句都可能会有多种想象 只要符合情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这种体验为创 设表演丰收乐情景作好了铺垫 b 在学生感受体验的基础上有表情的唱好歌曲 三 创设情景 表演 丰收乐 师 栗子有了好的收成怎么不叫花果山的农民高兴呢 于是村长号召村民 们开一个庆丰收大会 怎么开呢 村长请同学们替他设计 要我给他选一选 把最好的方式带给村民们 你们愿意吗 1 同学们分小组设计丰收的情景 教师巡视提供帮助或参与表现 2 学生汇报创设表演 3 师生点评 学生的表现形式会有很多如表演唱 口琴 歌舞 打击乐 等 有单一的 也会有综合的 音乐可以用 丰收锣鼓 也可用 栗子大丰收 在评价时要看是否把农民喜庆丰收高兴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4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作表演 放音乐 丰收锣鼓 或 栗子大丰 收 四 小结激励 情感升华师 同学们设计了如此欢乐的场面村长肯定会乐 意接受 最后村长还给同学们捎来了一句话 瞧 屏幕出现 同学们 努力吧 花果山的未来还靠你们去装扮 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村长 下课 第二课第二课 爱心的奉献爱心的奉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巩固上节课演唱歌曲 老鸟 小鸟 体验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 2 能认真听赏 飞来的花瓣 体验歌曲的和声效果及情感 3 听赏 美丽的花儿 并跟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歌曲 列出瞿希贤为青少年写的歌曲 4 了解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听赏音乐 体验其和声效果和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验巩固 老鸟 小鸟 体验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电脑 钢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组织上课 二 巩固复习 老鸟 小鸟 学生按不同的的角色演唱歌曲 三 欣赏 飞来的花瓣 1 初听歌曲 飞来的花瓣 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歌曲表现的情感 歌 曲分为两 2 复听 学生再一次感受意境 体会多声部的和声的效果 3 教师节来了 同学们你们用什么来回答老师 学生说一说 这首歌曲是 我国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贤仔八十年代创作的合唱歌曲 歌词是一首浪漫而优美 的抒情诗 他一飞来的花瓣比喻寄给老师的信件 市给老师的问候 也是送来 优秀答卷 以回答老师的祝愿 形象生动 意境深邃 四 听赏与跟唱 美丽的花儿 1 听赏歌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跟唱学生随琴唱第一乐段 注意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 五 音乐知识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 分为全音和半音 一个全音包含两 个半音 在自然音阶中全音与半音的关系是 1 2 3 4 5 6 7 1 学生从健盘上认 识全音与半音的区别 并听一听 六 音乐活动 1 作曲家瞿希贤得介绍 瞿希贤 1919 中国女作曲家 1919 年 9 月 23 日生于上海 读中学时开始学钢琴 1935 年 一二九 运动中 她积极投入抗 日救亡运动 1937 年上海沦陷后 到湖南 江西一带参加抗日宣传工作 1940 年入重庆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 1941 年回到上海 考入圣约翰大学英国文 学系 又先后从李惟宁 马琼斯 弗朗克 谭小麟等教授学习钢琴 和声 对 位等音乐课程 1944 年毕业 1948 年又毕业于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同年 10 月到北平 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瞿希贤 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 中央歌舞团 中央乐团从事作曲 1953 年 1979 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5 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瞿希贤所作第 1 首歌曲 春耕歌 发表于 1938 年 以后几十年间她创作了 无家别 战地月光曲 怎么办 农村小唱 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我们要和时间赛跑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新的长征新的战斗 中 国当代之歌 等大量为群众所喜爱的歌曲 瞿希贤所写的儿童歌曲旋律明快 形象生动 其中以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等最为突出 瞿希贤对合唱艺术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如 1954 年 她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 牧歌 成为国内外音乐团体经常演唱的曲目之一 此外 她所创作的 红军根据地 大合唱 在全国第 1 届音乐周上获得好评 60 年代以来 瞿希贤还先后为影片 青春之歌 红旗谱 元帅之死 骆驼祥子 等配乐 她的电影音乐作 品以强烈的时代气息 浓郁的地方色彩 有力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和人物 内心世界 几十年来 瞿希贤创作了数百首歌曲 已编辑的作品专集有 瞿希 贤独唱歌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5 瞿希贤歌曲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 收集了 1938 1984 年的作品 2 回忆学过的歌曲 查查有关资料 列出几首瞿希贤为青少年写的歌曲 七 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第六课第六课 京调京调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 能搜集整理京剧的相关资料 相互讨论并学会分析讲解 体验自主学 习的快乐 2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欣赏 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 从中体验到京 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 引导学 生关注京剧艺术 宏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能唱会 龙里格龙 这首歌曲 体会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与韵 味 能将京剧的神 韵体现在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 京剧脸谱 京剧的伴奏乐器 学生课前搜集的京剧资料 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学生在 京调 音乐中做跑龙套的动作进入教室 师 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 京剧 师 对了 我 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迄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 那它到底有哪些值得 我们欣赏 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走近 京剧 二 走近京剧 师 课前我们分成 4 个大组 通过各种途径各自搜集了一些京剧的有关资 料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1 京剧的四大行当师 请第一组同学说说你们了解的是京剧哪方面的知识 生 京剧的行当 1 说一说 生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 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 就是我们所说的四 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师 你们能不能结合课件中的图片给大家细说说 各门类 生 生行 一般指男性演员 在每个行当里 不同的年龄职业的 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 比如 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 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 另外还有武生 旦行 是指女性角色 如年龄大的叫老旦 年纪轻 性格 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 则是指 大花脸 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 脸谱的角色 丑行 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就象画面上这位水 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 客串演一演 师 介绍完四大行当 想不想看看他们自己来演一演 生 旦 净 丑 这四个角色 如果表演得好 就给他们喝彩鼓掌 好不好 a 欣赏第一组学生扮演 生 旦 净 丑 b 学生评价 表现好的演员用一个动作感谢大家的认可 师 第一组同学 说得好 演得更棒 下面哪组来继续介绍你们搜集的京剧资料 2 京剧的伴奏乐器 1 说一说 师 请你告诉我们为什么想搜集这个资料 生 启发学生回答 强调京剧中音乐的重要性 京剧伴奏乐器在京剧中的 地位 师 那就请你来给大家介绍这些乐器吧 2 辨一辨 师 你认识这些乐器吗 想想这 2 组乐器有何区别 第一组 课件出示图片 京胡 京二胡 笛子 唢呐 月琴 第二组 出示乐器实物如 京锣 钹等生 因为京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 图片 上的是一些管弦乐 应该是文场的伴奏乐器 而京锣 钹都是打击乐器 应 该是武场伴奏乐器 3 听一听 京调 师 说到乐器 就让我想到京剧的音乐 脑海中便会 出现那些对京剧百听不厌的戏迷们 你在家里或电视中有没有看到过京剧 迷 请你学学戏迷听京剧的样子 a 在 京调 主题音乐中 请生上台扮演戏迷 b 全班扮演戏迷轻声哼唱 京调 主题音乐 c 欣赏 京调 师 看大家摇头晃脑的 手上还在打节奏 口里永远都是听不懂的 龙格 龙格里格龙格 真象 下面就请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来当当小戏迷 请 你听听 京调 如果你听出了哪种乐器的声音 请模仿它演奏的样子 师 感谢这组同学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伴奏乐器的重要性 3 京剧的脸谱 1 看脸谱 说脸谱 师 仔细看看这些脸谱 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然后请搜集京剧的脸谱资料 的这组同学评评 学生自由发言 生 先评价大家说的 然后说说京剧脸谱的资料 京剧脸谱是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 揭示出人物的类型 性格 品质 年龄 等综合特征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 饰性的图案艺术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其中每一种颜色表现的人物性格又 是各不相同的 蓝色 表示刚强 粗旷 桀傲不驯 红色 作为主色 表示忠勇义烈 比较典型的如关羽 黄脸 象徵骠悍 凶残 阴险 工于心 计等性格 白脸 象徵阴险 狡诈等性格 如曹操 黑色 象徵刚烈 勇猛 粗率 鲁莽 如包拯 张飞 2 唱脸谱师 我这儿还有一首专门唱脸谱的歌 咱们来听听 带学生 跟唱 并表演 3 戴脸谱表演师 唱得过不过瘾 那咱们就带上脸谱来当回京剧演员 a 教师为学生提供六张脸谱 请六个同学选择脸谱 并表演 请生做票友 在精彩的地方鼓掌 喝彩 b 被评为最好的同学 用一个动作 感谢大家的捧场 c 全班戴脸谱随音乐 说唱脸谱 表演 注意脸谱人物的不同 表演应 该不同 师 这脸谱一戴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京剧的大舞台 你们精彩的表 演让我拍手叫好 4 京剧的表演形式师 我知道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 并且还有 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 请第四大组给我们说说 1 说一说 四大工夫 生 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 唱 念 做 打 也就是京剧中的 四大工夫 唱 演唱 念 念白 具有音乐性 象 唱歌 做 只表演 不出声 有节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