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宪章.doc_第1页
联合国宪章.doc_第2页
联合国宪章.doc_第3页
联合国宪章.doc_第4页
联合国宪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合国宪章导读材料一、著者与内容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诞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二战后规划和平体制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反映了各国民众的和平愿望。从酝酿建立联合国到签署联合国宪章历时约4年。 1941年6月,英美法等国的代表在伦敦发表同盟国宣言,提出了维护和平、制止侵略和促成国际合作的原则。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942年1月1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支持大西洋宪章,并第一次使用“联合国”一词。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声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8月至10月,苏、英、美3国和中、英、美3国代表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提出了组织联合国的方案,并拟定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1945年4月25日,50国代表开始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次日举行签字仪式。 二、特色与简评联合国宪章作为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19章111条。它表达了使人类不再遭受战祸的决心,并且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运作机制。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和“促成国际合作”等。宪章还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在它们的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宪章规定,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联合国组织基于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联合国对任何国家采取防止或强制性行动时,各国不得对该国提供协助;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联合国应要求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除执行决议外,不得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 宪章规定联合国成员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反对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提倡通过对话和谈判方式化解争端。宪章第一章第一条、第二条,第五章第二十三条,第六章第三十三条等条款均对此有所规定。 宪章强调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规定只有安理会有权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且强调只有所有非军事手段被证明无效时才可诉诸武力。宪章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对上述原则有详细的表述。 国际法院规约是联合国宪章的组成部分。从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后,我国人权究竟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是按照西方的人权模式照搬别人的理念,还是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权模式发展自己的人权理念,是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人权概念早在17一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提出,但当时以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为核心的人权概念是以反封建和罗马教权为主要目标的。到19世纪末一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虽然已经站稳脚跟,然而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法律体系即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联合国宪章的通过及其后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书的制定才产生的。在这之前,国际关系中国家对其本国公民的管辖除个别问题(如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各国改善劳工工作条件,东欧国家要求对种族、语言和宗教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等)受到限制外,国际法一般不调整个人同其国籍所属国的关系,人权问题被认为纯粹属于国内管辖事项。 由于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及其他宗教和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屠杀,制造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事件,战后有人提出,如果在国际联盟时代存在一种保护人权的有效国际制度,这些大规模侵犯人权事件有些也许是能够制止的。因此,战后在制定联合国宪章时较诸国际联盟盟约增加了人权条款。在此基础上,联合国随后又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综合和单项的国际人权文书(宣言、公约、议定书、“宣言和行动纲领”等)。但是,人权在宪章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它与主权的关系如何,宪章没有作出明确界定,这使后来“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得以有隙可乘,而且至今仍被相当一部分人所坚持,在国际关系和学术界中出现两种不同意见和主张的对立。考虑到二战期间人权的惨遭破坏,1945年l0月24目联合国宪章在序言里开宗明义地宣告:“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与此同时,宪章在宗旨里进一步宣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就是说,宪章不但要求尊重全体人类的人权及基本自由,而且规定以国际合作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的国际问题,反对战争或干涉别国内政。从宪章的序言,可以看出,宪章起草人并没有把“人权”作为宪章的核心内容。序言主要反映了当时起草人和会议参加者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想,强调通过条约与国际法,促成社会进步与较善之民生,以便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运用国际机构,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以达到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根本目的。自从联合国宪章通过以后,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在1946年设立了人权委员会,责成该委员会负责起草世界人权宣言。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作后,联合国第三届大会在1948年12月10日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作为所有国家和人民实现基本人权的共同标准。联合国本来还考虑在该宣言基础上制定一个统一的“国际人权公约”,但当时东西方冷战已经开始,客观条件不容许这样做,最后只好分别起草了两个不同的公约,这就是从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发表后,直到1966年经过18年的争论和妥协后,两公约才得以在联大获得通过的原因。把人权分成两类,认为联合国宪章的人权理念“含混不清”的人多半是西方人权专家,他们写了大量著作,力图用传统西方人权观来解释宪章的人权理念,使之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然而,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条件下,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衰退和发展落后,特别需要优先促进“较高之生活程度,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发展”,这既是宪章的规定,也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由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主要包含传统的西方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