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C卷.doc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C卷.doc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C卷.doc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C卷.doc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C卷)1、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3.温庭钧在商山早行中,用落叶洒满山路,枳子花明灭于驿站外,寂静的环境勾起了游子昨夜的“ , ”思乡梦。4.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一句“ , ”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也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5.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 , ”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6.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7.祖国河山美如画。既有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机盎然的新奇视角,也有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的“ , ”豪迈雄浑的大笔勾勒无一不让我们为祖国感到自豪和欣慰。8.正如习近平在全国思想宣传会议上引用老子的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耐性,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2、 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栅栏(zh) 稽首(q) 朴槿惠(pio)盘虬卧龙(qi)B脑髓(su) 躯壳 (qio) 综合征(zhng) 叱咤风云(zh)C粗犷(gung) 遒劲(jn) 瓦窑堡(bu) 大煞风景(sh)D镂空(lu) 弹劾(h) 狼图腾(tng)强聒不舍(gu)10.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生活不尽如人意,向往旅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旅行半似现实,半似梦幻,当生活春风得意,旅行仍然让人期待,因为旅行像是微甜的痛感,最深切地确认着你的存在。 B据调查,家长受广告的误导严重,不懂孩子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该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只是盲目地补钙、补铁、补锌、补维生素等。 C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诚信友善,二是祖国在我心中。 D作为全省“戏曲进校园”试点城市,今年,我市在各中小学开辟了“戏曲”这一课程,我们学校选用的课本是黄梅戏。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寻找身边的正能量。 B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C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D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我国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不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总数也首次名列第一。12.下列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中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代词、动词、名词、数词、副词、形容词。 B.“富强民主”“核心价值”“航母下水”“竞选总统”“竞选失败”短语类型依次是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 C.“两颗晶亮的眼泪从晶晶的眼睛里涌出来。”“两颗晶亮”作定语,主干是:眼泪涌出来。 D.“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这个多重复句的第一层关系是因果。1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孟子庄子分别是阐述墨家、儒家、道家思想的著作。创始人分别春秋战国时的墨子、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庄子。B.古诗里有很多文化常识,如“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指“囚犯”,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中的“汗青”指“史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中的“桑麻”是指“家乡”。C.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太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D.“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高尔基童年中的外祖母如同一盏明灯,着凉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 B C D 15. 语文实践活动。(4分) 初三某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里要组织一场“网上阅读利弊谈”辩论赛。下边是双方辩词,请依据辩词内容,分别补写完成“因此”后的总结句。(2分)正方辩词: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方便快捷,提高了阅读效能,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难以学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因此,中学生就阅读方式而言,A 。反方辩词: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到的信息内容庞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而我们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健全,容易受到不利影响。况且,长期在网上阅读还容易伤害眼睛。因此,中学生就阅读方式而言,B 。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2分)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从中取其一瓢,区别在于取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探究结果: 三、浅层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617题。(4分)动物也在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16.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 、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追加人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B.文章第段中通过举例子说明了斑纹贻贝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C.文章第段把“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D.“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中的“正在不断”形象地说明了基因资源的减少正处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二)阅读议论文,完成1820题。(6分)孝乃德之本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18.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指的是什么? (2分) 19.试对第5段的论证思路作分析。(2分) 20. 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题。(14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翼日:第二天。“翼”同“翌”。馔(zhun)食物,多指美食。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恶(w):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微:如果没有2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请教 B主人日再食 两次C诚然,卿不朕欺 诚实 D或指其书 有的人22.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濂具以实对 计日以还D或指其书曰 门人弟子填其室2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彼 尽 忠 于 陛 下 耳 陛 下 方 开 言 路 恶 可 深 罪24.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25.联系文中事例,具体分析一下【甲】【乙】两文各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四.深层阅读赏析。(22分)(一)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2628题。(8分) 【甲】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徂徕:山名2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27.【甲】诗中一个字是“ ”,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之情。(3分)28.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分)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932题。(14分) 超重 肖复兴 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10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这里,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严重超重!”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是我想带的呀!”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中国年度微型小说)2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超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儿子女儿出国读书,在机场,父母出于爱,为孩子准备了过多的行李,结果造成“超重”。B.“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有塞进箱里”,“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C.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波澜起伏,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D.小说的结尾起到了点题和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一代期望,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感受爱”的重要。30.请简要说明小说中的“我”在情节和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3分) 31.小说中的儿子和女儿见了父母都是“气哼哼的”,其原因一样吗?你是如何看的?第6段写的是与前文相同的事情,这样写重复吗?为什么?(6分) 32.小说以“超重”为题,请探究以此为题目的好处。(3分) 五.写作展示。(50分)3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请以“陪衬”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题二: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也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所要工钱是别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喜欢吹牛的家伙。可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看到了这位工匠正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不由大为惊叹,由此明白很多道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闻道龙标过五溪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8.九层之台,始于累土9.B 征(zhng)10.D (A.“半似梦幻”后面逗号改成分号 B.“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C.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11.B A.没主语C成分残缺,“讲述”后面缺宾语中心语,在“斗智斗勇”后加“的故事”;D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的内容成递减关系,将“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互换。12. D13.D.A (儒家、道家的创始人分别是孔子、老子)B.“桑麻”是指“农事”C.不是“太行山”,是“五行山”。14.A15.(1)A、还是应该以网上阅读为主。或:网上阅读更为有利。 B、还是应该以书本阅读为主。或:书本阅读更为有利。(2)示例:读书要有所选择,应选择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来读。16.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人侵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17.B.“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不是全部,是“某些”。18. 给父母好脸色;与父母说话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恭谨周到;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19.本段先承接上文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提出“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论点,然后引用礼记的话作道理论据,并分析如何做到恭敬。20. 示例:?给父母好脸色,多与父母交流沟通;?搞好自己的学习;?适当分担家务;?多关心父母,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们,尤其是生病或事业不顺利的时候;?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悦纳父母的责备。21. C 22.B D23.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