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5环境质量状况8评价适用标准12项目工程分析1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8环境影响分析19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2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性分析34结论与建议37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43图二 项目四至图44图三 项目卫星图45图四 项目平面布置图46图五 项目周边水系分布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图47图六 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48图七 项目所在区域声功能区划图49图八 项目区域规划图50图九 环境要素评价范围51建设项目基本状况项目名称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建设单位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泽光联系人梁生通讯地址中山市南区寮后兴寮二街2号之一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28400建设地点中山市南区寮后兴寮二街2号之一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用地面积(平方米)6666.7建筑面积(平方米)2000总投资(万元)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评价经费(万元)1.0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中山市宏大陶瓷原料有限公司位于中山市南区寮后兴寮二街2号之一,地理位置坐标为:N 22288.61,E 113185.53。项目经营范围:加工、销售:陶瓷原料、沙、石。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万元。项目用地面积为6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年产陶泥1.5万吨,沙1.5万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项目属于十九、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57防水建筑材料制造,因此需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选址东北面为空置厂房,东南面为中山市钜晟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兴寮二街,隔街为中山市纬盛手袋贸易有限公司,西南面为中山市钜晟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空地,西北面为石岐河。建设项目有关的技术指标1. 工程组成项目用地面积为6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项目组成如下表所示:表1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主体工程生产加工区主要为生产车间区域项目用地面积约6666.7,建筑面积约2000。办公室办公区域辅助工程堆场物料堆场,露天其余空置周转地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由市政管网供给734.05吨/年供电系统由市政电网供给10万度/年环保工程废水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石岐河。废气处理(1)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定时采用洒水降尘、加盖篷布等措施降低粉尘排放量,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无组织排放;(2)运输扬尘:设置车箱增加篷布、限制车速降低扬尘,厂内定时洒水,设置洗车池,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无组织排放;固废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有环卫部门收集处理;一般固体废物收集后外售处理。噪声合理布局,通过隔声、减振、消声、吸声等综合整治措施。2. 项目主要产品及规模表2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年产量1陶泥1.5万吨2沙1.5万吨备注:产品原料露天存放,含水率约30%。3. 项目生产原材料及消耗量项目生产原材料及消耗量如表所示。表3主要生产原材料及消耗量序号原材料名称年使用量1泥沙3万吨备注:原材料泥沙来源于建筑工地,泥沙含水率30%-38%,露天存放。4. 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如下表所示:表4项目使用的主要生产设备表 单位:台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型/号所在工序1钩机2/辅助2铲车3/辅助3泥沙分解机2/分解4猪笼筛5/筛分5搅拌机8/搅拌6高压水泵6/辅助7清水泵5/辅助8洗沙轮机3/洗沙9振动筛2/筛分10泥浆泵12/辅助11沙泵5/辅助12输送带1/辅助13压滤机23/压泥、脱水14柱塞泵14/辅助15洗车池135m3辅助16清水池160m3辅助17沉淀池1800m3辅助18地磅1/辅助备注: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和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的通知,本项目使用设备不属于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设备为非标设备,厂家根据自行生产状况订制设备。5. 人员项目共有员工20人,员工均不在厂内食宿;年工作日为250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小时,不夜间生产。6. 给排水系统:(1)生活用水:项目员工20人,在厂内住宿,不设食堂,取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中办公楼人均用水80L/d进行计算,年工作250天,生活用水量约为1.6t/d(400t/a)。生活污水排污系数为0.9,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44t/d(360t/a),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2)生产工艺用水:沉淀池和清水池用水共505.3t。根据厂家提供,在生产过程中,每吨泥沙原料需加水约0.03吨,原料共3万吨,则所需用水900吨。由于项目初期雨水收集后汇入沉淀池,初期雨水量为394.7t/a,因此,沉淀池、清水池实际用水量为505.3t/a。项目设一个洗车池用水共148.75t。洗车池约35 m2,水量约为50%,17.5t。按每天3%损耗,共250天,补充用水约131.25t。循环使用不外排废水。洗车池主要清洗车轮上的泥沙,不含油污。7. 能源消耗情况:项目年用电量约为10万度,由市政电网供给。图一 全厂供排水平衡图(单位:m3/a)生活用水80生活污水72损耗8洗车池用水148.75505.380自来水734.05 148.75循环使用,不外排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管道排入板芙镇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损耗131.25沉淀池、清水池用水900循环使用,不外排初期雨水394.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所在地属于工业工地。项目未投产,原址无遗留问题。项目周围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物或生态环境。在正常情况下,该项目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生活污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等。但这些污染源只要经适当控制,均可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建设项目的纳污河道为石歧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排入该河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加,使得该水道水质受到影响。为保护石歧河,以该水道为纳污主体的厂企应做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道的综合整治工作。4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北靠顺德,西接江门,东临珠江口,南接珠海,毗邻港澳。总面积1800.14km2,人口130万。中山市南区街道,东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镇,西临歧江河,北连石歧区以及东区道路,南区街道面积49.14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是中山重要侨乡之一。二、地形地貌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此坳陷中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三、气候特征中山市地处低纬,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市年平均气温22.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降水量为1886.0mm,年平均风速1.9m/s,最多风向为N(北风)和S(南风),静风频率达23%。四、水文状况:中山地区河网较为密布,河流流向基本为西北-东南向,呈扇形网状分布,河网密度达0.91.1km/km2。主要河道有北部排灌渠、东部排灌渠、沥心涌、九龙涌、分流涌、十六顷排灌渠、百鲤涌等,潮汐类型属于混合型不规则半日潮,其月变化是每月潮,望潮差最大约为2米。河床高程低,坡降小。石歧河,起源于西河口,终止于东河口。全长39公里,石歧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功能为农用水。五、土壤、植被区域土壤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运积土和自成土。运积土主要分布在平原阶地上;自成土是在当地基岩和变质岩上直接发育而成的,为赤红壤。中山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岗岩石料、沙料和耐火黏土。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沙料以中粗粒石英沙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濠头村附近。中山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主要种类有610多种,隶属于105科358属,森林覆盖率为12.95%。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区划分类表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详见表6。表6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目内容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96号文)的功能区划分,石岐河水质目标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修编,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根据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环201887号)的规定。本项目属2类区域,项目西北侧距离石岐河1m,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东北、东南、西南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农田基本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否7是否水库库区否8是否环境敏感区否9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区是(中嘉污水处理厂)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初期雨水收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本项目属于三级 B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因此,本项目无需进行水环境现状评价。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 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根据中山市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8年,中山市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年均值及相应的日均值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降尘达到省推荐标准。具体见表7,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O3。表7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1715011.33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96015达标NO2日均值第98百分位数浓度值798098.75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324080达标PM10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4515052.67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457064.29达标PM2.5日均值第98百分位数浓度值587577.33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303585.71达标O3百分位数8h平均质量浓度165160103.13超标CO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1100400027.50达标综上,项目所在行政区中山市区域空气质量现状判定为不达标区。(2)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表8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点位名称监测点位坐标(m)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评价标准(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频率(%)达标情况XY华柏园监测站华柏园SO2年平均浓度9.860/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1915014.70达标华柏园NO2年平均浓度37.840/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8880156.33.6超标华柏园PM10年平均浓度44.270/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7915090.70达标华柏园PM2.5年平均浓度32.835/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6475185.32.8达标华柏园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300400057.50达标O3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155160191.39.4达标综上,华柏园监测站除NO2超标外,其他污染物均达标。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西北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东北面、西南面和东南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019年11月27日-28日委托江门中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四周的厂界进行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其监测结果分析详见表9。表9 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单位:dB(A)检测位置检测时间检测结果(Leq)昼间夜间项目厂界西北面1#2019-11-275746项目厂界东北面2#5645项目厂界东南面3#5945项目厂界东南面4#5448项目厂界西南面5#5545项目厂界西北面1#2019-11-285745项目厂界东北面2#5846项目厂界东南面3#5847项目厂界东南面4#5448项目厂界西南面5#5448噪声监测结果表明,东北面、西南面和东南面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的标准限值,西北面噪声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的标准限值,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状况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96号的划分,受纳水体石歧河水质现状类,保护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项目周边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水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项目属于三级 B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条件的建设项目,故不设置地表水评价范围。2、声环境保护目标该区域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是东北、东南、西南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西北面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项目200m声环境范围内无敏感点 。3、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表11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名称坐标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房位置相对厂界距离(m)XY寮后村22.46415113.30968居民大气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东南面247金凤环22.45205113.30110南面1530金溪村22.45241113.31590东南面1680福涌社区22.46665113.31088东北面314濠涌村22.48556113.32286东北面2650大涌社区22.46539113.30125西面44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2类和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 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4类标准。2、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3、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中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污水处理厂统一下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原料化桨搅拌分解筛分陶泥收集压泥入料洗沙沙泥浆泥浆沙工艺流程说明:1、入料:原材料运送至入料水枪台。利用抽水泵将水抽至入料口水枪台。2、化桨搅拌:物料进入搅拌机,通过搅拌机作用将物料及水充分混合化浆。3、分解:通过泥沙分解机,分解出部分沙和泥浆。4、筛分:通过振筛和猪笼筛的筛分作用,主要通过水的冲力及设备的振动作用,将大粒径的沙和木碎分离,物料中含有大量水分,不会产生粉尘污染物。5、收集:收集泥沙分解机、振筛中分离出来的泥浆。6、压泥:通过压滤机将物料压成泥饼并脱干。7、洗沙:主要为清洗附着在沙表面的泥浆,洗沙后的泥浆进入泥浆池进行后续处理。8、项目工序均需水淋作业,不需要单独洗沙,用水循环使用。项目生产过程属于湿式加工,物料含水率较高。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中均不产生废水和废气。9、项目产生的沉淀泥沙全部回用于生产。项目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项目产生的水污染物主要是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1)本项目员工20人,在厂内住宿,不设食堂,取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中办公楼人均用水80L/d进行计算,项目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一年按250天计算)。即本项目生活用水量约为1.6t/d(400t/a)。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4t/d(360t/a)。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管道排入中嘉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产物浓度及产生量详见表12。表12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产浓度及产生量项目CODCrBOD5SSNH3-N生活污水(360t/a)产生浓度(mg/L)25015015025产生量(t/a)0.090.0540.0540.009(2)工业用水项目设一个清水池和一个沉淀池用水共439.8t。一个洗车池用水共148.75t。循环使用不外排废水。 (3)初期雨水 初期雨水是在降雨形成地面径流后1015min的污染较大的雨水量。初期雨水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具有间歇性、时间间隔变化大等特点。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初期雨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厂区集雨范围内的粉尘。按照初期雨水的计算方式:初期雨水:雨水量采用下式计算:式中,Q为雨水量,L/s;为径流系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T2.3-93)中表15,地表径流系数为0.05-0.10,项目取0.10;q为暴雨强度,L/sha,F为占地面积,ha,0.3m2。根据中山市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对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工程中,所采用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如下:式中:q一一暴雨强度(L/sha);P一一设计降雨重现期(a),取2年;t一一降雨历时(min),取10min:计算得,q=219.25 L/sha,则Q=65.78L/s,初期雨水取10min,则每次下雨收集的最大初期雨水量不超过39.47m3,中山市多年平均降雨日约147天,按每月1次进行计算(工作按10个月计算),则年初期雨水量为394.7m3。项目初期雨水主要污染物为SS,堆场四周设置截流沟,并将初期雨水排入沉淀池内,经沉淀后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2.废气(1)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原料外购后于堆场堆放,根据有关调研资料分析,沙、石类堆场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是粒径较小的颗粒在风力作用下起动输送,会对下风向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物料堆放会产生一定扬尘,扬尘起尘量与物料粒径、料场作业强度、物料的含水量及环境风速有关。项目堆场风力起尘源强参照清华大学在霍州电厂现场实验的模式计算。Q=11.7U2.45S0.345e-0.5W式中:Q堆场起尘强度,mg/s;U地面平均风速,1m/s;S堆场表面积,项目原材料堆场和成品堆场面积约3000 m2。W物料含水量,取30%。经计算,堆场起尘强度约1 kg/h,扬尘产生量6t/a。企业定时采用洒水降尘、加盖篷布等措施降低粉尘排放量,同时加强生产管理、文明操作以减低原料卸料、转运产生的粉尘。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扬尘量可削减90%,则料场扬尘排放量为0.6t/a,粉尘在厂区内可沉降约85%,则堆场扬尘排放量为0.09t/a,排放速率为0.015kg/h。(按250天,24小时计算。)表13 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产排放情况表污染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产生速率(kg/h)产生量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排放速率(kg/h)(t/a)(t/a)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颗粒物16/0.090.015(2)运输扬尘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可知,项目来料、产品及固废均采用陆运,来料、产品、运输量共为3万t/a,按平均每车次装载20t 估算,则年运输达1500趟。运输粉尘污染以10100m 颗粒居多,运输扬尘污染浓度与车流量及道路路面状况汽车行驶速度、气候等有关。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程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汽车道路扬尘量按经验如下公式估算:式中:Qi每辆汽车行驶扬尘量(kg/km辆);Q汽车运输总扬尘量;V汽车速度(km/h);W汽车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本项目行车速度设计不大于20km/h。本次计算按最大行驶速度20km/h 计算。载料时汽车重量取20t,项目在场区行驶距离按100m 计。经计算,在不洒水的情况下(项目不洒水时地面清洁程度以0.5kg/m2计),由上述公式计算年扬尘量为1.836t/a。为防止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环评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在原料、产品运输过程中采取遮挡措施,采取车箱加盖蓬布,尽量减少运输过程物料的洒落。原料、产品运输时,须加强管理,限制超载,限制车速,以减轻路面扬尘对运输道路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厂区门口设置洗车池,运输车辆进出场前需对车辆轮胎进行清洗,以防止泥浆等带入路面。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抑尘90%左右,项目厂内运输扬尘产排情况如下:表14 项目厂内运输扬尘产污染情况表污染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排放速率(kg/h)(t/a)(t/a)运输扬尘颗粒物/1.836/0.18360.0918备注:运输时间每天8h/d,2000h/a。3、噪声(1)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约6585dB(A)的生产噪声。(2)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搬运以及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约6075 dB(A)的交通噪声。4、固体废物(1)生活垃圾:项目总员工人数约为8人,生产垃圾产生量按0.5kg/d人计算,则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t/a。 (2)一般固体废物 木碎,产生量约3t/a。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颗粒物6t/a0.015kg/h,0.09t/a运输扬尘颗粒物1.836t/a0.0918kg/h,0.1836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360m3/a)CODcrBOD5SSNH3-N250mg/L,0.09t/a150mg/L,0.054t/a150mg/L,0.054t/a25mg/L,0.009t/a225mg/L,0.081t/a135mg/L,0.0486t/a135mg/L,0.0486t/a22.5mg/L,0.0081t/a初期雨水SS394.7t/a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固体废物日常生活生活垃圾1t/a交环卫部门处理一般固体废物木碎3t/a收集后外售处理噪声/生产设备噪声6585dB(A)符合环保要求其他/主要生态影响: 随着工业的发展,会从本项目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外输入大量能量和物质(例如供电、供水和原料),同时会向生态系统排放一定数量的废物(例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该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一定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总量控制。保证该项目所在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厂房已建成,不存在施工期环境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要求,本次环评项目废水进行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情况及等级判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本项目所在地纳入中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范围之内,中山市中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日,足以容纳本项目的生活污水量。项目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中嘉污水处理厂,对纳污河道影响不大。中嘉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山市板芙镇顺景工业园“金钟围”,占地面积50亩,日污水处理总量为5万吨/日,分三期建设,首期日污水处理能力为1万吨,第二、第三期各为2万吨。本项目位于中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纳污范围内。中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5年12月动工建设,2009年2月竣工并投入试生产,采用“微曝氧化沟”工艺,一期主要收集顺景工业园的生活污水,主干管长5.27公里,支管网长9.24公里。一期工程于2009年6月通过中山市环保验收。中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占地28亩,采用“微曝氧化沟”工艺,2010年12月竣工并投入试生产,二期污水管道收集范围为旧墟镇已建成区,配套主干管总长近10公里,支管总长度44.71公里,总服务面积达11平方公里,可日处理生活污水2万吨,服务人口3.3万人。二期工程于2012年10月通过中山市环保验收。目前,中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运营正常,出水水质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的较严者。本项目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44t/d(360t/a),仅占中嘉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能力(10000t/d)的0.0144%,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之内;项目生活污水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满足中嘉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要求,具备纳污可行性。初期雨水: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初期雨水主要污染物为SS,本项目堆场四周设置截流沟,并将初期雨水排入沉淀池内,经沉淀后全部用于生产,不外排。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由市政污水管网引至中嘉污水处理厂。本项目生活污水、初期雨水为间接排放,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B。表17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评价等级判定依据排放方式废水排放量Q/(m 3 /d);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一级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级直接排放其他三级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级B间接排放-2、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信息(1)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18 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序号废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排放去向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编号排放口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排放口类型污染物治理设施编号污染治理设施名称污染治理设施工艺1生活污水CODcrNH3-NBOD5SS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型排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W-01是企业总排雨水排放清净下水排放温排水排放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2初期雨水SS不外排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型排放/企业总排雨水排放清净下水排放温排水排放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2)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19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排放口地理坐标废水排放量(万t/a)排放去向排放规律间歇排放时段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经度纬度名称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限值1W-01/0.036城市污水处理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型排放/中嘉污水处理厂CODcr40NH3-N5BOD510SS10(3)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表20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限值及其他规定商定的排放协议名称浓度限值/(mg/L)1W-01CODcr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5002NH3-N-3BOD53004SS400(4)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表21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mg/L)日排放量/(kg/d)年排放量/(t/a)1W-01CODcr2250.3240.0812NH3-N22.50.03240.00813BOD51350.1940.04864SS1350.1940.0486全年W-01 排放口合计CODcr0.081NH3-N0.0081BOD50.0486SS0.04863、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表22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水环境保护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其他影响途径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水温;径流;水域面积影响因子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评价等级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一级;二级;三级A;三级B 一级;二级;三级现状调查区域污染源调查项目数据来源已建;在建;拟建;其他拟替代的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场监测;入河排放口数据;其他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调查时期数据来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未开发;开发量40%以下;开发量40%以上;水文情势调查调查时期数据来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补充监测监测时期监测因子监测断面或点位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个现状评价评价范围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河流、湖库、河口:;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规划年评价标准( )评价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评价结论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底泥污染评价水资源质量回顾评价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达标区不达标区影响预测预测范围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预测因子( )预测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设计水文条件预测情景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预测方法数值解;解析解;其他导则推荐模式;其他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消减源水环境影响评价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CODcr0.081225NH3-N0.008122.5BOD50.0486135SS0.0486135替代源排放情况污染源名称排污许可证编号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 )( )( )( )( )生态流量确定生态流量:一般水期( )m3/s;鱼类繁殖期( )m3/s;其他( )m3/s生态水位:一般水期( )m3/s;鱼类繁殖期( )m3/s;其他( )m3/s环保措施污水处理措施;水文减缓设施;生态流量保障设施;区域削减;依托其他工程措施;其他监测计划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方式手动;自动;无监测手动;自动;无监测监测点位( )( )监测因子( )( )污染物排放清单评价结论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注:“”为勾选项,可;“( )”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项目原材料在堆场装卸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颗粒物,原材料主要为泥沙,粉尘粒径大,卸料时产生的扬尘在空气中能快速沉降,同时企业采用洒水降尘和加盖篷布等处理措施,降尘效率达到90%,经过处理后,原料卸料扬尘、堆场扬尘(颗粒物)排放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运输扬尘为防止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环评要求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在原料、产品运输过程中采取遮挡措施,采取车箱加盖蓬布,尽量减少运输过程物料的洒落。原料、产品运输,须加强管理,限制超载,限制车速,以减轻路面扬尘对运输道路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在厂区门口设置洗车池,运输车辆进出场前需对车辆轮胎清洗,防止泥浆等带入路面。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抑尘90%左右,则采取抑尘措施后运输扬尘(颗粒物)排放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1)Pmax及D10%的确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