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分析体会想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学习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和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由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转到梁实秋的写作特点。 一、温故知新 1学生齐读课文。 2好,通过齐读,看出大家回去都仔细阅读了全文,很好。昨天我们学习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首先,我们先解决昨天老师留的课后思考题。怎样理解“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的深刻含义? 明确:梁任公先生是应清华学校之邀来演讲,清华学子对梁任公怀有无限的景仰,是因为梁任公先生的学术文章有启迪作用。在二十世纪初动荡变革的时代,为青年的上进而欣然应邀,热情讲演,实属难能可贵,这是一;在当地文坛教坊多少人问政治而不专心学术,学问难以做到梁先生的境界,令人生憾,这是二;做学问的人,应当向梁先生学习做学问和做人,这是三。短短几句,让人感悟颇多。 3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梁启超的演讲特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梁启超本人的自然特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为我们概括一下? 明确:外貌神采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板书) 4大家对他的生平和主要业绩有了初步了解,那你们是否知道梁启超年轻时的一些趣事呢? 教师介绍:他从四岁开始,就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认字,并随祖父阅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的主要经典。五岁又学习易尚书诗礼春秋等儒家著作。到了六岁,就能引用所学的经典作对子。有一次,他爬梯子玩,祖父担心他会跌倒,便站在梯子下看他爬,暗中从中保护他。他却在梯子上天真的唱道:“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祖父听到他如此出口成诗,十分高兴。还有一次,父亲有位朋友到家里来玩,梁启超给客人送来一碗茶。那位客人早就听说这孩子很聪明,小小年级已读了不少书,还会吟诗作对子,便想试试他,随口说了句:“饮茶龙上水”,要他作对,梁启超很快就回应说:“写字狗扒田。”客人见他回应得很快,随即又说了句:“东篱客采陶潜菊。”梁启超略加思索,对道:“南国人怀召伯棠。”客人听后,连连点头,赞不绝口。从七岁起,梁启超学习写文章,进步很快。到了八岁,已能写出洋洋千言、文理通顺的文章来。至九岁起,更是诗才敏捷。1882年,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由水路经江门前往广州应试。同船者多为家乡的熟人和前辈,早知他的才华出众。中午在船上用饭时,有人突然指着盘中的咸鱼,要梁启超以此为题作诗。他稍停片刻,便当众朗诵:“太公垂钓后,胶隔举盐初。”在座的人听了,都拍手叫好,称赞他说得十分切题,叹为“神童”。从此,“神童”的美名传遍乡里。梁启超十岁阅读车酉轩语书目答问,十一岁进一步阅读唐诗史记汉书等。根据后来梁启超自己所说,史记一书,他能背诵十之八九,几乎过目不忘,熟记唐诗、宋词,更不在话下。 5我们知道了他年轻时的轶闻趣事,那么你们知道梁启超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离开人世的么? 1929年1月19日,任公病逝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1926年2月,任公因尿血症久治不愈,他不顾朋友们的反对,毅然住进协和医院,施行手术。不料糊涂医生却把好肾切除,留下一颗坏肾。作为一名受害者,任公不但没有状告“协和”,反而在徐志摩等人对“协和”口诛笔伐时,还写文章为“协和”说话;因为他怕因这件事,使得社会上的人们失去对西医的信任,因为他把西医看作是科学的代表,认为维护西医的形象就是维护科学。 6通过老师所讲的上述故事,你们是否对梁任公先生又有了一种无限的景仰之情了呢?正如作者所言“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二、能力提升 1听老师讲完了梁任公师的故事,下面再让我们来看看作为学生的梁实秋。作者如同一个高明的画家,寥寥几笔就将梁任公先生的形貌神态勾勒出来,让人读来如同亲闻其声,亲见其人,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并相互探讨:如此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试着从写法上和语言上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明确:(1)写法特点:本文选材讲究,善用白描手法。谁知道什么是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下面我为大家举几个相关的例子,进一步来了解白描这种手法。鲁迅的故乡中对中年闰土的描写:“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对“豆腐西施”的描写:“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种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鲁迅小说中比比皆是,如对阿Q、祥林嫂等的描述。回到课文,本文选材讲究,善用白描手法。全文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叙述和描写,这种白描写法看似简易,其实不然,而白描运用到本文这样的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手能手轻巧为之。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的运用,这才达到了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 (2)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简练、传神。如形貌描写着墨不多。既写实相,又写身材,蕴意丰富;既遵循人物特点,又略有夸张,使人物的外貌和内在精神跃然纸上。此外,为了传神,有些描写还是稍微多花了笔墨,如对梁任公的讲演稿的描写,对他的开场白的描写,对他的背诵古诗文的描写等,能将简练与传神良好地结合是梁实秋文章语言运用的主要特色。 2综观全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融合了作者对梁任公的景仰之情,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情,这些情感的表达,有的是直接的发自内心的评价,有的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一种心情,但不是直抒景仰赞叹之情,有的则是完全含蓄的,看不到赞美之词或任何表达心情的词句,你能找出几个与它们相应的句子吗? 明确:(1)直接表达:“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感情袒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半直接半含蓄:“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欢喜。”,“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通过“很幸运”“动人”“欢喜”这些词,表达了一种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之情。 (3)完全含蓄:对人物外貌描绘既写实有写神采,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欣赏赞美之情,也许只是因为爱之过甚,在遵循人物故有特点时,有略有夸饰,如“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又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我们仍能从中体会到作者的一种感情。 3学完这篇文章,谁能来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明确:这篇课文题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选取作者学生时代最优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之中。 4课文讲到这,谁能为我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梁实秋呢? 明确: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13岁)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21岁)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5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作者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文学讲话)你觉得课文是怎样体现他的这种主张的?你对这种主张有什么看法? 明确: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的这种主张:作者不是泛泛地写人物的外貌和所谓性格特点,而是写出了梁启超独特的神采、气质、修养,一位著名人物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由这一次演讲看到了梁启超的政治素质之外的另一方面素质学术素质。可以联想到近代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梁启超的其他事情,联想到与梁启超有关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样的文章不可不谓不深刻远大;另外,作者笔下的梁启超是一位学问高深又很会演讲的学者,可以说具有卓越的才华和高雅的情怀,作者写文章非常强调“文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