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的文学分析.doc_第1页
《金岳霖先生》的文学分析.doc_第2页
《金岳霖先生》的文学分析.doc_第3页
《金岳霖先生》的文学分析.doc_第4页
《金岳霖先生》的文学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岳霖先生 文 本 分析学科教学(英语) 学号:214403099 王婵娟摘要金岳霖先生没有激情飞扬的文字,也没有华丽辞藻的渲染,而是在非常自然的叙述中将金岳霖先生在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再现出来。本文从写作背景、内容结构、写作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汪曾祺的这篇文章,从中体会到了金岳霖先生的小趣味、真性情、大孤独,让人对金岳霖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关键词】金岳霖先生 趣事 特别 引言金岳霖(1896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84年10月19日,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90岁。金岳霖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为中国第一批院士。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 其中论道,其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一、写作背景我们要考察文本所记述的人物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环境,就必然要了解西南联大。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平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南迁联合而成的学校。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 9 年,就读学生不过8000,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拔尖人才,不少人后来都成为蜚声中外的学术大师。在联大的师生名录里,陈寅恪、陈省身、华罗庚、周培源、冯友兰、费孝通、吴大猷、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金岳霖、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 164人;在我国 23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 8 位是联大学生;2000 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 24 位科学家中,有 5 位是联大学生。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中联大学生更是不胜枚举。时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先生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撰写的碑文中所写的,“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众多的联大学子后来说起西南联大办学的成功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独立” 、“自由”和“民主”。作者汪曾祺是 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的学生,应当说他是最为完整地在昆明读书的学生。汪曾祺先生每每不能忘怀的就是西南联大给予他的这种精神影响。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一文中写道:“中文系的学风和别的系也差不多:民主、自由、开放。当时没有开放这个词,但有这个事实。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文中那些教授们的言谈举止正是那个时代西南联大精神在他们身上的折射和反映。我们要探寻到激发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创作动机,还要去关注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时代。在文章末尾,作者特意注明了写作的时间:一九八七年。而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在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思想禁锢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决策,“思想解放”当是那个时期最为响亮的口号。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中国的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严重冲击。转型期的人们不断挣扎在思想的解放与传统的束缚、理想的追求与物欲的侵蚀这一旋涡之中。中国向何处去?如何去改变理想信念缺失、人文精神匮乏和社会责任弱化的社会现状?汪曾祺先生在要有益于世道人心一文中说:“我想把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别人,使人们的心得到滋润,从而提高对生活的信念。”正是他的这一真诚的愿望,使得他念念不忘西南联大这个给予他精神滋养的“精神圣地”,激发他用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西南联大精神”来净化己心与人心,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提供参照体系。二、内容结构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一文,选取了金岳霖先生的平日的琐事,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真实的金岳霖先生。一个“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的形象,跃然纸上。读罢此文,对金岳霖先生的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本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段),写作本文的缘由。第二部分(段),金岳霖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第一层(段),通过金先生的穿着及金先生给新生上课时的自我介绍,表现了金先生独特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层(段),写金先生教授逻辑学的情形。表现金先生高深的逻辑学素养,及他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特点。写金先生提问学生时的独特的提问方式,金先生耐心地解答学生的提问,及金先生的教学成就。第八自然段,是插叙的部分,主要写王浩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此段的目的在于表现金先生教出了一位世界知名的大学者,这是他的教学成就之一。第三层(段),写金先生的学识渊博,对文学也有涉猎。第四层(段),写金先生的交友生活,表现金先生是一位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人。第三部分(段),写金先生的治学成就。第四部分(段),回应第一段,交代“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好好地写一写”。三、内容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材料,都是作者亲身看到的或亲身听到的,金先生日常生活的真实表现,读来极感亲切,如亲耳聆听金先生授课,亲眼目睹金先生的风采,决无做作虚假之感。读罢此文,一个亲切随和而又“怪异”的金先生,便会出现在面前,不禁令人肃然起敬。就是这样,作者选取的虽是小事,却很典型,能够很好地表现金先生的个性特点,表现为:小趣味、真性情、大孤独。1.小趣味 文章一开始,作者写道:“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一位。”这一句是全文的“文眼”,是我们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有趣”可以理解为“怪”、“好玩”、“特别”等。金先生的确有不少有趣之处:(1)他的样子特别。讲课时戴着一顶呢帽,帽檐压得很低,帽檐挡住视线,因此走路也是深一脚浅一脚;戴一副一片白一片黑的眼镜;一米八零的大个子,喜欢穿马甲,这种西式的装束轻便、舒适,是他在留学期间就十分喜欢的装束,回到国内依然保留了这个习惯。一个堂堂的大学教授穿着如此破旧,可见当时脸大生活的艰苦。(2)行为举止好玩:养一只大公鸡,还一个桌子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子比赛;坐平板三轮车在王府井转圈,算是接触社会。(3)课堂很有意思:一上课就宣布回答问题的人,“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好坏,回应都是固定的土洋结合“Yes!请坐!”;用更乖张的问题回答林国达的怪问题;整堂课就和王浩对话,旁若无人。(4)对自己的学问常常语出惊人。学生觉得逻辑枯燥无比,他却说“很好玩”;沈从文要他讲“小说和哲学”,意在讲明二者的关系,他讲了半天,结论是没关系。(5)对情感的祭奠方式很特别:林国达死了,他一堂课没有笑容;林徽因逝世了多年,他在北京饭店请客纪念她的生日,弄得老朋友既忍俊不禁,又唏嘘不已。2.真性情金先生有诸多趣事的原因,无外乎三个字真性情。这些趣事大都是由于他的真性情。他淡然地处置世俗外物,但是对于自己的学术领域却热爱得很执著。他觉得逻辑学无比有趣,热烈地和学生探讨逻辑学的奥秘,以奇怪的回答来回答学生奇怪的问题,以有趣的提问方式点燃逻辑学课堂的乐趣,他对热爱逻辑学的学生爱护有加,也对学生的不幸遭遇痛心疾首,愁眉不展。讲小说与哲学的关系时,一丝一毫不顾及朋友的立场和面子,严格按照自己的学术标准来,没有半点的趋附众议。他抓跳蚤 ,养斗鸡 ,和小孩子比赛 ,坐平板三轮接触社会 ,看起来就是一个孩子 ,天真烂漫。金先生在北京饭店为林徽因生 日郑重其事地请客更是出于真性情。北京饭店是当时在世界享有最高荣誉的五星钻石酒店 ,级别极高。汪曾祺先生没有直接点明金先生和林徽因非同一般的关系,只是在字里行间作一些暗示。“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时常来往的“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然后就是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先生的请客。事实是金喜欢林,林也喜欢金。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丈夫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痛苦至极,苦思一夜,觉得自己不如金岳霖,他终于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金岳霖,祝你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以后 ,他们三人毫无芥蒂,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 ,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在这次金先生请客时 ,林徽因已逝世多年 ,梁思成也已继娶学生林沫。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纪念与祭奠 ,纯洁、坦荡、真诚。3.大孤独金先生就是精神王国里的王者,卓尔独立,与众不同。他的恋爱,不全是为了结婚他的坚守,也不是必须有结果。他恋爱的是一种精神。他坚守的,也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率性的,而是理性的、克制的。所以,我们在他请客的这个事件里,读出的不仅是他的“有趣”、他的真性情,更是他的孤往精神,至死不渝,无怨无悔。金先生确实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走着他地理意义上脚下的路,走着他逻辑学、哲学的学问之路,走着他朋友情、师生情、爱情的情感之路,走着他真性情和冷峻理性浑融的蕴含着孤往精神的人生之路。金先生的学问并不被普遍理解,甚至被误解和嘲弄。大一新生对这课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以前没听说过。四、语言分析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1 云南文史资料委员会,西南联合大学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