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星星变奏曲备课时间9.10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中理解诗歌具有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了解朦胧诗的特征与创作背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领悟诗歌的意象和主题。过程与方法:反复吟诵,在吟诵中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品析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根据诗歌知识和生活体验的积累,仿写诗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信念。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像,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重点难点熟读背诵,揣摩语言,感知星星的形象,体会其象征意义。理解诗题及暗喻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第1课时授课时间9.12课型新授一、情景导入(展示一组星星的图片。)看到这满天眨呀眨的星星,大家是是否记起我们曾经学过的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诗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了解朦胧诗,认识作者,理解写作背景“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的青年(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舒婷以搁浅的船概括一代人的悲剧命运(船),梁小斌以一把钥匙的丢失来象征理想的失落(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杨炼在大雁塔的历史中观照人民的命运(大雁塔),江河把自己垒进“纪念碑”感受民族的苦难(纪念碑)”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度图建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是艨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一首重要诗作。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写下了此诗,寄托诗人美好的梦,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播放影音资料,师生欣赏诗文朗读。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领会诗意,注意读出感情。反复听读,学生跟读,学习朗读。并体味思考: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自己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又不失坚定的情怀。师生再读诗歌,品味体会。课 题星星变奏曲第2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9.13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一、读诗,谈诗意,导入新课二、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两节诗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何异同?结构上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节16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都是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相近。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化。语言上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起有变化,“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成“谁愿意”的否定式。 2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星星变奏曲一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三、品读课文 ,揣摩语言,领略朦胧诗的朦胧美1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2研讨课后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2)“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活动)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人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四、拓展延伸 1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室内设计师高级面试实战模拟题集详解
- 2025年面试食堂管理常见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手册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初级面试题
- 2025年小学安全意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管理法规考试题集
- 机电运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金融市场分析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学生防拐骗安全知识问卷及答案
- 2025年化妆品生产与营销管理岗位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公安科技信息化课件
- 桥梁工程支架浇筑连续箱梁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招聘12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多省公务员联考公安基础知识考试真题(附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小学老师管理办法
- 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培训
- 绍兴市上虞区东关片区涝区治理-五甲渡闸站建设工程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