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过程中的护理体会.doc_第1页
PICC置管过程中的护理体会.doc_第2页
PICC置管过程中的护理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置管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江苏省金湖人民医院 杨梅摘要:PICC是指导管由周围静脉置入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有效的避免了反复的静脉穿刺,防止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伤。但导管头端异位是PICC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通过98例PICC的置入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关键词:PICC 置管术 护理体会PICC即外周深静脉置管,是指导管由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利用PICC可以将药液直接输注在血液流速快、流量大的中心静脉。有效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防止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我科成功穿刺的98例导管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置管98例。年龄在42-74岁之间。其中男 61例,女37 例,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导管。1.2置管的途径:73例由贵要静脉置入,13例由肘正中置入,12例由头静脉置入。2、置管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的目的、优点、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协助练习头部的体位。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签署PICC置管同意书。操作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交谈一些轻松的、感兴趣的话题,并教会病人放松情绪。防止因情绪紧张引起的血管痉挛。2.2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其直、短且静脉瓣少。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左侧的静脉路径较右侧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故穿刺最好选择右侧肢体。最佳穿刺点为肘窝下两横指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接触导管前尽量将手套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2.3置管的体位:首先嘱患者平卧位,穿刺侧手臂与身体呈90度,当导管头端近腋下时,在无菌操作原则下将手臂移向身体侧与身体呈锐角,避免导管误入腋下静脉。当导管头端到达锁骨下时,嘱患者转头向穿刺侧,下颌贴近肩部,同时抬高床头,使患者呈半卧位,利用静脉血流方向及重力作用将导管带入中心静脉。2.4送管的注意事项:操作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送管技巧,送管时动作要轻、缓,若送管过程中遇到阻力时,勿强行送管,应缓慢退出重新调整体位后送管。2.5导管位置的判断:送管至预计长度后接20ml生理盐水回抽见回血后脉冲式冲管,并询问颈部及耳后有无凉感。若无回血或颈部有凉感可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观察最快滴数,一般输液瓶距心脏1米的高度,滴数为100-120滴,若在90滴左右或更少则导管极可能误入颈静脉或其他血管,应缓慢退出导管后重新调整体位送管。 2.6确定导管位置:根据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位置正确时才可化疗、输注药液,长时间留置。因此,提高 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既减轻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