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泪道冲洗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泪道冲洗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泪道冲洗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泪道冲洗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泪道冲洗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泪道冲洗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冲洗液在泪道断离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4月在山东省垦利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住院治疗的外伤性泪小管离断行一期高倍显微镜下泪小管离断吻合术患者46例46眼,在泪道断离患者行泪道断离吻合术中分双路从上下泪道中置入泪道引流管并在鼻腔前端打结,常规行断端吻合术,术后7d开始用自制冲洗液(氧氟沙星滴眼液5mL+地塞米松1mL+糜蛋白酶4000U)冲洗泪道,1周1次,至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后继续冲洗24周,观察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一次成功,随访1个月至半年。46例中治愈44例(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7%,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双路从上下泪道中置入泪道引流管常规行断端吻合术并结合自行配制的泪道冲洗液冲洗泪道治疗泪道断离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泪道断离;泪道引流管;双路;冲洗液中图分类号R77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2(c)-0041-02泪小管离断是常见的眼科附属器外伤性疾病,各种原因所致的眼睑外伤常伴有泪小管的离断,如不进行恰当修复,轻则影响外形,重则终生流泪。手术吻合是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2。由于泪小管细小,外伤情形各异,有时断端吻合不良和伤口瘢痕收缩也常为手术失败的原因。本院采用双路泪道引流管泪道置管结合自制冲洗液对泪道断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4月在山东省垦利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住院治疗的外伤性泪小管离断行一期高倍显微镜下泪小管离断吻合术病例46例46眼,其中,男38例,女8例,年龄967岁,平均(36.49.7)岁;右眼27例,左眼19例。均为外伤所致,下泪小管断离39例,上泪小管断离7例,就诊时间为伤后0.5h3d,7例已经行伤口缝合。1.2手术方法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加少量1/1000肾上腺素进行滑车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视野暴露较差的,可切断内眦韧带并于鼻侧断端置牵引缝线,清洁伤口后充分止血,0.5%妥布霉素液冲洗术腔,在显微镜下首先用眼科显微镊撑开创面组织,顺着泪小管解剖方向并根据管口特征(为白色或粉红色喇叭状膜性管状开口)仔细寻找鼻侧断端,探查困难时注0.9%氯化钠溶液或稀释的亚甲蓝液,见到断离的鼻侧泪道口,分双路从上下泪道中置入泪道引流管并在鼻腔前端打结,用10-0可吸收缝线将两个断端周围组织对位间断缝合34针,使两断端对位吻合,针不穿透管壁,以免损伤上皮,线结扎于管壁外面,保证断端黏膜对合严密。断裂的结膜、睑板、眼轮匝肌及皮下组织和皮肤3-0丝线依次缝合,尽可能恢复眼睑及泪点的正常解剖形态。术后第1天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点术眼,清洁结膜囊,抗生素全身应用3d,预防感染。术后56d拆除眼表缝线,拆线后每周1次氧氟沙星滴眼液5mL、糜蛋白酶4000U加地塞米松1mL泪道冲洗,每次注药后轻度旋转、抽动泪道引流管,防止粘连。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后继续冲洗24周,随访3个月至半年。2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一次成功,随访3个月至半年。46例中治愈44例(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7%,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个月余因置管部分脱出,再行还纳时困难,泪道冲洗欠通畅,泪道断离处狭窄,1例拔管后随访泪道不通畅。3讨论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外伤且常与鼻部或面部创伤同时存在。伤后尽早恢复泪小管的连续性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吻合修复,会给患者造成终生流泪的痛苦,因此无论上泪小管断离或下泪小管断离均应进行及时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3。泪小管断裂手术修复能否成功,关键有三点4-5:(1)准确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并行良好的吻合;(2)泪道支撑管的选择;(3)防止吻合后泪道瘢痕及挛缩导致的狭窄。初学者感觉断端的寻找很困难,但是熟悉解剖结构并使用正确的手术探查方法及合适的手术器械,找到断离的泪道鼻侧断端还是不难的。最常用的方法仍然是在直视下直接分层寻找,或者应用亚甲蓝等着色剂自上泪点进入冲洗泪道,用手指压迫泪囊部,使创面有水外溢,发现出水点,部分应用亚甲蓝冲洗后,断端口可成淡蓝色,即泪小管鼻侧断端。亦可应用猪尾巴探针自上泪管逆行寻找或泪囊切开法。找到断离的鼻侧断端后,采用分双路从上下泪道中置入泪道引流管。我们采用用泪道引流管作支撑物,硬度适中,操作容易,无毒,无刺激性,可长期留置体内而无反应,减少了吻合口处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较以往使用的硬膜外麻醉用的导管直径更细,更软,尤其插入断端是不用特殊的导丝引导,头部圆滑插入时对泪道无明显损伤,从鼻腔内拉出时有配套的器械,简单方便,末端在鼻腔内打结,可以防止脱落。泪道引流管采用硅胶制成,术后3个月仍保持较好的柔韧性,对眼表的刺激轻。以往硬膜外导管1个月后逐渐老化变硬,患者往往眼表不适,牵拉泪小点移位。另外,断端愈合后形成的瘢痕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泪道狭窄、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6-7。为减轻泪道的瘢痕及狭窄,术中吻合泪小管断裂时用10-0无损伤缝针缝线,在断裂端周围组织缝合34针,注意不缝合到泪小管的黏膜,以防止损伤内皮,瘢痕收缩,导致吻合口狭窄使泪道不畅。术后7d开始用自制冲洗液(氧氟沙星滴眼液5mL+地塞米松1mL+糜蛋白酶4000U)冲洗泪道,连续冲洗34个月,冲洗后适当活动置入管可减少吻合口狭窄。氧氟沙星滴眼液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原核细胞DNA旋转酶和DNA复制而发挥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群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地塞米松为皮质类固醇类,可抑制纤维细胞DNA的合成,阻碍细胞分裂和增生,减少胶原沉积,抑制毛细血管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糜蛋白酶能迅速分解变性的蛋白质,减轻局部水肿,从而保持泪道通畅。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手术一次成功,随访1个月至半年。46例中治愈44例(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综上所述,采用双路从上下泪道中置入泪道引流管常规行断端吻合术并结合泪道冲洗治疗泪道断离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刘安廷,丁敬军.显微镜下下泪小管离断吻合术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96.2史颖君,黄健,吴敏,等.泪道吻合器在暴力伤致泪小管断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5):175-176.3李锐,孟婕,宋银花.下泪小管断裂显微修复术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疗,2011,6(4):104.4李霞,樊培松,李琳,等.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7):590-591.5卫冬,宋秋颖,张晓娟.外伤性下泪小管离断42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