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案例三味书屋.doc_第1页
最新教学案例三味书屋.doc_第2页
最新教学案例三味书屋.doc_第3页
最新教学案例三味书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安山镇党各庄实验学校 朱绍玲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二、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三、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一、描写景物要抓住特征,并写得有条理。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朗读分析法、比较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师生共同分析探讨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的成长的足迹。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故乡。二、检查预习(一)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确凿zo,菜畦q,桑椹shn,斑蝥mo,觅食m,竹筛shi,宿儒s,渊博yun,倜傥t tng,珊瑚shn,锡箔b,秕谷b,脑髓su,攒cun,人声鼎沸dng,鉴赏shng,敛lin,人迹罕至hn,陌生m,系j,书塾sh,拗 o,油蛉lng,(二)整体把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根据标题判断本文可分两部分,那两部分?指名学生:百草园部分和三味书屋部分。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一)下面我们主要分析第一部分百草园部分。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适当表扬学生的朗读)提问:1、本段主要内容写了什么?(百草园的位置,名字的来历,归属,那时是我的乐园。)2、从结构看文章开头用了什么方法?(开门见山,开篇点题)3、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有什么作用?(点明中心,直接表意)(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那么“乐”在哪呢?齐读第二自然段。指明学生:作者描写了许多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既丰富又有趣。提问:你赞同吗?(赞同),你呢?()如果赞同的话,找一找鲁迅先生都写了那些景物?请用红笔画出来。(巡视2分钟)指名学生回答,再补充。(有菜畦、石井栏、桑椹、)提问:说齐了吗?(齐了。)那么鲁迅先生描写了这么多景物,好还是不好啊?(好)怎么好?找一找描写得非常准确的词语,用蓝笔画一画。(巡视)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起修饰作用。找完了吗?指名学生回答,再补充。(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喷烟雾的斑蝥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提问:你们都找对了吗?(对了)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好在哪呢?(抓住了景物的各种特点,菜畦碧绿的特点、石井栏光滑的特点等)提问:那么抓住事物的特征描写有什么作用?(抓住事物的特征描写使景物生动、形象、鲜明、突出)记在笔记本上。提问:这一自然段鲁迅先生一共写了几种景物?(15种)你写作时能写出这么多景物吗?实际上你在作文时一般就写二三种,最多四五种。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写这么多景物?(百草园长满野草,而且非常丰富。)提问:正是鲁迅先生写的景物美才能吸引读者,也正是这么多的景物吸引了当年的鲁迅先生。这么多的景物鲁迅先生是把它一个一个罗列起来的吗?(摇头)你摇头了,显然不是。那么他是按什么次序把这么多景物逐一抓特点叙写的呢?我们先看文中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作者是怎么写的?(思考)不必说是由低到高写的,也不必说是由高到低写的,单是先写动物,再写植物。不必说写的是静物,也不必说写的是动物。提问:动物也好,静物也好,是在百草园的的一个点上吗?还是分散在各处?(到处都是。)“不必说也不必说”是从面上写的,是整体;单是写的是点,是局部。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是先写静物后写动物;局部是先动物后静物。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点是什么呢?(作者把“我”也放进去了)找一找,有没有“我”的活动呢?(有,有人说像人样。)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加上自己的活动,更增添了百草园的生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人如果不融于自然就显得孤独,自然离开了人类活动就会枯燥无味。这是百草园的景物设计,除此之外作者还选择了角度,指名学生说感官有几种?(五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从文中找一找属于视觉、听觉等有哪些?鲁迅先生为什么能调动这么多感官加以描绘?(因为他亲眼所见,他一定常爬石井栏,所以知道它光滑,尝过覆盆子所以知道又酸又甜)我们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考虑,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运用修辞有什么好处?(增强语言气势。)现在我们可以给第二自然段做一个总结了。作者为什么把看着不怎么好看的百草园写得如此有声有色?让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给学生3-5分钟讨论并写一写)师:好了,请停笔。(景物多,并按一定顺序写;角度多,运用了修辞)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修辞,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百草园的乐趣,倾注了抓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三)第二段写了这么多景物,是不是写了一年四季?(不是)都写了哪几个季节?(春、夏、秋)春、夏、秋已令人陶醉,那么冬天的百草园又是什么样呢?请看第七自然段。师:“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作者用“无味”来衬托“雪一下”,那么“雪一下”怎么就两样了呢?谁看出来了?(雪一下,可以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他们实际操作了吗?(没有,因为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前几天我们这里下了一场雪,可以捕鸟吗?(不可以,雪太薄,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师:那怎么捕呢?鲁迅先生写捕鸟时用了哪些动词?有哪些作用?(扫 露 支 撒 系 牵 看 拉 罩;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少年鲁迅捕鸟时的喜悦。)(四)作者在春夏秋和冬天的百草园之间还穿插了一个故事,是什么故事?(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是发生在百草园?(不是,是在古庙里。)和百草园有关吗?(有,因为百草园中有一条赤练蛇。)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呢?(故事的恐惧感增加了儿童的好奇心和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百草园有乐景、乐闻、乐事,不愧为作者儿时的乐园。(五)第一部分小结百草园景物有序,活动有趣,故事神秘,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第2自然段。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预习三味书屋部分,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