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14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个税起征点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那是因为个税起征点关系到我国数千万工薪阶层的纳税多少和是否需要纳税。 自2011年9月1日,新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这个起征点主要是针对国内居民纳税人的。而外籍人员,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三地,他们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虽说与我们一样,也是3500元,但税法规定他们可以再减除1300元扣除费用,实际上个税起征点为4800元。 个税起征点,我们一般认为,是指超过起征点的收入金额需要纳税,如果工资、薪金收入达不到起征点当然也就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了。比如员工张成2014年1月份工资收入4500元,当月五险一金合计400元,由于国家税法规定,五险一金是免税的,计算工资个税时需要将其从工资中扣除。那么张成工资收入4500减去400后,还有4100元,超过了个税起征点,4100 - 3500 = 600元,仅这600元钱要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高个税起征点,那么就有更多低收入人群是不需要纳税的。2011年9月之前,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及各类物价上涨,众多低收入者还要承担一定的个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后,收入低于3500元就无需纳税了,减轻了个税负担。 很多人呼吁应再提高个税起征点,希望提至5000左右,或者再高一点,一味地单纯地提高个税起征点,希望自己不纳税最好,小编认为这样是不科学的。个税起征点上提,适可而止,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降低税负,如降低税率,同样达到减少纳税的作用。让居民纳税不仅只是为了增加国家税收,更是培养居民纳税的意识。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详细讲解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包括工资、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等,深入细致讲解个税计算公式,系列教程让您轻松掌控。个税专家精心撰写,深入浅出,个人所得税计算办法其实很简单。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系列教程,个税精灵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本教程链接,谢谢。 1、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详解(2014年3月17日更新)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详解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征缴个人所得税,个税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拿到手中的工资都是税后工资。下面给大家讲下工资个税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工薪阶层辛辛苦苦赚钱,纳税更要明明白白。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以上是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计算的计算公式,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如何计算,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实很简单的。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工资收入是否需要纳税,有的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员工自己相应也要按比例缴纳一部分,员工缴纳的那部分直接由公司从工资中扣除,员工的五险一金支出是不需要纳税的,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后,如果余额大于起征点3500元,此时才纳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反之余额小于3500元的,就无需纳税。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部分收入金额,由工资收入减去五险一金,再减去个税起征点的余额。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下面就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查找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现在采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主要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比如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元,属于“超过1500至4500元的部分”,对应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税额也就是应缴个税=4500*10%-105=345元。参照上表时一定要注意,要用应纳税所得额对照表格,切不可用工资收入来参照计算。实例:张三工资收入6000元,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部分为5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3500=2000元,对照税率表得知,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0%-105=95元。注意,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如果是外籍人员,他们的个税起征点与我们不同,他们是4800元,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2014年3月18日更新)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Excel计算公式个税精灵,为大家提供最新excel公式,专业计算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采用最新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公式简单易操作,可以灵活应用,批量计算个人所得税得心应手,会计等财税工作人员必备。 =MAX(A1-B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公式中的A1单元格,为工资税前应发金额,B1为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如果没有缴纳这一项可去掉,公式变成下面这样。 =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公式中的3500是国内居民工资、薪金所得个税起征点,如果是外籍人员,则应把个税起征点改为4800,公式变成下面这样。=MAX(A1-48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如果想把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可以再嵌套一个Excel函数ROUND,通过这个函数可以把数据规范化,四舍五入,适合金额数据展示,公式如下。=ROUND(MAX(A1 -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如果想计算实发工资,其实如果知道应纳个税后,实发工资也就水到渠成,税前应发工资减五险一金(如果缴纳),再减去个税就是当月实际发放的税后工资了,公式太简单就不再写了。 利用公式进行复制,就可以在Excel文件中批量计算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了,操作简便也很实用,希望此公式能帮上您,别忘了这公式是我们个税精灵网站提供的,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祝工作顺利! 2、税后工资个税计算方法(以下教程还在整理编写中,敬请关注) 3、工资年薪制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4、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5、劳务报酬所得个税计算方法 6、 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税计算方法 7、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8、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9、稿酬所得 1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1、 财产租赁所得 12、 财产转让所得 13、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4、 偶然所得 15、 其它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都已经由个税税法规定好的计算公式,要么是超额累进税率,要么就是固定的比例税率,计算时是一定要搞清应纳税所得额是怎么得来的,以及费用扣除等相关标准,最后套用公式就可以轻松计算出个税来。 比得复杂一点的是工资、劳务,以及年终奖个税计算,尤其是他们的税后反推出税前收入及应缴纳的个税。个税计算公式是相关理论化的推导与演算,公式具是什么怎么得来的,大家不必太在意,按固定的公式计算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感兴趣,可以慢慢研究个税公式由来的前因后果,当然要搞懂这些,高中时的数字知识就够用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是按收入分类来征收的,一共分了十一种收入类型,各个类型的计算方式也不一样,种类繁多,记忆起来不容易啊。大家可以先从简单的来记忆,然后慢慢掌握比较复杂一点的计算。现在电脑软件科技发达,网站也有很多相关的辅助计算工具,大家可以下载使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我们网站的个税精灵软件,专业化的个人所得税计算软件,免费下载的。 本教程以连载的方式编写,作者不能一下子全部写好,只能一点点的写稿,每次差不多更新一种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最快此版教程能在一个月内全部写好,大家有问题或是提供好的建议,可以联系接我们,邮箱:543690914,来信请详细说明并欢迎大家投稿。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在个人所得税计算中,如果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个税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通常就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它的作用只是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让个税计算更加简便。当前我国最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用到超额累进税率表的收入分类有,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年终奖),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对企事来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他们的个税计算过程中都涉及到个税速算扣除数。 如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每一个级距后面都附有相应的速算扣除数,且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计算个税时,只要将把应纳税所得额与税率表对照,找到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带入公式计算即可。 下面就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张三2014年1月分工资收入5400元,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为400元,请问题张三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 起征点(3500元) = 6400 400 3500 = 2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 2500 x 10% 105 = 145元。 应用个税速算扣除数,简化计算过程,一步到位,轻松计算出个税。 下面计算个税不用速算扣除数,需要分步计算,看看最后计算结果是否与上面相同。应纳税所得额为2500元,根据税率表,其中的1500元适用3%的税率,这1500元应纳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配钳工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儿麻醉试题(附答案)
- (202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美容院美容护肤项目股权收购与品牌推广合同
- 土地承包权转让与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合作合同
- 上海LPG站管理办法
- 婚前财产协议解除及退婚补偿协议范本及子女抚养权
- 乡村旅游食堂租赁合同场地使用及农家乐服务协议
- 预算单位公务卡支付结算服务与支付结算风险防范合同
- 企业形象墙设计聘请资深平面设计师服务协议
- 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课件
- 设备设施管理培训课件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维生素D与女性生殖健康的预防
- 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 万人计划青年人才答辩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课件
- 【课件】什么是美术作品+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音乐节活动预算模版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件-第一讲 认识P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