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二轮考点透析7数列考点: 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灵活运用; (考查形式小题或第一问)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特征判定及性质考查;(考查形式小题或第一问) 3.数列求和思想与求和方法的灵活考查;(压轴题形式展现) 4.数列与不等式,等综合问题.一.知三求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性质与公式是必考内容.考一道小题属送分题,如果考大题也属中档题,考基础)1.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A.5 B.4 C. 3 D. 2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第项满足,则 A B C. D3.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该数列的公差( )A、2 B、3 C、6 D、7【解析】,选B.4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D )A16B24C36D48【解析】,故5.(海南宁夏卷理4文8)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项和为,则( )A. 2 B. 4 C. D. 解:6.(北京卷文7)已知等差数列中,若,则数列的前5项和等于( ) A30 B45 C90 D186【解析】由, 所以【答案】 C7.(全国卷理5)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它的前10项的和( )A138 B135 C95 D23【解析】C. 由;8.(北京卷理6)已知数列对任意的满足,且,那么等于( )A B C D【标准答案】: C【试题分析】: 由已知+ -12,+24,=+= -30【高考考点】: 数列【易错提醒】: 特殊性的运用【备考提示】: 加强从一般性中发现特殊性的训练。9.(全国卷文7)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 )A64B81C128D243 10.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其前3项的和的取值范围是( )()()() ()【解1】:等比数列中 当公比为1时, ; 当公比为时, 从而淘汰()()()故选D;【解2】:等比数列中 当公比时,; 当公比时, 故选D;【考点】:此题重点考察等比数列前项和的意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突破】:特殊数列入手淘汰;重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以及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特别是均值不等式使用的条件;11.(浙江卷理6)已知是等比数列,则=(A)16() (B)16( (C)() (D)()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通项的性质。由,解得 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其首项是公比为所以, 12.在数列中, ,则 A B C D解析:. ,13.(安徽卷文15)在数列在中,,其中为常数,则 解:从而。a=2,则14.(湖北卷理14)已知函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若,则 .解:依题意,所以15.(上海春卷5)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若成等比数列,则 .解析:原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a22=a1a5得(1+d)2=1(1+4d)即d2-2d=0解得d=0(舍)或d=2,于是an=1+(n-1)2=2n-1.16设平面内有n条直线(n3),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 ;当n4时, = .(用n表示)17.(江苏卷10)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2 34 5 67 8 9 10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n 3)从左向右的第3 个数为 18.(四川卷16)设数列中,则通项 _。二.数列的特征判定与通项公式的求法:(是必考内容,而考也是数列基础知识,凡数列考题必有数列的特征的确认,才有求数列的项与和,无法认定数列的特征,即对数列问题无法动笔,数列特征的确认是数列解题的开始)例1. 已知数列中,是其前项和,并且,设数列,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设数列,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注2】本题立意与2007年高考题文科20题结构相似.解:(1) ,由此可得是等比数列且首项(2)可知是首项的等差数列,当n2时,S=4+2=2(3n-4)+2;当n=1时,S=1也适合上式综上可知,所求的求和公式为S=2(3n-4)+2说明:1本例主要复习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等比数列,求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由条件得出递推公式。2解综合题要总揽全局,尤其要注意上一问的结论可作为下面论证的已知条件,在后面求解的过程中适时应用例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求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设,求证: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解:()由已知得,故()由()得假设数列中存在三项(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即,与矛盾所以数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例3(07辽宁文)已知数列,满足,且()(I)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22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基本运算能力满分12分()解:由题设得,即()易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II)解:由题设得,令,则易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由解得,求和得例4.(2006年山东文)已知数列中,在直线y=x上,其中n=1,2,3.()令()求数列()设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存在,试求出.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22解:(I)由已知得 又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由(I)知,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III)解法一:存在,使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是常数即又当且仅当,即时,数列为等差数列.解法二:存在,使数列是等差数列.由(I)、(II)知,,又当且仅当时,数列是等差数列.【例1】已知抛物线,过原点作斜率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第一象限内一点,又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再过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如此继续,一般地,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设点令,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前项和为解:(1)因为、在抛物线上,故,又因为直线的斜率为,即,代入可得, 故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例2】(2007四川文)已知函数f(x)=x24,设曲线yf(x)在点(xn,f(xn)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xn+1,u)(u,N +),其中为正实数.()用xx表示xn+1;()若x1=4,记an=lg,证明数列an成等比数列,并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若x14,bnxn2,Tn是数列bn的前n项和,证明Tn3.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数列、函数、不等式、导数应用等知识,以及推理论证、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可得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即令,得即显然,()由,知,同理故从而,即所以,数列成等比数列故即从而所以()由()知,当时,显然当时,综上, 【例3】(天津卷20)在数列中,且()()设(),证明是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是与的等差中项,求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是与的等差中项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满分12分()证明:由题设(),得,即,又,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解法:由(),()将以上各式相加,得()所以当时,上式对显然成立()解:由(),当时,显然不是与的等差中项,故由可得,由得,整理得,解得或(舍去)于是另一方面,由可得,所以对任意的,是与的等差中项三.数列求和思想与求和方法的灵活考查;(压轴题形式展现)例5.(2007年山东理)设数列满足(I)求数列的通项; (II)设求数列的前项和.解:: (I) 验证时也满足上式,(II) ,, , , (求和思想与求和法是高考的常考内容2009也应会在这一面有所体现)例6(2006湖北卷)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是数列的前n项和,求使得对所有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解:()设这二次函数f(x)ax2+bx (a0) ,则 f(x)=2ax+b,由于f(x)=6x2,得a=3 , b=2, 所以 f(x)3x22x.又因为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所以3n22n.当n2时,anSnSn1(3n22n)6n5.当n1时,a1S13122615,所以,an6n5 ()()由()得知,故Tn(1).因此,要使(1)()成立的m,必须且仅须满足,即m10,所以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数m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等差数列、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数列是一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为正整数集,且是自变量从小到大变化时函数值的序列。注意深刻 四.数列与不等式【例4】(06天津)已知数列满足,并且(为非零参数,)。(1)若成等比数列,求参数的值;(2)当时,证明;(3)当时,证明。解:(I)由已知,且若、成等比数列,则,即。 而, 解得。(II)由已知及,可得由不等式的性质,有另一方面,因此,故(III)当时,由(II)可知又由(II)则从而因此 【例3】.(湖北卷21).已知数列和满足:,其中为实数,为正整数.()对任意实数,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设,为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都有?若存在,求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认证能力,(满分14分)()证明:假设存在一个实数,使an是等比数列,则有a22=a1a3,即矛盾.所以an不是等比数列.()解:因为bn+1=(-1)n+1an+1-3(n-1)+21=(-1)n+1(an-2n+14)=(-1)n(an-3n+21)=-bn又b1x-(+18),所以当18,bn=0(nN+),此时bn不是等比数列:当18时,b1=(+18) 0,由上可知bn0,(nN+).故当-18时,数列bn是以(18)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知,当=-18,bn=0,Sn=0,不满足题目要求.-18,故知bn= -(+18)()n-1,于是可得Sn=-要使aSnb对任意正整数n成立,即a-(+18)1()nb(nN+) 当n为正奇数时,1f(n)f(n)的最大值为f(1)=,f(n)的最小值为f(2)= ,于是,由式得a-(+18),当a3a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aSnb,且的取值范围是(b-18,-3a-18).五.数列重组问题例7(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前20项的和解:设数列的公差为,则, 由成等比数列得,即,整理得, 解得或当时,当时,于是例8.(山东卷19)。(本小题满分12分)将数列an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如下数表:a1a2a3a4a5a6a7a8a9a10.记表中的第一列数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n,b1=a1=1. S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且满足.()证明数列成等差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上表中,若从第三行起,每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同一个正数.当时,求上表中第k(k3)行所有项和的和.()证明:由已知, ()解:设上表中从第三行起,每行的公比都为q,且q0. 因为所以表中第1行至第12行共含有数列an的前78项,故 a82在表中第13行第三列,因此又所以 q=2. 记表中第k(k3)行所有项的和为S,则(k3).例9.(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满足, 。数列满足。(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解析】(1)由得 又 , 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 由 得 ,由 得 , 同理可得当n为偶数时,;当n为奇数时,;因此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 (2) 当n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令 得: -得: 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因此例10. (2004年福建高考数学)某企业2003年的纯利润为500万元,因设备老化等原因,企业的生产能力将逐年下降.若不能进行技术改造,预测从今年起每年比上一年纯利润减少20万元,今年初该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6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预测在未扣除技术改造资金的情况下,第n年(今年为第一年)的利润为500(1+)万元(n为正整数).()设从今年起的前n年,若该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为An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为Bn万元(须扣除技术改造资金),求An、Bn的表达式;()依上述预测,从今年起该企业至少经过多少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超过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本小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肌梗死护理常规课件
- 心肌梗死常用药物
- 人工智能博弈树课件
- 2025年玻璃行业玻璃纤维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报告
- 2025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建筑设计职业规划: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解析
- BIM技术前沿探索者面试题库
- 人体解剖骨学课件
- 风力发电站面试题库:工程师如何应对现场挑战
- 2025年医院三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堂保洁服务方案(技术标)
- 续贷款申请书范文
- 兼职音乐教师合同范例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 《妊娠合并阑尾炎》课件
- 21、学生饮用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米面油采购合同范本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