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自学评估.doc_第1页
《谈语言》自学评估.doc_第2页
《谈语言》自学评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语言自学评估1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时髦( ) 圩堤( ) 斟酌( ) 勉强( ) 逻辑( )2 辨字组词握( )撑( )僵( )疆( ) 违( )讳( )譬( )髦( ) 揖( )辑( )3 解释下列词语(1)弄巧成拙:(2)适得其反:(3)以讹传讹:(4)约定俗成:(5)一劳永逸:4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1)选段部分论说的中心是。(2)作者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段第1段中三个加点的词语,各是指写文章的什么弊端呢?“华丽”是指 。“文雅”是指 。“美妙”是指 。参考答案1 mo wi d zhn zhu qing lu ji2 掌握 支撑 僵硬 边疆 违反 忌讳 譬如 时髦 作揖 逻辑3(1)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2)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3) 以讹传讹: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4) 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5)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4(1)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让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