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_第1页
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_第2页
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_第3页
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_第4页
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2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良好的仅为37.5%;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x2=6.17,P关键词高血压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6-0055-03SurveyandanalysisofthemedicationcomplianceofthehypertensionpatientsinHuajingtownZHAOLijuan(HuajingTown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XuhuiDistrict,Shanghai20023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learnthemedicationcomplianceanditsinfluencingfactorofthehypertensionpatientsinHuajingtown.Method:Onehundredandtwentyhypertensivepatientswereinvestigatedfacetofacewithaspecificallydesignedquestionnaire.Result:Thebettermedicationcomplianceaccountedfor37.5%.Thepatientswiththesideeffecthadthepoormedicationcompliance(x2=6.17,PKEYWORDShypertension;medicationcompliance;influencingfactor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控制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除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2,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可减少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此,我们于2012年5月对已建卡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的抽样问卷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2年5月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纳入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患者共3318例,通过抽签法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7例,女63例,平均年龄(68.633.82)岁。1.2方法1.2.1问卷调查参考有关文献3,结合华泾镇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水平,居住情况,人均月收入等;病史资料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分级分组,高血压并发症及合并症;服药情况高血压药种类,服药数量及次数,服用的其他药物等。由经过培训的家庭医生负责调查,在门诊或访视中进行面对面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0%。1.2.2依从性判定采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Mbrisky-Green测评表(MG)4,共4个问题:你是否有过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当你服药但自觉症状更糟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4个问题均答“否”为依从性好,有1个及以上回答“是”,即为依从性差。1.3统计方法用SPSS10.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2结果2.1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120例进行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的为45例,占37.5%。2.2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对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占73.3%;其次为忘记服药或无人监督服药,占66.7%;第三为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停药,占26.7%(表1)。2.3药物不良反应与依从性的关系服药后有药物不良反应的32中,服药依从性良好的仅6人,依从率为18.8%;无药物不良反应的88中,服药依从性良好的39人,依从率为44.3%。两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P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complianceofpatientswithantihypertsivetherapy,CPAT)是指对一个人所选择的行为与临床医疗处方的一致性评价,是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目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5。本调查结果显示:120名高血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比例为37.5%,高于戴俊明等62000年的调查结果(31.1%),也高于彭景涛等72004年的调查结果(32.1%),但明显低于国外2000-2001年的调查结果(50.0%84.0%)8。因此虽然华泾镇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已有明显提高,但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3.1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3.1.1对服药重要性认识不足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认为血压控制好就不需要继续服药,停药后也不监测血压,直至下次因血压升高出现身体不适或心脑血管并发症状时才开始再次服药。还有一些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不了解控制血压对防止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意义,错误地认为无症状期高血压无需治疗。由于服药依从性不佳,血压常常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从而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3.1.2服药无人监督高血压患者很多为空巢或独居老人,记忆力下降漏服、错服降压药常有发生;由于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懈怠情绪。加上没有家人提醒,就可能自行停药或改为服用保健品等;在职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工作忙,服用降压药常常呈间断性状态,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3.1.3药物不良反应目前社区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复方制剂等,这些降压药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咳嗽、乏力等。有的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没有及时与医生沟通便自行停药或更换其他药品,造成血压波动。3.1.4配药不方便由于目前实行医保费用预付制,为杜绝卫生资源的浪费,很多地方门诊配药均有药费限制。某些高血压药品价格昂贵,每次配药数量较少,患者不得不每月多次往返医院配药,居住较远或无人代配药的患者会因配药不方便而自行停药。3.1.5服药次数多,患者难以适应有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患者每次需服十多片药,每天至少3次,遇到外出、上班难免有所遗忘或由于服药程序繁琐而减少服药次数和数量。3.2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对策3.2.1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痛的认知要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首先要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重要性的认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改进健康教育的方式,除定期举办高血压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手册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患者的个体指导。3.2.2方便高血压患者就近配药针对配药不方便的问题适当减少药费限制,对一些不方便的独居老人,可以建立家庭病床或签约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可适当增加社区服务站点,方便患者配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坚决执行慢性病可以开足一个月药量的规定,避免患者重复挂号就诊。3.2.3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共同商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尽量采用长效或缓释制剂,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向患者讲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医生在进行高血压社区随访时加强对药物治疗的督导,防止单纯测一下血压就完事的随访模式,提高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水平。由于本次调查范围较窄,样本量较小,分析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将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加以证实。本次调查指出了我镇高血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便把社区高血压管理做得更好。参考文献1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262.2施玉峰.高血压病患者防治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27-29.3邵玉珍,程金莲,杨志明,等.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774-775.4朱大桥,李雪玉,何丹丹,等.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方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100-102.5汤红玲,代莉,林丽曼.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3-14.6戴俊明,卫志华,张培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