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有理数有理数 代数和代数和 一 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和运算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和运算 二 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试一试 下表是学校某次足球比赛的结果记录 若赢试一试 下表是学校某次足球比赛的结果记录 若赢 3 球用球用 3 表示 输表示 输 2 球用球用 2 表示表示 你能将赢输球结果在表上表示出来吗 你能将赢输球结果在表上表示出来吗 上半场上半场下半场下半场全场全场列式列式 第一队第一队 3 2 1 3 2 1 第二队第二队 3 1 3 1 第三队第三队 1 2 1 2 第四队第四队 2 1 2 1 第五队第五队 3 3 第六队第六队 40 2 练一练 试用赢输球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 注 像 练一练 试用赢输球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 注 像 3 9 1 这样这样 的数称为正数 像的数称为正数 像 3 4 5 这样的数称为负数 这样的数称为负数 9 7 8 9 15 6 3 6 1 1 2 2 3 3 4 4 5 8 0 4 8 8 20 4 5 5 6 6 7 7 8 8 3 尝试后讨论 尝试后讨论 计算 计算 1 2 3 1 1 交换上式各数的位置 结果如何 交换上式各数的位置 结果如何 2 2 2 3 1 3 1 2 通过以上的讨论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以上的讨论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3 三 三 分层练习分层练习 A 组 组 1 计算 注意 式子中第一个数符号如果是 计算 注意 式子中第一个数符号如果是 则 则 可以省略不写 单独的可以省略不写 单独的 一个数前面的一个数前面的 号 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 号 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 2 11 2 11 2 2 2 11 20 16 6 0 12 4 1 1 2 2 3 3 4 4 5 8 12 14 8 10 0 44 5 5 6 6 7 7 8 8 78 85 1 24 4 76 2 45 2 46 9 9 1 10 0 1 11 1 3 29 3 58 125 78 52 1 12 2 1 13 3 1 14 4 13 5 13 5 2 计算 计算 7 10 11 2 解 原式解 原式 3 11 2 8 2 10 1 1 1 2 3 4 解 原式解 原式 2 2 1 8 0 7 0 9 1 3 0 2 解 解 3 3 4 4 5 4 5 1 5 3 5 5 3 2 4 3 1 2 B 组 组 计算 计算 2x 3x 8a 5a 4m 7m 1 1 2 2 3 3 4xy 7xy 4 4 5 5 aa 21 6 6 xx 121 C 组 组 1 计算 尽量用简便的方法 计算 尽量用简便的方法 10 15 24 10 15 1 1 2 2 4 1 3 2 1 4 4 1 3 2 1 4 2 试一试 将 试一试 将 8 6 4 2 0 2 4 6 8 这这 9 个数字分别填入下个数字分别填入下 图的图的 9 个空格中 使得每一行的个空格中 使得每一行的 3 个数 每一列的个数 每一列的 3 个数 斜对角的个数 斜对角的 3 个数相个数相 加均为加均为 0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有理数有理数 简单的加减运算简单的加减运算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2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 3 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减运算 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减运算 二 教学过程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 用赢输球的方法计算 复习 用赢输球的方法计算 5 2 6 8 10 7 1 1 2 2 3 3 0 5 7 7 4 4 5 5 2 学习相反数 学习相反数 1 教师讲解 相反意义的量 教师讲解 相反意义的量 讲解一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并用正负数表示 讲解一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并用正负数表示 例如 高于海平面例如 高于海平面 1000 米记为米记为 1000 米 则低于海平面米 则低于海平面 1000 米记为米记为 1000 米 米 2 观察下列几对数 观察下列几对数 4 和和 4 0 8 和和 0 8 和和 3 2 3 2 每对数都具有的特点是只有符号不同 像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每对数都具有的特点是只有符号不同 像这样的两个数叫做 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 一 一 对相反数可以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对相反数可以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3 学习去括号化简符号的法则 学习去括号化简符号的法则 5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6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1 1 2 2 10 是是 的相反数 的相反数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1 1 3 3 4 4 8 2 和和 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5 5 6 6 一般地 一般地 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其中 其中 中的数可以分别是正数 中的数可以分别是正数 负数和负数和 0 于是 文字表示 于是 文字表示 5 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5 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 5 5 1 1 文字表示 文字表示 4 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4 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 4 4 2 2 又因为单独的一个数的前面的又因为单独的一个数的前面的 号 可以省略不写 即号 可以省略不写 即 于是 当 于是 当 中的数为正数 例如 中的数为正数 例如 5 则 则 5 5 3 3 当当 当当 中的数为负数 例如 中的数为负数 例如 5 则 则 5 5 4 4 由由 对于在括号中的数的符号和在括号外的符号 我们可以如下去 对于在括号中的数的符号和在括号外的符号 我们可以如下去 1 1 2 2 3 3 4 4 括号化简 同号取正 异号取负 括号化简 同号取正 异号取负 3 练习 去括号化简 练习 去括号化简 1 根据 根据 同号取正同号取正 法则 化简下列各式的符号 法则 化简下列各式的符号 3 8 18 9 2 根据 根据 异号取负异号取负 法则 化简下列各式的符号 法则 化简下列各式的符号 3 8 18 9 3 化简符号 化简符号 3 01 3 14 52 2 7 18 9 4 先化简符号 再求和 先化简符号 再求和 3 2 5 7 异号取 异号取 异号取 异号取 同号取 同号取 解 原式解 原式 3 4 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 A 组组 计算 计算 7 10 7 11 9 1 1 4 4 8 2 10 1 3 14 2 2 5 5 16 29 3 3 6 6 2 1 4 1 3 B 组组 计算 计算 3 1 4 5 4 4 1 1 2 1 1 2 1 4 1 2 2 3 3 2 1 1 3 1 4 1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有理数有理数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 1 一 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去括号法则 熟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掌握去括号法则 熟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1 复习复习 5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的相反数是 6 1 1 2 2 0 是是 的相反数 的相反数 3 3 2 去括号化简 同号取去括号化简 同号取 异号取 异号取 2 1 3 1 56 2 7 3 例题讲解例题讲解 3 2 7 5 7 10 解 原式解 原式 4 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 A 组组 计算 计算 7 10 8 2 16 29 7 11 9 1 1 2 2 3 324 14 16 8 4 4 8 13 2 6 0 5 5 0 78 10 1 3 14 6 6 2 1 4 1 3 4 3 3 2 1 5 B 组组 计算 计算 1 1 1 2 1 1 2 1 4 1 3 1 4 5 4 4 1 3 2 5 2 2 0 3 3 2 1 1 3 1 4 1 4 4 4 1 22 75 0 2 1 8 25 6 4 3 17 C 组组 1 计算 计算 1 3 5 17 19 2 从 从 55 起 逐次起 逐次 1 得一串整数 得一串整数 54 53 52 请问 请问 第第 100 个整数是什么 个整数是什么 1 1 求这求这 100 个整数的和 个整数的和 2 2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有理数有理数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 2 二 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去括号法则 熟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掌握去括号法则 熟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 三 分层练习 巩固计算分层练习 巩固计算 A 组题 组题 8 19 8 19 9 18 9 18 9 12 9 12 3 3 8 8 6 6 8 8 6 6 8 68 6 4 4 5 5 6 6 8 6 8 6 3 3 9 9 4 7 4 7 3 9 3 9 7 7 8 8 9 9 15 15 22 22 13 13 18 18 9 9 1 10 0 1 11 1 1 12 2 3434 0 9 0 9 1 5 1 5 5 14 5 5 14 5 5 14 5 5 14 5 1 13 3 1 14 4 3 2 2 1 1 15 5 1 16 6 B B 组题 组题 8 8 10 10 6 6 4 4 9 9 14 14 3 3 4 4 1 17 7 1 18 8 23 23 8 8 26 26 12 12 1 19 9 2 20 0 35 24 25 16 23 23 17 17 6 6 22 22 2 2 3 3 1 1 4 4 5 5 2 21 1 2 22 2 C C 组题 组题 1 1 6 1 3 1 2 1 1 24 3 2 16 3 5 0 3 24 3 2 16 3 5 0 3 2 2 3 3 25 0 3 2 4 3 3 3 2 210 3 3 6 1 5 1 4 1 3 1 2 1 99 100 97 98 95 96 1 2 99 100 97 98 95 96 1 2 5 5 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数轴 比较数的大小 绝对值 数轴 比较数的大小 绝对值 1 一 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数轴 理解数轴三要素 能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有理数 了解数轴 理解数轴三要素 能在数轴上正确地表示有理数 2 正确地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正确地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二 教学过程二 教学过程 1 数轴 数轴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 P22 页后填空 页后填空 21 2 1 0 如上图像这样规定了如上图像这样规定了 的直线叫做数轴的直线叫做数轴 2 在数轴上表示点 先试一试 在数轴上表示点 先试一试 1 指出数轴上的点 指出数轴上的点 A B C D 分别表示什么数 并且求这些数的和分别表示什么数 并且求这些数的和 m D CB 1A 10 A 表示 表示 B 表示 表示 C 表示 表示 D 表示 表示 m 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2 2 1 2 5 0 3 1 1 解 解 21 2 1 0 3 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 两个数在数轴 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 两个数在数轴 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1 比较正数与负数的大小 比较正数与负数的大小 5 5 7 1 6 3 观察数轴可见 正数都在负数的右边 所以正数观察数轴可见 正数都在负数的右边 所以正数 负数 负数 2 比较 比较 0 与负数的大小 与负数的大小 0 2 4 2 0 观察数轴可见 观察数轴可见 0 都在负数的右边 所以负数都在负数的右边 所以负数 0 3 比较负数与负数的大小 比较负数与负数的大小 5 4 1 1 比较方法比较方法 1 看数轴可知 看数轴可知 在在 的右边 所以的右边 所以 5 4 比较方法比较方法 2 5 4 5 4 两个负数 不带负号时大的 带了负号反而小 两个负数 不带负号时大的 带了负号反而小 1 5 2 1 5 2 1 5 2 2 2 4 学习绝对值的概念 学习绝对值的概念 1 什么叫做绝对值 一个数 什么叫做绝对值 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 距离 数距离 数 a 的绝对值记作的绝对值记作 显然 显然 a00 于是 于是 即 绝对值等于 即 绝对值等于 5 的数是的数是 5 和和 5 55 55 2 填空 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填空 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5 1 1 2 4 9 9 0 7 8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 7 则这个数是 则这个数是 2 2 A 组题 组题 1 下列各图表示的数轴是否正确 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下列各图表示的数轴是否正确 不正确的说明理由 1 1 答 图形答 图形 数轴 填数轴 填 是是 或或 不是不是 理由 理由 10 2 2 答 图形答 图形 数轴 填数轴 填 是是 或或 不是不是 理由 理由 2 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 3 6 2 5 3 0 0 1 6 1 10 1 1 2 2 3 3 4 4 3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3 4 2 3 2 1 1 4 1 解 解 4 4 2 2 3 1 3 10 B 组题 组题 1 1 绝对值等于绝对值等于 5 5 的有理数是的有理数是 2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3 当当时 时 或或 3 a a 4 当当时 时 当 当时 时 9 a a 1 a a 5 时 时 0 a a 第六课时第六课时 数轴 比较数的大小 绝对值 数轴 比较数的大小 绝对值 2 1 下列各数中包含哪几类数 下列各数中包含哪几类数 11 4 13 7 0 002 30 0 1 0 21 10 7 正数有 正数有 负数有 负数有 整数有 整数有 分数有 分数有 0 是或不是 正数 是或不是 正数 0 是或不是 负数 是或不是 负数 0 是或不是 整 是或不是 整 数 数 2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的分类 例题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例题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7 7 0 1250 125 3 3 3 3 0 0 50 50 0 3 0 3 1 2 1 2 1 1 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2 2 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 3 3 负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4 4 非负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5 5 有理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A 组题组题 1 1 下表是某日我国几个城市的平均气温 下表是某日我国几个城市的平均气温 北京北京西安西安哈尔哈尔 滨滨 上上 海海 广州广州 7 6 c 1 2 c 20 8 c 0 5 c 12 7 c 将各城市的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列 将各城市的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列 2 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并用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并用 将它们连接起来将它们连接起来 1 35 02 5 1 56 3 3 比较大小 用比较大小 用 连接 连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施工中的环境噪音治理方案
- 2025年上海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招聘博士研究人员(第二轮)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预测复习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导游资格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水利灌溉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 基础强化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概率初步》章节测试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4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面向社会招聘编制外人员(20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4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GB/T 712-2011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
- GB/T 20969.1-2021特殊环境条件高原机械第1部分:高原对内燃动力机械的要求
- GB/T 19868.4-2005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
- GB/T 19633.1-201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羽毛球运动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 设计美学研究课件
- 管道施工安全检查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归园田居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