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_第1页
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_第2页
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_第3页
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_第4页
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摘要本文笔者通过检索20062011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头孢唑肟钠所致的不良反应,筛选出13例进行汇总和分析,认为头孢唑肟钠抗菌谱广、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做到用药合理、用效。关键词头孢唑肟钠;不良反应;分析;临床医师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2(a)-0149-03头孢唑肟钠(ceftizoximesodiumforinjection)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多数G+、G-产生的广谱-内酰胺酶稳定,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胸水、腹水、胆汁、胆囊壁、脑脊液、前列腺液和骨组织中均可达治疗浓度,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1。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从2006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以头孢唑肟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期刊全文库,对检索到的头孢唑肟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致全身酸痛刘海燕等2报道:患者,男,70岁,因“反复头昏、胸闷10年,再发10d”收治入院。诊断为(1)原发性高血压级,极高危型,腔隙性脑梗死;(2)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级。给予血塞通注射液0.8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ivgtt,qd;后又加用盐酸丁咯地尔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ivgtt,qd;一周后,患者咽痛、咳嗽、痰难于咳出。体检:咽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原用药不变,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头孢唑肟钠(天津新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1203)4g,ivgtt,qd,无任何不适,第2天在静滴头孢唑肟钠组约100mL时,患者感全身酸疼、畏寒、且疼痛难于忍受,未经任何处理,停止静滴头孢唑肟钠组液体后症状好转。第3天,在静滴头孢唑肟钠组时患者又出现上述症状,未经任何处理,停药后症状好转。继续给予其他组药物,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考虑患者出现的全身酸疼症状在静滴头孢唑肟钠组过程中发生,未经任何处理,停止静滴此组液体后消失;再次使用上述症状又出现,而其他合并用药不变,故很可能为静滴头孢唑肟钠引起。此不良反应少见,机制不明。2变态反应2.1迟发性过敏李立红等3报道:患者,男性,65岁,以中耳炎收治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输注前用头孢唑肟钠做皮试,结果(-)性。遵医嘱头孢唑肟钠2.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输注3d患者状况良好未出现皮疹、喉头水肿、口唇发麻等症状。第4天,在继续滴头孢唑肟钠时,患者全身出现斑状丘疹、口唇发麻、喉头水肿现象,即刻停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立即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1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12.5mg处理。第5天,皮疹逐渐消退。因其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抗生素,故判断该患者为头孢唑肟钠迟发性变态反应。赵海萍4报道:患者,男,因“车祸致左胫骨平台骨折,腓骨粉碎性骨折”收治入院,术后给头孢唑肟钠2.0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连用5d未发生不良反应。第6天,该组液体输入20mL(约5min)时,患者突然出现面色潮红,肌肉酸痛尤以胸背部为甚,头昏、胸闷、气促、烦躁、寒战、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全身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输液,氧气吸入,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肌注异丙嗪注射液25mg、盐酸丁丙诺啡注射液0.15mg,30min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4h后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无药物过敏史,皮试阴性,且单独静滴,考虑为头孢唑肟钠所致的迟缓型变态反应。2.2过敏性休克孙裕增5报道:患儿,女,3岁(39个月)。因“腹痛、恶心、呕吐”来院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初步诊断:胃肠炎。给予留观治疗:头孢唑肟钠注射剂1.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时患儿出现发冷、咳嗽症状,告知家长,未予理会。该患儿于1700时点滴完毕家长要求回家休息,回家后患儿自诉腹部不适,晚2200时患儿出现烦燥不安精神症状,家长未在意并让其睡觉。至次日凌晨300患儿出现面色惨白、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继而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到医院急救时呼吸、心跳已停止,行心肺复苏等措施抢救无效死亡。本病例由于患儿静脉滴注时和滴注后所有自诉症状家长未予理会也未告知医生,致使患儿出现迟发性变态反应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导致死亡。2.3过敏性药疹杜青云等6报道:患者,男,3岁,因“全身多处热液烫伤疼痛”收治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诊断:中度烧伤。给予补液、创面清创包扎。头孢唑肟钠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用药后第3天患儿出现面色潮红,全身皮肤呈红色连片状皮疹,瘙痒。该患者未使用其他抗生素,故考虑为头孢唑肟钠所致过敏反应,立即停药,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肌注异丙嗪注射液10mg,随后皮肤瘙痒症状显著减轻,2h后全身皮疹逐渐消失,改用林可霉素0.2g,未改变其余治疗,无类似变态反应出现。3致血尿陈祥翰7报道:患者,男,3岁,体重15kg,因“发热、咳嗽、咯痰4d”来本院就诊。查体:T38.5,P114/min,R30/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双眼睑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l5.8109/L,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胸片示左上肺炎。诊断为左上肺炎。既往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给予头孢唑肟钠1g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用药7h后出现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查尿常规示:尿隐血(+),尿酮体(),白细胞(-),尿蛋白(+),镜检红细胞(+),立即停止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4d后肉眼血尿消失,复查尿常规、肾功能正常。4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朱颖辉8报道:患者,女,32岁,因“发热、腰痛4d、血尿2d”入院。患者4d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伴右侧腰痛,自服美扑伪麻片治疗,仍有发热,2d前出现肉眼血尿,为全程血尿,伴恶心。既往体健,否认血液系统疾病,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T38.2,全身皮肤无瘀点、瘀斑,右肾区叩痛阳性。血液分析:WBC17.8109/L,N89.4%,HB110g/L,PLT203109/L,尿液分析:白细胞满视野。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给予头孢唑肟2.0g加入0.9%氯化钠溶液注射100mL静脉滴注,bid;当天未用退热药及其他药物。第2天,WBC11.94109/L,N82.8%,HB112g/L,PLT28109/L,血小板较昨日显著下降,患者无出血情况,为排除化验误差,5h后复查PLT34109/L。立即停用头孢唑肟,改为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第3、5、6天复查PLT分别为51109、165109、220109/L,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症状逐渐缓解。黄思文等9报道:患者,女,31岁,因“停经5个月,发热3d”收治入院。体格检查:T38.6,P114/min,R30/min,BP130/75mmHg。全身未见出血点,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既往无药物过敏史。门诊查血血常规正常;尿常规提示潜血、白细胞、蛋白均阳性。诊断:(1)发热查因:急性肾盂肾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中期妊娠。入院当天给予头孢唑肟钠注射剂3.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bid;10d后开始出现血小板下降,呈持续性下降,其余检查未见异常。考虑可能为头孢唑肟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故停用头孢唑肟钠,改用阿奇霉素2d后血小板逐渐上升,此后血小板未再出现下降。5致老年精神障碍李寅颖等10报道:患者,男,84男,主诉“间断性心前区闷痛6年,加重1d”入院。胸片提示:支气管炎、主动脉硬化。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医嘱给予静脉滴入头孢唑肟钠1.5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bid。输液时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言语混乱、意识不清,确诊为脑梗死后遗症所致,入院留观,症状无好转,立即停止使用头孢唑肟钠,改为缓慢静脉推注孢曲松钠1.5g,2次/d。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意识清醒,自诉对精神障碍时段发生事情没有记忆。CT检查头颅结果示:除多发梗死灶外,其余均正常。患者,女,77岁,因“剧烈咳嗽、咯痰,头昏呕吐2d”收治入院。电解质较正常值低,医嘱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静脉输液头孢唑肟钠1.5g加入0.9%NaCl溶液中,bid。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幻觉、兴奋、言语错乱,四肢肌力查体不配合等症状,立即停用头孢唑肟钠,并对症治疗,改用头孢曲松钠缓慢静脉推注。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意识清,精神症状消失,自诉对精神障碍时段发生事情没有记忆。6致手足水泡吴爱玲等11报道:患者,男,47岁,因“左侧股骨头坏死”收治入院,在全麻下行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给予硫酸依替米星(商品名:爱益)、头孢唑肟钠(商品名:那兰欣)抗感染治疗。用药后第2天患者双手、双足皮肤出现瘙痒并可见对称性片状红斑,略高于皮肤。依替米星常见不良反应为耳、肾的不良反应罕见偶发皮疹,故此患者考虑为头孢唑肟钠过敏,停用该抗生素。第3天,对称性片状红斑形成中央型水泡,最大约2cm6cm,最小1cm1cm。皮肤科会诊后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1次/d;维生素C片0.2g,口服,3次/d;葡萄糖酸钙片1g,口服,3次/d;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配伍维生素C注射液2g,iv,qd;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考的松软膏外用。经上述治疗5d后,水泡充盈明显减轻,体温恢复至正常,即停止静脉推注药物,继续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7d后患者双手及双足水泡全部消退,愈合结痂。综合分析依替米星注射液常见不良反应为耳、肾的不良反应罕见偶发皮疹,目前尚未有皮肤水泡的不良反应。故考虑为头孢唑肟钠所致不良反应。7致严重结节性红斑何鸽飞等12报道:患者,女,32岁,因左乳肿痛1个月,在外院诊断为乳腺增生、左乳脓肿,给予头孢唑肟钠注射剂2.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取药后自行带药回当地诊所静脉点滴,第3天静脉滴注完后自觉下肢肿胀,当时未引起重视,仍继续治疗,第4天开始乳房、臀部、双下肢出现大小不一红斑,局部肿胀、发热,以下肢、臀部为重,伴头昏不适,第67天红斑及下肢肿胀症状进一步加重,不能行走,坚持7d疗程。因病情未缓解,自行去外院皮肤科求治,诊断为多结节红斑,皮损组织活检结果示“脂膜炎”。在局麻状态下切开排脓,引出黄色液体100mL,脓培养结果阴性,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全身多处红斑基本消退。因患者未输注其他药物,考虑为头孢唑肟钠所致不良反应。8致外耳廓(双)烧灼、红肿、麻木张欣华等13报道:患者,男,64岁。于2011年5月18日因“腰疼30年伴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40d”为主诉,门诊拍片提示为“腰椎管狭窄”收治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无青霉素及头孢类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术后遵医嘱行头孢唑肟钠皮试,结果为(-)。制定医嘱:(1)给予头孢唑肟钠2.25g,静滴,每日2次;(2)给予左氧氟沙星0.2g,静滴,每日2次;(3)给予能量合剂,每日1次。于第1天依次静滴以上3组药物,静滴第3组能量合计组时患者自感右外耳廓有烧灼感、麻木伴红肿,无耳鸣及听力下降,立即停止输液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症状未见缓解,第2天再次静点第一组头孢2.25g,大约15min,患者感左侧外耳廓烧灼、麻木,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另右侧上述症状加重,立即停止立即停止输液。根据过敏症状给予抗过敏药物对症处理。此患者未出现左氧氟沙星任一不良反应,故考虑为头唑肟钠迟发性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头孢唑肟钠为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物,但可引起变态反应、全身酸痛、手足水泡、老年精神障碍、严重结节性红斑、急性血小板减少、血尿等不良反应。其中,尤以过敏反应为多见。因此,临床医师在使用时,应了解该药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对症处理,从而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参考文献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1.2刘海燕,谢建中,邝立华.静滴头孢唑肟钠致全身酸痛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6,15(4):252.3李立红,陈万明.头孢唑肟钠迟发性过敏反应2例报道J.天津药学,2011,23(1):26.4赵海萍.头孢唑肟钠致过敏反应一例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0):19.5孙裕增.头孢唑肟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当代医学,2009,15(30):160.6杜青云,林惠卿.头孢唑肟钠致药疹2例J.海峡药学,2006,18(4):233.7陈祥翰.头孢唑肟铀静脉滴注致肉眼血尿1例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4):8.8朱颖辉.头孢唑肟钠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