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分享行为的几点思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行为:独霸玩具,不愿意与同伴共用或分部分玩具给同伴玩。虽然教师多次干涉、教育,但幼儿行为的改变并不大。这一行为在3-4岁之间最为常见。由此引发了我们幼儿教师在建立游戏常规、处理幼儿纠纷时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一、理解幼儿不愿意分享的行为分享这一词语的定义,在字面上理解为分而享之,即把所获分给大家享用。汉语词典注解为共同享受。反思:如果分享行为放在我们成人身上,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所获分给大家享用,我们能做到吗?显而易见,我们成人不是任何东西、任何时候都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成人同样也存在不愿意分享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这一心理很重要,只有接纳幼儿不愿意分享的情绪,我们才能引导他们思考分享的办法,体会分享的快乐,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的分享行为是我们教师要求他们与别人分享,还是他们自己愿意与别人分享呢?这又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什么时候分享才是合适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常常被教师要求分享。如我们常说“每个小朋友只能拿八个玩具”“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能自己一个人玩”“有好吃的应该分给大家。来,老师帮你分给大家吃”“你不能拿这么多,这是独占霸道,是不对的”等等。在大人眼里,玩具和食物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是应该分享和可以分享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和食物就是他们最珍贵的物品。当我们拥有一样自己喜欢的珍贵的东西时,心情是很高兴的,此时要我们立即把它拿来与别人分享,我们同样不会愿意。所以,教师的这一要求存在着不合理性,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因而分享的要求往往被幼儿拒绝了。由此看出,幼儿不愿意分享的行为是正常的,我们教师不能把它当做洪水猛兽,断然评价孩子小气、霸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而,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需求,应允许幼儿适度不分享。当幼儿愿意分享的时候才能进行分享。此时又引发了我们的另一个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我们(社会目标)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的品质。那么,我们允许幼儿适度不分享的行为是不是与此相悖呢?怎样的分享才是有效的呢?这就涉及建立规则的问题了。二、制定合理的规则,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的幼儿偏好一种玩具,每次都会玩同一种,而且非此不可,要是别人拿了他的玩具就会出现抢或捣乱的行为。所以,规则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管理幼儿的行为,而在合理的规则下,幼儿的交往能力会提高得很快,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分享行为,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怎样的规则与怎样建立规则呢?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统一认识,大家参与,规则适度,坚持执行”的原则。统一认识,即认识到玩具是教师和各位小朋友一起收集起来提供给大家玩游戏的,为了大家都能开心地玩耍,我们要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教师负责监督执行。大家参与,即要求规则要由教师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适度,即要求制定的规则一定要是幼儿能做到的。坚持执行,这是对教师的要求,规则制定不能改变太多,不能随心所欲地执行,而应一视同仁,坚持实施,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通过和幼儿们讨论,我们在活动中定下这样的规则。1.开放的游戏环境。玩具太少幼儿就会抢玩具。因此,我们创设了幼儿可以自由取放的游戏环境,改变了那种由教师分配玩具的做法,而是让孩子们喜欢什么就拿什么。这就要求班级的游戏材料既开放又充足。特别是小班孩子比较从众,更需要提供同种类的丰富的游戏材料,教师尽量不要把个别的、少量的玩具拿出来给小班的孩子,以免因分配不均引起争抢的行为,从而起到负强化的作用。2.制定玩耍的规则。如玩具掉在地上要捡起;收玩具的时候要大家一起收,不能袖手旁观或借口离开;玩具要分类放好;不能争抢玩具,要商量解决;单次活动中先到先拿,所有权和分配权归他;每个人只能玩一种玩具,不能同时拥有多种玩具;一篮子玩具比较多时,至少要四个人一起分享,不能独占玩具,但是分给谁、和谁玩可以由孩子们商量来分配;当孩子分享的要求被拒绝后,只能选择其他的玩具等等。3.制定惩罚的规则。常规管理具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服从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但是碰到孩子无理取闹怎么办?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谁违反规则3次,就要被罚坐在教室旁边看其他人玩,自己停玩1次;如果还不改,停玩2次;故意损坏玩具要赔偿,而且要跟爸爸妈妈说,一定要赔。制定惩罚的规则,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承担责任。三、转变教师角色,从权威式的管理者到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在处理纠纷时,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只是游戏中的一员,没有任何人有权利要求别人一定要分享,包括教师也不能强迫幼儿分享。同时,幼儿也要学会在集体规则中使用玩具。如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手上的玩具就想要,就跟教师告状:XXX玩具很多,他不给玩。这时候教师要分清状况,如果不是违反规则的,教师不能强行要求孩子分享。我是这样对孩子说的:“对不起,老师不能帮你抢小朋友的玩具,是他先拿的,由他来决定给谁玩,你可以试试跟他商量呀,或者你还想到什么好办法呢?”教师适时引导幼儿通过请求、协商、交换、轮流等办法参与游戏,从而使幼儿的交往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在常规管理中的作用是:教师是一个观察者,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记录幼儿对规则的执行情况,及时点评和反馈;坚决执行规则要求;当规则建立起来后,教师还要定期检查,不能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督促。四、适时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帮助幼儿体会分享的乐趣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立一个专门的分享日。如“玩具分享日”这一天,让幼儿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带来与别人分享。教师还可设立“学习分享日”“食物分享日”或结合节日活动举办“旅游分享日”等等,让幼儿在“分享日”这天,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一些作业、相片等向同伴展示。幼儿在展示并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能产生一种因分享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过生日也是实施分享的好时机,我们可以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家长和孩子把蛋糕、饮料、糖果等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请“小寿星”为大家分发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们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一起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的快乐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交换也是培养幼儿分享的好活动。如交换玩具、食品、生活用品等等,只要幼儿愿意都可以用来交换。幼儿自己决定和谁换、换多久,甚至可以带回家玩,规则是双方自愿,并必须妥善保管玩具。幼儿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更能培养他们对交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处理能力。如某次活动中,晶晶用一个芭比娃娃和美美交换了一块橡皮擦,因为橡皮擦是会消耗的,晶晶回家后对橡皮擦很感兴趣,写写擦擦,用去了很多,换回来的时候已经剩下不多了,美美不承认是原来的那块橡皮擦,两人有了争执。教师听了两个小朋友的陈述,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但并不急着调解,而是让孩子们思考:怎么办?以后交换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大家一起想办法。孩子们很活跃,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要赔偿;有的说没关系,大方点,以后注意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非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船舶运输委托协议合同书
- 渣土品回收协议合同模板
- 股权转让纠纷协议书范本
- 物业业主合作合同协议书
- 海淀区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育儿嫂照顾宝宝协议合同
- 舞台租赁协议合同书模板
- 纸板线热板翻新合同范本
- 股东循环转移协议书模板
- 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工序简介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课件 ( 希沃白板课件+PPT课件)
- 医疗管理制度PDCA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率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软件系统售后服务方案
- GB/T 9765-2009轮胎气门嘴螺纹
- GB/T 4623-2014环形混凝土电杆
- GB/T 23806-2009精细陶瓷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单边预裂纹梁(SEPB)法
- GB/T 16823.3-2010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 GB/T 13785-1992棉纤维含糖程度试验方法比色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