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知识(一).doc_第1页
古筝入门知识(一).doc_第2页
古筝入门知识(一).doc_第3页
古筝入门知识(一).doc_第4页
古筝入门知识(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筝入门知识(一)一、 古筝的历史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古筝已经广为流传,故也称秦筝,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2.古筝是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弹奏起来“铮铮作响”,因此成为筝。加一个古字表示年代久远。3.古筝的派别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等。*二、古筝的购买1.面板木质最为重要,一般为河南兰考桐木,筝首和筝尾的装饰木料则花样众多。无论面板还是装饰性木料,都以紫檀木红木(酸枝木、鸡翅木、花梨木,黄檀木为黄花梨)楠木等。从细节看,面板纹络清晰、流畅,无结疤,各种木质带有自身特点;(质量一分钱一分货,初学者最好买有品牌保障的中等级别古筝,品牌如金韵(扬州)、敦煌(上海)、雅韵(扬州)等,价格在3000-5000左右为中等。扬州琴较软,琴音绵长,适合古曲;敦煌琴清脆、硬度适中,适合现代曲目,敦煌高级琴性价比高于中低级琴。)2.弦与弦之间的距离均等为佳(可看前端弦孔间距);3.音盒(弦轴盒)以木质光面或绒面为佳,但绒面需注意布料是否细腻,油漆的为劣质; (图为光面,图可放大)高出面板的圆润侧边即是包边4.侧边(侧板)包边有可能为三合板制作劣质琴,但不是绝对; 5.音色上,高音清脆响亮,中音通透圆润,低音醇厚悠长。音量上,以较大为佳,共鸣强,且各音区音量平衡统一,声音不浑浊。6.做工上,工艺美观细致。三、 古筝的结构见少年儿童古筝教材(一)序号1:筝首(琴首) 序号8:面板(隐间)(侧面为侧板)序号2:前端弦孔 序号9:底脚(雁足)序号3:前岳山(前梁) 序号10:前音孔(龙池)序号4:琴弦(共21根) 序号11:中音孔(中龙池) 序号5:后岳山(后梁) 序号12:背板(底板)序号6:后端弦孔 序号13:穿弦孔序号7:筝尾(琴尾) 序号14:琴码(雁柱)四、古筝的摆放与*琴码的安装1.古筝的琴脚(琴架)有两个,一高一矮。高的支架在琴首附近,一般来说刚好要与琴足的第一个凹槽卡在一起,矮的支架放在琴尾附近,不要压着出音孔;*2. 每个筝码的内侧有标签,表明这是几号筝码,初次安装可以按照筝码示意图的位置将其一一对应安装即可。比如说8号筝码,我们首先找到第八号琴弦,也就是从细往粗数第8根琴弦,然后找到8号筝码的摆放位置(筝码示意图上数字8和9形成的直角处)直接提起琴弦,将8号筝码任意一只码脚踩在直角处,将8号琴弦放置于筝码顶部的搁弦槽即可。其他筝码以此类推。注意事项: 1、安装筝码无需松琴弦,安装好筝码后仍要进行调音; 2、筝码必须摆放平稳,不要出现筝码一侧脚未平放在面板的情况; 3、安装好全部筝码后,可以手动调整每个筝码的位置,保证筝码与两侧穿弦孔三点成一线,并保证每根张起的琴弦间距基本一致。(一般来说,第一根弦(最细)的琴码距离前岳山10-15公分处音色最佳,最后一根弦(最粗)的琴码与前岳山距离90-95公分音色最佳。琴弦越细,琴码越低;琴弦越粗,琴码则越高。另外,高音部分琴码摆放相对来说较为密集,随着音的降低,琴码的间距相对逐渐增大,但总体来看距离还是均等的。)*五、古筝调音(对于乐感一般的初学者来说最好先购买一个调音器。)1. 确定要调的音调,一般来说古筝初学定弦为D调,这也是古筝最常用的曲调。2. 使用调音器应先将其模式从十二平均律调到古筝模式,然后分别拨出琴音根据调音器指示调整(调音器的使用略);3. 初次安装琴弦、需要调成G调或其他调等情况下,一般使用扳手进行调音。使用时需打开琴首的弦轴盒(校音盒),将扳手上的孔对准弦轴插入,看清楚弦的缠绕方向后将扳手前/后扳动,琴弦缠紧音升高,缠松音降低。4. 在古筝琴音大致准确的情况下,一般手动微调,即调整琴码的位置。琴码右移音升高,琴码左移音降低。*六、古筝换弦*七、古筝教材1.中国古筝考级曲集(上下)上海筝会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全国古筝演奏考级作品集1-10(第二套)王中山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3.少年儿童古筝教程(一)、(二)孙文妍 何宝泉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